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對「食」的定義

明一法師  2014/0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對「食」的定義

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是「食」。一說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們吃的食物,這樣理解是很狹窄的。「食」不光包括我們吃的東西,還包含有精神的「食」糧,這些「食」物共同滋養了我們生命。《阿含經》裡是這樣對「食」物定義:

「爾時,彼佛告諸比丘,說如此妙法。夫觀食有九事,四種人間食,五種出人間食。云何四種是人間食?一者揣食,二者更樂食,三者念食,四者識食,是謂世間有四種之食。彼云何名為五種之食?出世間之表,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是謂名為五種之食。如是,比丘,九種之食,出世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於方便辦五種之食。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人間四食由翻譯的不同也叫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段食是我們吃下去的東西,只有我們欲界的眾生有,其它二界的眾生沒有;觸食是我們對食物的外表接觸得到的感受,這是通三界的;思食是我們對食物的期望結果而產生的感受,也是通三界的;識食是我們對食物的認識而產生的感受,同樣也通三界。這是我們常常見到的說法。

在《識論》裡面有很詳細的解釋。《識論》云:

「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變壞為相,為欲界系,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色無用故;二者觸食,觸境為相,為有漏觸才取境時,攝受喜等能為食事,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粗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三者意思食,希望為相,謂有漏思與欲俱轉,希可愛境能為食事,此思雖與諸識相應,屬意識者,食義偏勝,意識於境希望勝故;四者識食,執持為相,謂有漏識,由段觸思勢力增長,能為食事,此識雖通諸識自體,而第八識食義偏勝,一類相續,執持勝故,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

出世間的食有五種: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我們每天念供的時候就有念到「禪悅為食」,這是我們出世間的第一種法食。我們常常念四宏誓願,這就是我們的通願,所以「願」是我們的第二法食。我們念念希望成佛度眾生,這個「念」的力量是我們第三種法食。八種解脫能讓我們走上究竟成佛之路,所以是我們出世間的第四種法食。隨喜各種的利益,是我們最後一種法食。

《阿含經》裡還有說:「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細滑為食,意以法為食,涅槃以無放逸為食。」

《維摩經》裡面維摩詰居士對迦葉的對話也說:「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摶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斯皆是破五陰法,成涅槃食。」

一切眾生由食而存,無食則死。而食則包括了世間、出世間九種之多。不管是法食還是色食都在滋養我們。我們應知食處、應明食用。努力捨去世間的四食,營辦出世間的五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真修行人要過的吃喝關

吃喝關,是循序漸進的:從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體越...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

10種食物對排毒養顏最有效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自身排毒養顏的健康。專家指出,只有...

常吃山藥的益處多

自古以來,山藥一直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雖然貌不驚...

18種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學研究證明,以下18種果蔬因為分別含有針對性的...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

客問杜多子曰:吾聞殺、盜、淫、妄,名為性罪;飲酒昏...

臘八粥的由來與營養價值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進入了臘月,就是中國農曆的十二...

桑葚的功效與作用

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成熟的鮮果味...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日行一善能避禍嗎

問: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長壽。那麼能避禍嗎? 方海...

【推薦】你怎麼知道你師父是菩薩示現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

傅大士:勸君常修十法

勸君一:專心常念波羅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濁三塗自...

「水觀」應該怎麼修呢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

感念施主恩德

貧窮佈施難,這裡特別談到貧窮的人對於僧人的佈施,我...

末法時期修念佛還是參禪

問: 現在末法時期,是修念佛法門比較好,還是參禪比...

九華山大興和尚往生記

大興和尚,字了維,俗名朱毛和,又名朱萬全。 1894年,...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竅訣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

釋迦佛抬頭悟道悟的是什麼

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別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為當我們受到打擊或是...

不失信於人

唐朝陸元方,曾為武則天時的大臣,為官清廉誠信。他在...

讓心定下來

現今社會,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提升,當六根接觸...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

解決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報

有些人不進禪堂來,反正一天到晚有飯吃,無所謂。年青...

以平等心來對待每個人

佛陀在世時,有位長者非常護持佛陀弘法,並且經常佈施...

遇到問題先要消除自我意識

接下來就談到真妄的問題了。善惡是基礎,真妄的問題就...

【佛教詞典】隨信行

(術語)聲聞乘見道位中有利鈍之二根,利根名隨法行。...

【佛教詞典】缽伐多國

缽伐多,梵名 Parvata。七世紀西印度古國名。據大唐西...

【視頻】大悲咒、十小咒(南華禪寺早課)

大悲咒、十小咒(南華禪寺早課)

【視頻】惠空法師《稱名咒願與無相佈施》

惠空法師《稱名咒願與無相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