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心歸命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淨界法師  2016/04/13  大字體  護眼色

問: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要怎樣將一心歸命巧妙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淨界法師答:這是淨土的一個問題,他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什麼是一心歸命?一心歸命這四個字,最早提出來的是天親菩薩,他在這個《往生論》裡面,因為《往生論》,它是根據淨土的三經,把它做一個融合而提出一心歸命。

所以天親菩薩認為,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在一心歸命。當然一心歸命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部分,先談歸命,再談一心。歸命就是,對彌陀功德的一種歸順依靠,對歸命這兩個字,講得最簡單扼要的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把歸命講得很清楚,什麼叫做我對阿彌陀佛功德的歸命呢?就是順從,順從本願,你對彌陀的四十八願,沒有任何的抗拒,這就是歸命了。

好,那麼現在我們要知道了,什麼叫做對彌陀四十八願的一心歸命,什麼是歸命,什麼是不抗拒。我覺得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得比較好,他說順從本願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在因地上順從名號的功德,第二個在果地上順從淨土的莊嚴。

所以你看整個彌陀要解,蕅益大師在發明淨土的《阿彌陀經》,就講兩個角度而已,他是先講順從淨土的功德莊嚴,讓你欣求好樂;第二個,你怎麼做到呢,順從阿彌陀佛的名號,兩個順從,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是完全的安住佛號,即便有妄想,你也能夠把妄想,很巧妙的把它放下。你相信阿彌陀佛的佛號,在你身口意運轉的時候,這是一個最圓滿的狀態,你相信只要心中有佛,你一切都是圓滿的,你沒有抗拒的,你放棄了你的抗拒。

所以他那個時候是全心的投入,你投入佛號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求生淨土。所以你一句佛號提起來,兩種順從,第一個,順從你所創造的音聲,你相信它就是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第二個,你心裡面對淨土的莊嚴,你一心一意的好樂欣求。所以一句佛號提起來是兩種順從,這叫歸命。

我相信我們一般的人,有一點點善根的人,我們在生命當中提起佛號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達到兩種順從,對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的歸命,對淨土的功德至心的好樂,這個不難。但是一心難,就是你要長時間的順從,不容易,這牽涉到我們的心理的問題,所以一心歸命,歸命容易,一心難。

修行,它不是說沖個三五天,一個禮拜打佛七完了就算了,它是長時間的修學。所以這個地方一心歸命,這個一心就是整個成敗的關鍵,你怎麼樣長時間的保持,你的內心狀態,都是順從彌陀的名號,順從淨土的莊嚴,這個是淨土宗的成敗的關鍵。

一心歸命,怎麼樣巧妙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呢。當然我們剛開始修行,要在佛堂靜修,沒有一個人剛開始是完全在生活中歷練,那你這個修行就沒有根基了,沒有基礎。基礎的功夫都是在靜中建立起來的,歷練當然就走出佛堂,遇境逢緣。遇境逢緣,我們會遇到兩種因緣,第一個順境,第二個是逆境,兩種而已。

從這個淨土宗的角度來說,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應該修調伏,厭離娑婆,調伏愛取。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都不會用功夫,很可惜,你浪費很多的機會,因為你遇到逆境的時候,痛苦的感受衝擊你的時候,那種力量,你沒辦法把它轉成菩提道,那你這樣子的話,你的修行只有在佛堂。

所以你一天裡面你修行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只有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跟妄想打成一片,都浪費掉了。我們都知道過度的感受是不好,但是感受你如果用得好,它是一種很大的力量,因為你痛苦的刺激,那種苦受在你內心活動的時候,就是一種很大的能量,你在佛堂當中思惟輪迴的痛苦,那是一種理觀。

但是你日常生活是真實體驗到那種痛苦,如果你能夠把那種痛苦的能量,把它導歸到厭離娑婆,這是一個多好的東西,求之不得,因為那是當下的因緣。所以當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能夠把這種逆境的能量,轉到調伏愛取,厭離娑婆,你這個人就是能把本來是逆境結果變成菩提。這個水本來是一個黃河氾濫的,但是你善加的疏導,變成一個發電機,水力發電,明明對你是逆境但是變成加持,這就是你遇境逢緣,你要利用這個人生的力量。

第二種是順境的刺激,順境刺激的時候你是樂受,這個時候你要把樂受轉成淨土,你要告訴你自己,這種樂受是有過失的,這種蛋糕是有毒藥的,你可以追求更好的樂受,這種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就是沒有過失的樂受。

當然一心歸命,就是它是一個目標的確認,但是你生命中的過程,只要你應用得當,日常生活當中這叫順逆皆方便。順境的刺激會幫助你一心歸命,逆境的刺激也會幫助你一心歸命,如果你會善用這兩種能量的話,那都是一個強大的發電機,水力發電的能量。

當然你要不會用,那你覺得,順境,你就說哎呀,這個人老是給我快樂把我綁住了,逆境你就說老是刺激我,讓我心靜不下來念佛,那你就順逆都是障礙。所以到底它是對你是加分,還是對你障礙,你看你怎麼用這兩種能量,你往哪裡去疏導,這個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一心歸命。

好,這個問題,就是整個淨土宗的思想在修一心歸命,當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那一念心,跟佛號音聲接觸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做到順從彌陀名號的聲音,順從淨土的莊嚴,這就是一心歸命,這個問題先到這裡。

有沒有問題提出來,當然你必須先有靜中修,你如果沒有靜中修,你遇到逆境的時候,你很難把能量做疏導,很難。因為你沒有基本功,你可能會被你的感受牽著走,就心隨境轉,就可惜啦,這些能量對你來說就浪費掉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問: 師父能不能講淺一點又能速快得成就的開示? 常福...

依生滅法而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所要處理的,就是內心的問題。發菩...

放下萬緣是往生極樂的必要條件嗎

問: 請問法師,放下萬緣是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必要條件...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

問: 出家是不是消極避世的選擇?長期吃素會不會煩惱...

禪觀了解過去,淨土規劃未來

當我們談現在,其實是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如果...

淨土易往而無人,病根在於缺乏厭離心

我們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當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聖嚴法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各行各業,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排除「如果」的觀念

不少人面臨困境的時候,會對未來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到...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過別人,這一念魔障就來了

一個人從幼兒園小班大班、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工作也可以是一個悠遊的過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裡觀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你快樂嗎

你快樂嗎?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仁心的力量

三國時,呂布與劉備交惡,用武力趕跑了他,這還不令他...

時間會帶走所有煩惱

如果一味沉浸在煩惱之中,就會無暇顧及其他,沒有心情...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請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

不相信機遇,哪來的機遇

不少人,你提醒他說什麼什麼事不能這樣,否則,有不良...

隨時隨地懷一顆善良柔軟的心

閑來無事,網上漫步,看見一則小故事讓我感動不已。一...

聖嚴法師《快樂由自己決定》

開朗才會快樂 人經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態及環境中,因...

想傷害人家,最終也傷害了自己

有人說了,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對業力生死凡夫,不能談玄說妙

若據平等法門,非垢非淨,則欣厭無地,折攝何施。但今...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

修練我們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禪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

【佛教詞典】八關齋

(術語)八齋戒之異名。三藏法數三十二曰:關者禁也,...

【佛教詞典】東土六祖

禪宗自印度之菩提達摩東來中土後,衣缽相傳凡六世,即...

【視頻】到海外找師公

到海外找師公

【視頻】惠空法師《念佛感應道交的事例》

惠空法師《念佛感應道交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