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婆羅門女栴沙謗佛因緣

2019/02/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婆羅門女栴沙謗佛因緣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羅漢比丘隨行。有一日,佛告訴舍利弗,過去久遠劫前,當時有佛名盡勝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佛、世尊。盡勝如來弘化於波羅奈國時,隨行的有六萬八千大羅漢比丘。

舍利弗!那時,盡勝如來座下有兩位比丘:一是已具足六神通的無勝比丘,一是尚未斷除煩惱的常歡比丘。

波羅奈國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大愛,家中象、馬、七寶具足。大愛長者的妻子名善幻,容顏端正無比。無勝、常歡比丘常到大富長者家,接受供養。

善幻供養無勝比丘衣被、飲食、床臥、醫藥皆豐厚無缺,但供養常歡比丘的物品極為微薄,因為無勝比丘已漏盡煩惱得解脫,具足六神通;常歡比丘則煩惱未盡,未成道果。常歡比丘對於善幻的差別供養產生嫉妒,於是誹謗:「無勝比丘與善幻夫人私通,不以法佈施檀越居士,卻以恩愛接受供養。」

舍利弗!當時盡勝如來的弟子常歡比丘即是我的過去身,善幻夫人即是誣陷我的婆羅門女栴沙。我因為誹謗無勝比丘的口業罪過,無數千歲在地獄中受各種苦。雖然我已成就佛果,無礙智慧能為六師、比丘眾、已漏盡煩惱者、未漏盡煩惱者及諸王、臣民、清信士、清信女說,但因為過去誹謗羅漢比丘的口業餘殃,才有多舌童女栴沙,將小木盆藏在腹部,假裝懷孕,對我誹謗指責道:「沙門!你獨自快樂,卻不知道我所受的苦,你使我懷孕,現在即將臨產,你應該為我準備生產及扶養小孩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那時,與會大眾皆低頭默然,天帝釋以神力化作一隻鼠,鑽入栴沙的衣服裡,咬斷縛綁木盆的帶子,木盆落地。大眾見木盆墜地,真相大白,異口同聲的責罵栴沙:「你這個罪人,怎麼能起這種極惡的念頭,當眾誹謗清淨無上的世尊?大地若是有知,豈能容你這般極惡之人立足!」眾人正在斥責時,地面忽然裂開,火焰從裂開處竄出,栴沙直接墮入其中至阿鼻地獄。

大眾見栴沙墮入阿鼻地獄,阿闍世王也親眼目睹,驚恐得汗毛直豎,立即起身,合掌長跪問佛:「世尊!此女現在墮入何處?」

佛回答:「此女所墮,名阿鼻地獄。」

阿闍世王又問:「此女不殺人亦不偷盜,只是妄語誹謗,為何便墮入阿鼻地獄?」

佛告訴大王:「我所說的因緣法,有重、中、下,身、口、意三業。」

阿闍世王又問:「何者為重?何者為中?何者為下?」

佛告訴阿闍世王:「意業最重,口業處中,身業居下。身業,人皆可見;口業,人皆可聞;意業,人在起心動念時,他人看不見,也聽不到,這是內心的活動。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由意念所發動。」

王又問:「意念是看不見的,怎麼說身、口都是由意念所發動?」

佛回答王:「若男子、女人想要身行殺、盜、淫,會先思惟對像是誰?何時、何處可行?所以人行動時,心會先盤算、計畫,然後實行,這些都源自於意念;而不在身、口。說話也是如此,欲出口時,必然意念先思惟,譬如說在討論議題的場合,如果有人想一爭高下,心裡會先盤算:‘要是問到我的意見時,我一定要駁倒對方的論點,為了一爭高下,即使他是對的,我也一定要反對到底。’如果自己的論點輸給對方,意念又會再思惟,設計挑撥是非:‘有人要殺你、破壞你、譭謗你,你要相信我的話,不要相信他人。’這是兩舌的惡行,是虛偽的妄語,此造業之人命終之後,一定會墮入地獄。所以,言語是由意念發動,而不在身、口。」

王又問:「為什麼?」

佛回答王:「因為身行殺、盜、淫,口行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皆受意念指使,意念不動,身、口就不會作為,所以意念發動一切言語、行為。」

世尊隨即說一偈語:

意中熟思惟,然後行二事。佯慚於身口,未曾愧心意。

先當慚於意,然後恥身口,此二不離意,亦不能獨行。

阿闍世王聽後,涕淚悲泣。

佛問王:「王為何哭泣?」

王回答:「我因為眾生無智,不了解身、口、意三事,以致一直造作惡業而悲傷。眾生以為身、口為重,卻不知意才是最重要的。世尊!我本來也以為身、口較重,意為輕;今天聽了世尊的開示,才知意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有人身行殺生、偷盜、邪淫,眾人是看得到的;如果有人口行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眾人也都會聽得到;唯獨意念所起的貪、瞋、癡,他人的耳朵聽不到、眼睛也看不到。所以,眾生以身、口為大。今日聞佛所說,才知道意念為大,身、口為小。因為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佛再次問王:「你如何知道意念為大,身、口皆受意念指使?」

王回答:「譬如婆羅門女栴沙,當她要謗毀世尊時,必定是意念先思惟:‘我用小盆綁縛在腹部,假裝懷孕,在大眾中誹謗佛陀,佛陀將無法辯白。’然後栴沙才付諸言行。所以是意大,身、口小。」

佛說:「善哉!善哉!大王真正明瞭了意大,身、口小的道理。」

佛開示佛法大義後,大眾中有八十位比丘證阿羅漢果;二百位比丘得阿那含果;四百位比丘得斯陀含果;八百位比丘得須陀洹果;八萬天人與人皆得法眼淨;十萬人及非人發心受持五戒;二十萬鬼神受三皈依。

於是,世尊說宿緣偈:

盡勝如來時,我比丘多歡,譭謗於無勝,墮於地獄久。

以是殘因緣,多舌童女來,在於大眾中,前立謗毀我。

宿對終不滅,亦不著虛空。當護三因緣,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得為三界將,阿耨大泉中,自說先世緣。

佛告訴舍利弗:「你們見如來眾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鬼神、帝王、臣民、一切眾生,皆受如來教化而得度,尚且不能免除宿緣果報,何況是愚冥、未得道的眾生?舍利弗!你要教導大眾,善護身、口、意。」

佛說完之後,舍利弗、五百羅漢比丘、阿耨大龍王、八部鬼神,聽聞佛所教示,皆歡喜地受持奉行。

典故摘自:《佛說興起行經·卷二·佛說婆羅門女栴沙謗佛緣經》

省思:

經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所以要時時刻刻照顧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一切言行是善?是惡?都是由意念發動。因此修行必須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以善護身、口、意三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

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

【原文】 汪舟次曰。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

【推薦】是業報現前還是冤魂報復

故事發生在1965年,內蒙古黃羊灘地區的村裡有一戶范姓...

為富不仁的果報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

打獵的果報

隔壁的劉某吆三喝四,呼朋喚友,賭牌下館子,拉幫結派...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

業果和定業能不能轉?

在《地藏經》第一品裡有一個問題,業果能轉不能轉?定...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佛學漫畫】人生十善

古人說從善如流,對於正確的指引理當如流水向下那樣,...

誠實而又有意義的話

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在臨終的時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愚人與智者的差別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愚人...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位土財主,雖然非常...

攝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世間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雜...

聖嚴法師《使得十二時》

有一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說:汝...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學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時,經常開示弟子修行要福慧雙修,才可有成就...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養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對人...

恭敬讚歎地藏菩薩,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

修鞋老人仁心保罪犯,感得法律施緩刑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維持生活。他的修鞋攤安置在當...

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

【我(們)擁有什麼?】 今天,來到新加坡這個地方,看...

不了解佛法的人對皈依的誤區

現在有許多人因為覺得佛門是勸人向善的,所以願意皈依...

淨慧長老追思荼毗法會在湖北黃梅四祖寺舉行

2013年4月2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

捐獻血小板的德超法師:有什麼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這麼一位佛教僧人:從2009年7月起,他在廣州、佛山、...

聖嚴法師《超越別離的痛苦》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

【佛教詞典】法師

(術語)稱能精通佛法為人之師者,又謂行法之師也。法...

【佛教詞典】摩怛理迦事

【摩怛理迦事】 p1336 瑜伽一百卷十頁云:云何名為摩怛...

【視頻】妙境法師《怎樣拜懺才能滅罪除障》

妙境法師《怎樣拜懺才能滅罪除障》

【視頻】弘法者莫要自讚標榜(大安法師)

弘法者莫要自讚標榜(大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