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道證法師  2014/11/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都不習慣如何如何。

什麼叫做個性呢?

就是我們無始以來培養出來的種種習慣性(習氣),有種種執著的性質。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覺性),不是教我們培養個性、強調個性;佛是教我們放下我們的煩惱習氣,不是教我們培養種種執著的習慣;

要開發佛性,必須放下我們的煩惱執著,佛性才開發得出來,也就是要隨時放下自己的個性,放下和佛不一樣的知見。

常強調自己習慣如何、不習慣如何的人,不但日常生活和人格格不入,常會拂逆人意、違菩提門,也不能契入佛智、開發佛性,因為被個性、習慣綁住了,就像一塊冰,失去了流水、雲彩的柔軟自在,不但不能「隨方就圓」流動,也容易碰碎。

強調個性,增長「我執」,違反菩提心。《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講起來很抽像,好像所有的佛教徒都時常講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菩提心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是否已發了呢?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已發菩提心,可以按照祖師教給我們的原則來檢查,我們的心念和行為是隨順菩提心,或者違反菩提心呢?

簡單講:如果恭敬眾生為大眾設想、為別人設想、尊重別人、供養別人,為人服務就是隨順菩提心。反過來講如果比較顧自己,強調自己個性、習慣、利害,希望別人要尊重我、按照我的意思,希望別人都為我服務,尊重自己的意見、勝過尊重眾生的意見,甚至希望眾生都為我犧牲、供養我,這就是違反菩提,也就是違反菩提門的心態。

當我們順菩提門的時候,自然「我執」的煩惱就會放下,自然和往生西方的條件會相應;如果違反菩提門,就是在增長「我執」的煩惱,在培養我們自私的執著,這就和往生西方不相應,六道輪迴必定「榜上有名」。

敬重他人,放下私心,便是隨順了菩提心。平常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有恭敬心,慈悲的人,時常比較容易和佛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要對人真誠恭敬必須要放下自己「憍慢的煩惱」才能夠做得到,要放下「我執」才能夠做得到。所以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對自己執著較輕,也就是「我執」的病比較輕。

看重自己的意見個性、注重自己習慣的人,就是對自己看得重,私心強,也就是「我執」的煩惱較重,這是病較重、業障重、輪迴的危險性大,並不是好現象。一旦注重自己,自然就會比較輕慢眾生,輕視怠慢眾生,當然沒辦法好好度眾生,這就違反了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

檢討目常生活中的「菩提心」—往生信願

我們曾經說過:日常生活都是在考我們往生西方信願的應用題。我們日常生活中種種的想法、行為、習慣到底是順菩提心或者違菩提心,自己要時常觀照反省, 如果是違菩提心的思想和作法是絕對和佛不相應的,也不值得去堅持培養。

我們要隨時注意修正調整,才不會違背我們要「往生西方」的願,才不會辜負我們這一輩子,弄得「枉死娑婆」!如果是對我們往生西方有幫助的好習慣,才值得堅持用心去培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阿羅漢在般若會上的後悔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把菩薩的因地展現給他們看,就說,...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

度化長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長者。有一天,佛陀到長者的家門口乞化...

為何越修煩惱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他說: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審察自心的真與偽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了幻法師:如何預防與戒除手淫的方法

問: 我從去年開始接觸佛教,但我一直有一個惡習,就...

初機學佛決疑

客:我沒有時間看經聽講,請用速效的方法,答覆幾個問...

拜佛很重要,但身體有病不能拜,該怎麼辦

問: 師父您好!阿彌陀佛!從昨天到今天,師父一直說拜...

男女眾應分清楚,保持距離,以免障道

現代男女眾出家,散亂心較多,我們道心要堅固,不是拿...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

工作認真但得不到領導認可該怎麼辦

問: 我在單位裡上班,業績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別人...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夠有悲心去度眾生

佛陀建立僧團的目的,也就是續佛慧命,領眾修行,傳承...

成為一棵大樹的五個條件

一、成為一棵大樹的第一個條件:時間 沒有一棵大樹是樹...

不是境不順,是內心矛盾

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禪堂有明神宗皇帝御書的匾額楹聯:...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來求法不施予

《集頌》:1、他來求法懷嫌恨,恚惱嫉妒不施法。或作變...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開元年間,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

隨煩惱二十: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

防護六根,斷除淫慾

當年佛陀住世的時候,要求出家人防護六根,並示言若縱...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緣

兜率天宮中,一生補處菩薩──護明菩薩,即將降生娑婆...

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

【佛教詞典】頰車如師子相

(術語)三十二相之一。兩頰隆滿,如師子王之相。...

【佛教詞典】投子山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揚子江沿岸。山中有投子寺。唐宋之際...

【視頻】不孕不育的真相是什麼

不孕不育的真相是什麼

【視頻】淨界法師《認第八識是真常,落外道種》

淨界法師《認第八識是真常,落外道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