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如同醒夢

蕅益大師  2018/08/14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如同醒夢

【原文】

今念佛求生淨土,正返迷歸悟,至圓至頓,概以夢幻掃之,可乎哉?

今人於夢幻妻子家緣不能當下割捨,夢幻功名富貴不能當下遠離,夢幻苦樂寒暑不能當下覷破,乃至夢幻詩文機鋒轉語不能當下唾棄,獨於夢幻西方則不求生,亦大惑矣。

夫依對待而論,娑婆活計,添夢者也;求生淨土,醒夢者也,不可不求生也。

依絕待而論,惑業感於三界,惡夢也;念佛生於淨土,好夢也,亦不可不求生也。

苟深思此理,淨土之生,萬牛莫挽矣。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譯文】

現今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正是迷途知返,轉歸覺悟,至圓至頓,有人一概以如夢如幻掃蕩淨土,可以這樣嗎?

當今之人對於夢幻妻兒家緣不能當下割捨,夢幻功名富貴不能當下遠離,夢幻苦樂寒暑不能當下看破,甚至夢幻詩詞文章、機鋒轉語不能當下唾棄,唯獨對於夢幻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求往生,這正是極大的迷惑顛倒。

若依對待法來看,娑婆世界的種種經營,都是夢中添夢;求生西方淨土是使人從睡夢中醒來,所以不可不求往生淨土。

若依絕待不二法來看,煩惑惡業招感於三界,這是惡夢;念佛往生西方淨土,這是好夢,所以也不可不求往生淨土。

如果深入思惟領會其中的道理,那麼,願生西方淨土之心是一萬頭牛的力量也挽不回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昌臻法師《淨宗祖師有關臨終的懇切開示》

一、臨終四事 唐善導大師:《臨終正念文》,指出臨終...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再來

當釋迦牟尼佛在講了《法華經》之後,稀有難遭,極為殊...

《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帶來的啟示

《無量壽經》在大乘佛典當中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淨土

母親俗名李香雲,法名勝修,生於一九二七年農曆九月初...

【推薦】全國各地臨終助念團聯繫方式

全國各地臨終助念團聯繫方式...

有人念佛多年病沒好,便懷疑佛號不靈

《普賢行願品》第四,懺悔業障: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

「香光莊嚴」是有何含義

問: 請法師開示下面一段話的含義: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為什麼念佛會沒有效呢

有人說念阿彌陀佛沒有效,他肚子痛的時候念佛也一樣痛...

心中留一個信念,並為之去追求

從前,一個老盲人帶著一個同樣雙目失明的小徒弟,以拉...

不怕犯錯,怕不改過

佛陀走到一處鄉村聚落,遠遠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態度散...

供養佛塔獲殊勝功德

佛陀曾開示,供養佛塔功德甚大,應當精勤誠心供養。 過...

居士楷模彭際清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找到自己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六祖壇經》慧能詩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兒童該怎麼學佛

問: 十歲左右的兒童念誦什麼經咒比較對機?弟子希望孩...

【推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聞慧, 從聽講...

達照法師:生命的形成

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構成。人生幾...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沈家楨居士《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方法及證悟過程》

第一段 觀世音菩薩宏願解脫一切眾生的痛苦。自古以來...

濟群法師:敢於審視傳統佛教中的陳規陋習

核心提示: 濟群法師出生於閩東,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佛教詞典】無熱惱池

【無熱惱池】 p1061 俱舍論十一卷五頁云:雪北香南,有...

【佛教詞典】中道

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

【視頻】夢參老和尚《用智慧來觀照,痛苦就減輕了》

夢參老和尚《用智慧來觀照,痛苦就減輕了》

【視頻】心五四--兒童生活教育動畫

心五四--兒童生活教育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