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土聖賢錄

清 彭希涑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土聖賢錄卷一

淨土教主第一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也。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彼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號阿彌陀。按無量壽經。過去久遠世自在王佛世中。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而作沙門。號曰法藏。詣世自在王佛所。求佛說法。時世自在王佛。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邱。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志寂靜。志無所著。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白佛言唯願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第一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第三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第四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第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第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第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第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滅度者。不取正覺。第十二願。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十三願。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第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第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第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宏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三願。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四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五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潔。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瞭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第三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一願。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二願。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第三十三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三十四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第三十六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七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三十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第三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邱者。不取正覺。第四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悉皆照見。猶如明鏡。睹見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一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第四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三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四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五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六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四十七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第四十八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時法藏比邱說此四十八願已。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法藏比邱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聲香味觸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任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剎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繒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天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法藏菩薩。今已成佛。規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成佛以來。凡歷十劫。又悲華經言。往昔過恆河沙阿僧祗劫。有世界名刪提嵐。劫名善持。有轉輪王名無諍念。於寶藏如來所。發菩提心。願取淨土。佛即授記。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尊音王如來世界。過一恆河沙阿僧祗劫。入第二恆河沙阿僧祗劫。是時世界。轉名安樂。汝於是時。當得作佛。號無量壽如來。其所發願言。略與無量壽經相似。一向出生菩薩經又言。阿彌陀佛。於無量阿僧祇劫前。為輪王太子。名不思議勝功德。生年十六。從寶功德星宿劫王如來所。聞法本陀羅尼。於七萬歲中。精勤修習。未曾睡眠。亦不偃側。得值九十億百千那由他佛。諸佛說法。盡能聞持修習。厭家剃髮而作沙門。作已。復於九萬歲中。修習此陀羅尼。復為眾生分別顯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億那由他眾生得發道心。積功累德至不退地。法華經亦言。過去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時彼佛說法華經已。即入靜室八萬四千劫。是時十六菩薩。各升法座。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是十六菩薩。一名阿彌陀。第十六。我釋迦牟尼。是知阿彌陀佛。由本願力。起諸勝行。無量億劫。成就莊嚴。唯此經文。略標梗概。其他依正等報。備具諸經。今不盡錄。往生品三。准無量壽經云。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迥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見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求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按觀無量壽經所分九品。其上中二品。略攝此三輩中。其下三品俱系一生造罪。末後迴心。又三輩所未及。准涅槃經闡提亦有佛性之旨。必合觀經九品。義類始圓。讀者詳之。

論曰。諸佛法身。遍一切處。遮那既爾。彌陀亦然。本無淨穢。安有東西。然方便門中。全分勝劣。在凡夫階不退者。唯極樂同居則然。非餘佛土所能及也。五濁眾生。但發肯心。十念功成。頓超塵劫。我佛慈悲。於斯為極。幸逢大法。得聞彌陀如來本願功德。而不能發希有心。生慕樂想。背父逃逝。躑躅窮途。長劫漂流。莫能哀救。可不懼哉。可不勸哉。

闡教聖眾第二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梵語阿那婆婁吉低輸。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為補處菩薩。按悲華經。往昔劫中。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觀世音菩薩為王第一太子。名曰不眴。爾時寶藏如來為輪王授記已。不眴太子前白佛言。世尊。今我以大音聲。告諸眾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盡迥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復當為眾生故發上勝願。願令轉輪聖王於安樂世界作佛事已。入無餘涅槃。乃至正法住時。我於其中。修菩薩道。是佛正法。於初夜滅。即其後夜。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寶藏佛尋為授記曰。汝觀天人三惡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已。第二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所不及也。汝於菩提樹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又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云。佛言。乃往過去廣遠無量不可思議阿僧劫。有世界名無量德聚安樂示現。佛號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土清淨莊嚴說不可盡。其佛法中有王名曰威德。王千世界。彼威德王。於其園觀。入於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蓮華。從地湧出。有二童子化生其中。與威德王俱詣佛所。頭面禮足。聽佛說法。時二童子即說偈云。諸天龍鬼神。聽我師子吼。今於如來前。宏誓發菩提。生死無量劫。本際不可知。為一眾生故。爾數劫行道。況此諸劫中。度脫無量眾。修行菩提道。而生疲倦心。我若從今始。起於貪慾心。是則為欺誑。十方一切佛。瞋恚愚癡垢。慳嫉亦復然。今我說實語。遠離於虛妄。我若於今始。起於聲聞心。不樂修菩提。是則欺世尊。亦不求緣覺。自濟利己身。當於萬億劫。大悲度眾生。如今日佛土。清淨妙莊嚴。令我得道時。超逾億百千。國無聲聞眾。亦無緣覺乘。純有諸菩薩。其數無限量。眾生淨無垢。悉具上妙樂。出生於正覺。總持諸法藏。此誓若誠實。當動大千界。說如是偈已。應時普震動。百千眾妓樂。演發和雅音。光嚁微妙服。旋轉而來降。諸天於空中。雨散眾末香。其香普流熏。悅可眾生心。爾時威德王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時二童子。今觀世音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是也。是二菩薩。於彼佛所。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滅後。所度眾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其佛國土。自然七寶。眾妙合成。莊嚴之事。諸佛世尊於恆沙劫。說不可盡。國中無有聲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國。國土號眾寶普集莊嚴。普光功德山王隨其壽命。得大勢菩薩親近供養。至於涅槃。般涅槃後。奉持正法。乃至滅盡。法滅盡已。即於其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如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光明壽命。諸菩薩眾乃至法住。等無有異。如上二經載觀世音菩薩。本願功德。取淨佛土。與阿彌陀佛本因。了無差別。故其果地莊嚴。如是如是。他如三十二應。十四施無畏力。四不思議無作妙德。具足神通。廣修方便。具如楞嚴法華及諸經所說。今不具錄。又大悲經言。佛在補陀落伽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觀世音菩薩放光普照十方剎土。自言過去無量億劫。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所。受大悲心大陀羅尼。即從初地超第八地。應時具足千手千眼。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華化生。故其誓雲。若有眾生誦持大悲神咒。不得往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佛告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據此經文。當知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及專稱名號。迴向極樂者。其與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果報略同。福德正等。行者思之。

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梵語摩訶那缽。現在極樂世界。第二補處菩薩也。按悲華經。昔阿彌陀佛為輪王時。大勢至菩薩為第二王子。名曰尼摩。爾時寶藏如來。為王及第一太子授記已。第二王子亦白佛言。世尊如我所有身口意業清淨福德。盡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遍出功德光明佛。始初成道。我當先請轉於法輪。隨其說法所經時節。於其中間行菩薩道。是佛涅槃後。正法滅已。我於其後。次第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作佛時。所作佛事。世界所有種種莊嚴。涅槃後正法住世。悉如彼佛等無有異。爾時佛告第二王子。汝今所願取大世界。如法所願。當於如是最大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善住珍寶山王如來。由汝願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為得大勢。合上篇所錄受記因緣觀之。當知大勢至。與觀世音。同行同願。歷劫以來。不相違遠。乃至嚴淨佛士。先後成佛。功德亦等。首楞嚴經所陳念佛法門。尤為切要。大勢至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提。斯為第一。夫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薩行。化度眾生。皆不離此法門。修淨土者。當知傚法焉。

普賢菩薩

普賢。梵語邲輸跋陀。悲華經。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八王子泯圖。於寶藏佛前。願於是不淨世界。修菩薩行。復當修治莊嚴十千不淨世界。令其嚴淨。如青香光明無垢世界。亦當教化無量菩薩。令心清淨。皆趣大乘。悉使充滿我之世界。佛即改泯圖字。號為普賢。授記未來於北方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若欲成就此功德者。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趨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受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偈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據此經文。誠欲長菩提苗。行殊勝行。而不知迴向極樂。發願往生者。猶卻行而求前也。至普賢所示念佛三昧。別見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經言。爾時世尊入於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無上菩提。發心欲證此三昧者。是人要須先修智慧。以此三昧。由慧得故。修智慧者。應當遠離妄語綺語。及諸散亂無益之事。詣精舍中。睹佛形像。金色莊嚴。或純金成。身相具足。無量化佛。在圓光中。次第而坐。即於像前。頭面禮足。作是思惟。我聞十方無量諸佛。今現在世。所謂一切義成佛。阿彌陀佛。寶幢佛。阿閦佛。毗盧遮那佛。寶月佛。寶光佛等。於彼諸佛。隨心所樂。尊重之處。生大淨信。想佛形像。作彼如來。真實之身。恭敬尊重。如現前見。上下諦觀。一心不亂。往空閑處。端坐思惟。如佛現前。一手量許。心常繫念。不令忘失。若暫忘失。復應往觀。如是觀時。生極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現在其前。了了明見。不復於彼作形像解。見已即應於彼佛所。以妙華鬘末香塗香。恭敬右繞。種種供養。彼應如是一心繫念。常如世尊現其前住。然佛世尊。一切見者。一切聞者。一切知者。悉知我心。如是審復。想見成已。還詣空處。繫念在前。不令忘失。一心勤修。滿三七日。若福德者。即見如來現在其前。其有先世造惡業障。不得見者。若能一心精勤不退。更無異想。還得速見。何以故。若有為求無上菩提。於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譬如有人於大海中。飲一掬水。即為已飲閻浮提中一切河水。菩薩若能修習此菩提海。則為已修一切三昧諸忍諸地諸陀羅尼。是故應常勤修匪懈。離於放逸。繫念一心。要令自得現前見佛。如是修習。初見佛時。作是思惟。為真佛邪。為形像邪。知所見像由想生故。乃至虛空毛端量處一切真佛。皆亦如是。猶如虛空。平等無異。自心作佛。離心無佛。乃至三世一切諸佛。亦復如是。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常見如來。親承供養。按此經文。與觀無量壽佛經相發。修淨業者。其毋忽也。

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或云曼殊室利。此雲妙德。亦云妙吉祥。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尋於佛所出家(見文殊般涅槃經)。首楞嚴三昧經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曰平等。佛號龍種上如來。即文殊是。央掘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文殊是。而悲華經言。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於寶藏佛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莊嚴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觸。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等。一生菩薩。充滿其中。佛即號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置。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觀佛三昧海經言。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已。文殊菩薩復告大眾言。過去寶威德如來時。有長者子。名曰戒護。在母胎時。受三歸依。年至八歲。父母請佛於家供養。童子見佛安行徐步。足下生華。有大光明。見已歡喜。為佛作禮。禮已諦觀。目不暫舍。一見佛已。即能除卻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之罪。從是已後。恆得值遇百億那由他恆河沙佛。是諸世尊。皆說如是觀佛三昧。其後有百萬佛出。皆同一字。名栴檀海。時彼童子。親侍諸佛。間無空缺。禮佛供養。合掌觀佛。觀佛功德因緣力故。復得值遇百萬阿僧祇佛。從是已後。即得百萬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旋陀羅尼。既得此已。諸佛現前說無相法。須臾之間。得首楞嚴三昧。時彼童子受三歸依。一禮佛故。諦觀佛相。心無疲厭。由此因緣。值無數佛。何況繫念。具足思惟。觀佛色身。時彼童子。豈異人乎。即我身是。佛告阿難。汝持文殊師利語。遍告大眾。及未來世眾生。若能禮拜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觀佛者。當知此人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又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行願品末後偈略同。終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夫文殊普賢。華嚴二聖。所陳行願。說法度人。莫不以念佛為基。以淨土為歸。世有執華嚴薄淨土者。當知所鑒焉。

祁婆迦尊者

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羅雙樹間。臨般涅槃。為諸天人說種種法。復告阿難。我滅度後。於未來世北天竺國。當有比邱。名祁婆迦。出興於世。曾於過去無量百佛。植諸善根。供養恭敬。深信具足。安住大乘。為欲憐愍利益安樂諸眾生故。發如是心。多聞持菩薩藏。稱揚大乘。顯發大乘。興造如來無量形像。及諸塔廟。能令諸天人眾。心生信樂。彼祁婆迦比邱。修習無量種種最勝菩提善根已。而取命終。生於西方過億百千諸佛世界無量壽國。於彼佛所。種諸善根。復經八十億諸如來所修諸梵行。以此善根。於未來世。過九十九億劫。而成正覺。佛號無垢光。世界名一切功德莊嚴(大悲經)。

馬鳴尊者

馬鳴。梵語阿濕矩沙。東天竺桑岐多國婆羅門也。得法於夜奢尊者。嘗制大乘起信論。末後勸人求生淨土曰。眾生以住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後付法於迦毗摩羅尊者已。即入龍奮迅三昧。挺身虛空。如日輪相。還複本位。而取涅槃(傳燈錄大乘起信論)。

龍樹尊者

龍樹。梵語那伽曷樹那。南天竺國梵志之裔。得法於迦毗摩羅尊者。意欲廣演經教。時大龍菩薩。即以神力接入海宮。開七寶函。與諸方等經典。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即送之出宮。還天竺國。大宏法施。嘗造毗婆沙論。論中有稱讚彌陀偈。其略雲。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彼佛本願力。十方諸菩薩。來供養聽法。是故我稽首。彼土諸菩薩。具足諸相好。以自莊嚴身。我今歸命禮。彼諸大菩薩。日日於三時。供養十方佛。是故稽首禮。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十方現在佛。以種種因緣。嘆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其土具嚴飾。殊彼諸天宮。功德甚深厚。是故禮佛足。又造大智度論示修念佛法門雲。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癡。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復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復次。佛為法王。菩薩為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應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又云。當欲不離諸佛者。菩薩世世所生。常值諸佛。問曰。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答曰。有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莂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聲聞辟支。雖有涅槃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諸佛一切種智故。能教導菩薩。如像沒泥。非像不能出。菩薩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復次。菩薩見佛。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求欲見佛。如嬰兒不應離母。行道不離糧食。大熱不離涼風冷水。大寒不離火。度深水不離船。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問雲。何得不離諸佛。答。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雖行福德。智慧薄少。雖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薩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離諸佛。復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舍身受身。恆得值佛。如眾生習欲心重。受淫鳥身。瞋恚偏多。生毒蟲中。菩薩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復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舟般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生阿彌陀國。後付法於迦那提婆尊者已。入三昧。如蟬蛻而去。按入楞伽經。佛告大慧雲。大慧汝當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邱。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自世尊入寂七百年。而龍樹出世。適符佛記(傳燈錄毗婆沙論大智度論)。

天親論師

天親。梵語婆藪盤豆。天竺富婁叉國人也。出家樂聞小乘。輒毀大乘經典。後聞其兄無著。誦十地經。聞已感悟。追悔前愆。欲自斷舌。無著止之曰。昔以舌毀大乘。今以舌讚大乘。補過自新。猶為善矣。斷舌絕言。其利安在。天親於是研精覃思。制大乘論。凡百餘部。並行於世。所制無量壽經論。開示淨土。立五念門。一禮拜。二讚歎。三作願。四觀察。五迴向。冠以偈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淨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無垢光炎熾。明淨曜世間。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永離身心惱。愛樂常無間。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我願往生。阿彌陀佛國。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平居兼修兜率觀。願覲慈氏。後舍壽經六月。現形告無著曰。吾已生慈氏前矣(無量壽經論翻譯名義)。

覺明妙行菩薩

覺明妙行菩薩。明崇禎十六年降於吳門。迄 本朝順治四年。以往昔因緣。應機說法。開闡淨土法門。首說偈曰。諸佛之法要。微密不思議。以非思議故。無能盡宣說。牟尼大慈父。悲憫眾生者。說所不能說。導彼今後世。更以異方便。顯示安樂剎。令發願往生。橫截諸惡趣。由佛阿彌陀。大願攝群品。聞名能受持。決定生無惑。若有大力人。專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現前亦見佛。今我如佛教。將開化導門。念爾等迷倒。確指正修路。是非弱小緣。應生難遭想。西方萬億程。一念信即是。又云。所示淨土一門。真諸佛心宗。人天徑路。今汝等雖求往生。若發願不切。如入海而不獲寶珠。徒勞無益也。我昔於晉明帝時。受貧子身。為貧苦故。乃發大願雲。我以夙業。受此苦報。若我今日。不得見阿彌陀佛。生極樂國。成就一切功德者。縱令喪身。終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專精憶念。便得心開。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於佛前。親蒙授記。後年七十五而坐脫。竟生極樂。後以度生願重。再來此土。隨方顯化。或為比邱。或為居士。或為國王。或為臣宰。或為女人。或為屠丐。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導諸群品。今則又為汝等發明邪正。闡揚淨土。汝等當一意一心。堅修此門。必不相誤。若心志一堅。又不待隔世而生。現前亦得見佛。有偈曰。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又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發。若汝等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塗而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顧定成求教。示曰。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汝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異。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更欲上進。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示無朽曰。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西向。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庭中亦埽除潔淨。使經行無礙。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並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可以趨向淨業。蓋汝生時撇得乾淨。拋得乾淨。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灑灑落落。不作兒女子顧戀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大丈夫舉動。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正為此一大關目也。至於修淨土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迴向。念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一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號一萬二千聲。更於迴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餘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又持名之法。必須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勉之勉之。菩薩說法凡二十四會。弟子常攝等。集其語為西方確指。刊板行世(西方確指)論曰。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蓋大乘菩薩。莫不以菩提心為根本。即莫不以淨土為莊嚴。不如是。無以滿普賢行願故。入法界品言。諸大聲聞。本不讚說十方佛剎清淨功德。本不稱嘆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本不得嚴淨佛剎諸神通智。故於華藏莊嚴。不聞不見。是知博地凡夫。但能發清淨心。迴向諸佛者。勝彼聲聞所有功德。百千萬億倍。決能疾入華嚴不思議境界。至如文殊師利。令善財童子遍參知識。首於德雲所。聞念佛法門。其卒也。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念圓融。頓周塵剎。修行軌則。無過於斯。彼唯證偏空。高談無佛者。智果出文殊普賢上邪。


上篇:淨土聖賢錄續編

下篇:金剛經持驗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西方確指

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餘...

佛祖統紀

閱佛祖統紀說 佛以心印授之於祖。而祖祖相印以至師。...

景德傳燈錄

景德傳燈錄序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行左司諫知製誥同修國...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辯正論

辯正論序 頴川陳子良撰 蓋聞。宣尼入夢十翼之理克彰。...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四願經

佛說四願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辯意長者子經

辯意長者子經 後魏沙門法場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教詞典】有對

云何有對?幾是有對?為何義故觀有對耶?謂諸有見者皆...

【佛教詞典】因明論纂要

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又稱因明...

我是個好人,為何還會得癌症

為什麼會得癌症?很多人一聽到醫生宣佈自己得了重病時...

大安法師:選什麼經來做早晚課

問: 選擇什麼經來做早晚課? 答: 在家居士選擇早晚...

佈施之道

俗話說,鳥為食亡,人為財死。這是說衣食錢財這些身外...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裡經濟寬裕,身體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不念彌陀更念誰

念佛一法具有這麼大的利益,阿彌陀佛以他的同體大慈悲...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

對苦與樂看法的層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關鍵在於...

人生百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

淨業行人的專修與雜修

善導大師談到,一個淨業行人,要有五種專修。專修裡面...

情執放淡一分,功夫前進一分

古人說: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實這個話是從果上...

一念因果一念覺

因果理論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學佛人對此都不...

做惡夢時怎麼辦?念佛號!

我們睡覺做夢,如果你念佛,念菩薩聖號念得靈了,在做...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禪師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的佛教行門就是修持的方...

【視頻】《大乘入楞伽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乘入楞伽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大方等大集經》男聲念誦(音頻)

《大方等大集經》男聲念誦(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