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體功德

大安法師  2018/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體功德

得波羅蜜者,諸菩薩眾,有恆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蜜。

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

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

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蜜。

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

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

推而極之,不出一心,萬行具足。如《大本》法藏願雲,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蜜多,不取正覺。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這是在談淨土法門「不修餘行」就能得波羅蜜的勝異方便,代表著淨土法門總持的特點。

在大乘佛法中,從初發心菩薩到有賢位、有聖位的菩薩修六度萬行的菩薩道,經恆河沙劫數都很難圓滿。

但淨土法門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不需要在事相上這樣地一一圓修,而只要一心一意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具足著六度的全體功德。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

先從我們念佛行人來說,來看為何「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第一、「一心念佛,萬緣自捨,即布施波羅蜜」。

從行持上來說,布施擺在第一。「布施」的核心就是——捨。當你一心一意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時,身心世界都放下,不與萬法為侶。「捨」的本質內涵出來了。

因為你一心念佛,一心與佛號相應。這個佛號是實相,實相不與世間的一切產生對偶,也不與煩惱相應。大家很愛財,把財捨掉;煩惱很多,把煩惱捨掉。

當我們「全心即佛、全佛即心」的時候,我們念念跟佛號相應的時候,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緣法爾自然地就都捨掉了。這就具足著布施的特點。不僅布施,而且是究竟地布施——布施波羅蜜。

第二個,「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

我們一般講持戒,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有情眾生戒,三聚淨戒;有止持,有作持。戒律也是一個大系統。那麼,你只要一心念佛,就具足著「尸羅」,就是戒波羅蜜。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佛號是清淨、平等、慈悲、至善的境界。這個至善的境界是不跟一切惡相應的。那當你一心念佛,把心攝在佛號上的時候,你的念頭跟佛號的大慈、大悲、平等、清淨是相應的,當然你舉心動念的惡的念頭就沒有了;你惡的念頭都沒有了,惡的行為當然就沒有了。

所以你一心念佛,跟佛號相應的時候,這種身口意的十惡業,它自自然然地就止住了。這一止住可不就是持戒波羅蜜嘛!是不是啊?

第三、「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

我們一心念佛,就能感得佛號中阿彌陀佛的光明注照。阿彌陀佛發願,你只要念我的名號,佛光注照,你的身心就會很柔軟。那柔軟就有一種彈性,就有種忍的力量。

我們如果不念佛,一般都是很剛硬的,血氣之勇。誰罵了一句就很難受,一定要罵回去,一定要以牙還牙。他忍不了,忍不住,太難受。

但如果你一心念佛,這個佛號就會對我們有智慧上的加持,你就會把這個世界看得夢幻泡影。在有人罵你時,能做到不生氣,還對他生憐憫之心。

忍分兩種忍:一種是「生忍」,是從對待有情眾生的角度來說的。有的有情眾生跟你有善緣,對你很恭敬;但也有些不是善緣,常常跟你過不去,對你生氣,罵你、誹謗你。

我們一般對前者就喜歡接觸,喜歡聽讚美的話,很高興;對後者就不喜歡,想要遠離。

那其實,當我們對有善緣的眾生,他很恭敬你的時候,你能忍這種恭敬,能很平淡對待他,不欣喜若狂;當對跟你沒有善緣的眾生瞋恨你、罵你、誹謗你的時候,你不生氣,還能對他生憐憫之心。這就有點「生忍」的意思了。

忍辱波羅蜜的一個表現,就好像是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肉,節節支解,而這個忍辱仙人不僅沒生瞋恨,而且還對歌利王慈悲,說我成佛最先要救度的就是你。他能夠達到這個程度,說明他的忍辱有平等的忍性了。這是「生忍」。

另一種是「法忍」,就是對這些無情的境界,飢渴、寒冷、炎熱,你都能夠很平淡,處之泰然;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你不去執著、留戀它,有一種平等的心量,這時候說明你有一點忍辱波羅蜜的功夫了。

那這些不能忍都是從分別心裡面出來的。現在你一心念佛,身心很柔軟,有一種空性的力量。這種空性是大平等、無相,你就能做到忍辱波羅蜜了。

第四、「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蜜」。

「精」就是精而不雜,「進」就是進而不退。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善法,都是來自於精進。六度中的每一度都要用精進來輔佑。

比如你修禪定,就一定要有一種精進力,不能修了一下,一曝十寒又沒有了。要不斷地進益。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欲界的眾生,心裡都很散亂。如果你修禪定,如果沒有相當的定的功夫,那心就好像是風中的燈,一有風來,就會被吹得恍恍惚惚,照不清面前之物。所以布施得精進,忍辱得精進,禪定也得精進。

那一心念佛為什麼就成為精進波羅蜜了?因為一心念佛,就會淨念相繼,沒有夾雜、沒有間斷,跟彌陀名號的不斷光相應嘛!你就不會退轉。不會退轉就不會墮落。這叫精進波羅蜜。

第五、「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

「禪」就是靜慮。那你一心念佛,制心一處的時候,就不會有其他的妄想雜念生起來,這就是禪定波羅蜜。

「制心一處,常爾一心」就是惟有一句佛號的念頭,就有禪定的功夫。

第六、「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

如果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就產生了一種「觀」的力量。這種觀的力量,是名號的無量光明引發我們的「一精明」,所顯現的一種觀力。

每一句佛號你都觀得很清楚,這裡面就是般若波羅蜜。包括般若講「無住生心」,不住一切法,但又生起了那樣清淨的念心。所以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住一切法,不住在五欲六塵上,不住在三界二十五有上,而這句佛號又孤明歷歷,無住生心。

再從佛的一方面來說,看為何「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修六度究竟圓滿的一個結晶,阿彌陀佛六度已經到達波羅蜜了,名號裡面就具足著六波羅蜜全體的功德。

如果你一心念佛,就可以將名號裡阿彌陀佛六度圓滿的功德,轉化為自己的功德,所以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推到極致就是說,因為你念佛,佛號就是你的心嘛,「不出一心,萬行具足。」「一心」,心性當中體、相、用,具足世間和出世間一切善法,一切萬行都不出一心。所以你一心念佛,就具足我們阿彌陀佛果上萬行的功德。

這就跟阿彌陀佛的願又相應上了。法藏菩薩在因地發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往生到我剎土的有情眾生,都能獲得神通、自在、波羅蜜。

神通就是指六種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盡通;自在就是八種自在;波羅蜜就是六度,乃至無量波羅蜜。

你看神通、自在、波羅蜜這些菩薩修行累劫都不易修得的,只要一往生,就都能獲得。這就是佛果地上功德的恩賜。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願,如果往生者不能得到的話,我就不取正覺,就是不成佛。

現在法藏菩薩已然成佛,所以就能保證,只要往生的眾生,都能得到六種神通、八種自在、種種波羅蜜的成就。

以上就是從兩個方面來說明淨土法門有著「不修餘行」就能得波羅蜜的最勝方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淨宗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

這八種歧途,第一種是什麼?第一種是信不至誠,多求人...

偏執無生之理,輕視往生之事

執著有往生的事相,雖然不了解無生的道理,但老實念佛...

布施大眾什麼物品功德最大

問: 如何分別布施的物品? 答: 應布施眾生所需物品...

燒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了嗎

問:請問師父,人往生後燒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極樂...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願不同的願目數字

問: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願不同的願目數字? 大安法師...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容易嗎

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眾生卻對...

如來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

如來的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而不為餘者所摧故,如同...

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是「借」來的嗎

蕅益大師他在念佛的時候講三資糧信、願、行。 他說我們...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

一個學佛行人,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裡要孝...

當生了生脫死的最好方法

問: 我現在得到一部佛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

四十八大願——(第23願)一時普供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

【推薦】「媽媽」到底值多少錢

世界上2/3的財富是由人創造的,因此可以說,盡心盡責養...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推薦】佛法初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推薦】有一盞燈是特意為他們點亮的

一個行路人因為太疲憊,躺在路邊睡著了。不久,一條毒...

臨終念幾句佛就能解脫是否太簡單

問: 有些未聞佛法的人臨終念幾句阿彌陀佛也能成功解脫...

對治自己的缺點毛病

我們大家都熟悉奔貢甲的修行,他是強盜出身,但他醒悟...

修淨業當知的八件事

淨土念佛法門,雖說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麼人都能修,...

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 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不...

逆境也能種福田,看你怎麼善用其心

我們只要能夠善用其心,都是我們修福德的機會。第一個...

面對災難切記勤念觀音

● 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家人,同念觀音,以為預...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有人遇到鬼神障,應該怎樣幫助她們

問: 師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見鬼神,可是她又...

【佛教詞典】慧琳

(人名)唐西明寺釋慧琳,姓裴氏,疏勒國人。始事不空...

【佛教詞典】龍龕

指置放賢聖遺骸之棺槨。以賢聖之威德猶龍,故稱龍龕。...

【視頻】六字聖號(笛子純音樂版)

六字聖號(笛子純音樂版)

【視頻】善惡的依據:五戒十善

善惡的依據:五戒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