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云何降伏其心

淨界法師  2015/01/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云何降伏其心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的心,接下來做什麼事呢?云何降伏其心?你就開始有資格談修行了。

降伏其心有二個方法──

第一個、假設你是智慧比較高的人,從理觀─不迷下手。這個地方不迷的觀照力,本經講到空假中三觀 ─

(一) 以空觀來破除你心中的妄想。

(二) 以假觀來建立你未來的理想目標。

大乘佛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空觀是空掉你的心中的想像、情緒,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感受,第二個產生很多很多個人的想像,這個都要空掉。但是名利不可爭,義務不可辭,你要有你的目標啊!人要去創造未來。那麼靠誰創造呢?靠假觀啊!你要去憶念佛陀的功德,產生強烈的皈依,這個都是靠假觀啊。所以空觀把心中的這種亂七八糟的相消滅以後,假觀你又重新建立一個清淨的相,借假修真嘛!

然後從這個相當中,去開創你的未來安樂的果報,以空假中三觀來不斷的調整你自己。所以大乘佛法是有所放下,有所提起;空觀是放下你的妄想,假觀是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做你該做的事。那麼從空假中三觀,你就開始知道你自己什麼該放下?什麼該追求?就以這樣的智慧來引導你整個身口意的修學,那當然是利根人啦!

第二個、你說:我的觀照力提不起來怎麼辦呢?從不動下手,先讓自己不動。不動,在本經講到二個方法:

第一個你持戒,嚴持四根本重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要亂動。

第二個就是持咒,你看我心有千千結,我沒辦法對治!可以,轉念念佛,或者轉念持咒,安住咒語、安住佛號,也可以遠離妄想;誦咒、持戒,從這個事修下手也是可以。

所以整個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不迷、不取、不動,包括理觀,包括事修,二個雙管齊下,來對治我們無始的習氣。

本經的整個理論篇,主要的是講到安住及調伏這二個重點;這二個重點你能夠掌握了,等到修行篇,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在這個地方我們先講到安住─破妄顯真以明安住,就是先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不安住呢?我們的心本來是安住的─常樂我淨,怎麼就不安住呢?這個問題在妄想,所以要先破除妄想。而佛陀在破妄想之前,祂要阿難尊者自己去迴光返照,這是你自己要覺悟的,所以佛陀就引導阿難尊者反觀:妄想從什麼地方來?那麼阿難尊者就執著在身內、在身外,都被佛陀破斥了。

我們講過:妄想的本質一定要有相,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所以你看仁者心不安,那古人就說: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你堅固的把它抓住,你才會不安嘛!這個不安是你自己找的,我們的心本來清淨、本來安定嘛。所以佛陀為了要抓那個病根,就問你的心到底是住在哪裡?先把這個問題找到,然後再破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慧律法師《修自宗,且莫譭謗他宗》

我修淨土宗,專心念佛,一門深入,只有這個能了生死,...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

如何判斷發心的真與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

找迷失的自己

有一天,釋尊在寂靜的森林中坐禪。日影稀疏的篩進林中...

一心歸命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問: 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

果能攝心一處,則無事不辦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楞嚴經》 當知攝心二...

念經念佛與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南謨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

菩薩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具足幾法,能自他利? 善男...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世間的第一大事

我們在這個堂中是辦世間第一大事,何為第一大事?生不...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

一,惻隱之心,是道德的底線,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對...

自他交換,化解對立

比如說,你跟你兒子兩個發生了不愉快,你現在先不要管...

不可盲信吃動物身體能補己身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便...

受傷未嘗不是另一種成全

清朝時,淄川有一個窮小子,臘月將盡,還缺吃少穿,他...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淨業若成 禪宗自得

淨土宗的祖師裡面,在開悟之後的一個特點置彼而取此。...

「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問: 請問法師,帶新業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關...

不孝子孫來討債敗家,該如何化解

一者為彼守護一切財位令無損乏 若有人讀誦這部經,思惟...

龍樹菩薩:十二禮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無...

造塔、禮塔、繞塔的功德

佛塔雖然是一種建築物,但是人們卻可藉此積累功德。在...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飲食習慣,天平的...

真信切願一心念佛是不是執著

問: 真信切願一心念佛是不是執著? 大安法師答: 我們...

佛說吃肉的果報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薩摩訶薩。...

死後的去向與臨終處理的關係極大

實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電話來要我去助念。我進門之後...

《梵網經》和《優婆塞戒經》的菩薩戒有區別嗎

問: 請問師父,《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

【佛教詞典】出世間道用世間道為助伴

【出世間道用世間道為助伴】 p0484 瑜伽七十卷十二頁雲...

【佛教詞典】圈繢

禪林用語。又作卷繢、棬[衤*貴]、綣繢、圈圚。原指圈套...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夢參老和尚《善巧方便度畜生》

夢參老和尚《善巧方便度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