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不被他轉走

廣欽老和尚  2021/06/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不被他轉走

人家管我們,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拿他的壞處來迴光返照,不被他轉走,忍下來,自己六根中會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會開。別人和他結惡緣,我們不要受人家影響,也和他結惡緣。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我們要廣結善緣,未成佛先結人緣。

如果有人想害我,我們要想:大概過去我害過他,所以才這樣,我不能再和他結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針、一線、一句話,皆有因果。寺裡也會有是非,形形色色,看得會害怕。會修的人就會想:等我修好一點來度他,不會修的則會和他結冤仇。

聽話要會聽,要聽聞佛法,不要聽俗氣話。前者是解脫的,後者是是非。不要還有相,有個我相,計較你我相,是壞種子。

聽話要對的才聽,如聽無理的,則會影響他人,也會受因果。出家做事與社會差很多,社會是追求名利,我們是修身、口、意。話像一把刀,一句不對,可害多少人,言多必失,少說話、多念佛。

以後,你們如果在外面,有聽到別人在批評我什麼,你們不可以跟他們辯駁,因為他們批評的是我,不是你。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廣欽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薦】佛陀的金玉良言

諸行無常: 世間萬象,沒有任何事物是長久永恆不變的...

真修與假修

你是真修還是假修呢? 我聽經聞法,吃齋念佛,當然是真...

修行不是為了了生脫死,你還談什麼呢

現在我們修行為什麼很難成就?煩惱重,一念佛就昏沉,...

佛法的修行,要有這九種心

一、信心,要信三寶、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議。 二、因...

少欲知足,誨眾清約

少欲知足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輪迴根。色如毒藥迷心性...

修行人是境遇愈壞愈好

出家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個人。人多才...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真心跟妄心的差別跟過失

第一、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 當我們的心,住在五陰的時...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面對生死,捨身就能歡喜解脫嗎

最近,一段關於安樂死的家庭錄像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沒...

近代知識分子和淨土信仰

中國的佛教史上,知識分子與佛學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議...

投生到施主家

宗門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禪師。草堂青禪...

人應該在哪些方面講情、留情

世間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麼?就是「人情」。而什麼是...

讓阿彌陀佛住到心裡來

有些人問: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實際念佛也離不開...

發了不好的心就會感召不好的人

你的一切表現都和你的思想、語言、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觀無量壽佛經》大意

淨土三經的高下 一提到聲震東方佛土的淨土宗,我們馬...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卻不發菩提心...

吃飯也是修行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

活在過去或擔心未來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

慳貪的小鳥

佛經中有一段故事──在某個城市郊區,有一片種滿枇杷...

聽到哪裡有災難,你馬上就迴向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還是來了,就是一念心!這種道心,...

給生命一個助跑的過程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見到禿鷲在翱翔。禿鷲又叫座山...

【佛教詞典】虛空藏

菩薩名,因此菩薩含藏一切的功德如虛空,故名虛空藏。...

【佛教詞典】同文故來

(術語)引證文為一連之文,則雖非證該處之文,亦引列...

【視頻】惠空法師《無心是道為因,無心是佛為果》

惠空法師《無心是道為因,無心是佛為果》

【視頻】慧律法師《眾生一煩惱起來是失控的》

慧律法師《眾生一煩惱起來是失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