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南懷瑾的「子午覺」

2011/11/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現代醫學常識告訴我們,為保持正常體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時間為8小時左右。

世事總有出人意料之處。有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老人,則堅持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即4小時)。令人詫異的是,他非但沒出現「睡眠虧空」,反而神康體泰,怡然得享高壽。他就是現已92歲高齡的名人大儒——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1918年生於浙江樂清一個書香門第。是譽滿海內外的「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他一生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刻苦鑽研中國傳統文化之儒、釋、道,著述頗豐,有《易經雜說》、《論語別裁》、《小言黃帝內經》、《中國佛教發展史略》等數十種,有人對他著述講學的一生給予高度評價:「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仔細推究,原來南懷瑾睡覺的兩個時辰並非隨隨便便,而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子時(23~1點)和午時(11~13點)。他一生睡眠甚少,卻精神強健,奧妙全在堅持「子午覺」。

何謂「子午覺」?簡言之,就是每天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南懷瑾曾經「語出驚人」:「根據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正子時,哪怕二十分鐘也一定要睡……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

南懷瑾看似「卓爾不群」的睡眠理論,卻並非空穴來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而白天午時,則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子午時是人體「陰陽交替」之時,適合臥床休息,以利於「養陰」和「養陽」。

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則認為,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這和現代西醫的「生物鐘」理論暗合。它告訴我們:子時膽經當令,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子時入眠,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則氣色青白。如果膽汁新陳代謝長期紊亂,則易形成「結石症」。午時心經當令,「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子午流注」理論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子午覺」對人體的重要性。

雖然南懷瑾的「個體經驗」未必能成為普羅大眾的「共同經驗」,但他平生鐘愛「子午覺」的做法,確能給人重要啟示:人體的健康全靠有規律的「養」,只有遵循人體經脈氣血運行的自然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方能使身體達成和諧,進入健康佳境。

部隊有著科學的「一日生活制度」,但少數青年官兵和機關人員仍有熬夜的不良習慣,經常打亂「生物鐘」,錯過「子午覺」。長此以往,必然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為自己的健康「儲蓄」,「子午覺」良訓需謹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放下身心才能養身

近幾年來,時常有人登門或來信,來電要我談談養身之道...

不必為了追求不倒單而不倒單

問: 請問在生活工作中精進修行,甚至不倒單,可以不?...

星雲大師的養生之道

星雲大師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

五色養生素食

五色養生素食以低鹽、低糖、低脂肪為準則,堅持新鮮入...

有這五心,何來心累的羈絆

養生的方法,可謂多如牛毛。其實,真正的養生是養心。...

如何克服瞌睡的習氣

問: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課都起不來,一天到晚看到床...

為什麼有些人一修行就犯睏

【如是發迴向願已。復往餘靜室。端坐一心。若稱誦若默...

睡眠者,昧略為性,障觀為業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天意與人為

簡單的區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為是今生的努力。 前...

世間的一百一十種苦

謂有一苦。依無差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

西方蓮台的「三輩九品」

觀無量壽佛經說。西方蓮台有九品。今略說之。 上品上生...

念到一心不亂,還會遇到惡因緣現行嗎

問: 法師曾提到說,我們今生可能是八識田中眾多的種子...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正因為向外貪求,才把本來佛遺失掉

我們眾生向外貪著、妄想執著這一切事物,在這一切事物...

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慧律法師《那是你沒有福報》

有一次懺公帶領了我們一大堆的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

如何放鬆身心念佛

問: 弟子經常將佛號提在心中,唯恐丟失;同時時常謹...

孝順的人,總是處處感召萬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兩個兒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兒子。我和我老...

平心則能薦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

從印祖文鈔看佛法與佛學之別及佛法之要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現代人急功近利,只著眼於眼前利...

為什麼中醫提倡五點鐘早起

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

受到了傷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當受到傷害,遭受痛苦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天塌了,地陷...

每天念佛就好嗎,還要不要念咒念經

問: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號以外,是否還需要念...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

臨終時是否必須有正念才可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提法本身...

【佛教詞典】華報

又作花報。華開在結實之前,故「華報」乃對後得之「果...

【佛教詞典】解空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經三曰:恆樂空定,分別空義。所謂須...

【視頻】果清長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天眼普見、天耳普聞願》

果清長老《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天眼普見、天耳普聞願》

【視頻】五燈會元傳法偈頌(楮訾念誦)

五燈會元傳法偈頌(楮訾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