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與「帶業往生」矛盾嗎

大安法師  2015/09/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聽師父說要修到阿羅漢的果位,淫慾的念頭方可斷盡,如此看來我等凡夫想出六道輪迴是非常困難的。但淨土法門又說任何眾生只要具足信願,持名乃至十念,必得帶業往生。這一難一易兩種說法,如何理解?矛盾嗎?

大安法師答:《楞嚴經》,佛門當中稱為開悟的《楞嚴》。從《二十五圓通章》來看,先要了解真妄二心,然後要以不生不滅的那個因獲得不生不滅的果位。那要找到不生不滅的因,就是叫作捨識用根,舍那個分別識,用不分別的那個性,比如見性、念性、耳根的聞性,是談這個。所以二十五圓通指向的是你要證得圓通,證得圓通就是破無明的境界,至少是破一分無明。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那馬上證得心佛眾生等無差別的那個體性,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他馬上就有三十二應、十四種無畏、種種的應化身,這些都至少是圓教初住的水平。圓教初住的水平,從斷惑的程度來看,要斷見思惑。斷見思惑,這裡的談淫慾的心,屬于思惑的範圍。淫怒癡三毒煩惱,這是欲界眾生最難斷的。所以從小乘果位來說,斷見惑的初果聖人,他還有淫慾心,正因為有淫慾心,他才會有七次往返天上人間,還要七次來這個世間。到了二果斯陀含,他的淫慾心比較薄,還要來一次。證到三果阿那含,他就沒有欲界的淫慾心了,他就生到五不還天,五淨居天,在那裡斷上二界的思惑。那離開飲食男女,就是初禪就沒有這個淫慾了,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

所以,自力法門豎出三界是很難的,凡夫想斷這個淫慾心很難。眾生煩惱越來越重,業障越來越重,這個淫慾的煩惱是越來越重。你只要看看網絡、報紙、小說,這些都是這方面的煩惱,越來越重。

了解到這個問題,凡夫想靠自力斷見思惑出輪迴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事實。這要有自知之明。就在這種情況下,才凸顯了淨土法門的這種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也是阿彌陀佛見證到他方世界的眾生尤其是五濁惡世的眾生斷這個淫怒癡三毒煩惱之難,難於上青天,所以才用悲心來發四十八大願,建立西方淨土,建立六字名號,令我等眾生信願念佛,感通佛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拿蓮台來接引,帶業往生。所以既然帶業,就是你有淫慾心,有淫慾的行為也沒有關係。

為什麼居士能夠往生?居士他就沒有斷淫嘛。但是你不能邪淫了,正淫是允許的。這是屬於特別法門。本來上樓梯,上一百零八層樓梯是要爬樓梯的,但有一種特別法門給你安了一個電梯,一般是沒有這個電梯的,阿彌陀佛太慈悲了,給你安了一個電梯。你只要坐上了電梯,哪怕你是一個殘疾人、連樓梯都爬不動的人,你也可以「唰」一下子到了一百零八層的頂層去,很快。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斷煩惱無明和妄想

問: 如何斷除煩惱、無明和妄想? 慧律法師答: 師父...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四種念佛法門的難易特點

疏文 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

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先講一點玄妙的,難以置...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擾

諸位如果你今天是選擇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實你要面...

修行不是在做學問

問: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內心覺得都是浮...

越修為何覺得自己越差勁越慚愧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想請教一個問題,就是越修覺得自...

佛號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煩惑習染的眾生,處斯五濁惡世,大多汩沒塵勞,醉...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心怎麼會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呢

問: 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

念佛決定往生的依據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

大安法師:知道自己的念頭-念佛

在東林寺我們常常會有百萬佛號閉關出來談體會,這一兩...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應該此時呢看到我身後的這塊著名...

學佛才是真正的福氣

同事告訴我強生的女繼承人凱西強生離世的消息,我翻閱...

常持誦《心經》,身心皆可發生改變

在佛家中,有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把心從外塵境界上收回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練習養成隨時攝心的習慣,我們常...

佛經中有些與世間常識相違,該如何斷疑生信

問: 弟子讀《長阿含經》前三分皆歡喜生信,嘆未曾有...

模仿老鷹的烏鴉

老鷹叼走了一隻綿羊。一隻烏鴉見到了立刻想學它。 烏...

毒瘤惡瘡該如何處理

龍鬼流行諸毒腫,痛瘡膿血痛叵堪,至心稱誦大悲咒,三...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佛法傳入到東土以後,一開始有點...

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準則

公元前四世紀,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絞刑。臨死...

【推薦】只要你願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報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

過去無悔,現在無怨,將來無憂

來來迴迴總是與人說命運的問題,這是因為人人都很關心...

【佛教詞典】此世他世樂愛語

【此世他世樂愛語】 p0617   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頁云:...

【佛教詞典】現供養

(術語)對於四種供養中運心供養而謂他之三供養也。...

【視頻】智海法師《隨喜功德安樂自在》

智海法師《隨喜功德安樂自在》

【視頻】大安法師《勤修必成佛道願》

大安法師《勤修必成佛道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