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闍世王五百妃失瓔珞記

2015/07/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闍世王五百妃失瓔珞記

釋迦牟尼佛有一段時間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中。當時,摩揭陀國的國王是韋提希夫人之子阿闍世王。

一個十五月圓的夜晚,君王沐浴後以香塗身,著新淨衣,在皇宮正殿裡召見群臣。阿闍世王端坐寶座上問道:「今晚正是滿月的日子,我們應該拜會哪一位修行人,以長養善根福德呢?」

一位大臣提出建言:「啟稟大王,不蘭迦葉居住在王舍城中,是一位有著眾多弟子跟隨的大沙門,大王前去拜訪,可以長養善根。」阿闍世王聽了默然不語。 另一位臣子建議:「大王,王舍城裡有一位薩遮尼乾子,是一位大修行人,大王前去拜訪,可以長養善根。」阿闍世王聽後,還是興致索然。

朝臣們紛紛向阿闍王讚歎他們所追隨的外道修行人,都說登門拜望能夠增長善根。最後,阿闍世王回頭詢問一直在身後執持傘蓋的耆婆:「在座賢臣都提出了他們的建議,你為何沉默無言呢?依你之見,今天這月圓之夜,我們去造訪哪一位修行人好呢?」

耆婆回答:「釋迦牟尼佛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目前住在我的庵婆羅園,大王如果前往拜謁,可以增長無量福德善根。」

阿闍世王聞言,立即吩咐耆婆:「盡速調遣五百頭母象,載送五百位夫人一同前往。」待五百象騎備妥之後,阿闍世王和五百位妃子,夜半時分,在執燈隨從們的前後護衛下,從王舍城出發,往庵婆羅園去。

黑幕籠罩下的城郊格外岑寂,當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接近庵婆羅園門口時,阿闍世王驚覺,暗夜中的庵婆羅園內竟然寂然無聲,他驚懼地質問耆婆:「你說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這裡,為什麼園內一點人聲都沒有?你在欺騙我嗎?」

耆婆向前稟報:「陛下,我並沒有欺騙您啊!您往前看!威德巍巍的世尊正在大堂中央,燈火通明之處安然靜坐,就好像牛王處在牛群之中、獅王處在萬獸之中、雪山六牙白象處在象群之中。萬眾環繞之下,猶如恆河深淵一般澄靜無聲,眼前寂然靜默的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也是如此。又如同大海,無量水皆匯歸於海,世尊和比丘僧團功德無量,亦同於此。」

阿闍世王安下心來,躍下座騎,步行至講堂內,在萬籟無聲的闃寂中,緩緩繞著正在禪坐的佛陀和比丘三圈。看見如此攝心禪修,清淨莊嚴的僧團,心懷崇敬的君王向身邊的耆婆輕聲低語:「世尊和比丘們精勤修習禪定,寂然不動,成就無上清淨功德,希望我的太子優陀夷跋陀也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

正在此時,佛陀安詳祝願:「大德所求的願望都能實現。」

阿闍世王聞言,歡喜之情充塞胸中,他親自敷設座席,恭請佛陀上座。

佛陀告訴阿闍世王:「我自己已有座位了,大德請上座。」

帝王畢恭畢敬地頂禮佛足之後,側坐一旁,合掌請教:「世尊,我可否請教您一些問題呢?請慈悲為我開示解惑。」

佛陀和顏說道:「任大德所問,我都會一一為你解答。」

阿闍世王說:「世尊,在座的比丘,出家前曾經是從事過種種工藝的技師,他們跟隨佛陀出家之後,可以在今生得致沙門果報嗎?」世尊慈悲地一一為阿闍世王解答關於業力和因緣果報的疑惑,這場殊勝的法筵後來記戴於《沙門果經》之中。

時間在一問一答之間緩緩流逝,阿闍世王的妃子們因為所佩戴的瓔珞甚為沉重,紛紛解下放在座位旁。正值聽法時,阿闍世王忽然聽見王舍城中傳來一陣一陣混雜著戰鼓、吹貝、象馬車乘的聲音,內心感到疑懼、不安,生大驚怖,於是一聲令下,與妃子們立即返回王舍城。匆忙之中,嬪妃們忘了取回放在座位旁的瓔珞珠寶,直至次日清晨,皇后裝飾儀容時找不到瓔珞,著衣宮婢猜想可能是前夜於倉忙之間,將珠寶遺留在庵婆羅園了,其他妃子們也說自己忘記將珠寶帶回。由於忘失瓔珞的妃子眾多,因而擔心如果據實稟告國王,將會受到阿闍世王的責難。

宮僕向阿闍世王稟報此事時,一位被阿闍世王尊為國師的外道婆羅門正好入宮,伴在君側,他在一旁信口說道:「珍貴的瓔珞如果是遺落在庵婆羅園中,那些比丘們一定會將珠寶藏起來,所以是找不回來的。」

阿闍世王聽信國師所言,便派遣他的親信,暗中前往庵婆羅園尋找珠寶。這位親信一到庵婆羅園,只見釋迦牟尼佛和比丘們端嚴地靜坐禪修,而宮妃的瓔珞仍原封不動地放在原位,在日光的照曜下,金光閃耀。他一一收取珠寶之後,返回王宮,向阿闍世王稟白此事。

阿闍世王心大歡喜,讚歎說:「釋迦牟尼佛和比丘真是無上福田,心無貪念、無慾求,是這世間上最值得信任的修行人,無有能比。祈願世尊的僧團能常住在我的國家,我將盡形壽供養佛陀及僧團。」隨後阿闍世王傳令後宮嬪妃前來領取自己的首飾。

外道國師信口胡言之事,輾轉傳到了僧團,比丘如實地將此事稟告世尊。釋迦牟尼佛聽聞之後,對比丘開示:「眼前的金銀珠寶即使絲毫未動,已讓人譏謗,更何況經手碰觸呢?從今以後,比丘應當嚴守不持金銀寶物之戒。」

典故摘自:《摩訶僧祇律·卷第十八》

省思: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云:「常以戒香,為身瓔珞。」持戒的清淨功德,更勝七寶瓔珞,莊嚴著修行人的身口意。

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出,只因貪慾未斷、業繩未解。想出離苦海,唯有嚴持淨戒,勤修定慧,斷除貪慾的煩惱,才能渡越生死苦海,獲得真實的自在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受菩薩戒的好處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讓你不去犯戒。如...

修到什麼程度才可受菩薩戒

問: 有些學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薩戒,自認為不夠...

受菩薩戒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受菩薩戒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宣化上人:畜生法界

畜生好貪,多而無厭; 將黑作白,是非莫辨。 前邊所講...

冒充出家人之果報

如若是為了能受人信施、或為便於利用人的善心和對出家...

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嗎

問: 法師,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嗎?有的師兄說受了...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

降伏內心的慳貪

舍衛城中,有一位長者名叫最勝。家中非常富裕,但是為...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個生命醒過來

在高雄有一家百貨公司叫大同百貨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怎樣擁有人生的光彩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

人世間最大的美德是寬容

朝陽升起的時候,山門外凝聚著露珠的春草裡跪著一個人...

至誠念觀音聖號免遭屠城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非常動亂的時期。那時候,有一個叫劉...

佛陀為何要示現「納妻相」

四、納妻相:經云: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

【推薦】觀世音菩薩

《一》前言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

蕅益大師開示的三種念佛

念佛理觀與事修之應用: 一、惟念他佛──專注佛境──...

為什麼不能認識自己

仰山禪師有一次請示洪恩禪師道:為什麼吾人不能很快地...

禪宗的觀心方法

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

臨終念幾句佛就能解脫是否太簡單

問: 有些未聞佛法的人臨終念幾句阿彌陀佛也能成功解脫...

淨業行人萬萬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修淨業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

曾國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儒家對中國傳統孝道的解釋

孝順父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孝順...

逃離複雜,奔向簡單的人生

生命馳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無法負重太多。人生易...

妙蓮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與功德 我們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佛教詞典】因等相

【因等相】 p0592   瑜伽五卷八頁云:因等相者:謂若...

【佛教詞典】烏荼

(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東印度之國名。西域記...

【視頻】夢參老和尚《大悲是集福的根本》

夢參老和尚《大悲是集福的根本》

【視頻】婆羅門女救母的故事

婆羅門女救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