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修學淨土是否也需傳承

大安法師  2011/08/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有些人說修學佛法,沒有傳承不能成就,請問修學淨土是否也需傳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師答:修學佛法,沒有傳承不能成就,這個觀點原則上是對的。吾人目前所修的無論何種行法,都是傳承釋迦本師遺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具體說到傳承在各宗派的表現方式,卻是多樣化的。有的注意形式的傳承(如衣缽等);有的傾重精神的傳承;有的注重代際相接;有的只是跨時空的心靈默應。佛法是圓活的,不可以一概全。

譬如淨土宗的傳承,更多地側重在跨時空的精神傳承。

龍樹菩薩,作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傳承釋迦本師淨土之教,將通途教法與淨土念佛法門判為難行道與易行道,處處指讚西方淨土。

曇鸞大師,以其靈慧宿根,感通龍樹菩薩的淨宗精神,並以此為立論依據,註釋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直將天親衷懷,佛心悲願和盤托出。曇鸞大師虔敬禮奉龍樹菩薩為本尊。臨命終時,得龍樹菩薩夢示往生時辰,非常之人,得非常之傳承,亦是淨土教史之佳話。

善導大師,作為中國淨土教之集大成者,其傳承亦堪稱奇妙。善導大師發願註釋《觀經》要義,楷定古今。每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每寢夢中,常有一僧前來指授《觀經》玄義。註釋完畢,更不復見此僧,夢中之僧或是阿彌陀佛化現,可知《觀經四帖疏》直接傳承佛意,吾人當尊如經法。

淨宗四祖法照大師,於五台山大聖竹林寺,得文殊普賢二菩薩之淨土傳承。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在洛陽白馬寺,感善導大師《西方化導文》放光。又在長安善導影堂,感善導大師影像升空之開示,洵為二祖向五祖之隔代傳法。

永明延壽大師,宗門開悟,為法眼宗第三代祖師。然亦於佛前虔敬拈閹,抉擇法門,七次並得淨土閹。萬善同歸極樂,其禪淨四料簡允為大藏之綱宗,修行之龜鑒。

淨宗七祖省常大師,繼踵慧遠大師結社念佛之芳蹤,結淨行社,引導公卿顯貴念佛求生安養。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參禪開悟後,繼思念佛一門,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識,皆羨歸心,我何人斯,敢不歸命。由此專修專弘念佛法門。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蕅益大師),步武資福(徹悟大師)」(周孟由居士語),其淨土傳承至純且正。

足證中國淨宗十三祖以至誠心,或得佛菩薩冥顯加持,或感上代祖師之靈應,其上契古印淨宗聖言量之理則,下應震旦國人之根機的血脈,卻是一脈相承的。

是故我等眾生,只要如實遵從淨土五經一論之聖言量與中國淨宗祖師的思想,即是得到了淨土宗純正的傳承。然後深信切願,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為大導師,決定能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帶業橫超三界,往生極樂,疾速成佛。

願以此信慧正見,用作淨業修持之指南。不可被異解、異見、異行所左右,興歧路亡羊之浩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

父親往生淨土的故事

我們全家學佛修淨土法門,緣起於父親往生西方淨土的真...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問: 如何救度疾病的眾生? 慧律法師答: 有兩種角度...

開悟和沒開悟的人有什麼不同

問: 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裡面提到,老和尚在談到老參用功...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人每天都在與自己的...

【推薦】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沒有不痊癒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厭乃得樂之基。宿因厚而現善濃,...

證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實踐

問: 解悟跟證悟的差別何在?證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實...

不向閻君去報到,直生西方得解脫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淨心的行門當中,念佛一法是最為直接、最為...

念佛能得到人間的福報嗎

問: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不離...

不念佛的時候能否達到不起雜念

問: 我們念佛時沒有雜念,不念時還有雜念。這是工夫...

果報的輕重取決於心

雖然果報現前有前後時間上的差異,但是它不離開一個原...

如何富過三代?德過三代?

財富和財富能力如何傳遞下去,是個世界級難題,英文對...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這樣的「陷阱」反而成為我們的「加持力」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身邊總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

念佛之現實利益

念佛的現實利益是無量無邊,下面只說重要的:一是念佛...

何謂「供養」

供養,又稱供施、供給、供,是對佛、法、僧三寶進行心...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涵義

問: 請解說《觀經》中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

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知道我們天地萬物,...

【推薦】機深禍深,量大福大

古人說機深禍深,量大福大,勸誡世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如何從外相來推測未來的禍福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

自在觀音

住在觀音殿的旁邊,能夠跟觀世音菩薩成為鄰居,是一種...

看到別人修的法門,萬不可生怠慢輕視心

我們要止息一切的惡法,因為我們過去生當中,有很多的...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

【佛教詞典】虛空四名

(名數)一虛空,二無所有,三不動,四無礙,見止觀三...

【佛教詞典】無染供養

【無染供養】 p1066 瑜伽四十四卷四頁云:若諸菩薩、於...

【視頻】界詮法師《浴佛的目的與意義》

界詮法師《浴佛的目的與意義》

【視頻】梵音藥師咒(佛興法師)

梵音藥師咒(佛興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