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想強大須放下10樣東西

2014/04/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想強大須放下10樣東西

1、面子

有時候我們低頭,是為了看準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過得還可以,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拉不下這個臉,最終死在面子上。

2、放下壓力

累與不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3、放下過去

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從你的字典裡刪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偉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你同樣可以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5、放下懶惰

奮鬥改變命運,絕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6、放下消極

絕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那麼,請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只要你願意,你完全可以一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沒有誰能夠左右勝負,除了你。自己的戰爭,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7、放下抱怨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敗都是為成功做準備。抱怨和泄氣,只能阻礙成功向自己走來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無疑是智者的姿態。抱怨無法改變現狀,拚搏才能帶來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沒,只要一心想著閃光,就總有閃光的那一天。不要總是煩惱生活。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人擁有的一樣多。

8、放下猶豫

立即行動,成功無限。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選準了一個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頭。立即行動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動吧;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好的機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動,成功無限!

9、放下狹隘

心寬,天地就寬。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裡,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懷疑

心存疑慮,做事難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

人生為什麼不能十全十美

經云:財富從佈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長壽從慈悲中...

淨土法門雖誠簡易,亦非草草

淨土法門,原為眾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活著沒有意思嗎

剛才,來了位中年人。一進門,他就對我說:前幾天,差...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該如何修

問: 您剛才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麼說法。...

八個人生經典問題解析

有個失戀的女孩,在公園裡因為不甘而哭泣。一個哲學家...

凡做大事的人,於小事決不肯輕忽

【原文】 當一切時,小心勤慎。且莫學說大話,不認真用...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達摩大師:禪觀七門

問曰:何名禪定? 答曰:禪為亂心不起,無動無念為禪定...

家庭不光是親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結合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兒女等雖是親人,亦是...

持誦《地藏經》的功德利益

《地藏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是大乘...

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文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我親自聽到這麼說:有一次,本師...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問: 負債的人可以出家嗎? 道堅法師答: 負債的人是...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

尊師重道方能獲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見一切僧,尚行禮敬,況於最初對所皈依...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三觀:雜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推薦】十劫的善根才換來今生往生的資糧

唐代有一位懷玉禪師,他就是念《阿彌陀經》念了30萬遍...

大安法師: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記

前 言 諸位大德同修: 在結夏安居精進佛七期間,與大家...

人天行果——五戒

總說五戒 學佛者,在受三皈後,實踐規則,即從受持五戒...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不能改變今生,但你可以改變念頭

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盡,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透過無分別智遠離五種過失

哪五種過失是透過無分別智可以次第遠離的? 一、遠離外...

教化眾生的四無畏功德

說法無畏,你要有總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來了,一...

【佛教詞典】沈約

(441~513)南朝梁代婺州東陽人。字休文。精於佛理,...

【佛教詞典】貪愛

對五欲貪著愛著。貪與愛,同體異名。...

【視頻】《白衣觀音靈感真言》女聲

《白衣觀音靈感真言》女聲

【視頻】守培法師:出家的生活

守培法師:出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