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心的五四運動》

聖嚴法師  2010/07/3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在人間的社會。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的家庭裡,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接觸佛法的「慈悲之光」「智慧之光」。為人間帶來溫暖,讓人人都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這個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安身: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朴

人是應該工作,但光工作不等於人生,人生也不僅是為了物質的富裕而工作,更不僅是為了滿足物慾的享受而勤勞地工作。乃是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

勤勞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心裡平安,還多半會得到物質的報酬,但是有了物質的報酬,必須節制地使用,否則為了享受物慾,對身心又會產生不健康的行為,換句話說,也就是勤勞以後,應該要儉朴,所以「勤勞」、「節儉」這兩個原則是身體健康的秘訣。同時,儉朴的結果,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人人都讚歎的人。

安心: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就不會有強烈的慾望而貪得無厭,就能夠安自己的心了。

安他人的心是一種菩薩行為,也是一種慈悲願心,發起悲願來福利眾生,為他人謀求福利;否則僅僅少欲知足,不但不夠積極,甚至還有可能是消極的。

上等人安心於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中等人安心於事,給他適量而較忙的工作,他就不會自尋煩惱,或為他人製造煩惱;下等人只知安心於名利物慾的追求。希望大家,至少能做到安心於事,而非做個追逐名利的下等人。

安家:在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家庭的溫暖在於互相敬愛,家庭的可貴在於互相幫助。互助的意思,是讓需要接受幫忙的人,能夠得到幫助。幫助對方的時候,不要趾高氣昂,不要認為自己是施恩者,別人應該感謝你;而是應該心存感謝,感謝他讓你有機會來做奉獻,有機會在為他服務之中獲得成長。

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互相學習、互相體諒、彼此關懷、彼此感恩、彼此奉獻。光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不算是真正的安家;真正的安家,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各盡其力,各守其分。 

安業: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一般人所講的安業,是指對他自己的職業、工作,要有安定和保障。可是若以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與精進為範圍,便已經將個人行為,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內了。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安於身口意三業的本分,不要輕舉妄動、沒有準則,不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也不要心猿意馬、三心二意,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修養。

敬業樂群雖是老生常談,但很不容易做到,縱然在平常做得事事成功,稱心如意,一旦有一些波折、困擾、難題出現的時候,就會懷疑所做的工作,是為誰辛苦為誰忙?若出現了這些想法,就不是敬業樂群了。

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負責認真;精進是努力不懈、全心投入。如果你的心力、體力、能力,樣樣都是持著保留的態度,就不叫敬業精進了。

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應以「利人便是利己」的觀點來考量,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但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並且是以他人的遠利與近利來考慮、來設想。不論在家中、在公司,乃至在任何場合,如果都能夠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相信你就會很有人緣,也會很得人心。

二、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類價值觀念混淆,以致於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該要」、「能要」的分際,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會風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現代人往往是:「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再加上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結果想要得不到,便會導致人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也成為需要的,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慾望。

慾望是什麼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裝飾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撐場面用的東西。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位,為了配合當時的環境因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那也可算是一種需要,但一定要有適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他生命很空虛、很無奈,覺得活的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能不能要?該不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必強求。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份際。一般人的慾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應該要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會有妒忌、憤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並從中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慾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三、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從「四感」:感化、感動、感謝、感恩來著手。

感化:知慚愧、常懺悔

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不是拿來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卻不能以身作則,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又怎能對別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常慚愧、常懺悔。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學習懺悔、慚愧。或許有人會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愈來愈精進、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能夠感動人。

感動:智慧慈悲對人

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不能滿自己的願;或覺得社會混亂,人心不安定。總認為別人都變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變得認真、負責,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標準期待他人,認為只要別人都好,自己就有福報。但卻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滿了別人的願。

這個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實踐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感謝:順逆因緣皆恩人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兩種助緣。很多人只能夠感謝對自己有利的人,例如做生意資本不夠,有人願意資助你,幫你把問題解決,這是貴人;或是遭受冤獄,有人出面幫你平反,這人也是貴人。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是貴人,理當感謝;而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也是貴人,也應該感謝。事實上,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見到的每個人都當做貴人、當成恩人,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恩:奉獻回饋不求報

隨時隨地心存感恩,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奉獻的時候,態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捨心來付出,否則便會自以為是施恩者,產生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對方回饋,這是不知慚愧:相反地,接受佈施或服務的人,要把對方當成恩人,感謝其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獻、供養、感恩、報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另一方以感恩的心來接受。

很多人嘴上說是奉獻,其實心理是在做投資生意,今天給了些什麼,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饋,事實上,這是投資生意,不是報恩,也不是奉獻,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

「四感」就是要我們感化自己、感動他人、感謝順逆緣、感恩奉獻,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發廣大願心,如此就能夠經得起苦難,而且不以苦難為苦難,同時又能夠在苦難之中救濟苦難,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四、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

佛法的教義與修行觀念是修福與修慧。同時運用慈悲來修福報,運用智慧修智慧,運用智慧培育福報,用福報來配合智慧。福報與智慧或慈悲與智慧,這兩項如缺少一樣,修行不會圓滿。因此,福報圓滿的人一定是智慧圓滿,智慧圓滿的人一定是福報圓滿,這就是「佛」。我們尊稱佛是「兩足尊」就是指福報及智慧都圓滿的人。

如能實踐「四福」:知福、惜福、種福、培福,並且為別人祝福,就是有大福報的人。

知福:知足常樂,安貧樂道

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若能知福,則更應該說「我還有呼吸,當然滿足了。」

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尤其現今的台灣社會豐衣足食,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看到別人有的,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就希望自己也擁有,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害害人。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知足。

惜福: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我們除了擁有呼吸外,還擁有很多東西,包括生命、財物等,在台灣即便再窮的人,至少身上也還有衣服穿,這也算是財物;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人緣,這也是你所擁有的。

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進一步還要飲水思源、感恩圖報,這就是惜福。

種福:成長自己,廣種福田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例如自己的家人、鄰居,以及社會上沒有親人照顧的窮人、病人,還有社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

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了要種福,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

培福:享福非福,培植有福

培福就如同把今生得到的福報,種到田裡邊,它就可以長出更多、更多的福來。若能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十方一切眾生,都當成是種福田的對像,不斷的種福,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

業障的果報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福報」。例如:見人養尊處優,站在佛法的角度來看不是福報,因為享福不是有福,惜福、培福,才真有福。

如果能應用佛法觀念,世間的福報,不就是苦報的開始嗎?福報享盡了,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如果我們現在能把握機會,無視於辛苦,不計較侮辱,且又能幫助別人解決苦難,更不為自己的明聞利養,不斷地努力求進步,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培福。

五、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面對煩惱的方法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逃避責任,逃避果報,是不合算的,改善情況才是最聰明的。

經過計劃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計畫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縛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禪如何教人安心呢?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任何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來向我求救。通常我會輕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所焦慮的什麼,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麼辦?」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蕅益大師警訓略錄

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

八因三緣,修一個圓滿的福德身

如果我們的眼光看得長遠一些,就應當為未來著想,這一...

空掉內心的觀念

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牛奶;當...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夠有悲心去度眾生

佛陀建立僧團的目的,也就是續佛慧命,領眾修行,傳承...

星雲大師《感應的原理》

有個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課都按時做的,也迴向給眾生,自...

不是境不順,是內心矛盾

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禪堂有明神宗皇帝御書的匾額楹聯:...

散念佛號要做迴向嗎

問: 對平時的散念佛要做迴向嗎?應如何正確迴向發願...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如何留住好人才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

聖嚴法師:身心自在

諸位台大醫院的工作人員,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身心自...

聖嚴法師《工作與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時候,心還可以比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

聖嚴法師《改變世界,從心安做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

我和先生結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著先生的媽媽住,媽...

寒門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師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薩遇到怨家該怎麼做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什麼叫現前難行...

最重要的時光和最重要的人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

沸湯施食

【原文】 有自稱西域沙門,作焰口①施食法師者,其灑淨...

聖嚴法師:如何說服另一半分攤家務

問: 大部分的婦女都是家庭與事業兩頭燒,一樣是上班...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問: 請師父開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信心就像如意寶稀有難得

談這個信心的功能作用,我們也常常會引用《華嚴經?賢...

禪坐時需克服兩種情緒,防止兩個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話,應該有些消息。在...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剛滿19歲,大學還沒有畢業的美國青年戴...

南懷謹談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

【佛教詞典】世間八法

【世間八法】 p0510 瑜伽十五卷二頁云:又於世間三處轉...

【佛教詞典】辨意長者子所問經

(經名)一卷,元魏法場譯。佛應長者子之問,答生天乃...

【視頻】楞嚴咒(方海權潮語教讀)

楞嚴咒(方海權潮語教讀)

【視頻】2012年佛頂骨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

2012年佛頂骨舍利香港瞻禮祈福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