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齋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 譯
簡體字  大字體  護眼色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維耶,早起沐浴著綵衣,與諸子婦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問維耶:「沐浴何早。」對曰:「欲與諸婦俱受齋戒。」佛言:「齋有三輩 。樂何等齋。」維耶長跪言:「願聞何謂三齋。」佛言:「一為牧牛齋,二為尼犍齋,三為佛法齋。牧牛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飲飼其牛,暮歸思念何野有豐饒,須天明當復往,若族姓男女已受齋戒 ,意在家居利慾產業,及念美飲食育養身者,是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尼犍齋者,當月十五日齋之時,伏地受齋戒,為十由延內諸神拜言:‘我今日齋不敢為惡,不名有家彼我無親 ,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佛法齋者,道弟子月六齋之日受八戒,何謂八:

第一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有殺意慈念眾生,不得賊害蠕動之類,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復為殺,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二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貪取意思念布施,當歡喜與自手與,潔淨與恭敬與,不望與卻慳貪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妄語意思念至誠安定徐言,不為偽詐心口相應,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飲酒不醉,不迷亂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著華香,不傅脂粉,不為歌舞倡樂,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臥好床,卑床草蓆,捐除睡臥,思念經道,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身,過日中後不復食,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佛告維耶,受齋之日當習五念,何謂五:

一當念佛,佛為如來,為至真,為等正覺,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父無上士經法御天人師,號曰佛。是念佛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思樂佛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沐頭垢濁得除 。齋念佛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二當念法,佛所說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毀思念勿忘,當知此法為世間明。是念法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用樂法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濁得除,齋念法者,其淨如是 ,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三當念眾,恭敬親附依受慧教,佛弟子眾,有得溝港受溝港證者,有得頻來受頻來證者,有得不還受不還證者,有得應真受應真證者,是為四雙之八輩丈夫皆為戒成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見成 ,為聖德為行具,當為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是念眾,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眾之業。譬如以淳灰浣衣垢污得除,齋念眾者,其德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虧不犯不動不忘,善立慎護為慧者舉,後無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戒統業,如鏡之磨垢除盛明。齋念戒者 ,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五當念天,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憍樂天、化應聲天、當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至身死時精神上天,願不失信戒聞施智。是念天者 ,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天統業。譬如寶珠常治清明。齋念天者,其淨如是。奉持八戒習五思念,為佛法齋。與天參德滅惡興善,後生天上終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 。

如是維耶,齋之福祐明譽廣遠,譬是天下十六大國,是十六國滿中眾寶不可稱數,不如一日受佛法齋,如此其福者,則十六國為一豆耳,天上廣遠不可稱說。當今人間五十歲,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 ,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當人間九百萬歲。佛法齋者,得生此天上。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三千六百萬歲。人間二百歲為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 ,當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人間四百歲為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人間八百歲為不驕樂天上一日一夜。不驕樂天壽八千歲,當人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 。人間千六百歲為化應聲天上一日一夜。化應聲天壽萬六千歲。當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若人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奉佛法齋,當命盡時,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隱快樂。猗善眾多我少說耳 ,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無量。」維耶聞佛語歡喜言:「善哉善哉世尊,齋之福德甚快無量,願受佛戒,從今已後月月六齋,竭力作福至死。」佛說經已,皆歡喜受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

聞如是。一時佛游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言諸比丘。...

佛說決定毗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給孤獨精舍,與大...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捨...

淨因法師:不殺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們必須遵守一定的交通規則,才...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雞頭梵志得度本緣

昔時,世尊離開舍衛國,與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間,到羅閱...

習慣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A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B吃。剛開始B很感謝...

「修」心養性,端正「行」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

【推薦】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臨泉縣黃嶺...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什麼是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

【佛教詞典】即空

一切法不是滅了之後才空,而是其自性本來就是空,叫做...

【佛教詞典】十二因緣與四諦

(雜語)若但依生觀順觀二者,則十二因緣為苦集之二諦...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