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的命運好比一個杯子

2014/01/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的命運好比一個杯子

有人說自己運氣非常差,也有人說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說自己天天行善卻沒有什麼改變……

下面我對福報和命運打一個淺顯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

人的福報好比一個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從一生下來,他的杯子大小和水的量是定好的,而且這時杯子漏水比較少。這時,只有這時,可以說這個人的「命是注定的」。

每個人的命運和福報不同,就是因為杯子的大小不同,水的多少不同。

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壞事,還活得很好。是因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壞事是在往外漏水,雖然漏了很多水,由於他水很多,還沒有漏完,所以你看他還是活得很好。等他繼續行惡,杯子的水漏完了,惡報就現前了。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況還是很差。是因為他杯子可能比較小,水又非常少,雖然做善事是往裡面加水,但同時也在漏水,杯中的水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量,福報還沒有現前。等他堅持行善,減少漏洞,水逐漸增多後,福報就現前了。

任何事情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

這稱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看一個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時,不能看一世。

從上面的一個比方大家應該能夠理解了:

杯子是指人的心量:心量越大,杯子越大。水是指人的德行(最初的水是由前世累計下來的):行善積德是往杯中加水。漏洞是指人的缺點:缺點越多,做壞事越多,漏洞就越大,流出去的水越多。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就看你是加的水多還是漏的水多了。

說「人命天注定」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準確的。人的命運和運氣隨時都在隨著你的行為和言語在做小的調整(大善大惡才有大的調整)。

現在非常多的人都不屈服於自己的命運,積極地改命,是非常值得讚歎的。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變大和減小漏洞,加的水還不夠漏的,什麼時候是個頭!

想快速改變命運,你是不是知道採用什麼方式了?擴大心量 + 多行善事 + 改正缺點 = 快速改命。

擴大心量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雞腸的人,永遠是沒有福報的人,因為他的杯子小,裝的水少。「厚德載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載物,這裡的「物」是指你的財富、你的福報、你的官位、你的學歷等等。看別人都不順眼,或者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或者別人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就生氣,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現。如果沒有大的心量承載,突然間來一個大的福報,會把你壓死。有些人不改變自己的德行,天天去買彩票,期望能中500萬。中大獎如果沒有厚德來承載,招殺身之禍的人非常多,例子很多,這叫「本末倒置」。

贈給大家一些擴大心量的方法:

1. 吃虧:「吃虧是福」。吃虧就是賺看不到的大便宜,經常吃虧,就能擴大心量。如果吃虧後又後悔,又抱怨,那不算,白吃虧了。

2. 佈施:佈施對治吝嗇、貪心。慳貪的人心量不會大,多做佈施,多幫助人能擴大心量。佈施是一門大學問,一定要多學習,多佈施。

3. 轉念:有時候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心裡面就會生煩惱。這時就要學會轉念。比如你的錢包丟了,馬上轉念:這肯定是我什麼時候偷拿別人東西或者佔別人便宜了,現在報應來了,由於我信佛了,就重罪輕受,否則說不定是丟更多的東西。比如別人罵你,馬上轉念:他罵我是幫我消業,我要感恩他,願他罵過後能解除我們之間的恩怨,發菩提心,求生淨土。你每轉一次念,你的心量就擴大一點。

4.放生:隨緣並有智慧地放生,不論多少。以慈悲的心,感恩的心,看著眾生從自己的手中回到差一點就生離死別的家,你的心會慢慢地融化,心量慢慢地就會擴大。

5. 突破:有時候你特別討厭某件事,根本無法接受,就要學會突破自己,狠下心來去做一次,在做後你就覺得,這個困難根本就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比如刷馬桶,有些人看一眼就恶心,更不用說去刷,甚至直接用手去掏了。這時就要突破心量了,狠下心來,就是用手摸到又能怎麼樣,能死嗎?這些東西不都是從人身上來的嗎!做過之後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並不算髒,真正髒的是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心。如果這個突破過來了,再去觀察其它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因為你的心量擴大了。

6. 拜佛:佛就是智慧,就是覺悟,就是慈悲,就是大愛,用你剛強難化的心,傲慢不肯低下的頭顱,慢慢地彎下有點腎虛的腰,用心感受佛陀的慈悲,用心接納佛陀的加持,你的心會變的柔軟無比,慈悲無比,你慢慢就能體會什麼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的心量就會慢慢地與佛一樣無量無邊。

7. 學習經典、開示:每天用心讀誦經典,接受佛陀的教育;用心聆聽高僧大德的開示,接受他們的智慧;用行動向高僧大德學習,學習他們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你能堅持學著去做,就會發現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心量無邊。

8.孝敬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給予者,沒有他們就沒有你。不孝父母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成就。家庭就是一顆大樹,父母、祖宗就是樹根,澆水澆在正確的地方——樹根,這顆樹才能枝葉繁茂。再想一下,佛陀以大智慧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我們的父母皆在遭受苦難,我們怎麼能夠忍心不管,我們要盡力讓我們的眾生父母覺悟,學習佛陀正法,才能離苦得樂。但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沒有智慧,只能是一心求生淨土,去極樂世界深造,有能力了再回娑婆世界度眾生父母,一心求生淨土就是大菩提心。

行善積德是往杯中加水:行善積德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一。生命的種子如果沒有德水澆灌,就開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沒有德水注入,就會乾涸。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說行善要隨緣,不要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報,這樣得到的福報就多。行善過後要放下,就當沒有發生一樣。

人天福報的善在佛法上稱為「有漏」,因為行善過後如果後悔或者生氣,你的福報就沒有了,漏掉了,所以稱為「有漏」。小訣竅是行善後馬上迴向極樂世界,就變成無漏了。

改正缺點就是減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點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二。漏洞不減小,就會造成漏的比加的多的情況,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點,發一次脾氣,水一下子就漏光了,何談改命,甚至一個小小的惡念也是在漏水。「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要想惡念不形成惡業,就要學會快速地覺悟,一個惡念來了,馬上覺悟,用念佛代替,不讓惡念相續,就不會形成惡業。因此隨時隨地提起佛號也是一種功夫。

有很多人做錯事或者做壞事他不認為是錯,因為標準沒有了,其實善惡的標準就是五戒十善,不讓眾生起煩惱,不引起眾生的邪念。簡單地說:利益眾生就是善,利益自己就是惡。所有的朋友都該多看看傳統教育方面的材料,看看自己的孝道是不是做的圓滿,看看自己的忠義是不是做的圓滿,看看自己和聖賢們存在怎樣的差距。「命由我造,福自己求」,與別人沒關係,與老天沒關係。「天道無私」,「行有不得,反求諸已」,「一切皆是你的業力感召來的」,千萬不要抱怨,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千萬不要發脾氣,忍得住,看得開,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積福,「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了解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的人都知道,往水杯上貼「阿彌陀佛」,結晶非常美麗。如果你經常念佛、誦經、拜佛,就是把你命運之水,形成完美的結晶,這樣「相隨心轉,境隨心轉」,不但身體會變好,相貌會變好,周圍環境也會變好,難道你不願意嗎?

最後寄語:

願一切眾生行善積德,改命造命,願世界因你的改變而改變。

願一切眾生信受奉行佛陀正法,往生極樂,早日圓成佛道。

感恩佛菩薩的慈悲加持!

感恩父母的生養之恩!

感恩一切眾生的無私奉獻!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處理問題的八個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於處理問題,沒有能力的人面臨問題就手足...

濟群法師《人生佛教的弘揚》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濟群法師的這一理念...

人生如夢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

賣掉貧窮

這這是怎麼一回事?是誰允許這個下賤的奴婢進到屋內?...

做個打不倒的人

有一隻小蝸牛,總是嫌自己背上的殼既笨重又不好看。它...

【推薦】與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雞毛蒜皮」

拿破侖在一場戰鬥中與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險之際,一...

佛陀開示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

淨慧法師:人生的三大缺陷

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以六根當所觀境

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難尊者的疑惑。阿難尊者的疑惑有...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宗鏡錄》之法師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師略有十種過: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

如本法師:出家修行的十點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聖莊嚴的偉業,是超凡入聖的轉捩點,是世...

文殊菩薩點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貴佛經

在五台山佛教發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睡蓮花開的聲音

有時候,最後結局的定奪往往來源於內心的信心。 我們...

慧律法師《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

沉痛殷切的呼籲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門眾多,卻不知...

尋找禪心

南天寺無德禪師舉行小參時(禪師依學僧的需要,而不定時...

孝順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中,佛陀對彌勒佛說:應當觀察喜歡睡覺的...

受戒沒學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嗎

問: 在多年前我受過菩薩戒,可戒場對戒條隻字不提,從...

如何對待父母的出軌

世間事,有可以理論者,有宜以情論者。汝所說某人之事...

救命的口袋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後天習...

修行必須要有一顆恆心

釋迦世尊在世時,有一位有錢的長者,聽聞佛法之後,感...

淨土行人什麼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願

問: 請問師父,淨土宗的宗旨是信、願、行,我相信阿彌...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佛教詞典】無為法

(術語)離因緣造作之法也,有三無為六無為等。三無為...

【佛教詞典】鬼窟裡

禪林用語。又作假解脫坑。幽鬼所棲之處,即闇黑之處;...

【視頻】暮鼓(普壽寺)

暮鼓(普壽寺)

【視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出家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