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四個原則

2011/12/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一)平等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我們的社會裡,人們之間只有社會分工和職責範圍的差別,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還是職業差別、經濟狀況不同,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的尊嚴,都應得到同等的對待,因此人與人之間交往要平等相待,一視同仁,相互尊重,不亢不卑。要尊重別人的愛好、習慣、風俗。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尊重自己。

(二)真誠原則

真誠待人是人際交往得以延續和發展的保證,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納、信任,才能團結,相處真誠、團結,是現代社會事業成功的客觀要求。就人生而言,僅靠個人微薄的力量是難以到達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誠待人,實事求是,要胸懷坦蕩,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別人,謙虛謹慎,文明禮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

不是嗎?如何看待生活,的確與人的主觀世界有關: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勢必難以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也勢必難以發現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吧!別小肚雞腸!別斤斤計較!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著數完它。笑對生活。

(三)友愛原則

中國儒家有「仁者愛人」之傳統,在我們社會裡,人與人之間更應團結友愛。人際交往中要主動團結別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虛懷若谷、寬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友愛就是要愛同志、愛朋友、愛同事、愛人民。真正的愛心就表現在幫人一把,在別人需要時,奉獻自己的力量。

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東西。

(四)互助原則

互相關心,互助互惠,是人際交往的客觀需求,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有困難,需要他人幫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職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互相幫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人有難,眾人相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相互幫助就是要樂於幫助別人,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一定要熱情幫助。互助互惠,一個不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很難要求別人自願幫助他。互相幫助不是互相利用,互相利用不是踐行真誠和友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如何與難溝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們在工作時,無論與誰互動,都要以尊重的態度,將對...

與各種人相處的秘訣

會與人相處,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盡早成功。其實,每一...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確實有很多困難、很多障礙。...

宣化上人:一切眾生都是佛教徒

南傳小乘的佛誕日和北傳大乘的佛誕日,有所不同,但無...

工作認真但得不到領導認可該怎麼辦

問: 我在單位裡上班,業績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別人...

聖嚴法師: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憨山大師:出生死法

佛所說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門,但其中只有念...

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個限度,才能達到滿意的效...

隨順世緣離糾纏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喫茶去》,講了我們要安住當...

你的每個起心動念,對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導

在大乘佛法當中講到了這個阿賴耶識緣起。這樣的一個緣...

你以前見地超卓,為何現在反而變得這麼平庸

【原文】 予未出家時,乍閱宗門語,便以情識模擬,與一...

懺悔業障,發菩提心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

南懷謹談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說的法門,有的側重現法樂、有的側重後世樂...

人生有四事最為浪費時間

擔憂 庸人自擾是為難自己,讓自己每天神經緊繃、憂心忡...

鬼附身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是的,鬼道眾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種類很多,譬如...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

遠離淫慾,千萬莫近

淫為萬惡首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眾生皆...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問: 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

大地萬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

臨產念聖號,能讓產婦免除痛苦

怕痛,是准媽媽們臨產前,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心理糾結。...

【佛教詞典】寶所

(譬喻)珍寶之所也。法華經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

【佛教詞典】舒手惠施自性

【舒手惠施自性】 p1189 瑜伽四十七卷一頁云:若諸菩薩...

【視頻】淨慧法師《有業才有身》

淨慧法師《有業才有身》

【視頻】淨界法師《聞法時應依此六種想》

淨界法師《聞法時應依此六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