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月妙法師  2012/10/22  大字體  護眼色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聽到這句話我們就知道念佛法門,在整個普遍大眾中是有許多人修學的。但是,當我們仔細地去了解,這麼多的念佛人當中,真正往生的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這主要是因為:第一信不真,第二願不切,第三行不深。

第一、信不真。主要有三個方面:

1、懷疑教法是佛權說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段對話:有一位信眾他問一位念佛的師父說:「師父,請問一下!《阿彌陀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真的有極樂世界嗎?」師父回答說:「哎喲!誰知道有沒有呢?」其實像這樣的問答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疑惑淨土法門的言教,是世尊為了引誘眾生入於佛道而方便權巧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真實有的。

《阿彌陀經》中講到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他會生起疑惑。認為:哪裡會有這麼多的珍寶可以讓我們拿來造路建房呢?盡然黃金為地,簡直讓人難以相信。因為在娑婆世界我們都沒有見過啊!所以便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是世尊為了度化眾生而權巧所說的化城。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其實這是以凡夫的境界來懷疑聖人的境界,就像以貧窮人的境界來懷疑富貴人的境界一樣,不免有些幼稚可笑了。

一切的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法則,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它並不是憑空而有的。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作法藏比丘時,踏著古來諸佛的行徑而發的大願。在經歷無量的阿僧祇劫去實踐,所修的無量功德而成就的。以如是不可思議的清淨妙因,方才結成如此不可思議的清淨妙果。所以極樂世界是真真實實有的,並不是世尊方便權巧所說。

2、懷疑行法太容易

《阿彌陀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一個薄地凡夫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七天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有些人懷疑這種修行方法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佛教通常的修行方法是:修止觀,達到止觀雙運,修行才算上了路。怎能只靠念一句佛號就算是修行呢?修行原本為了斷惑證真,但是斷惑證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須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可斷盡,怎麼就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專憑一句佛號即可帶業往生呢?

我們要知道念佛法門具有兩種力量,一是自力,就是我們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力;二是他力,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力。修行其它的法門,純靠自力,不靠他力。所以自己必須把見思二惑統統斷盡,才能了生死、出三界;而念佛法門,自他二力兼有,一方面自己念佛產生一種心靈的力量來調伏煩惱;另一方面產生憶念佛陀的力量感應道交,幫我們消除無始劫來的業障。只要一心念佛,見思二惑雖然未斷盡,也可依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力,而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哪裡須要懷疑呢?

再者,‘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阿彌陀'這三個字,它具有「無量」之義。阿彌陀佛他的壽命、光明、功德、智慧、相好、說法、化度。。。。。。等等,無一不是無量的。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亦皆無一不是無量的,所以’阿彌陀佛'這一個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德號。我們如果念'阿彌陀佛',即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即一切,所以佛號不可思議。

3、懷疑自己障深慧淺

前面所說的兩種懷疑是對於教法的疑惑。這裡是對自己的懷疑,認為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大善根福德之人去的,自己障深慧淺,縱使念佛恐怕也往生不了西方極樂世界。

大家千萬不能對自己產生如此懷疑,要知道你我其實都是善根深厚的人!怎麼這麼說呢?看看現在社會上的人,終日忙忙碌碌。忙著幹什麼呢?忙著爭名奪利,忙著造無量無邊的惡業。那麼,我們既不忙著爭名奪利,又不忙著造惡業,都能夠來念佛。如果沒有大的善根福德,那您怎麼肯這樣做呢?

而且我們要知道:「我雖是業障凡夫,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內心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我有靈珠一顆,久經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我們又怎能對自己的覺性產生懷疑呢?

世尊告訴舍利佛說:「舍利佛,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佛,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六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看,不僅僅是世尊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恆河沙數的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廣長舌相乃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常人三世不打妄語,舌能伸出舔到鼻尖,三大阿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可覆面。可想而知念佛成佛是絕對可靠的,我們一定要篤信不疑,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第二、願不切

蕅益大師說:「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莫若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的決,願的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依次而看,一個念佛人如果信不真、願不切,念佛即使喊破喉嚨也只是遠因種子。

那麼我們願不切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我們不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對於娑婆世界還有太多的留戀與不舍,哪怕知道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與快樂,但還是喜歡舔那刀刃之蜜。

娑婆世界充滿眾苦,無有諸樂。智者大師他對於我們娑婆世界五欲的快樂,講了一首偈頌,他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其實當我們冷靜下來思維,這個五欲的快樂是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追求時,當你在年輕的時候,讀完書,進入了這個職業,你立定志向,使令你富有、使令你追求美好眷屬的時候,其實你追求的過程是很痛苦的。壓力很大,因為你要追求,別人也要追求,所以追求的時候是有一種逼迫之苦。

第二個,得到時。等到你中年的時候,你一生的精神體力,晚年的時候,得到你心中所要的,你快樂了嗎?不是,「得時多怖畏」。因為五欲的快樂是非常的脆弱,你必須不斷地擔心怎樣才能夠維持它的相續。所以你得到的越多,你心中的害怕也就越嚴重,所以擁有越多的人心中的憂愁、壓力是越大的,因為他很清楚地知道,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非常脆弱的,可能明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消失掉了。所以內心當中是非常怖畏的。

第三個,失去時。你得到時,你沒有真正的感到安穩與快樂。等到有一天失掉了,「失時懷憂惱」憂愁悔恨,臨近崩潰的邊緣。這時候你更加地痛苦。

對於五欲的快樂總結歸來,「一切無樂時」。你追求的過程你並不快樂,得到的時候有一點快樂,但這個快樂夾帶著怖畏,你也沒有真正的快樂,沒有真正受用,等到失掉的時候你比那些沒有得到的人更加痛苦。

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苦空無常、虛幻不實的,世間一切的人為災害、自然災害讓我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是諸類的痛苦比比皆是。我們每天都會為明天我將如何?而擔驚受怕,整日憂心忡忡,苦不堪言。何時才是出期呢?

我們再來看看極樂世界:「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花。、」。「彼佛國土,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實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是多麼莊嚴的極樂世界啊!就連那裡的鳥兒和樹都在說法,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哪裡還會再去造惡業呢?試問像這樣美妙絕倫的極樂世界我們不心生嚮往,那您又嚮往何方呢?

茫茫苦海內,彌陀為舟航。阿彌陀佛就是我們末法時代的救命草,我們一定要牢牢抓緊永不放手。極樂世界是我們眾生最好的歸宿,所以,我們一定要盡此一報生,往生極樂國。

第三、行不深

我們經常會看見一種現象:許多人手持佛珠,一邊與人攀談,一邊手撥佛珠。在我看來這是功夫成片人的境界,對於我們這些還是散心位的菩薩們還是必須專一深入的好。要不然:口念彌陀心散亂,念破喉嚨也枉然。

有人會說:「既然臨命終時,乃至十念,既得往生。那現在我們又何必著急著念佛呢,」這種想法,是太輕視念佛的行門了。所謂「臨命終時,乃至十念,既得往生」這是絕對不會錯的。但是我們不可忽略一點,《阿彌陀經》上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如果我們到了臨命終時,能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來念十念佛號,別說十念乃至一念阿彌陀佛聖號,既得往生。然而誰又能保證自己到了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呢?平時都不用功,到了臨命終時四大解體,八苦交煎。哪裡還記得念十念阿彌陀佛呢?恐怕連一念都想不起來吧!所以要想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就得在平時多下苦功夫。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

那我們又該如何來念這個佛號,使得我們的這一念心跟阿彌陀佛相應呢?印光大師說:「執持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這當中有三個步驟:第一是「念從心起」。就是這個佛號要從內心生起。念佛最怕的就是佛號只從嘴巴生起,而心中還在打妄想,所以我們念的這個佛號,要從內心深處那一念至誠皈依的心生起來。第二「聲從口出」就是將內心當中憶持的這個佛號,靠著嘴巴的震動,將這個佛號的聲音給創造出來。第三「音從耳入」也就是要將嘴巴念誦出來的「南無阿彌陀佛」的音聲,再用耳朵把它聽回去。要聽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聽自己念誦的聲音,不能去聽別人的聲音。我們聽自己的聲音那是反聞聞自性。如此相續不斷,產生一種專注力達到一心不亂,就能於阿彌陀佛相應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它的意思是說:如果眾生的心,憶著佛、念著佛,現前和將來,決定可以見到佛,也就離成佛不遠了。其實我們不用假借其它的方便來幫助,只要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就能得大智慧,心開意解,見性成佛。

世尊在《阿彌陀經》中告訴舍利弗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許多人說:「念佛求往生,那是消極的厭世。或是貪心的想去極樂世界享受。」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厭離娑婆並不是消極的厭世,而是積極的去面對我們未來的人生;我們欣求極樂也不是貪心的想去極樂世界享受,而是往生極樂世界可以永不退。不退轉有四不退轉:第一個、位不退。第二個、行不退。第三個、念不退。第四個、畢竟不退,它是蕅益大師提出的,它是特顯念佛的不可思議。

可能有人會問:「在娑婆世界修行,即使是阿羅漢都尚有隔胎之迷。那極樂世界為何具有這不退轉的功德呢?」那是因為:一、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持,所以不退。二、因為常常見到佛的緣故,念念求成佛道,所以不退。三、因為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長我們的正念,所以不退。四、常於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外無魔障,內無煩惱,所以不退。

世尊在《阿彌陀經》中再三勸願說:「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可見世尊說此《阿彌陀經》的本懷,就是為了讓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都能夠求生髮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

念佛貴在專

清代有一位圓融大師,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淨土法門之超勝

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

一心歸命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問: 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

《佛陀的四個法寶》謹記圓因老法師的教誨

一、懺悔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不生氣,你就贏了

不生氣,就贏了。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師說: 莫訝一聲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 這兩...

如何講話才能受人歡迎

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明訓,講話確實是一門藝...

什麼樣的素質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悅

要獲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質。獲...

平時做好事的功德需要迴向嗎

問: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說環保、捐款、...

「忍」為成佛第一行

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

不買點供品,佛菩薩就不加持你了嗎

諸佛菩薩加持力,那得你自己發心,還有你得求他。有人...

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問: 請問如果沒有進佛門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皈依的人...

即使沒有錢,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個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沒有財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念東林佛號起妄念昏沉如何對治

問: 在念東林佛號時由於每兩句佛號之間的停頓時間較...

出家人,其實一點也不閑

《禪林寶訓》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推薦】有婚外情該怎麼辦

問: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該怎...

為什麼睡著時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樣

問: 請問法師:晚上睡著時有時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生活禪開題

在生活中修行 經常有信徒向我提問:我們應該怎樣把學佛...

既然諸法都空,為什麼還要去度眾生

有人問:既然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畢竟空、無所有...

【佛教詞典】二種般若

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三乘行人所共得的我空智;...

【佛教詞典】展手

洞山三路之一。禪林中,每以展手之動作表示誘引接化之...

【視頻】不要把福報吃完

不要把福報吃完

【視頻】《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