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道證法師  2014/11/08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都不習慣如何如何。

什麼叫做個性呢?

就是我們無始以來培養出來的種種習慣性(習氣),有種種執著的性質。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覺性),不是教我們培養個性、強調個性;佛是教我們放下我們的煩惱習氣,不是教我們培養種種執著的習慣;

要開發佛性,必須放下我們的煩惱執著,佛性才開發得出來,也就是要隨時放下自己的個性,放下和佛不一樣的知見。

常強調自己習慣如何、不習慣如何的人,不但日常生活和人格格不入,常會拂逆人意、違菩提門,也不能契入佛智、開發佛性,因為被個性、習慣綁住了,就像一塊冰,失去了流水、雲彩的柔軟自在,不但不能「隨方就圓」流動,也容易碰碎。

強調個性,增長「我執」,違反菩提心。《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講起來很抽像,好像所有的佛教徒都時常講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菩提心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是否已發了呢?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已發菩提心,可以按照祖師教給我們的原則來檢查,我們的心念和行為是隨順菩提心,或者違反菩提心呢?

簡單講:如果恭敬眾生為大眾設想、為別人設想、尊重別人、供養別人,為人服務就是隨順菩提心。反過來講如果比較顧自己,強調自己個性、習慣、利害,希望別人要尊重我、按照我的意思,希望別人都為我服務,尊重自己的意見、勝過尊重眾生的意見,甚至希望眾生都為我犧牲、供養我,這就是違反菩提,也就是違反菩提門的心態。

當我們順菩提門的時候,自然「我執」的煩惱就會放下,自然和往生西方的條件會相應;如果違反菩提門,就是在增長「我執」的煩惱,在培養我們自私的執著,這就和往生西方不相應,六道輪迴必定「榜上有名」。

敬重他人,放下私心,便是隨順了菩提心。平常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有恭敬心,慈悲的人,時常比較容易和佛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要對人真誠恭敬必須要放下自己「憍慢的煩惱」才能夠做得到,要放下「我執」才能夠做得到。所以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對自己執著較輕,也就是「我執」的病比較輕。

看重自己的意見個性、注重自己習慣的人,就是對自己看得重,私心強,也就是「我執」的煩惱較重,這是病較重、業障重、輪迴的危險性大,並不是好現象。一旦注重自己,自然就會比較輕慢眾生,輕視怠慢眾生,當然沒辦法好好度眾生,這就違反了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

檢討目常生活中的「菩提心」—往生信願

我們曾經說過:日常生活都是在考我們往生西方信願的應用題。我們日常生活中種種的想法、行為、習慣到底是順菩提心或者違菩提心,自己要時常觀照反省, 如果是違菩提心的思想和作法是絕對和佛不相應的,也不值得去堅持培養。

我們要隨時注意修正調整,才不會違背我們要「往生西方」的願,才不會辜負我們這一輩子,弄得「枉死娑婆」!如果是對我們往生西方有幫助的好習慣,才值得堅持用心去培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

度化長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長者。有一天,佛陀到長者的家門口乞化...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換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推薦】痛苦是從執著而來的

我們看《百法明門論》這個貪煩惱,什麼叫貪呢? 以染著...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託: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

我們的人生,一句話就可以說完

我們的人生,只有一句話就可以說完了來無所從,去無所...

六種不良情緒讓健康亮紅燈

負面情緒一:承受壓力 經常承受壓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往生極樂世界,有五因緣不退

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 一者,阿彌陀佛大...

終日尋春不見春

本句出自一首禪詩,相傳為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所作。 禪...

如此捱到臨命終時,自然正念現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

兩個念頭,酬償兩次生死

為什麼要無住呢?它的理由是說,我們一念的清淨的本性...

13種不該有的壞個性

常說態度比能力重要,擁有正確的心態與個性,是成功的...

宏海法師:正法學堂答疑

(問題一)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請法師開示,念佛是念...

人生的意義何在

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個大問題。人從有生以來,很快的...

李炳南居士對邪淫的問答

問: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訴我,戒邪淫常做...

有種夢想如此實現

在一座破舊的廟宇裡,一個小和尚沮喪地對老和尚說:我...

天寧維那十六歲,功夫相應付飯債

清朝末年,江蘇常州天寧寺有位冶開老和尚童真出家。這...

欲全孝道,當修淨業

印光大師(1861~1940),陝西郃陽人,從小即跟兄長讀...

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

【佛教詞典】請雨法

(修法)依大雲輪請雨經所說,勸請諸大龍王,以祈雨之...

【佛教詞典】忿

(術語)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心所名。向...

【視頻】宏海法師《元代高僧天如惟則禪師》

宏海法師《元代高僧天如惟則禪師》

【視頻】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惟覺老和尚)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惟覺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