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理觀對淨土行者甚為重要

淨界法師  2016/04/13  大字體  護眼色

問:請問師父,何謂理觀,為什麼理觀對淨土的行者甚為重要?

淨界法師答:理觀,簡單的講,就是對道理的觀察,佛陀出世以後講了很多的道理。當然天台宗的天台智者大師的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他把它做一個歸納,把這個道理分成三塊,空、假、中三觀,這個天台智者大師不可思議,其實整個大乘的觀法是非常複雜,非常多元化的。

他能夠用三個簡單的東西,把所有的止觀,一百部大藏經講的止觀,全部做一個總結,沒有離開空假中三觀,沒有。當然他空假中三觀,是觀一念心性,觀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他第一個先觀空,再觀假,再觀中,這個天台的觀空,它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的空是觀外境的變化,它是觀,向外去觀這個六塵的所緣境。

大乘的觀空一定要知道,你這出去你就不是觀空了,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大乘的觀空是迴光返照,觀你心性的本體,你是本來是清淨。我再講一次,你這個方向錯,你就完了,大乘的空觀它不觀外境的,因為你外境觀不完,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有一個根本就是以心為本。

所以它一開始觀空,就觀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內心的本體是什麼,找到我們的生命的本來面目。我們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了,我們在三界裡面攀緣太深,我們基本上已經幾乎忘了我們家是什麼樣子,因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家長得什麼樣,你都忘得一乾二淨了,現在我們要試著回家。

我們為什麼會離家越來越遠,這個地方有道理,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相狀,會產生執取,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的業力,有善業有罪業,這個業力在表現的時候,它一定是有一個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相狀沒有錯,相狀它只是如實的把這個你過去的業表現出來,它哪有錯呢?

你是罪業表現出來,它就給你一個不如意的痛苦相狀,你這個善業起現行,它給你一個快樂相狀,相狀沒有錯,但是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我們不知道緣生緣滅的道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在相狀產生了堅固的執取,糟了,我們的心住在相狀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今以後就離家越來越遠,因為你的心本來沒有相狀,結果你住在相狀,你就被相狀牽著走。你要能夠回家,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兩句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就是你要勘查因緣的生滅相,這個《楞嚴經》很強調,你沒有把因緣的生滅相參透,你就回不了家。來,我們來試著回家,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什麼叫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比方說這是我們的心,一個明瞭的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一念明瞭的心,這是我們的境,我們過去的業力,現出來的身心世界。這個整個六塵的境界,我們的心跟外境一接觸,啪,接觸了,它創造一個識,根塵碰撞一個相狀出來,一個了別的一個分別心,一個識,根塵識,把識給創造出來了。

但是這個識這種分別心,這種妄想它很快就過去了,它帶有相狀,但是我們沒有讓它過去,因為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創造一個相狀,創造一個分別的時候,當這個相狀,本來外面的相狀消失的時候,你的心中的相狀沒有消失掉,關鍵在這裡,你抓住不放,本來這個相狀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沒有過去,問題就在這裡。

外在的相狀已經變成你心中的相狀,然後你就從此以後在心裡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攀緣它,從此以後對你來說,你就揮之不去了,是這樣子來的。其實它本來是過去了,它本來就是一個生滅相,結果你搞得變成不是生滅相,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就是說我們總會覺得說,是哪一個人,哪一件事情傷害了你,其實不是!人事的因緣它是一個業力的顯現,它本來很快就過去了,它會讓你一時的痛苦,但是它不可能,創造一種長時間的罣礙,不可能。長時間的罣礙是你自己捏造,你自己抓住相狀不放的,是你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狀,問題在這兒。

所以這就為什麼你會離家出走,因為你不想把心中的相狀放下,然後就牽動了另外一個業力,這造成了生命的惡性循環。我們一生當中把自己的心,弄得負擔很重,我們從小到大,從你開始有分別心,小時候你的分別心比較薄弱,你都是直覺的反應,但是你慢慢長大以後,你的第六意識開始活動以後,你就不斷把外在的相狀往裡面倒,弄得你壓力重重,弄得你心中,心有千千結。

現在我們要考慮我們是不是該把相狀放一放的時候了,就是說你把那個相狀往心中倒,第一個你的心弄得很被動很痛苦,第二個你臨命終的時候也不自在。所以我們永遠會活在過去就是這樣,因為你這個相狀,是過去的業力變現,它本來是很快過去的,但你又是執著過去的相狀,結果你失掉了未來。

你背著相狀走,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你永遠活在過去,你永遠活在過去的回憶。你走不出過去,你就沒辦法開創未來,你就創造了生命的一種輪迴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愛、取、有。

為什麼我們所造的業力,會變成有呢?會變成一種強大的成熟業力呢?一定經過你愛取,你不執著相狀,光是有業力不能變成有,不能構成有。我們沒辦法去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死的業力,但是你如果把相狀放下,阿彌陀佛就可以救拔你,如果你願意把心中的相狀,好的相狀壞的相狀全部徹底放下,就把心帶回家了。

其實我們心中本來就沒有相狀,你也不需要相狀,首先你要先知道,你要回家你要知道,相狀對你是沒有好處的。所以你能夠把一切成敗得失的相狀徹底放下,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本體即空,離相清淨。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必把相狀去掉它,本來就沒有,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去掉你心中的相狀,還在那個地方,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不要去擦它,你本來就清淨,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把它放下就好,你去擦它幹什麼,你的鏡子裡面本來就沒有灰塵。

所以這個空觀,是一個人很重要的成敗關鍵,因為你不修空觀,你假觀修得再好,你的水平就不高了,這個人檔次不高了,你很難成就了。你幾十年來,你的心中累積這麼多的灰塵,你的心根本就沒有造業能力了,你根本動彈不得了,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網,都綁得緊緊的,你的心已經根本沒有能量了,你就光是應付人事的成敗得失,你就受不了,你哪還有時間念佛呢,你哪還有什麼憶佛念佛呢。

諸位,你要想一想到底是誰綁住了你,是誰障礙了你,你要把這個關鍵找出來。不要向外面去找,業力顯現相狀,它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它是一個生滅相。但是為什麼這個生滅相,你接觸以後,你在你心中變成揮之不去呢,就是你有愛取,你的心裡面,有一種取著的一種毛病,一種盲點,就是攀緣心。

空觀的智慧就是在調伏你的攀緣心,不是在消滅相狀,你的病治好了,相狀自然脫落,你的內心生病了,關鍵在這。所以空觀是在療治你心中的攀緣心。我希望我們大家慢慢知道,當你放下的時候,你會得到更多,就是說你要試著,你放得越下,其實你的生命越開闊。

我們現在思考模式錯誤,我們以為我們要追求,我們才有安全感,這其實是錯的,你自性本來很多功德,之所以沒辦法顯現,是因為你追求太多,而不是你放下太多。你如果願意把相狀慢慢的放下,慢慢的放下,你能發覺生命更開闊,阿彌陀佛的光明,對你的照射更強烈。

所以這個大乘的一心三觀裡面,空觀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先離相,不是叫你把相狀拿掉,它本來就沒有,你不要拿掉,你只要放下它就消失了。所以空觀是讓你放下心中的相狀,回到清淨的本性,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開始做生命的調伏跟引導,我們放下以後,我們還有一些等流習氣。所以淨土宗它還要觀兩個,這個假觀,淨土宗主要是觀,一個觀眾生法界,一個是觀佛法界,這個佛法界主要是彌陀的法界,觀娑婆世界輪迴的痛苦而厭離,觀淨土的功德莊嚴而欣求,調伏愛取,那麼最後欣求淨土,這假觀。

所以這個整個理觀呢,就是在調整心態,你心態調整好了,一句佛號再提起來,那就是一句佛號信願具足,無量光、無量壽。佛陀的話真實不虛,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確,真的是一句佛號,真的是無量光、無量壽。

理觀為什麼,對淨土宗這麼重要呢,簡單的講就是因為你念佛,當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那就另當別論了。你如果從求往生的角度,了生死的話,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這一塊,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三個條件。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這兩個就是理觀,你要能夠不貪戀、不顛倒,你的心態要調整。你臨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的心態要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個心態要同時現前。第三個正念分明,這個正念分明就是提起佛號,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以理觀呢就是說,當然它的目的,就是先把你的心態調整好。淨土宗的往生應該具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大乘的善根,一個是淨土的善根,兩個都有需要。大乘的善根來建立一種心靈的力量,心力不可思議,從你的心中的妄想執著中把它釋放出來。第二個淨土的善根,把佛陀的力量把它導歸到你的生命當中,一心歸命,所以心力跟佛力的結合,就是你往生的時候了。所以理觀,跟淨土宗的念佛的事修,一個強調心力不可思議,一個強調佛力不可思議。

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為什麼要修理觀,因為加強你心靈的力量,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是心有千千結,這個佛號對你幫助不大,不是佛陀沒有準備好,是你沒有準備好,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當月亮準備好的時候,你的水也必須要準備好,這個東西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準備。

我講實在話,阿彌陀佛該準備的都準備好,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佛陀能夠做的已經做到極限了,他能夠做的部分做到極限。他整個四十八願的功德,都灌在一句佛號裡面,身為佛陀他已經做了他最大的努力了,他這個佛號,已經該有的東西他都準備了,但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問題在這兒,你準備好了沒有?

感應道交,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責任都推給佛陀,說我不往生,阿彌陀佛你沒有慈悲心,不能這樣講,是你沒辦法跟他感應,你沒有準備好。所以理觀就是在做一些我們的準備,理觀成就心靈的力量,你對彌陀的一心歸命,是創造佛陀的力量,這個就是感應道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

讓理想成為現實

問: 事無不可對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推薦】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

念佛人可以求早點往生嗎

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

打坐能治膽結石嗎

問: 我現在誦經與打坐同修,自打坐後我的膽結石病不...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淨土法門特別談到出世...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少欲知足,誨眾清約

少欲知足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

「小年」的佛教意義

忽爾一年,小年又來了。曾經記得,年少時的故鄉風俗,...

三寶門中好求福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這會兒呢,我們上到法雨寺的這個...

先往生淨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們注意到,這十三代祖師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議、從本垂...

靜慮能得三種功德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

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久遠前,有兩兄弟。他們都是窮人。哥哥心想:生...

聽經只能聽一位法師的嗎

問: 您三年連續到秦皇島講法,我都親臨來聽,可是心中...

志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造惡與造善之間的不同反應

有一個人當小偷,過了不久。他看上去賊頭賊眼、賊腳賊...

佛教與人生

諸位!今天講題是佛教與人生。先講佛教,然後再講人生...

印光大師《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白話文

可悲呀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在六道裡面輪迴,一...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

讀誦《阿彌陀經》的功德

實際上這部經典卻是具足華嚴的十玄門,那些有眼光的這...

種種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惡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為比丘們開示...

【佛教詞典】驅他出聚戒緣起

亦名:驅出聚落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

【佛教詞典】平等覺

(一)又作平等正覺。指佛之正覺,轉用為佛之別號。蓋佛...

【視頻】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動畫)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動畫)

【視頻】法華三昧懺(妙禪法師唱誦)

法華三昧懺(妙禪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