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我淺談

衍慈法師  2013/08/07  大字體  護眼色

無我淺談

一切法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相對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並無‘我’的恆常不變的實體及自我主宰的能力。從無常觀及因緣觀,一切有為及無為法並無獨立的與不變的‘我’的實體,此乃空無自性,緣起性空,所以說是‘無我’。要正確了解佛法,必須徹底了解三法印之一的‘諸法無我’。一般有情眾生執著‘我’的身體,以及‘我所’與我有關的境物。其實所執的‘我’的身體是依煩惱業集,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及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緣和合而成,虛幻不實暫時存在的假相。

因為我見分別,並執著我的見解,於是‘我’就產生了。‘見’最初純粹是客觀的,心性上見照作用,不含任何目的,不參雜些許私意,只要對於一切不執著,當六根接觸六塵,只是接觸、知道,不產生六識的分別執著,則物是物,我是我,互不相干,心心不動。‘無我’的精神,就是放下我執,不執著自己的一切,包括見解、思想、感情、覺受等身心五蘊,也不染著於身外之物。不執著‘我’、‘我所’,不願意擁有,不在意失去。不會主觀固執,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不會要求別人接受自己認為對的觀念,會客觀的評估一切事物,懂得隨順他人,不和他人爭執;與人應對,多立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設想。

世間是相對的,有究竟的對與錯,有時候,明明自己是對的,但他人卻不承認,又或是對方明明錯了,他竟不承認,也不妨方便一下,不必多作爭辯,可暫時放下自己的見解,等有適當的時機再作說明,人家就可能接受或再謀求彼此的一致。多作爭論,‘我執’就放不下來。修行必須在日常生活,與人應對中下功夫,要養成念念分明,調整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如果無了個人的小我,才能溶入眾生一體,萬物同源的大我。只要放下我執,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型態漸漸薄下來,深入轉化習氣,泯除人我,將自私自利的小我,轉變為具包容性的大我。無我之後.才能我空。所謂‘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及‘照見五蘊皆空’,般若智慧才能顯現。

‘無我’並非沒有個己的身心,而是心境上的一種境界,只要內心沒有執著,客觀地不執著我見,物來則應,物去不留。此色身如衣服,同是因緣所生,經過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之必然真理,存在時好好珍惜,把握當下,借假修真,‘內外不住,去來自由’,不在乎擁有,也不在意失去。由‘無我’而進入‘空’,是修行到達解脫所必經的路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衍慈法師文章列表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

禪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

禪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謂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間一切...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

用無貪來對治貪著

三善十一者:言無貪者,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

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因為我們的心,雖然五陰都...

高僧大德對夫妻情愛的開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淨宗的同修們,一定會深自...

世間好物其實不必佔有

我有個發小,非常有智慧,隔著二十年,我依然記得她那...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劉典獄長之邀,來和各位講講佛法。佛法的大要,...

人的相貌是怎麼來的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

學唱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

聖嚴法師《禪修的要領》

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時時刻刻多用心

「用心」對修行者而言是多麼重要啊!「用心」雖然只是...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

掃地的功德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每天清晨,給孤獨...

靜波法師:佛教的佈施觀

一、佈施的意義與種類 佈施,梵語dāna,意即佈施。也...

六德賢妻與五好丈夫

六德賢妻 佛陀在《玉耶女經》上面有一段開示說,世間妻...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

僧鞋的來由

在佛教的發祥地印度地處熱帶,所以一般人都以為釋迦牟...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問: 念佛行人如何看待疾病? 大安法師答: 疾病有種...

孔子拜師的啟示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享有極高威望。然而,孔子並沒有...

聖嚴法師《服務奉獻種福培德》

過去有一位高僧,因為沒有供養、也沒有信徒,心中非常...

【佛教詞典】大方廣佛

(佛名)華嚴經之本尊也。證得大方廣理之佛,謂之大方...

【佛教詞典】一瞬

瞬者,目動之意。摩訶僧祇律稱,二十瞬名一彈指,謂修...

【視頻】佛陀的故鄉(印度朝聖)

佛陀的故鄉(印度朝聖)

【視頻】大悲咒(心道法師念誦)

大悲咒(心道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