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反觀深究心佛一如

大安法師  2018/04/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反觀深究心佛一如

靜坐時,當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無能無所。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見。——《西方確指》

覺明妙行菩薩在這裡談到了觀心法門,靜坐時,當「反觀深究」。

你開始念佛,當下這一聲佛號即念,即這句佛號當下這一念,你就反觀深究,追究它的來源。能念的心是什麼?所念的佛是什麼?那麼,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也了無所得。就在了無所得當中,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曆歷分明。實際上,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都是實相,以空印空,似水投水。佛就是我當下這一念心,「是心是佛」。既然佛就在我的內心完整具足,那一切佛都是我心裡顯現出來的,不假外求,不需要到外面去求。這就是用一種智慧,叫慧觀。

前面,我們在事相上念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信心成就亦能往生。但是,如果我們加上觀力成就,觀慧的力量成就,可以得到理一心,那你往生的品位就會增高。你在這樣的觀慧當中,如真如自性而住,住在這裡,也沒有能所的對待,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心佛一如,能所打破。能念的心是始覺之智,所念的佛是我們本覺之理,理和智和合,始本和合,我們清淨本然之體朗然現前,「唯一心故」。

你能夠「如是諦觀」當下這一念心,一境三諦,一心三觀,「更無二念」,當下就是清淨本然之體現前。那麼,你可不就是「修行三昧」嗎?

那麼,我們看看修行三昧,可以跟大家沿用一下徹悟禪師的一個偈頌,他寫過十首《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十首偈頌寫得非常好,看這個「聲聲心心」。

「一聲佛號一聲心,直下分明豈外尋,鞭影未勞頻舉示,白牛運出古黃金。」

我們這句佛號舉起來,這句佛號就是我們當下的妙明真心。所以,就在當下能念的這句佛號當中,直下分明就是我們清淨本然的心體,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就朗然現前。還要到外面去尋找嗎?「直下分明豈外尋」。「鞭影未勞頻舉示」,對一個良馬來說,不需要時時把鞭子舉起來,它當下就明白,馬上就跑得很快。那麼 「鞭影未勞頻舉示」指的是什麼?大白牛,大白牛比喻成摩訶衍、一乘法。你發大菩提心來執持這句名號,就能運出「古黃金」。古黃金就代表我們自性本具的,亙古亙今永恆存在的性德——如來藏。你每一聲佛號,以菩提心去念,就運出了我們如來藏的功德——「古黃金」。這是一首,還有一個偈子。

「一聲佛號一聲心,心佛雙忘趣轉深,定久不知誰喚醒,滿天霜月照幽林」。

你看這個偈頌,我們要一聲佛號一聲心,心佛兩忘,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都忘了,泯滅了它們的界限,「轉深」,趣入到深心裡面去,轉到更幽深的心性裡面去,這樣就得到禪定了。在這個定中,「定久不知誰喚醒」,是這句佛號把我的主人翁喚醒,還是主人翁把佛號喚醒?「不知誰喚醒」,已經是沒有主客體的對待了,已經是到了不二的情況,才沒有誰和誰的關係,所以才「不知誰喚醒」。在不二的情況下,「滿天霜月照幽林」,「滿天霜月」代表我們清涼的般若智慧光明,在這裡面,它能夠照出幽林,幽深的菩提覺林。

你看這些偈頌,都代表徹悟大師確實是證念佛三昧的人,沒有這樣的境界,他寫不出來。我們以它來理解覺明妙行菩薩講修行三昧是什麼境界,可以把這個來作一個註解。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修行念佛三昧當中,切記不要「亡形死心」。認為「我身體都忘記了,我沒有念頭了,我心死了」就是好境界。恰好相反,這不對!這落到外道和魔的知見裡面去了。那些外道修無想定,就是「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他無非就是無想定而已。禪宗講,這叫枯木禪,那都是要呵斥的。

談到枯木禪,有一個公案。在唐宋時期,有很多老婆子,都是很厲害的明眼人,有個婆子燒庵的公案。有一個婆子供養了一個庵主,就是禪和子,修禪的,供養了二十年,供他修行,給他一個修行的屋子,常常讓一個年輕的女子給他送飯,後勤工作,讓他安心辦道。有一天,這個婆子就對送飯的女子說:「你今天送完飯,等他吃完後,就一下子把他抱住,問他‘這個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女子還真的就依教奉行,等這個妙齡女郎一下了把他擁抱住:「這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庵主倒是回答了兩句話:「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說了這兩句話。這個女子就放了手,回去就把這個經過告訴了婆子。這婆子一聽,就說:「原來我二十年供養的是一個俗漢。」就走過去把這個庵主趕走了,把這個庵也燒掉了。

大家參一參,為什麼?從戒律角度來看,他很講戒律,但為什麼這個婆子說他是個俗漢?你想一想,這裡是不是又進入了亡形死心的狀態?「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修行到這個程度,對嗎?

我們講阿彌陀佛名號,為什麼講寂和照的統一?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你在寂中一點照都沒有,這就是枯木禪了,沒有一點「暖氣」,這就不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在心意識裡面,他還在對待法裡面。所以,他是一個俗漢,他沒有得到佛法的精髓。這都要注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彭際清居士: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釋此經時。略開四分。一題名。二敘分。三正宗分。四流...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錯了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這...

大慧宗杲禪法心要——禪病種種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參禪之士尚須提防禪病,以防走錯...

二種行門,決定得生彼國

智者大師在《十疑論》中說:修行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欲...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

如何知道是真心還是妄想

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

《心經》為什麼具備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推薦】往生淨土不能存僥倖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觀經》中的下三品往生說,反正...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

由於不聽聞此法,有一億菩薩退轉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

成佛的十種廣大行願

如果要成就如來就是佛這樣的功德之門,那你應該怎麼做...

變成富人又能怎樣呢

每天,漁人都要駕著自己的小船,到湖裡捕魚。他的經驗...

泰國「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四面佛並非佛教的佛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從古至今泰國人...

一個人會造業,一定是先有一個思想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 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動有靜,動靜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倓虛法師開示煩惱的由來

六種根本煩惱 這煩惱有多少種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十住位的「住」是什麼含義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於理,名之為住。謂此位菩薩已歷經...

惡語之害

佛陀在袛園精舍的時候,六群比丘吵起架來,並且舉出十...

十二因緣法

作為修行人應當知道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真理。我們生命...

極樂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悉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正...

大安法師:念佛不求往生與五逆十惡者相同

修淨土法門的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與淨土念佛法門相應的...

信願持名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一個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裡面,有願力在...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

【佛教詞典】魚兔

(譬喻)譬經文之義理。止觀三曰:得魚兔忘筌罤。...

【佛教詞典】塚間衣

又作塚間衣。十種糞掃衣之一。包裹死人,棄於墓地,撿...

【視頻】沙畫中的佛學:趁火未熄

沙畫中的佛學:趁火未熄

【視頻】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破障篇》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破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