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寶賢陀羅尼經

宋西天譯經三藏法賢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菩薩眾俱。是時有大夜叉主名曰寶賢。來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秘密心陀羅尼樂欲宣說。唯願世尊加哀覆護。世尊此陀羅尼。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一日三時至心誦念者。我為彼人常作依怙。於一切事皆得吉祥。乃至飲食衣服臥具金銀珍寶財谷等我常供給。及作一切勝利悉使成就。亦令一切人眾普得愛敬。唯除淫怒癡等惡不善法。餘諸所作悉皆隨意。

爾時世尊知此寶賢大夜叉主誠心信重。為欲安樂一切眾生貧苦惱故。而告之言。善哉寶賢大夜叉主。能為利益諸眾生故。我亦樂聞隨意宣說。時寶賢大夜叉主。即說陀羅尼。曰。

那(na)謨(mo)囉(la)怛(da)那(na) 怛(da)囉(la)夜(ye)野(ye) 那(na)謨(mo)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野(ye)

摩(mo)賀(he)藥(ya)叉(cha)西(xi)那(na)缽(bo)多(duo)曳(ye) 薩(sa)曳(ye)替(ti)曩(nang)

呬(x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呬(xi)哩(li)呬(x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枳(j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枳(zhi)哩(li)枳(j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唧(j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唧(ji)哩(li)唧(ji)哩(li)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祖(zu)路(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祖(zu)路(lu)祖(zu)路(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祖(z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祖(zu)嚕(lu)祖(z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睹(d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睹(du)嚕(lu)睹(d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酤(g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酤(gu)嚕(lu)酤(g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蘇(s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蘇(su)嚕(lu)蘇(su)嚕(lu)摩(mo)尼(ni)跋(ba)捺(na)囉(la)

薩(sa)哩(li)嚩(wa)阿(a)哩(li)湯(tang) 彌(mi)娑(suo)達(da)野(ye)莎(suo)賀(he)

怛(da)你(ni)也(ye)他(ta) 缽(bo)多(duo)泥(ni) 蘇(su)缽(bo)多(duo)泥(ni) 蘇(su)嚕(lu)彌(mi)

蘇(su)末(mo)帝(di) 蘇(su)囉(la)替(ti) 速(su)剎(cha)摩(mo)閉(bi)呬(xi)哩(li)計(ji)

呬(xi)哩(li)哥(ge)哩(li) 布(bu)蘭(lan)尼(ni) 悉(xi)馱(tuo)跋(ba)捺(na)哩(li)

呬(xi)哩(li)呬(xi)哩(li)莎(suo)賀(ha) 伊(yi)呬(xi)酤(gu)儞(ni)瑟(se)計(ji)

伊(yi)呬(xi)細(xi)儞(ni)瑟(se)計(ji) 伊(yi)呬(xi)虞(hu)尼(ni)瑟(se)計(ji)莎(suo)賀(ha)

是時寶賢大夜叉主。說是陀羅尼已。復白佛言。世尊此陀羅尼。若有人依法持誦七遍。是人所作勝利皆得成就。又復有人於白月十五日潔淨持戒。一日三時焚沉檀香。誦此陀羅尼滿八千遍。是人隨願獲得金銀珍寶悉皆如意。爾時大夜叉主。說是陀羅尼已禮佛而退。

佛說是經已。諸菩薩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說八大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說放牛經

佛說放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犍陀國王經

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雜藏經

佛說雜藏經 東晉平陽沙門法顯譯 佛弟子諸阿羅漢,諸行...

普達王經

普達王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眾祐游於...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佛說法集經

佛說法集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呵雕阿那鋡經

佛說呵凋阿那鋡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能夠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根據所觀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蜜漿供佛得道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度眾時,許多敬仰...

不可為貪功德致放生變放死

放生,是《梵網經》,《金光明經》等所說到的。佛法不...

發心往生者,皆得無量諸佛護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

三寶功德不思議

某夕有一女鬼,現苦相跪關前求救,自謂系某省某縣人,...

【佛教詞典】補瑟微迦

(修法)五種護摩法中鉤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鈔五曰:...

【佛教詞典】普賢十願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即:敬禮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

念佛所見之境,不可歡喜怖畏

念佛所見之境,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

淨土一法乃諸佛普度眾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淨土一法,乃十方諸佛普度眾生之要道,九界眾...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業障更滅罪呢

問: 阿彌陀佛!弟子的功課是早課《地藏經》或地藏菩薩...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

目犍連尊者一念嗔恨的果報

這是目犍連尊者在修行中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釋迦牟...

童叟無欺的服務精神

在日本弘法之餘,我與隨行的徒眾也會抽空上街購物,一...

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諸位,大家吉祥。我們都聽過佛門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

近賢遠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時,經常帶領弟子們游化人間,教化眾生。有一...

出離三界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如果我們有志於了生死求生淨土是一個出離三界的,你對...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

【視頻】早課(靈泉禪寺版)

早課(靈泉禪寺版)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承天禪寺唱誦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承天禪寺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