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游本昌的濟公人生

2013/04/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游本昌的濟公人生

他在江蘇泰州出生,是家裡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預言他活不過十三歲,只有皈依佛門才能闖過這一劫。六歲那年,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法號乘培,似乎從那時起,注定一生與「濟公」的情緣。

「你笑我,瘋濟公,天知地知我不瘋。癡癡傻傻心不狂,酒肉穿腸過。人家修口不修心,我卻修心不修口。哪有不平哪有我」——濟公,這個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形象,如今卻成了人們樂觀對待人生的代名詞。

20年過去了,濟公的扮演者——游本昌曾經塑造的「破爛兒」形象至今深入人心。他那半邊臉兒哭、半邊臉兒笑;半邊臉兒喜、半邊臉兒悲的絕技更是成為了熒屏經典。

「不是我去貼近濟公,而是濟公改變了我、渡化了我。」說這話時,曾經因扮演濟公轟動一時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游本昌顯得無比的釋懷。

75歲的高齡在他身上絲毫沒有印記。3月30日,當他在沉寂20年後,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心關愛基金愛心形象大使再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時,這位鶴髮童顏的快樂長者似乎又把人們帶回了那個濟公的年代。感恩殘疾人

「我不熱衷於社會活動,也不是社會活動家,家人經常說我的情商為零。我更喜歡做實事。」

4月11日,面對《公益時報》記者游老飽含深情地說著,「我也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公益、慈善活動。」

雖然這麼多年下來,游老從事了很多公益活動,但在他眼裡,他更願意稱自己是一個人道主義者。

第一次與殘疾人接觸是在1983年8月25日,至今,游老把這個日子記得特別清晰。而那一年,也正是游本昌開始在人生舞台嶄露頭角的時候,這也為日後接到濟公這個角色奠定了重要基礎。「這麼多年下來,並不是我支持殘疾人,更大程度是我懷著對殘疾人的感恩。」深凹的眼神似乎在流露著什麼。

1956年,游本昌以全五分成績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開始了話劇演員生涯。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話劇市場並不是很景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對啞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1983年搞了一台自己的啞劇晚會。」游老若有所思地回憶著,首演選在北京第一社會福利院,當天自己一個人在兩個小時內演了十幾個節目,累得汗衫都能擰出水來,一晚上換了四件汗衫。

游老告訴記者:「我記得有次演到半場時,台下發出了一種很特別的笑聲,後來才知道,這是台下的聾啞人發出的。他們中後來有人激動地告訴我,啞劇是我們‘自己的劇種’。」他停頓了下,補充道,「當時我特別感動,差不多前幾場有半數以上的人都是聾啞朋友。」

1983年底晚會又搬到上海演,誰知,票一開售,在一個半小時內就全部賣完,只好加演,原定3場的演出被增加到了11場。之後還應邀走進校園,受到了大學師生的熱烈歡迎。幾場成功的啞劇晚會,讓游本昌進入了正在籌拍《濟公》的上海電視台的視野中。

濟公前緣

人們都說,一個人經歷越多,他的人生就越豐富。而如何使一些經歷的挫折轉化成動力,在漫漫人生旅程上畫出成功的軌跡,那就要看主宰這經歷的人。「其實濟公已經是我的第80個角色了。」游本昌的一句介紹,讓人頗感意外。出演濟公那年,他已經50歲。

在主演濟公之前,游老一直出演跑龍套和反派角色。「從高中起就是如此,從來都是別人挑剩下的角色最後我來演。」言語中透露著一種對生活的淡定與從容。

游本昌表示,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任何角色都是個活生生的人,令他驕傲的是,他在跑龍套時也受到了多次表揚。

正是這種執著和勤奮讓他以後在出演濟公時駕輕就熟。 而游老與濟公的情緣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

曾有人說他活不過十三歲,只有皈依佛才能闖過這一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他在六歲的時候,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興慈法師為師,法號乘培。開始了一段不為人所知的寺廟生活。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蘇州有個民間藝人經常講述濟公的故事,很喜歡聽。」游老神采奕奕地說著,「當時跟著我母親去寺廟,在寺廟門口買了一個濟公的瓷像。」之後,兒時的游本昌把他當成了寶貝,每天放學回家經常搗鼓這個玩藝,學濟公各種姿態。「當時濟公像的舌頭是活的。」談起往事,游老樂不思蜀的講著。

當第一部《濟公》以驚人的收視率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時,他被驚住了,那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從此,濟公改變了他,也使他的藝術生涯有了起飛點。之後,他便全國巡迴演出。而在一次西藏的演出中,兩個小姑娘的嘆惜使游老有了再拍《濟公》的念頭。同樣,第二部《濟公》紅遍了大江南北。游老的藝術生涯達到了一個巔峰。

游老說,是濟公改變了他的命運,給了他榮耀,也給了他「痛苦」。濟公這個角色已深深感染了游老,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打上了摸不去的印記。

拍完《濟公》後,先後有很多人來找他拍戲,但多數因他對所演角色的不中意,最終沒有達到一致,而這樣一過就是整整十年。「那是因為我一直在尋求以及弘揚一種絕對的真善美的東西。」游老字字斟酌地說,「濟公這個角色讓我明白了藝術更多的是起到教人向善的作用,是濟公改變了我、渡化了我。」

藝術家沉重的責任

現實生活中的游老——身體硬朗,幽默風趣,面容和藹。很多人喜歡把現實中的游老稱為濟公。

游老告訴記者,濟公文化的核心在於無我利他。「你看濟公有什麼,什麼都沒有。寒暑無完衣,赤著雙腳,別人送給他的綾、銀兩,都捨給乞兒;視錢財如糞土——」如同歌詞裡唱道: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哪裡不平哪有我。 利人利他必利己,損人害人害己。

只有義演,公益演出,游老總是走在前面。幾年前南方一次水災,游老主動捐款,當時被中華慈善總會特邀為中華慈善總會理事。十幾年下來,游老做過的好事不計其數。

面對這些,游老說:「我並不認為我從事的事情是公益活動,這僅僅是作為藝術家的一種沉重的責任。」因為讓他更關注的是當下少年兒童的教育。

「少年犯罪對我的衝擊很大,尤其在監獄裡的那些孩子,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啊,看著我心痛。」游老有點激動地說。為此,十幾年下來,游老主演過的電視劇幾乎都全部選擇在少管所和監獄進行首映式。

「孩子是最純潔的,他們就像一片試驗田,一定要從小教育好。」游老說,他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多數都與孩子有關,這大概與早年做過教育有關。「而在出演濟公時候很多與孩子嬉鬧,玩耍的劇情,都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在上世紀50-70年代,游本昌在業餘時間做過很多輔導教育、廣播電視方面的工作,為工廠、學校、業餘文藝單位等進行藝術輔導,1962年參與組建銀河藝術團,還參與了我國第一部少年兒童電視劇的製作。

十年前,游老之所以成為濟公系列的製片人,也是因為在西藏一次演出中,「兩個西藏小朋友送給我哈達,希望在熒屏上能在看到我演的濟公。」

「我要讓孩子們看到真善美的東西。」他補充道,「現在有很多電視台、機構進行各種少年兒童的評獎活動,小孩子跳肚皮舞,穿三點式,很不負責任。」

慈善首先改變的是心

75歲的高齡本該享受天倫之樂,而游老又開始忙乎新版《濟公》。

「當年的第一批觀眾已經成年,不再只是運用兒童趣味就可以打動的,因此加入了更多哲理內容,仍然具備喜劇特色。」游老告訴記者,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生活閱歷,他對濟公這個角色也有了新的理解:濟世為公。他相信這種思想永遠不會過時。

新版故事放在南宋背景,表現濟公60歲的生活,濟公仍然保持以往瘋瘋癲癲、衣衫襤褸的形象,新劇將添加很多現代元素。游老說,變中有不變,要演好濟公,就得心中有愛,這樣才能昇華為無私的大愛。

濟公從來都是教育為主,而不是懲罰,濟公精神更多是使人心靈的改變,向善。「慈善也應如此,慈善首先應該改變是心,救‘心’。無論是掏錢的人,還是收錢的人都會受到教育。」他也堅定的認為,慈善家不一定是有錢人。

說起國內的公益活動,游老嘆氣了一聲。記得一年前,有一家公益機構辦藝術培訓班,在宣傳中傳播游老將出席活動並擔任指導,活動地點在廣西南寧,「那邊的親戚看到消息後給我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過去?我當時就聽懵了,後來才知道別人打著我的名義在做事情。」

「打著慈善的名義搞商業活動,第一次我不知道,第二次我肯定識破。」游老有點氣憤地說了一句。他一直覺得,慈善最重要的是心靈,無關其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名人學佛文章列表

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看待福報

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人生,應該怎樣對待人生。 一個人如果...

我去即來——省庵大師的圓滿人生

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

從小裁縫到大作家

這次,我們一行到浙江大學學習,我結識了一位學友,她...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

忽略做人的教育會帶來什麼問題

在我們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和技能放在首...

讓目標看得見

這是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幾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

別在煩惱當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光陰就是這樣快得很,我們現在明白應該使勁地抓住它,...

百千萬劫難遭遇——人身難得

那麼有沒有的來的話,我們這裡再給大家點及一下。首先...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林則徐:名垂青史的佛門弟子

稍懂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則徐(1785~1850年)是...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我為什麼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荊星章獲得者、太平紳士,1940年出生於香...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誦經得和 奧運村的運動員都有各自的宗教背景,裡面就提...

松下幸之助:將信仰和企業經營聯繫在一起

將信仰和企業經營聯繫在一起的,松下大概是第一人。讓...

明暘法師:禪宗史話

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

四十八大願——(第30願)智辯無有限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多吃紅薯有6個好處

甘薯(紅薯)的營養價值超乎想像。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

彭鑫博士:損傷元氣的三個方式

生活方式中,損傷身體的方式有很多,針對現代人的普遍...

認真念佛,自然就有成就的那一天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中,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一個人。他...

一個能讓家人吃素的好辦法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

穿腸毒藥---酒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

己心不誠不正,非佛法之不靈不驗也

【原文】 所言異疾,殆宿世之怨業。(怨,世每誤作冤。...

維摩詰經的不可思議

說到這部《維摩詰經》,很好!能讓我們悟入不二法門,...

學會低頭,受用不盡

知名的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有一次去拜訪長者,到長者...

【佛教詞典】十六特勝

又作十六勝行。為數息觀中最為殊勝之十六種觀法。數息...

【佛教詞典】所遍計

(術語)遍計所執性之法,遍計於我法之遍計心,故云所...

【視頻】夢參老和尚《我是佛菩薩的介紹人》

夢參老和尚《我是佛菩薩的介紹人》

【視頻】夢參老和尚《因果與業力是否矛盾》

夢參老和尚《因果與業力是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