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教育子女

2014/01/12  大字體  護眼色

怎樣教育子女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其重要性沒有什麼兩樣。它和學校教育是相輔而行的。一般人對於教育的認識,只以為教育是學校裡的事,因此有許多父母,對於家庭教育便忽略過去了。有的父母因限於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而不知怎樣教育子女,竟憑情感而溺愛放縱。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面前打牌、說謊、吵架。這種卑劣的舉動,直接養成子女貧婪、放蕩、狡猾、潑辣等惡習氣。

(1)教育子女要先糾正自己

孩童有模仿的本能。在他開始學語的時候,就喜歡學大人的一舉一動。所以一個家庭中,要子女克己耐勞,應先從自己身上下手,要子女戒除不良習慣,應先來檢點自己有沒有不當做的事。假使父母有吸煙賭博等嗜好,就須自己先來戒除;倘或父母間發生意見上的衝突,就須從情理上謀取和平解決,不應使子女髮覺或看到他們正面的衝突。因為子女對於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認為是正確的,而在盡力模仿。若是一旦被子女窺破了弱點而失卻信仰以後,將來即使有善行,也要被子女看做不好的行為,而不屑被傚法的了。所以做父母的要自身造成一種被信仰的力量。

有一類的父母對於兒子格外順從,格外溺愛;對於女兒不免疏忽,不免輕視。這是違反佛教眾生平等的宗旨的。《首楞嚴三昧經》中,佛說:「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男女都是人類,都是自己的骨肉,有什麼輕重的分別呢?如果家庭間待子女不公平,非但有傷兄弟姊妹間的感情,而且也不是佛教徒所應做的。

(2)不可溺愛或苛刻或放任

很多做父母的對待子女,往往不是過分的溺愛,便是過分的嚴厲,苛刻申責,要不就取著放任的態度。這些都是錯誤的。

過分溺愛的父母,對於子女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要怎樣就答應怎樣,真是千依百順。於是便養成子女們一種自傲的習慣。以後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大發脾氣。在家庭中有父母依從他,可是將來長大後,到社會上去,便沒有人來順從他的意志,於是就要和人發生爭吵,到處碰壁。這樣是從幼溺愛的害處。

過分苛刻申責的父母,對子女的管教,一味用嚴厲高壓的手段,不假顏色,鐵板面孔,使用命令式的口吻,給予牢獄式的生活。這種的教育法會使子女們心靈受到創痛。他們得不到家庭的樂趣和溫情,只覺得父母是可怕的。於是由畏懼而生怨恨,由怨恨而生厭惡。日後子女成人就將視父母為老厭物了。

過分放任的父母,對於子女的一切,都不去指導和管理。一切都由子女自己去料理,或是囑咐僕人代管。要知道兒童若不加管理,將來就會放蕩不羈,無惡不作。子女幼時受不到良好的管教,將來如何能成為忠實的佛教徒、健全的公民呢?雖有學校教育補助其不足,然而家庭間養成的不良習慣,沾染已深,也不容易教誨了。

(3)教育子女母親的責任比父親更重大

子女在家庭中和母親時刻在一處,比和父親的關係更密切,所以要培養一個佛化的、完美人格的兒童,必須由母親負擔大部分的責任。母親的一切舉動,應作為子女的模範。要子女聽話,要子女模仿,就非自己以身作則不可;否則嘴裡盡管這樣說,那樣說,自己卻不切實做去,這樣便失了做母親的威信。有的母親教孩子不要罵人,而自己常常不自覺地喊小孩作「小癟三」、「小拆老」、「小豬玀」等等罵人的名詞。她們還以為是親匿的表現呢。佛告訴我們要「言行相應」,不只是在社會上要這樣的去做,就是對待子女們也不可疏忽這一點。能說不能行的母親是將失卻子女們的信仰的。

《尸迦羅越經》裡,我佛指示做父母對待子女的條件,有「一者,當念令去惡就善。二者,當教計書疏。三者,當教持經戒」。

(4)當念令去惡就善

去惡就善,就是要除去惡習,向善的一方面做去。教導孩子要隨時隨地注意他們的言行。有一類的父母和孩子遊戲的時候,不是父親教孩子打母親,罵母親;就是母親教孩子,打父親,罵父親。他們以自私的佔有欲,用這種卑劣的方法來測驗孩子對於自己愛的程度。不知道這種打罵取樂的舉動是就惡去善,是錯誤到極點了。這種舉動映入小孩八識田中,而形成習慣,那就遺害不淺了。

有很多小孩用發脾氣的方法,來達到他的慾望。當我們遇到這種小孩時,千萬不可因他發脾氣,而對他讓步,滿足他的要求;可是也不要對他生氣打他罵他。他愈發脾氣,我們愈要保持鎮靜,做出全不理睬的樣子,好教他明白發脾氣得不到什麼好處。

在別人面前,尤其是大庭廣眾之間,切勿責打小孩。否則,當小孩的自尊心受到損傷以後,便會不知羞恥,預備挨罵挨打而任意犯過錯的。有些兒童因受了罵,挨了打,由懼怕而嫉恨,而養成仇視父母的心理。

在某一本傳記裡,那個著者記載他父親教育他的一段故事,很是幽默,很有深意,是很可以為我們訓育小孩作楷模的。

「還記得九歲時,有一次我自己積蓄的一小串錢(那時所用銅錢有小孔,例以麻線貫串之)忽然不見。各處尋問,且向人吵鬧,終不可得。隔一天,父親於庭前桃樹枝上發見之,心知是我自己遺忘,並不責斥,也不喊我來看,他卻在紙條上寫了一段文字,大略說:一小兒在桃樹下玩耍,偶將一小串錢掛於樹枝上而忘之。到處向人尋問,吵鬧不休,次日,其父打掃庭院,見錢懸樹上,乃指示之。小兒始自知其糊塗,云云。寫後交與我看,他不作聲。我看了,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懷慚意。——即此事也見先父所給我教育之一斑。」

各種輕便的事,應當教小孩去做。就是家庭裡有佣人的,也應當使小孩共同服務。養成子女們勤勞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關於穿衣、折衣、掃地、拭灰塵、整理東西等工作,都可以叫他們學習。當他們的工作做得圓滿的時候,就要獎勵他們。小孩是好勝的居多,所以與其多責罰,不如多獎勵;但在獎勵的時候,應該利用機會,加以指導,加以勉勵。

我們要使小孩知道,無論對於什麼人,必須有禮貌。碰著親朋尊長要教他稱呼。接受人家的禮物或好意時應該道謝。客人來訪,要熱情地招待。這種種都應該隨時教他,使他自小就有敬重長者、扶助弱小、愛惜貧苦人的觀念。

小孩子的同伴也很重要,有許多孩子的惡習氣是從小朋友方面傳習來的。我們應該為他注重和選擇,應該使他和頑童疏遠隔離。

不良的習慣要子女不沾染,最好用暗示的方法,使他們自知趨避。譬如小孩喜吃零食的,便把病從口入說起;小孩講話肆無忌憚的,便把禍從口出說起;小孩不知禮貌,便把舉動粗魯不為人重視說起。諸如此類的糾正,自然可以使小孩的習性漸漸的就善了。

現在把去惡從善的要點概括如下:

1、不可說謊

2、不可罵人

3、不說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4、沒有得到人家的允許不拿人家的東西

5、不要在路上吃東西

6、做錯了事要承認要改去

7、別人說話的時候不隨便插嘴

8、吃東西要細嚼

9、要愛惜花草和動物

10、東西用過後要放在原來的地方

11、要信靠佛菩薩

12、要勸小朋友們信仰佛教

13、每天早晚要做佛教簡易早晚功課

14、做事要有始有終

(5)當教持經戒

子女有相當識字能力後,可以教他讀佛經。這是做父母的最大責任。第一步,先把佛教簡易早晚功課教他讀背,再把經中格言選出教他。有的人以為佛經文義深奧,成人尚不易懂,何況小孩呢?不知佛經雖然深奧的居多,可是有一部份是很淺顯的。做父母的盡可把經中格言隨意的編集起來,教授子女。如《法句經》、《孛經》、《百喻經》、《八大人覺經》、《善生經》和《玉耶女經》等,就有很多的格言,可作兒童德育的教材;還有許多偈,也是很便於兒童誦習的。雖然兒童教育要注重興趣,格言一類的文字,難免枯燥無味;然而做父母的倘能把佛教的格言,演成一種簡單的寓言來解釋,使小孩對於它發生興趣,那麼自然能把這些佛語,深深地種入兒童的八識田中了。

人類不可無宗教信仰,而各種宗教中,當推佛教為最博大、最高尚、最美滿。所以我們不獨自己要信仰佛教,更須教導子女共同信仰。信仰的觀念,植基於兒童的時代,為最適宜、最穩固。

所謂經戒,是指佛經的戒律,就是佛經中教人戒絕的事。教誨兒童不得違犯戒律,使他「童而習之」,那麼終身就獲益匪淺了。所以信仰佛教,確為造就高尚人格的要件。

我們要時常對兒童講佛教故事和佛菩薩救苦救難感應的事實,使兒童的知識增廣,知道佛恩的偉大,世間上有種種不可思議的事蹟;使他的見聞不至局限在範圍狹小的物質文明之中。

這種佛教故事和善惡感應的事實的演講,是佛化兒童訓練法中,最有感動力、最易實行,和最適宜於家庭採用的。因為男女老幼沒有不喜聽故事的,當兒童在聽故事的時候,喜怒哀樂的情感常隨著故事的發展而變遷,好善恨惡的觀念,也每每順著故事而生起。在聽了故事之後,故事中的情景和人物,常會留存在腦海里,時日久了,兒童既受故事的薰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會不期然而然的和佛化兒童的準繩相符合了。

要獲得演講故事的技巧,我們須多看故事書籍。如《百喻經》,就是一種最佳的故事書。演講時,說話要淺明有趣,不妨隨時複述已經說過的要點,以求容易明瞭。口音、面容、手勢的應用,可以輔助顯示故事的情節和演述者個人的感觸的,都應當適宜的施用。此外應當隨時發問,考察兒童是否在注意傾聽,是否發生興趣,是否有所感觸。父母要佛化子女,於故事要特別注意,這是訓練佛化兒童最妥善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菩薩的化身

菩薩是什麼樣子呢?菩薩就供在廟堂,是不是就長這樣呢...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自古以來,古來的賢聖告訴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

聖嚴法師《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問:台灣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許多年輕...

攻人之惡毋太嚴,教人以善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

囉嗦嘮叨對孩子成長有沒有影響呢

問: 師父,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為了關心孩子,平時...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

佛陀教我們如何放下對子女的貪著

中國的父母從好的方面來說對子女非常負責任。從不好的...

最好不要對孩子說的十句話

1.你為什麼就不能夠象。。。。。。 孩子被對比,很可能...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母親的十大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 媽媽懷胎十月,用心呵護,即使身材...

隨緣度日和事業追求是不是矛盾

問: 有一事疑惑,請求法師開示。之前聽您說過隨緣度日...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

見人有難,難道不應該伸出援手嗎

什麼是善的難易呢?古代大儒認為:克制自己的私慾須從...

四種情況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請我們看具緣成犯。在淫戒有四種情況,是成就犯戒的根...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

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

眾生心性,與佛無異。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華嚴...

念佛如同醒夢

【原文】 今念佛求生淨土,正返迷歸悟,至圓至頓,概以...

電腦族應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於電腦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亞健康影響,工作是無法...

母親離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只念佛不學其他經典可以嗎

問: 有很多人動員我們,不要學《金剛經》、《楞嚴經》...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這個緣相差別...

關掉生死業力的開關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一個...

天將降禍於人,必先厚其福而報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宇宙的法則天之道,如拉弓...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本跡因緣》

各位聽眾!農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這七月...

【佛教詞典】法我俱有宗

又作我法俱有宗。為華嚴宗對佛教教義之分類所判十宗之...

【佛教詞典】缽喇特崎拏

(術語)Pradak?i?a,譯曰旋右,即繞右而行也。寄歸傳...

【視頻】海濤法師《蓮花佛國九華山》

海濤法師《蓮花佛國九華山》

【視頻】妙境法師《小馬的覺悟》

妙境法師《小馬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