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修學淨土是否也需傳承

大安法師  2011/08/16  大字體  護眼色

問:有些人說修學佛法,沒有傳承不能成就,請問修學淨土是否也需傳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師答:修學佛法,沒有傳承不能成就,這個觀點原則上是對的。吾人目前所修的無論何種行法,都是傳承釋迦本師遺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具體說到傳承在各宗派的表現方式,卻是多樣化的。有的注意形式的傳承(如衣缽等);有的傾重精神的傳承;有的注重代際相接;有的只是跨時空的心靈默應。佛法是圓活的,不可以一概全。

譬如淨土宗的傳承,更多地側重在跨時空的精神傳承。

龍樹菩薩,作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傳承釋迦本師淨土之教,將通途教法與淨土念佛法門判為難行道與易行道,處處指讚西方淨土。

曇鸞大師,以其靈慧宿根,感通龍樹菩薩的淨宗精神,並以此為立論依據,註釋天親菩薩的《往生論》,直將天親衷懷,佛心悲願和盤托出。曇鸞大師虔敬禮奉龍樹菩薩為本尊。臨命終時,得龍樹菩薩夢示往生時辰,非常之人,得非常之傳承,亦是淨土教史之佳話。

善導大師,作為中國淨土教之集大成者,其傳承亦堪稱奇妙。善導大師發願註釋《觀經》要義,楷定古今。每日誦《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遍。每寢夢中,常有一僧前來指授《觀經》玄義。註釋完畢,更不復見此僧,夢中之僧或是阿彌陀佛化現,可知《觀經四帖疏》直接傳承佛意,吾人當尊如經法。

淨宗四祖法照大師,於五台山大聖竹林寺,得文殊普賢二菩薩之淨土傳承。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在洛陽白馬寺,感善導大師《西方化導文》放光。又在長安善導影堂,感善導大師影像升空之開示,洵為二祖向五祖之隔代傳法。

永明延壽大師,宗門開悟,為法眼宗第三代祖師。然亦於佛前虔敬拈閹,抉擇法門,七次並得淨土閹。萬善同歸極樂,其禪淨四料簡允為大藏之綱宗,修行之龜鑒。

淨宗七祖省常大師,繼踵慧遠大師結社念佛之芳蹤,結淨行社,引導公卿顯貴念佛求生安養。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參禪開悟後,繼思念佛一門,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馬鳴龍樹等諸大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諸大善知識,皆羨歸心,我何人斯,敢不歸命。由此專修專弘念佛法門。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蕅益大師),步武資福(徹悟大師)」(周孟由居士語),其淨土傳承至純且正。

足證中國淨宗十三祖以至誠心,或得佛菩薩冥顯加持,或感上代祖師之靈應,其上契古印淨宗聖言量之理則,下應震旦國人之根機的血脈,卻是一脈相承的。

是故我等眾生,只要如實遵從淨土五經一論之聖言量與中國淨宗祖師的思想,即是得到了淨土宗純正的傳承。然後深信切願,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以阿彌陀佛為本尊為大導師,決定能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帶業橫超三界,往生極樂,疾速成佛。

願以此信慧正見,用作淨業修持之指南。不可被異解、異見、異行所左右,興歧路亡羊之浩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適合個人修行對嗎

問: 大家都覺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

念念貪瞋癡,還有功德和護法神嗎

問: 阿彌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達國師的故事,有個疑問...

濟群法師:佛法如何判斷是與非

問: 佛法是如何判斷是非的呢? 濟群法師答: 佛法中...

容易分心,該如何用心

問: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時,會操心下一刻的...

深信切願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問: 我學佛不久,今年29歲,盡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問: 《楞嚴經》開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五戒需...

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

這個淨土法門:你有重罪,靠佛力都能往生。這一點一定...

帶業往生只能帶宿業嗎

問: 帶業往生,只能帶宿業嗎? 大安法師答: 帶業往...

懷孕後怎樣讓胎兒福慧增長

問: 懷孕以後怎樣才能讓胎兒福慧增長?坐月子時飲食...

慾望的越位導致了很多問題

過去有一句話叫: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這句話是怎...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兌現這個願

念佛人臨命終時,注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發願都是臨命...

論佛教徒的修養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自東漢到唐末是由萌芽而達燦...

少年東來忍辱得福

東來老家的鄰居成哥,是他五服(謂高祖父、曾祖父、祖...

今生得遇念佛法門是最大的幸運

眾生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他面臨很多行法,所謂八萬四千...

飲食無度者得飢渴咽病的現世報

地藏經上有一句話,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就是說...

日日增上解脫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最大的無奈,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聖嚴法師《化危機為轉機》

法鼓山所推動的心五四運動,是展現人文關懷最主要的重...

經書讀得越多越好,還是越深越好

問: 師父,是經書讀得越多越好呢?還是讀得越深越好呢...

諸葛亮給子書(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

惟賢長老《太虛大師思想及僧制建設研究》

一、太虛大師生平簡介 太虛大師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論...

可以敗給他人,但要戰勝自己

恨是毒汁,不僅毒人,更會毒己。 因為恨,少年時,也曾...

【佛教詞典】屍迦羅越

(人名)王舍城長者之子,譯作善生,與須闍陀Sujāta同...

【佛教詞典】化導

(術語)教化示導人也。大日經疏四曰:隨種種應度眾生...

【視頻】夢參老和尚《觀心自在》

夢參老和尚《觀心自在》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

慧律法師《楞嚴經》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