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運用佛法的慈悲智慧來處理婆媳關係

2018/07/29  大字體  護眼色

運用佛法的慈悲智慧來處理婆媳關係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別是他弟弟的突然離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萎靡不振,情緒低落,整個人瘦了一大圈。我想幫他,可沒智慧不知如何幫。

一天,一位同學打電話叫我參加沙龍,我本著帶先生去散散心的目的走進了菩提沙龍。智崢師兄介紹說,菩提書院三級修學是有氛圍、有次第、有方法、有引導的學習佛法的平台。如果只是自己學,可能會有「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回大殿,學佛三年佛回西天」的現象。

當時我也不太懂,那時的我沒有接觸過佛教,佛學知識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以為信仰佛教就是燒香、拜佛和念經。菩提書院三級修學大概也就是大家一起念經吧。我覺得很好奇,又想著反正即將退休,剛好可以填補退休生活的空虛,就這樣進入了三級修學。

由於自己的無知,剛進班時什麼都不懂。什麼六道輪迴、人生是苦,很多觀點一下子都無法接受。特別是人生是苦,我覺得自己很幸福,不論精神生活還是物質生活都很富足,而且仕途也算順利,不覺得苦。唯一苦的就是婆婆帶給我的煩惱。

在我兒子上小學時,先生就跟我商量,想接他媽媽來我們家住,我也算個明理的人,立馬就答應了。相處過程中,慢慢地發現婆婆身上有不少壞習慣。比如:吃飯聲音很大,喜歡在吃飯前用筷子在配飯的湯裡蘸一下,弄得我都不敢喝那碗湯。種種行為,我完全看不慣。前一兩年忍忍也能過去,可這二十多年下來,雖然沒有發生正面衝突,但煩惱日積月累,到後來我都快要崩潰了,看到她就覺得不舒服,不想面對她,不想踏入她的房間半步,每當先生出差我都不想回家。

有一次,聽到婆婆在說我的不是,真想上去跟她辯個是非。可理智告訴我,我也算讀過幾年書的人,不能幹這麼沒素質的事。可我的嗔恨心早已蔓延,本想向先生訴苦,得到點安慰,但他雖然也知道是他媽的不是,卻說:「你就讓讓老人家吧。」

讓讓!!我委屈,傷心!抱頭痛哭了好幾個小時,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煩惱、委屈全都發泄出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帶著這種負面情緒生活,一直在遭受「第二支毒箭」的傷害。

終於,我的福報來了。去年10月份,修學,開始修學佛法。剛開始不懂,慢慢地,我一點點接受了佛法的正知正見。當學到八步驟三種禪修時,要求我們把經論所說的問題和自己的現實人生聯繫起來,建立正確的認識和人生觀。學會用佛法智慧重新審視人生,解決現實問題。我當時就想,學佛不就是學智慧、修慈悲,用慈悲去利益一切眾生嗎?我能不能先從身邊人做起,從婆婆做起呢?

有了這個念頭,我立馬調整心態,試著與婆婆說話,試著去關心她的生活起居。濟群法師說得好,所有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所有人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放下我執,調整好心態,一切問題自然能夠得到解決。慢慢地,我對婆婆的嗔心好像沒那麼嚴重了。

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最近婆婆吃飯好像沒聲音了(其實聲音依舊,只是自己不在意了)。再有,以前,我會以媽媽為標杆,給婆婆設定一個標準,把婆婆所有的行為與媽媽對比,對比結論只有一種:如果是我媽就不會那麼做。

現在對待婆婆,我會用法師所說的自他相換的理念去處理,婆婆做什麼事,我先問自己:如果是媽媽這麼做,我會討厭她、瞋怪她嗎?會原諒她、包容她嗎?就這麼換位思考後,逐漸消除了對婆婆的不滿,也淡化了我執,打開了心量。

就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我的心結完全解開了,看婆婆也順眼了,自己不再因此煩惱、痛苦了。

先生看到我的變化,對我媽媽比以前更好了。兒子在外地工作,家裡只有我、媽媽、先生和婆婆,以前四人在一起無話可說,現在可以談笑風生,家庭和諧了。我曾提議週一帶領全家食素,大家都響應,先生特別支持,全家人樂呵呵。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現世樂吧。

學習佛法半年多,我的心態調整了不少,對世上的事物不那麼執著了,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及時觀照當下的起心動念,心胸開闊了,生活更自在。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誰學誰受益。學佛不僅要自己獲得自在、歡喜,家人也要受益、歡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母親的存摺讓他改過自新

不到20歲的兒子,遠在東京闖蕩,苦苦營生。幾乎每個月...

賢母才能培養賢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眾生的過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國...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

【推薦】青年人應有的愛情觀

做一個出家人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於成佛更加不容易。例...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該怎麼辦

問: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控制不住情緒想...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有個別同修,認為一個人若不報父母恩,是沒有惡報,這...

活觀音已經到你家去了

有一隻小青蛙,老是和媽媽唱反調,媽媽教他往東,他偏...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沒...

表揚能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

從孩子的成長過程看,嬰兒必須經過足夠的觸摸,才能夠...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一時心軟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帶著弟子,向西北方雲遊。 忽然,尊者停住腳...

難陀捨愛出家的故事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全稱是孫陀羅男陀。...

殺業之結,唯食肉最為酷烈

原文: 曠觀古今,治時少而亂時多,縱令大治,亦不過百...

掌握自己的命運要先深信因果

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

「淫」是男女間彼此歡喜,怎麼會有冤呢

冤業有三:如雲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

修慈悲觀對治瞋恨心

如來顏容,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戒聞精進,...

對人生充滿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變豐富多彩

對任何事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滿熱情。同樣...

一勞永逸的投資

錢放在銀行裡會貶值,它在十年後,十萬可能會當一萬花...

地藏菩薩跟其他的菩薩有何不同

【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 地藏菩薩跟其他的菩薩...

情執是修行的大障礙

除了名利之外,還有一個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人無信不立

人講的話即成信,人無信不立。戀人彼此立下的山盟海誓...

九想觀的具體觀法

不淨觀主要是為了對治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來源於貪慾...

【佛教詞典】罪報

(術語)罪之報。依罪業而感之苦果也。無量壽經下曰:...

【佛教詞典】耆婆叩髑髏知生處

(傳說)五分律二十記耆婆善知音聲本末之相,叩五個髑...

【視頻】彌陀慈父一乘願海

彌陀慈父一乘願海

【視頻】大安法師《十念皆生我國願》

大安法師《十念皆生我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