佛弟子文庫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蔡禮旭老師  2015/03/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一個家庭不管老人,都把孩子擺在第一位,這個家要敗了。這句話很重要,可是很多人沒讀過。他假如讀到,孔子說我假如都想我孩子,會不吉祥,他會開始反思。要出去吃飯都是先想到誰?要出去玩都是先想到誰?都是先想到孩子,想去麥當勞,是吧?出去玩,遊樂園,老爺爺陪著打瞌睡而已,你叫他去,不把他嚇死?然後你看人現在顛倒到什麼程度?生日,給誰過生日?你不給老人過壽,你給小孩過生日,你不折他嗎?祝壽是什麼?他有貢獻,不然他哪有那麼多福可以損?所以您看現在的價值觀被誤導,整個人生經營顛倒。

西方功利主義,小孩是天堂,讓他盡興玩,他要什麼就給他,慾望太多了。慾望滿足不了,進社會變戰場,他很怕自己工作沒有了,他一沒有了,他的車、他的房子沒有了,怎麼辦?競爭。怎麼樣我都要保住這個位置,爭爭爭,爭到連孩子都沒教好。哪有時間教孩子?所以老年都到老人院去,哪有天倫之樂?對,老人就坐吃等……你看每天,一百二十五號走了,明天三百號走了,後天……那對他是一種壓力,那哪是含飴弄孫。

我們老祖先知道,要倒吃甘蔗,福報在哪裡享?晚年享。你看所有的晚輩,以前是一個家族兩、三百人,晚輩就不少,全部侍候老人,那個時候就有福報了。小孩的時候積福,多分擔父母的辛勞,積福;他又有孝順的概念,又有忠對社會國家,他出社會叫造福,他很有使命感,各行各業都奉獻;晚年享福。而且告訴大家,這樣的人生愈老愈有價值,因為他的思想觀念、他的智慧、他的做事的人生歷練都不斷提升,晚年之後所有的孩子圍著他轉,他很會講故事,岳飛的故事、關公的故事,《三國演義》,孩子聽得一愣一愣的,都以這些忠孝節義的榜樣來傚法。現在不能倒過來,他年輕還沒二十歲就把福花得差不多了,之後就苦了。

很多外國在功利主義之下終身負債,是吧?賺了以後,花不夠。而且他們很奇怪,都自己找罪受。比方說,在美國住,一般住的都是薪水兩千多的,結果後來他薪水三千多了,他又要換房子,就搬到三千多的。薪水五千多了又搬到五千多的。那一輩子房屋都貸款,做房奴,房子的奴隸。他假如五千多的時候還住在兩千多,多自在,還可以存很多錢,無債一身輕。錯誤的價值觀真的是苦了多少人,找罪受。

所以祝壽是給有貢獻的老人,你聽過三十歲的人祝壽嗎?都是最起碼五十以上,六十、七十才是祝壽,那是感恩他;而且這麼一祝壽,也把孝道教給所有的孩子。現在老人的壽不祝,還給小孩祝壽,還花一大堆錢。所以現在你有沒有看孩子愈來愈難養?有的出生就心臟病的很多,沒幾歲一大堆病,很奇怪,聽都沒聽過的。人沒有福,什麼災殃都有可能會出現。

所以,這些顛倒的做法很值得我們深思。所以要把老人擺在第一位,那是家的寶,那是家最大的福田,你後代有沒有福,就看你有沒有對他孝敬。東北有一句話,「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你孝順了你下面不都孝順了嗎?你棄老取幼了,這個家就斷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佛法讓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凌晨12點剛過,老公把我叫醒。他說接到姐姐的電話,說...

范仲淹行善積德,換來八百年子孫福報

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應該如何應對

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救拔母親脫離地獄的婆羅門女

過去,久遠阿僧祇劫前,有位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住世四...

自己善良和別人無關

暑假裡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懷抱嬰兒...

女+馬=媽

女+馬=媽 為你做牛做馬的女人就是媽,你怎能不愛她? ...

汪汪叫的禪悅日子

有一個青年剛剛結婚,小夫妻新婚燕爾,濃情蜜意,日子...

佛教徒的擇偶觀 家庭就是道場

在網上看到有女居士發帖徵婚,要建立一個佛化家庭,除...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拜佛的意義及其功德

禮拜的種類,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記載,禮拜有十...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

佛教的戒律在當今時代

何謂戒律?戒是有所不為,用來防非止惡:律是有所當為...

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

有些人是事業型的,有些人絕對不是事業型的,不要安排...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決不會走錯路的

過去的祖師們,如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壽禪師、蕅益大師...

運用佛法的慈悲智慧來處理婆媳關係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別是他弟弟的突...

坐胎的過程宛如地獄非常痛苦

我們往昔的業力,由於一念阿賴耶識都有貪愛的種子,所...

篤信佛法渡苦輪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的東南方,有一條大江,這條江水又...

只要心不隨著動,煩惱就會過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的。像大家現在...

帶業往生這個「業」指的是什麼

問: 如果我們在沒有達到頓悟,那一剎那間的時候,突然...

佛經中聖者的精進境界

以下引經中聖者的精進境界,作為學人發願的目標。閱後...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光孝路北端。據《光孝寺誌》載,...

信基督教後可以改信佛教嗎

問: 我朋友的女兒被別人介紹去參加了基督教,現在他...

讓你一生吉祥的10個秘方

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

困境即是賜予

一個障礙,就是一個新的已知條件,只要願意,任何一個...

【佛教詞典】六現觀斷對治與隨順助伴分別

【六現觀斷對治與隨順助伴分別】 p0315 瑜伽七十一卷五...

【佛教詞典】大染法

(術語)理智冥合之至極。形於男女兩性之染愛,謂為大...

【視頻】步入殺生行業召惡報

步入殺生行業召惡報

【視頻】戒律的精神

戒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