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淨慧法師  2016/12/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東西來。講出來的都不是禪。禪是靠每個人自己去修行,去體驗的。每個人反觀自心就會知道,說出來的都不是禪;自己哪怕有那麼一點點體會、受用,那一點點受用就是禪。從古到今,禪宗提倡不立文字,不以語言文字取勝,但是從來沒有完全摒棄語言文字。所以,以語言文字作為入道的方便,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使用。今天,我們更不能不借助於這種方便來共同地學習、體會、修行。

「觀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因此,這可以說是個大總持,是一個總的法門。

佛教裡面,不僅是佛教,世法也是如此,講來講去,講的便是我們這顆心。世法裡講,做事要憑良心,這個人心好,這個人心不好,這是個有心人,一天到晚做任何事,都離不開這顆心。佛法裡更是如此。

佛經,正式翻譯過來的七、八千卷,加上歷代祖師的著作,一共是兩萬多卷,打開這些經卷,可以發現使用得最多的便是「心」字,描繪得最多的是我們心的狀態。禪宗,叫做「心宗」,禪宗法門是「心地法門」。所以,今天講一講要怎樣來觀察我們這顆心。

實際上,修一切的法門都是在觀心,都離不開觀心,只不過表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觀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因此,這可以說是個大總持,是一個總的法門。

觀心——以「念心所」來觀察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妄心,從而最終去亡顯真。

講到心,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心的狀態也有各種各樣的描述。大體上來講,心可以分為「真心」與「妄心」。我們觀心就是把自己當下的這一念心對像化、客體化,這是個念心所。心有各種活動,這種現像在佛教中稱為「心所」,即心所發揮作用的那種狀態。那麼,我們平常作用最多的,是「念心所」——十個善心所裡最為主要的一個。以念心所來觀察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妄心。

觀心,是一個手段,目的是要去妄顯真。無始以來,我們輪迴六道不得解脫,便是緣於這一念妄心的主宰。觀察這一念妄心有種種方便。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直接以念心所看破當下一念,讓它不思前不想後,不思善不思惡,讓這一念心孤立起來。這一念心孤立起來了,就逐漸產生定力,能夠不被煩惱、無明、妄想所纏繞。

我們難就難在這一念心孤立不起來,總是和各種各樣的雜念妄想聯繫在一起。《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無所住,就是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用這種方法來觀心,則非有大智慧、大善根、大毅力之人才能做得到。

參禪這一法,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的法門。它叫做單刀直入,或者叫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最直截了當的法門。

一心不亂——讓當下一念心和色聲香味觸法脫離關係,使心恢復到它的原態。

我們不可能人人都與這種比較難的法門相應,因此,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方法來達到觀心的目的,達到集中意念,孤立這一念心的目的。

為什麼說念佛不可以有雜念?一有雜念,其心則難以孤立。所謂雜念,就是和色聲香味觸法發生了染著,一經染著要使我們很快地去妄顯真是不可能的。色聲香味觸法是染污我們一念心的染法而不是淨法,心裡能夠恢復到它的原態,則必須從六塵中完全脫離出來。那麼是否說,我們這…念心,就完完全全地和六塵根本不發生關係昵?大家可想而知,只要有生活,不和六塵發生關係,那也是不可能的。又要和六塵發生關係,又要使你這一念心孤立起來不受染著,這就相當相當地困難,但是,又必須如此,否則,要獲得禪定、智慧、解脫,是不可能的。

在座的很多人是經常誦《金剛經》的。《金剛經》告訴我們用功的方法,最關鍵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家可以注意到,不是不起心,不是不生心,而是要起那個無住的心,要生起那個不被染著的心。這就是禪宗裡所講的初步功夫,對境不起心。對客觀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使當下這一念心孤明歷歷。孤明歷歷,就是不和過去心、末來心發生聯繫,就是當下一念能時時把著,念念提斯,日久天長自自然然地達到去妄顯真的目的,所以說,修行「觀心」是個根本的法門。觀心的訣竅,就是讓我們當下的這一念心孤立起來。

希望各位在修行時,在打坐時能夠善用其心,不要辜負光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改變風水其實就是要改變心

很多人都感覺風水神秘莫測,但是我所理解的風水其實很...

佛心是什麼

佛心是放下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薩就會給你七分的感應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人生的三條主線和一個目標

末學障重福薄,無緣出家,煩惱深重,無有智慧。不過靠...

六根門頭無人用

我曾經一再強調,過堂也好,上殿也好,要聽二磬。但發...

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

自達摩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

證嚴法師:清靜心創造清潔淨土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這麼說:人生有二種形態永遠形影相隨...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從吃臘八粥想到佛教的未來

臘月初八,是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

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

戒定慧在一念間

居士到寺院是為了學習佛法而來,為了修行而來。修行就...

《心經》與生活禪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

聖嚴法師《冤家路窄》

「怨憎會苦」是佛所說的人生八種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

如何替眾生做善事,讓他們從三惡道往生到三善道

問: 感恩師父的開示。如何替十方眾生做善事,他們才能...

60歲法師17年獻血累計8200毫升

8月8日上午,身著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釋戒成法師神清氣爽...

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不被他轉走

人家管我們,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拿他的壞處來回光返...

對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亂

作為我們用功夫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應該怎麼樣來對治...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

妙蓮老和尚《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

一切都是幻化不實,若執著即生煩惱

修行須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掛無礙、無憂...

淨界法師:把順逆境當成我們往生的資糧

一個人禪淨雙修的心態,他對人生跟我們一般人不太一樣...

今生遭到果報,老本是還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們要相信因果,現在受的都是因果報應,有什麼好抱怨...

夢參老和尚講《修行》

第一講 學三皈依 諸位道友!時間過得很快,我離開這裡...

修養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從生命中體驗出來的,好的要保留,壞的...

【佛教詞典】浮塵

(雜語)一切有為之諸法,浮塵不實,塵翳真性,故曰浮...

【佛教詞典】龜藏六

(譬喻)人之六識,譬如龜之藏六支也。雜阿含經四十三...

【視頻】妙境法師《阿育王強取有夫之婦》

妙境法師《阿育王強取有夫之婦》

【視頻】大安法師《審察自心:真與偽》

大安法師《審察自心:真與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