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理跟事不能分開

寂靜法師  2012/10/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法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叫事,一個叫理。事就是事物本身,理就是事物裡邊所隱藏的規律。聽開示是從理上感悟佛法;念佛,念咒,拜佛,念經,這些是從事上感悟佛法。跟我們念書一樣,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規律、技能,是道理;把這個道理拿到生活中去實踐,這個叫事。在佛法上,這兩個都不能離開。理上增長我們的智慧,事上增長我們的信心。

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理上,智慧越來越多,知識越來越多,方法技巧越來越多,但是不一定能夠建立信心和信仰。如果光是具體在事上修行,只是念經,只是念佛,只是打坐,沒有聽經聞法,我們會有信心和信仰,但是會缺少智慧,不能把事和事之間的道理融會貫通。所以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又說:「若人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所以單一的智慧可能發展成邪見,單一的信心可能發展成愚癡。佛告訴我們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智慧,也就是說既要聽經聞法,又要老實念佛。

這幾天跟大家一起學習了因果,講了消業有三大法寶,我們一起來回憶:第一法寶是懺悔,第二個法寶是接受、承受。果報分為善報和惡報。眾生在這個世間都想得到快樂,遠離痛苦,喜歡善報,不喜歡惡報。不喜歡惡報,我們在生活中就不能去種惡因。種了惡因,這個惡報一定會在我們身上發生。我們喜歡善報就應該在生活中去種善因,種了善因,不想得善報也不行。所以佛教裡頭有一首偈子,是這樣說的:「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句話,夠我們受益終生,這句話也可以消除我們無量的災難,帶來無量的福報。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種下了善因或者惡因,也許暫時沒有得到報應,但是這個業因是不消失的,它生生世世跟著我們,即使過了百千劫。一劫就是四十三億二千萬年,百千劫是多少長時間呢?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等到因緣成熟了以後,我們還是要承受善惡果報。當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就知道做人不能光看眼前。最看眼前的人就是搶銀行的人,因為眼前就是錢,看不見腦勺後面的槍。《太上感應篇》告訴我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惡的報應就跟我們跟影子一樣,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跟著師父參加這個冥陽兩界的超渡佛七,我感受很深。有時候念佛都會流淚,為什麼流淚?就是看到我們受惡報的人太多了,眾生太苦了。所以今天中午我跟師父說:「師父,這個法太好了。無數的冥陽兩界可以靠著這個法得渡。」我跟師父許願:「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個法弘揚出去。」

消業的第三個方法,就是師父告訴我們的:捨命全交,或者稱為皈命西方。這麼多人已經有惡報,怎麼樣消除呢?用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因為這個業力太大了。《地藏經》告訴我們:「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勝道。」也就是說業力很大,大得比喜瑪雅拉山還要高,比大海還要深,它可以障礙我們修行。那業力這麼大,怎麼辦呢?只有靠佛。今天上午我在我的電腦裡邊寫下一句話:「人的一生,只有信靠佛才有希望;信靠自己,只會受苦受難。」一旦發生惡報,要以最快的速度捨命全交。今天還沒有發生惡報,更要捨命全交,一心皈命西方極樂世界,皈命阿彌陀佛,我們的惡報就不會發生了,佛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為我們把這些惡報消除了。

我們接著複習因果裡邊的一個原理。經上告訴我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把前世和今生稍微改一下,聽得更明白:欲知過去因,現在受報的就是;欲知未來的結果,我們現在所作的就是。我們要把這個偈子記住。

還有每天下午放蒙山的時候,念的《華嚴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就是因,是一切萬事萬物萬法的因。萬事萬物萬法本身是果。

今天下午就要送牌位了,我們冥陽兩界就要在這個時刻得到徹底的超渡,共同回歸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冥陽兩界的眾生關照到,用念頭把它帶在身邊,用心把它帶在一起,跟著我們的心,蒙佛接引,回歸西方。

師父給我們的這個法特別的靈驗。我也這樣用過,很靈驗。就是哪裡不舒服的話,一用就靈,所以我們要有信心,這是用事實證明的。有人在前面主法,帶領所有的人一起拜,還要用心關照到看不見的冥界眾生一起拜。這樣有效果,這樣有力量。這裡是什麼原理呢?剛才已經念過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們念佛做佛事的時候,念經拜佛的時候,這個心最重要。用心就靈驗,不用心就不靈。因為沒有心,它就不生法;有心,法就是成立。所以佛告訴我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我把道理告訴大家,下午的時候多用心,少打妄想,這樣今天就會把我們的災難徹底消除。最後祝福大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寂靜法師文章列表

夢參老和尚略說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說求上師、求灌頂,受這個灌頂、那個灌頂...

聖嚴法師《使得十二時》

有一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說:汝...

什麼是真正的平靜呢

為了找到平靜,我們已下定決心成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彌...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

如此修行毫無意義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

研真窮妄名之為學

我們修行的一個重點:研真窮妄名之為學。蓋能深造自得...

學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時,經常開示弟子修行要福慧雙修,才可有成就...

修行必須破法執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礙在法執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脫。...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仁清法師: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

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

這種大聰明與內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聰明的人在世間學識淵博,才思敏捷,發議論能夠出口...

鈍根眾生先培福

【原文】 《十輪經》云:若有鈍根眾生,為欲發起善根因...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

圓破色陰超劫濁 在整個五陰的對治當中,第一個所要對治...

淨土法門能不能成就取決於至誠心

淨土法門能不能成就,實際上就取決於至誠心。第十八願...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過去,有一個人專門雕刻夜叉羅剎,他天天要構思、仿真...

惟賢長老《五戒、懺悔、發願》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薩戒,以五戒為基礎,什麼是戒...

六種果蔬讓你更帥更靚

1、西蘭花。 富含抗氧化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專家證明是...

聖嚴法師《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裡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長

當我們說一個人成長了,通常意義上不是指他的身體長高...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宏海法師:蕅益大師法語

(第一講) 阿彌陀佛!各位實修群裡面的諸位法師慈悲,...

要看淡權位

權位,只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塔,海浪一來,就垮了,連沙...

生氣時不妨先做這三件事

俗話說氣大傷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沖頭的時候做到心...

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理智與快樂的殺手。 粉碎恐懼,乃至恐怖,這是...

憤怒讓全身「中毒」8招滅怒火

乘車時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時才能通過下一個路口;孩...

【佛教詞典】二中

謂三論宗之世諦中、真諦中二者。中者,不偏之意。二中...

【佛教詞典】離系得

【離系得】 p1425 集論六卷十二頁云:云何離系得?謂於...

【視頻】蓮師心咒(印能法師)

蓮師心咒(印能法師)

【視頻】宏海法師《百千萬劫難遭遇》

宏海法師《百千萬劫難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