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  2020/04/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問: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念佛法門的往生條件是信願持名,主要要靠信願來感通佛力。我們用具足信願來莊嚴當下能念佛的這一念,就能夠成就往生。

在功夫上來說,我們確實要修當下這一念來念佛的。這個「念」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就是現前的這個心來念。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這樣能念和所念就融為一體了。

然而我們這一念常常是繫縛在五欲六塵上,不清淨,非常染著。那麼我們這一念現在是念佛,它就是清淨的一念。但這個「念佛的念」對我們初心學佛的人來說,它很生疏;而「五欲六塵的念」它很熟悉。

所以在功夫上要有一個由熟變生、由生變熟的過程,把原來五欲六塵的熟念轉變為生疏,遠離它、摒棄他。把念佛這一生疏的念慢慢通過我們每天念幾千幾萬佛號的功夫把它變熟。

變熟就是在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熏習一個功能種子,熏習到一定程度他就可以達到不念自念。所以這個念頭的修行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念佛就是當下這介爾的一念安住在六字洪名上。這個六字洪名是實相,稱為無上正真之道,是佛法界。所以一心具足佛法界,我們當下這一念住在佛號當中,就住在了佛法界。

如若我們這一念常常住在佛法界,這樣阿賴耶識的熏習力量就朝向西方極樂世界,並且力量會非常強。

就像一堵牆、一棵樹,它常常向西邊傾斜,你怎麼去鋸它,它最終都是向西邊倒。如果我們常常一天到晚就是佛號佛號佛號,那麼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受這個佛號念頭的熏習,有一個願力作為導引,它直接就會跟去與這個佛號相應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每天的念佛,念幾百聲、幾千聲,乃至幾萬聲,無非就是成就當前的這一念!使這一念很純、很熟,那麼我們就能夠往生決定。

但是這當前的一念必須是要以信願來莊嚴的,如果你僅僅把它作為功夫去修,想修一念禪定什麼的,與信願無關,不想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那也是不可能往生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精進佛七開示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

每天會看到電視能否受八關齋戒

問: 想在家持八關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電視聽...

印光大師: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淨土還難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

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

娑婆不結娘生業,要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禪師說: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之因緣

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道,啟建大願的過程,在諸多淨宗經...

佛教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問: 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濟群法師...

如何度過修行懈怠期

問: 我修行精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步,功課也不想做...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集經》中沒有這句經文,這是以訛傳訛嗎

問: 淨土宗學人常見這麼一句話,《大集經》云:末法億...

蓮宗與通途佛法不共之四種特質

釋尊一代時教,五時說法,由悲智心隨宜開演的無量法門...

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問: 請問如果沒有進佛門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皈依的人...

念東林佛號起妄念昏沉如何對治

問: 在念東林佛號時由於每兩句佛號之間的停頓時間較...

為什麼功課沒做完就有怪事

問: 這是我第一次聽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不該你得的財,拿了就是災禍

諦閑老法師講過一個公案,在上海有個所謂的大善人死了...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別人,首先怪自...

賢人爭罪,愚人爭理

曾經以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

放生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體現,是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體現的...

五陰的本質,到底是真還是妄呢

我們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無陰 佛告...

如何提高我們的管理能力

問: 有沒有好方法,能提升我們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聖嚴法師《人生如戲》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這裡來訴苦了半天,聽她講完...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我是求過地藏水的,有沒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麼樣開...

懺悔業障的方法和要點

懺悔的方法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有名的是《大...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

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裡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

【佛教詞典】高昌

(地名)西域古王國名。漢代之車師前部,後漢戊己校尉...

【佛教詞典】小隨煩惱

【小隨煩惱】 p0235 成唯識論六卷十五頁云:謂忿等十,...

【視頻】曹洞鐘板——佛門女眾修持生活紀實

曹洞鐘板——佛門女眾修持生活紀實

【視頻】淨界法師《天台一心三觀》

淨界法師《天台一心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