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2015/01/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

太虛大師曾說「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而禪的特質又是什麼呢?中國禪宗特別是四祖開創的禪風形成了祖師禪,可以說,中國禪的特質就是祖師禪。祖師禪的特點是把禪修的生活與日用事融為一體,所謂日用事,即今人所說的生活。當時禪宗僧團通過農耕生活,農禪並重,以農養禪,走出了禪宗的一條路,也走出了中國佛教的一條路。這是祖師禪的一個標誌性特徵,也是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的一個最大區別。從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傳統從未中斷過,也由此引發出搬柴運水無不是道的禪修方式,在種種勞動場面中展現了無限禪機。

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提到中國禪宗的特色時說,禪宗的要義有四點:「一、第一義不可說;二、究竟無得;三、佛法無多子;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

所謂「第一義不可說」,就是內證的境界只可體驗,不可言說;究竟的真理不可思量,不可言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通過自己親自去做,才會有親切的體會和受用。

所謂「究竟無得」,有得就有局限,就有執著;只有無得,才可以超越一切局限。為什麼說無得呢?因為「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不假外求。好比一個人久客他鄉,而今回到家裡,肯定不會坐在家中再去想家、找家。家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精神生命的家園,就是我們的菩提自性。家在哪裡呢?家就在當下,家就在你每時每刻的觀照與感覺中。這就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就是禪宗的「究竟無得」。

所謂「佛法無多子」,就是佛法沒有說別的,就只講了一件事——為令眾生開示悟人佛之知見,除此沒有第二件事。禪宗則更徹底——「達摩西來一字無」,一件事也沒有。為什麼呢?一切都是你本有的,只要指出你本有的東西,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佛法無多子」這句話是臨濟義玄禪師說的,他剛開始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多年,卻無所悟人,後來黃檗指示他去大愚禪師那裡參學。經過大愚的指點,臨濟言下大悟,當時感嘆:「原來黃檗佛法無多子!」

這也就是說,佛法的根本要義,只要機緣成熟一點就破,沒有多餘的話。至於「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是禪宗特有的精神,它把禪機和佛法完全融人生活當中,一切日常生活都是參禪悟道的好因緣。唐朝龐居土有首偈語說「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運水搬柴就是靈明不昧、亙古長存、清清朗朗的明澈之心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夠把日常生活和靈明不昧的一念心融為一體、打成一片,那時你才覺得,原來這件事就那麼簡單;也才曉得,不但是黃檗佛法無多子,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也無多子啊!

禪宗的四個特點,最後歸結到「砍柴擔水,無非妙道」,就是說,開悟、禪機一定不能脫離生活;脫離了生活,佛法一點用處也沒有。這四點就是禪宗的本色,尤其第四點,正是禪不離人生日用的親切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虛雲老和尚睡覺打呼嚕,但外邊的境界都瞞不過他

一般我們只能看到經書上所記述的,五陰淨了是何等何等...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

現代學佛人犯的一個嚴重錯誤

現在太多學佛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包括年輕的比丘...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時間過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禪夏令營,今天就要結束了。...

開悟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

慧律法師《佛心禪話》

1.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智者思而後言,愚者先言而後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聽的人。器量狹小的人,就像...

真正的福報是自然而然的

蓮師說我們死亡之時,無論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燒...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從佛教教義角度看有無相應說法...

人生短暫須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徑

我年青的時候接觸過一些老和尚,一說到修行他們常常會...

蘇東坡與水陸法會的因緣

蘇軾與水陸法會緣分甚深,水陸儀文中許多辭藻和韻律俱...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看清內心的種種煩惱

人有種種煩惱,煩就是煩悶、煩擾;惱是惱亂、熱惱。煩...

打坐常會昏沉,該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打坐常會昏沉,應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

【推薦】大悲咒的世間和出世間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諸佛國 引三條理證...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憶佛,念佛,...

在家居士早晚課須知

一、宜簡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與修行皆要兼顧,實...

大安法師2024年正月初二開示|觀音悲智度生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我們今天來介紹一下憨山大師對觀...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某一個時候,佛在一村落裡,那個村落的東莊與南莊隔著...

做壽的問題

昨天,一信徒攜其好友來訪。見我的用意,除了看望問候...

仁、義、禮、智、信對內臟的影響

◎一個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後,氣就正,氣正了之後,形...

【佛教詞典】如來家

(術語)真如法界為如來之所住,故稱如來家。唯識論九...

【佛教詞典】事師法五十頌

全一卷。馬鳴菩薩集,宋代僧日稱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三...

【視頻】早課(靈泉禪寺版)

早課(靈泉禪寺版)

【視頻】宏海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普濟寺

宏海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普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