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淨因法師  2017/12/26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在不同場合守住妄語戒

佛教講,我們造業的方式有三種:身、口、意。口業佔了我們造業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持不妄語戒是多麼的重要。不妄語戒其實是要求我們淨化語言,以免口造惡業。現就如何在不同的場合守此妄語戒,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個人如何持不妄語戒

認識妄語之得失是持妄語戒的良藥。在《十善道經》上說:「若離妄言,即得八種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曇華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反之,犯了妄言戒,在《分別善惡報應經》說:有十種惡報:一、口氣恆臭;二、遠離正直;三、諂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淺薄;七、稱揚不實;八、誠語不發;九、愛論是非;十、身謝惡趣。惡報如是,凡屬佛教徒,當宜慎重!

在家中如何持不妄語戒

第一,對自己的子女不要輕易承諾,一旦有所承諾,就必須去做,否則給子女一生的成長都有害。

第二,對自己的愛人不要打妄語,既然雙方結合在一起,一定有其殊勝的因緣。古人說:「百年修得同舟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所以能結為夫妻,因緣十分難得,應當珍惜。夫妻雙方若能互敬互愛,坦誠相待,互相交換信息,家庭一定會變成溫馨的避風港,夫妻就會同舟共濟,和睦相處。

第三,子女對父母親應講真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沒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做人,工作順利,事有所成。父母又因年齡長的關係,飽經風霜,見多識廣,所以子女遇到難事時,跟父母親講真話,應是最安全不過的人選,而且經常都能獲得不少有益的忠告。

學佛人如何持不妄語戒

對於學佛的人來講,若能認識到世事無常,人身短暫,去日苦多,老實學佛,哪有時間去說謊、講費話!再者我們若能深信因果,哪敢再造口業,因此而墮落!弘一大師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胡朴居士是弘一大師的老友,曾有詩贈師弘一大師,其中有句云:「弘一精佛理,為我說禪宗。」於是,大師即書「慈悲喜捨」四字付之,而貽以書曰,「佛不但以理,切要在修持,行事重在不欺,名如其實,今我並未為君說禪宗,君詩言之,即為妄語,君其懺悔,免遭墮落。」這才是真正的學道人,一絲不容虛偽,一毫不容做作,何等精嚴?!何等慈悲?確實值得傚法。

在社會中如何持不妄語戒

在社會中,我們應該強調語言淨化的重要性。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只有人類才能創造、學習、使用很多語言的優勢。鸚鵡雖然也能學人言,講單詞、短語甚至幾句話,然而那不是語言,只是模仿人言,而不知其意;收錄機雖然也能發出各種聲音,那不是語言,只是按照人給它的指令無感情重複播放。只有人類的語言,不單純是聲音的符號,而是表達我們的感情、思想與觀點的運載工具,它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每說一句話都有它特定的含義,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反映,是心靈的窗戶。

由此可見,語言在社會交流中又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們賴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所以平時講話,一定要鼓勵社會的每一個成員多講愛語、善語、具有建設性的語言,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社會自然會安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輪迴根。色如毒藥迷心性...

【推薦】沒有生死懇切心,念佛參禪都是搞著玩的

問: 師父,您剛才告訴我們當下一念,我們也知道當下一...

末法時期修念佛還是參禪

問: 現在末法時期,是修念佛法門比較好,還是參禪比...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

戒德具足,堪做世間之福田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向...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都非常珍貴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的珍貴,因為修行是每...

證嚴法師《在人群中修行》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

老子論企業家的三寶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眼前萬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計,實無所生

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

虛雲老和尚禪語三十句

1、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2、善用心者,心...

觀壽命無常是成就淨業的根本

有師兄問我:如果總想著未來的死亡,是不是與活在當下...

哪有閑心去看戲

過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禪師為國師,皇帝對師...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

不要再問我你的前世是什麼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要整天為了不確定的事而...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個小孩,名叫沙彌羅,年七歲,喜好修學解脫...

盲人除蚊

佛陀從舍衛國至摩竭陀國行腳,到了一個村落,村中住著...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麼?不是心臟,也不是肝腎,...

佛法所說的「空」應怎樣理解

問: 佛法所說的空,具體應該怎樣理解呢? 大安法師答...

聖嚴法師:忍辱並非忍氣吞聲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過煩惱苦海之意,而忍辱...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聞如是。一時佛游維耶離奈女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

財富寶要

以世間法來說,吃飯穿衣要錢,有病看病要錢,出外乘車...

【佛教詞典】慈悲懺法

釋氏通鑒說:梁武帝妃郗氏,其性酷妒,死後化為巨蛇,...

【佛教詞典】起定

【起定】 p0937   顯揚十九卷九頁云:問云何起定?答...

【視頻】慧律法師《搶頭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慧律法師《搶頭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視頻】早課(法鼓山)

早課(法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