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通過外在的浴佛,來改變我們的內心

靜波法師  2015/1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通過外在的浴佛,來改變我們的內心

在浴佛法會的時候,我們要誦一個偈子,「我今灌沐諸如來」:我們通過外在地去浴佛,「淨智莊嚴功德海」:來改變我們內心的焦慮、煩躁和浮躁,達到無所畏懼的解脫和自在。淨智莊嚴,就是我們的心裡是自信的,是不在乎,是無所畏懼,功德圓滿。功德,是不執著的,是智慧。「五濁眾生盡離垢」:所謂的「五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劫濁,就是時間對我們的困擾,我們生存在這樣的時間裡,我們遭遇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這就是時節因緣,但它不是固定的。因為它不固定,所以我們可以走出來。

見濁,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有問題,我們總是一廂情願。

煩惱濁,因為我們對事物有期望,所以我們就有失望、有苦惱。

眾生濁,眾生是實在的嗎?佛經裡告訴我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沒有實在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請問,你是實在的嗎?我是實在的嗎?整個我們身外的一切是實在的嗎?不是實在的。

所以,佛教不講附體,不講算命,不講世界末日,不燒高香。要怎麼樣?要歷事煉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何謂「五毒心」

佛門把貪、嗔、癡、慢、疑叫做五毒心。因為有了它們的...

從心的牢獄裡解脫出來

一個人,如果做了違法的事,被人一狀告到法院,就要接...

心理素質是關鍵,而不是那把劍

過去有一部電影叫做《臥虎藏龍》,可能有些人看過,是...

【推薦】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所緣境,這才是重點

我剛出家的時候,經常聽老和尚開示說:佛法的修學是心...

宣化上人:內心不清淨就有煩惱

菩薩見三界的眾生,都患了貪瞋癡三毒的毛病,有種種的...

金剛經的「應無所住」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

禪宗的觀心方法

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豪貴學道難,英雄到老皆歸佛

所謂豪貴學道難:意思是,富貴的人,他不關注無常,不...

靜波法師於百年婦女節座談會上的開示

尊敬的市宗教局的領導、市婦女聯合會的領導、各位法師...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佛說四十二章經》之第十章: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

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惹禍只因閑口舌,世人為什麼惹禍?喜歡說人閑話,舌頭...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應該此時呢看到我身後的這塊著名...

夢參老和尚:相信眾生都可度

每一部經、每一部論,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像我們念《...

佛法化導,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個國家之政治法律,無微不至,那還有不逮之處?...

從罈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愛泡泡菜,其製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蔬菜裝在罈子裡...

拋棄阻礙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種累贅,總是會在不適當的時刻讓你感到無奈和...

人類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鳥問它的母親,世界上最高級的生靈是什麼?母親...

臭女淨心

捨衛國有一位清道婦,每天清晨就在城內各通衢要道掃地...

心隨境轉,心也跟著生滅

隨著我們佛法修學時間的增長,我們整個修學的功夫也應...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印光大師講述的三樁觀音菩薩治病救人的真實故事

『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

阿彌陀佛像為何總是站著的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像總是站著的...

如何為兒孫謀劃久遠的福利

人未有不為自身及與子孫謀者,而謀之之道,固宜參詳。...

【佛教詞典】開山

本指開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於山谷幽靜處,故稱...

【佛教詞典】普賢

(菩薩)梵名邲輸跋陀Vi?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羅S...

【視頻】夢參老和尚《斷貪慾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斷貪慾的方法》

【視頻】護生畫集(豐子愷)

護生畫集(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