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悉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正因,而由念佛功夫的淺深、斷惑的程度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境界,為何土所攝。天台家將十方佛國類分為四土,即凡聖同居土(凡夫與三乘聖人共居)、方便有餘土(聲聞、緣覺及地前菩薩所居)、實報莊嚴土(圓教四十一位、別教地上菩薩所居)、常寂光土(諸佛所居)。四土的差別只是就往生者的根機而論。在西方淨土本身並無此分別。極樂世界乃是阿彌陀佛依無漏善根所成的唯一清淨的淨土,而四土的差別乃是往生者唯識所變。
一、凡聖同居土生因
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未斷見思惑,以一向專念之力,得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臨命終時,捨娑婆世界同居穢,生極樂世界同居淨。得生淨土,即截斷生死輪迴之苦,故名為橫出三界。帶業往生的凡夫依念佛功夫的淺深分為三輩九品。而十方世界凡聖同居土的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始截生死流,出凡聖同居土而升方便有餘土,此名豎出三界,其事甚難。淨宗念佛帶業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勝稀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知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勝於十方佛土,良有以也。
二、方便有餘土生因
若人念佛功深,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或系緣憶念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從娑婆凡聖同居穢土,橫生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此土以伏斷塵沙惑的程度分三輩九品。
三、實報莊嚴土生因
若憶佛念佛曆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無念。誠如蓮池大師所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曆歷分明。」(《彌陀疏鈔》)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土。
四、常寂光土生因
法身大士任運進道,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悉皆斷盡,即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而證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餘涅槃,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與常寂光土,以無明惑的多寡而區別。
一般來說,娑婆世界淨業行人,大多生在凡聖同居土。於中隨其功行淺深,分三輩九品(或無量品)。茲舉幾例以證。
天台智者大師,相傳釋迦之化身。臨終時,有弟子問:「未審大師證入何位?」
智者大師回答:「我不領眾,必淨六根(相似即、十信位——注);損己利人,但登五品(即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種。此位圓悟如來藏性,圓伏無明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注)。」
智者大師的回答,表明自己還屬凡夫,只能生到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臨終示偈,表明自己的修證位果,「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蕅益大師自稱尚居名字即位,圓悟如來藏性,見地與佛同儔,而見思惑尚未能伏,何況乎斷?如論往生品位,蕅益大師亦只能生凡聖同居土。此世間大徹大悟人,亦多多是此等身份。二位大師的本跡不可測度,然其末後示位,以身說法,杜塞後人以凡濫聖之弊,恩德弘深,誠末法淨業行人之頂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