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所見之境,不可歡喜怖畏

印光大師  2016/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所見之境,不可歡喜怖畏

念佛所見之境,惡境不可怖畏,但攝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歡喜,但攝心正念,必有所得。謂業消智朗,然有淺有深,不可即生滿足想。攝心正念,善境或愈顯,或即泯,切勿以為念。但使念不離佛,佛不離念即已。見善境,心地清涼,了無躁妄取著之心,亦不必定是入定。此是了知唯心所現,不是對境無心。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謂此如子憶母之念,即是最上方便,不假借其餘之方便。汝誤將不取著,認為掃蕩,故有此與建立相反。如子憶母,何可謂之掃蕩?聖境若現,知屬唯心,取著則非唯心矣。以初心一見聖境,多多不知唯心,故生取著。一生取著,則不是得少為足,便是著魔發狂。故經云:不作聖心,謂己已證,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著魔發狂。

汝是一不洞事之癡漢,何可將平日用功,與臨終地獄相現之著力哀懇相比喻。如孝子平日思親,雖極懇切,斷不可如親已死之哀痛不顧身命也。汝且按事相,志誠懇切修。若說理而心實不通,則無益而有損矣。

境現而勘,汝謂是分別。汝既能見境,勘又何礙?勘者非特起別種法,乃攝心於佛,不令起二念耳。由汝不識勘之事,意謂另有勘之一法,反成分別。念佛人並不是一籠統,無分曉。乃於一切境,如鏡照相,相來即現,相去即無。

汝所說者,通是未著魔而欲著魔之話,非防著魔之話。以汝躁妄心,急欲得此境,故反成障礙也。當此大劫,好不志心念佛,而妄想紛飛,論說空話乎?密宗之危險,殊非筆墨所能宣。祈死守淨土修持,讓他人通通成佛去。祈慧察。

印光大師:「復溫光熹居士書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

徹悟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法門殊勝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

淨土法門需要按次第修嗎

問: 聽一些法師說,修行必須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

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

我以闡提出家,自己揣摩根性庸劣,罪業洪深。因此於禪...

《觀無量壽佛經》第五觀:寶池觀

【經文】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

念佛經常頭疼,是過於用力的原因嗎

問: 弟子幾年來一直用十念計數法念佛。最近把計數放下...

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見

【原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為汝演說西方安樂世界...

極樂世界是人們在困苦中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嗎

問: 西方極樂的金碧輝煌和不輪迴,是不是2000多年前人...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薩示現的嗎

問:佛未顯本前,各聲聞等皆由修成,開權後,一切八部...

父母親屬殺生食肉不聽勸,該如何對待

昨接來書,不勝嘆息。汝十數年來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梵語舍利,亦云設利羅。(此名現絕不用)此雲身骨。此...

世間的四種缺陷

佛教稱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意譯是堪忍、能忍,指眾生...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會不恭敬

問: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會不恭敬?因早上三點起來...

夢參老和尚:哪一個法門懺悔業障快?

問:要懺悔業障的話,不知是持咒快?滅定業真言快?金...

佛教徒的五條準則你做到了嗎

第一種,我們要感恩。感恩就必須要明白我們生活在這個...

受用果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業力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

打濕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時間,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煩惱。 師父把弟...

印光大師:勸注重因果

◎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

黃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佛經上說,萬法...

凡夫的福報是不自在的福報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

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人在天地之間,藐乎小爾,何以與天地併稱,謂之為三才...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

在十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會加倍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

【佛教詞典】使非親尼浣故衣戒犯相

亦名:使尼浣故衣戒犯相、浣故衣戒犯相 子題:故衣 含...

【佛教詞典】欲界散地

在三界之中,色界和無色界的有情具有定心,只有欲界的...

【視頻】大安法師《淨土決疑論2013》MP3

大安法師《淨土決疑論2013》MP3

【視頻】南無阿彌陀佛-印光大師調(文殊講堂)

南無阿彌陀佛-印光大師調(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