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金剛錍

宋雲間沙門淨岳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科金剛錍序

宋雲間沙門淨岳撰

科分大經章段。起自關內憑小山瑤。前代未聞也。吾祖章安作疏益詳。至荊溪將迦葉品。分正緣了別指方隅。則權實進否曉然而明。可謂善乎派深。良哉析重也。餘復以佛性週遍三千具攝而分。今文分而又分賓主問答。引文釋義略無溷亂。雖短脛亦可以厲法流。孺子敢當荷負矣。或曰猶牧女之添水。將非澆漓於乳味乎。不然乳益乳也。苟能鑽搖醍醐可獲。豈仍乳而已耶。

金剛錍(圓伊金錍。以抉四眼無明之膜。令一切處悉見遮那佛性之指。偏權疑碎加之以剛。假夢寄客立以賓主。觀者恕之)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自濫霑釋典。積有歲年。未嘗不以佛性義經懷。恐不了之徒為苦行。大教斯立功在於茲。萬派之通途。眾流之歸趣。諸法之大旨。造行之所期。若是而思之。依而觀之。則凡聖一如色香泯淨。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曾於靜夜久而思之思之未已。怳焉如睡。不覺寱雲無情有性。仍於睡夢忽見一人云。僕野客也。容儀麁獷進退不恆。逼前平立。謂餘曰。向來忽聞無情有性。仁所述耶。餘曰然。

客曰。僕忝尋釋教薄究根源。盛演斯宗豈過雙林最後極唱究竟之談。而雲佛性非謂無情。仁何獨言無情有耶。餘曰。古人尚雲一闡提無。雲無情無。未足可怪。然以教分大小其言碩乖。若云無情即不應雲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雲無情。

客曰。涅槃部大。云何竝列。餘曰。以子不閑佛性進否教部權實。故使同於常人疑之。今且為子委引經文。使後代好引此文證佛性非無情者。善得經旨不昧理性。知餘所立善符經宗。今立眾生正因體遍。經文亦以虛空譬之。故三十一迦葉品雲。眾生佛性猶如虛空。非內非外。若內外者。云何得名一切處有。請觀有之一字。虛空何所不收。故知經文不許唯內專外。故云非內外等及雲如空。既雲眾生佛性。豈非理性正因。次迦葉問雲。何名為猶如虛空。佛乃以果地無礙而答迦葉。豈非正因因果不二。由佛果答。迦葉乃以權智斷果果上緣了悉皆是有。難佛空喻法喻不齊。故迦葉雲。如來佛性涅槃是有。虛空應當亦是有耶。佛先順問答。次復宗明空。

先順問雲。為非涅槃說為涅槃。非涅槃者。謂有為煩惱。為非如來說為如來。非如來者謂闡提二乘。為非佛性說為佛性。非佛性者。謂牆壁瓦礫。今問若瓦石永非。二乘煩惱亦永非耶。故知。經文寄方便教說三對治。暫說三有。以斥三非。故此文後便即結雲一切世間。無非虛空對於虛空。佛意以瓦石等三。以為所對。故云對於虛空。是則一切無非如來等三。迦葉復以四大為並。令空成有。故迦葉雲。世間亦無非四大對四大。是有虛空無對何不名有。迦葉意以空無對。故有之大也。佛於此後舍喻從法。廣明涅槃不同虛空。若涅槃不同。餘二亦異。故知。經以正因結難。一切世間何所不攝。豈隔煩惱及二乘乎。虛空之言何所不該。安棄牆壁瓦石等耶。

佛後復雲空與涅槃。雖俱非世攝。涅槃如來有證有見。虛空常故是故不然。豈非正與緣了不同。

次佛復宗顯空非有。故恐世人以邪計空為佛性喻。更以一十復次。而遮其非。

初雲。世人言虛空者。名為無色無對不可見。佛言此即心所三世所攝。語似心所。故佛破之。世言身內。何殊心所。復次外道言。虛空者即是光明。佛言亦是色法。世言身內。何殊色法。有云住處。世言身內。豈非住處。有云次第。世言身內。必須隨身剎那時運。有云。不離三法。一空二實三者空實。佛言若言空者。有處無故。若言實者空處無故。若言空實二處無故。世言身內猶闕外計空及二俱。有云。作法。如去舍等。

世言身沒與真相應。即同作法。有云。無礙處。佛言有分。有具餘處無故。世言身內。餘處則無。有云。與有併合。佛言合有三種。一如鳥投樹。二如羊相觸。三如二指已合。世言身內。如二指合。有云。如器中空。世言身內。何異器中。有云。所指之處。佛言。則有方面。世言身中。豈非方面。佛總結雲。從因緣生皆是無常。故此一十邪計虛空非佛性喻。是無常故。三世攝故。虛空異彼遍一切處。此違迦葉問。復宗符空。以喻正因。

世人何以棄佛正教。朋於邪空。云何乃以智斷果上緣了佛性。以難正因。如來是智果。涅槃是斷果。故智斷果上。有緣了性。所以迦葉難雲。如來佛性涅槃是有。世人多引涅槃為難。故廣引之以杜餘論。子應不見涅槃之文。空斆世人瓦石之妨。緣了難正殊不相應。此即子不知佛性之進否也。況復以空譬正緣了猶局。如迦葉所引三皆有者。此乃涅槃帶權門說。故佛順迦葉三皆是有。若頓教實說本有三種。三理元遍。達性成修。修三亦遍。欲示眾生本有正性。且雲正遍猶如虛空。欲赴末代以順迦葉。豈非迦葉知機設疑。故佛覆實述權緣了。此子不知教之權實。故涅槃中佛性之言。不唯一種。如迦葉品下文雲。言佛性者。所謂十力無畏不共大悲三念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子何不引此文。令一切眾生亦無。何獨瓦石。若云此是果德。眾生有此果性者。果性身土何不霑於瓦石等耶。又若許因有果性者。世何但云十方諸佛同一法身力無畏等。而不雲生佛亦同法身力無畏等。使一塵一心無非三身三德之性種也。若言但有果地法身性者。何故經云。十力無畏乃至相好。又復經中。闡提等人四句辯性。子云眾生有性。為何眾生有何等性。瓦石為復無四句耶。又第六第九及三十二。皆以雜血五味。用對凡夫三乘及佛。何故佛性在人差降不同。又二十七雲。若修八正即見佛性。婆沙俱舍悉有八正。乃至諸經咸有道品。為修何八正見何佛性。故子不知佛性進否。

客曰。何故權教不說緣了二因遍耶。餘曰。眾生無始計我我所。從所計示未應說遍。涅槃經中帶權說實。故得以空譬正。未譬緣了。若教一向權則三因俱局。如別初心聞正亦局。藏性理性一切俱然。所以博地聞無情無。依迷示迷雲能造是。附權立性雲所造非。又復一代已多顯頓。如華嚴中依正不二。普賢普眼三無差別。大集染淨一切融通。淨名不思議毛孔含納。思益網明無非法界。般若諸法溷同無二。法華本末實相皆如。涅槃唯防像末謬執。分正緣了別指方隅。若執實迷權尚失於實。執權迷實則權實俱迷。驗子尚昧小乘由心。故暗大教心外無境。

客曰。涅槃豈唯兼帶說耶。餘曰。約部通雲一切兼帶。部中品內或實或權。如申迦葉難。別為末代一機而已。則權實並明。若一向權。如恆河中七種眾生。若一向實。如三點二鳥三慈十德等。他皆准知不可具述。如雲色常。色言豈不收於一切依正。何故制空令局限耶。此世人不知教之權實。如二乘人處處聞大。尚至法華方信己性。悔來至此財非己有。此豈非子不知父性耶。聞開權已。方雲口生化生有分。故涅槃中猶恐未來一分有情不信己身有如來性及謂闡提未來永斷。示令知有及以不斷。豈部內諸文全無頓耶。今搜求現未建立圓融。不弊性無。但困理壅故於性中點示體遍。傍遮。偏指清淨真如。尚失小真佛性安在。他不見之空論無情性之有無。不曉一家立義大旨。故達唯心了體具者焉有異同。若不立唯心一切大教全為無用。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信唯心具。復疑有無。則疑己心之有無也。故知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何獨自心之有無耶。以共造故。以共變故。同化境故。同化事故。故世不知教之權實。以子不思佛性之名從何教立。無情之稱局在何文。已如前說。餘患世迷恆思點示。是故寱言無情有性。何謂點示。一者示迷元從性變。二者示性令其改迷。是故且雲無情有性。若分大小。則隨緣不變之說出自大教。木石無心之語。生於小宗。子欲執小道而抗大逵者其猶螳蜋乎。何殊井蛙乎。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是則無有無波之水。未有不濕之波。在濕詎間於溷澄。為波自分於清濁。雖有清有濁。而一性無殊。縱造正造依。依理終無異轍。若許隨緣不變。復雲無情有無。豈非自語相違耶。故知。果地依正融通。並依眾生理本故也。此乃事理相對以說。若唯從理。只可雲水本無波。必不得雲波中無水。如迷東為西。只可雲東處無西。終不得雲西處無東。若唯從迷說則波無水名。西失東稱。情性合譬思之可知。無情有無例之可見。

於是野客恭退吳跪而諮曰。波水之譬其理實然。僕曾聞人引大智度論。雲真如在無情中但名法性。在有情內方名佛性。仁何故立佛性之名。餘曰。親曾委讀細撿論文都無此說。或恐謬引章疏之言世共傳之。汎為通之。此乃迷名而不知義。法名不覺。佛名為覺。眾生雖本有不覺之理。而未曾有覺不覺智。故且分之令覺不覺。豈覺不覺不覺猶不覺耶。反謂所覺離能覺耶。

客曰。若爾至佛方會。凡離何乖。餘曰。子為學佛。為學凡耶。理本無殊。凡謂之離。故示眾生令覺不覺。故覺不覺自會一如。故知。覺無不覺不名佛性。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是則無佛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若同真如。諸教不見無情法界及實際等。若在無情。但名法性非佛性者。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雲。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豈非諸法本有舍那之性耶。又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精進慧雲。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豈於無性又云無修能見牟尼。又真實慧雲。一切法無相。是則真佛體。既真佛體在一切法。請子思之。當免迷教。及迷佛性之進否也。故真如隨緣即佛性隨緣。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與真如體一名異。故佛性論第一雲。佛性者。即人法二空所顯真如。當知真如即佛性異名。華嚴又云。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言眾生非眾生。豈非情與無情。二俱隨緣並皆不變。故俱非有。所以法界實際一切皆然。故知法性之名不專無情中之真如也。以由世人共迷法相名異體一故也。然雖體同不無小別。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雲佛性理性真性藏性實性等。無性名者多通凡聖因果事理。如雲法界及實相等。如三昧陀羅尼波羅蜜等。則唯在於果。所以因名佛性等者。眾生實未成佛得理證真開藏。以煩惱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習名佛等性。而諸教之中諸名互立。涅槃經中多雲佛性者。佛是果人。言一切眾生皆有果人之性。故偏言之。世人迷故而不從果。雲眾生有故失體遍。又云遍者。以由煩惱心性體遍。雲佛性遍。故知。不識佛性遍者。良由不知煩惱性遍故。唯心之言豈唯真心。子尚不知煩惱心遍。安能了知生死色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何者。依報共造正報別造。豈信共遍不信別遍耶。能造所造既是唯心。心體不可局方所故。所以十方佛土皆有眾生理性心種。以性喻空。具如涅槃一十復次。故知。不曉大小教門名體同異。此是學釋教者之大患也。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及亦得解脫等。子初不達餘之義旨。故聞之驚駭。為子申已理合釋然。故知。世人局我遮那唯陰質內。而直雲諸法是無情者。則有二種不如外道。外道尚雲我大色小我遍虛空。又外道猶計眾塵所成。亦不直雲無情而已。又有二種不如小乘。小乘尚雲猶業力造造遍三界。又小乘猶知諸法無常。亦不直雲無情而已。又有二種不如共乘。共乘尚知造心幻化幻遍三界。又知諸法體性即真。若次第乘故非所擬。子聞是已。亦合薄知教法權實佛性進否。

客曰。仁善分別實壞重疑。信一切法皆正因性。而雲正中三因種遍修遍果遍。又云一塵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情猶未決。餘曰。良由自昔不善遍攬因果自他依正。觀於己心心佛眾生。亦由不閱諸教大旨。不曉佛說果德之意。不達佛現互融之由。餘欲開導子之情懷。更以四十六問而問於子。子若能曉餘之一問。則眾滯自消。法界融通。釋然大觀洞見法界生佛依正。一念具足一塵不虧。

問佛性之名從因從果。從因非佛。果不名性。問佛性之名常無常耶。無常非性。常不應變。問佛性之名共耶別耶。別不名性。共不可分。問佛性之名大小教耶。小無性名。大無無情。問佛性之名有權實耶。對體辯異其相何耶。

問無情之名大小教耶。大教大部有權實耶。問無情無者無情為色為非色耶。為二俱耶。問無情色等佛見爾耶。為生見耶。為共見耶。問無情敗壞故無性者。陰亦敗壞性亦然耶。問無情是色。法界處色為亦無耶。為復有耶。

問唯心之言子曾聞耶。唯只是心。異不名唯。問唯心之言凡聖心耶。若聖若凡二俱有過。問唯心名心造無心耶。唯造心耶。二俱有過。問唯心唯心亦唯色耶。若不唯色。色非心耶。問唯心所造唯依與正。依正能所同耶異耶。

問眾生量異性隨異耶。不爾非內爾不名性。問眾生惑心。性遍不遍神我四句。為同異耶。問眾生有性唯應身性亦法性耶。亦報性耶。問眾生本迷迷佛悟耶。佛既悟已。悟生迷耶。問眾生一身幾佛性耶。一佛身中幾生性耶。

問佛國土身為始本耶。始本同耶。為復異耶。問佛土佛身為一異耶。一無能所。異則同凡。問佛土界分生亦居耶。為各所居佛無土耶。問佛土所攝為遠近耶。何土與生一異共別。問佛佛土體為同異耶。娑婆之處為共別耶。

問佛成道時土亦成耶。成廣狹耶。不成有過。問佛成見性與生見處為同異耶。離二不可。問佛成土成。與彼彼成。彼彼不成為一異耶。問佛成三身。與彼彼果及彼彼生為一異耶。問佛成身土成何眼智。見自他境初後如何。

問真如所造互相攝耶。不相攝耶二俱如何。問真如之體通於修性。修性身土等不等耶。問真如隨緣變為無情。為永無耶。何當有耶。問真如隨緣隨已與真為同異耶。為永隨耶。問真如本有為本無耶。與惑共住同異如何。

問波水同異。前後得失。真妄同異。法譬如何。問病眼見華華處空處。同異存沒法譬如何。問鏡像明體本始同異。前後存沒法譬如何。問帝網之譬唯譬果耶。亦譬因耶。果無因耶。問如意珠身身有土耶。唯在果耶。通因如何。

問行者觀心心即境耶。能所得名同異如何。問行者觀心一耶多耶。一多心境同異如何。問行者觀心為唯觀心亦觀身耶。亦觀土耶。問行者觀心在惑業苦。內耶外耶同耶異耶。問行者觀心心內佛性為本淨耶。為始淨耶。問行者觀心心佛眾生因果身土法相融攝一切同耶。

如是設問不可窮盡。為斷子疑且至爾許。

客曰。何以不多不少。唯四十六。餘曰。攻惑。攻疑。攻行。攻理。通教通義。通自通他。一問亦足。為對鈍根故四十六。及對六即分證離為四十一位。兼前及後故四十六。應知一問亦皆能攻餘四十五。餘一一位仍須皆具四十六。問乃至無量亦復如是。

客曰。仁所立義灼然異僕於昔所聞。僕初聞之。乃謂一草一木一礫一塵。各一佛性各一因果具足緣了。若其然者僕實不忍。何者草木有生有滅。塵礫隨劫有無。豈唯不能修因得果。亦乃佛性有滅有生。世皆謂此以為無情。故曰無情不應有性。僕乃誤以世所傳習難仁至理失之甚矣過莫大矣。餘曰。子何因猶存無情之名。

客曰。乃僕重述初迷之見。今亦粗知仁所立理。只是一一有情心遍性遍。心具性具猶如虛空。彼彼無礙彼彼各遍。身土因果無所增減。故法華雲世間相常住。世間之言凡聖因果依正攝盡。餘曰觀子所見。似知大旨。何不試答向之一問。

客曰。仁向自云若思一問眾滯自消。僕若答者即以一答遍答眾問。何一問之有耶。餘曰。請述其旨。

客曰。僕還攬向諸問意。若消眾滯即名為答。何假曲申一一問耶。何者眾問豈不由僕不受無情有性之說。僕今受之此即是答。餘曰。大略雖爾未曉子情。

客曰。仁所立義關諸大教難可具陳。僕略論之冀垂聽覽。豈非曉最後問三無差別。即知我心彼彼眾生一一剎那。無不與彼遮那果德身心依正。自他互融互入齊等。我及眾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變遍攝。世人不了大教之體。唯雲無情不雲有性。是故須雲無情有性。了性遍已則識佛果具自他之因性。我心具諸佛之果德。果上以佛眼佛智觀之。則唯佛無生。因中若實慧實眼冥符。亦全生是佛無別果佛。故.生外無佛。眾生以我執取之。即無佛唯生。初心能信教仰理亦無生唯佛。亡之則無生無佛。照之則因果昭然。應知眾生但理諸佛得事。眾生但事諸佛證理。是則眾生唯有迷中之事理。諸佛具有悟中之事理。迷悟雖殊事理體一。故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爾諸佛咸然。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苦藥昇沉。一一皆計為己身土。淨穢宛然成壞斯在。仁所問意豈不略爾。餘曰。善哉善哉。快領斯旨。實可總知諸問綱格。此即已答百千萬問。何獨四十六耶。

客曰。幾不遇仁此生空喪。必依此見獲勝果耶。餘曰。必欲修習教法未周。若不善餘一家宗途。未可委究行門始末。安能遍括教行事理惑智因果依正心法。用為凡夫初心觀首。然子所領似虛其情。計子觀道猶為罔象。

客曰。觀道者何。仁師誰耶。法依何耶。餘曰。子豈不聞。天台大師靈山親承。大蘇妙悟。是餘師也。摩訶止觀所承法也。以二十五法為前方便。十法成乘觀於十境。十境互發觀時進否。此觀道之大略也。諸問且令識十乘初妙境而已。餘乘諸境不暇論之。客曰。善哉。僕當慕之。以為永劫之仗託也。

客曰。屢聞講說。大乘諸師猶以無情佛性。為一別見何耶。餘曰。此有由也。斯等曾覩小乘無情之名。又見大乘佛性之語。亡其所弘融通之譚。而棄涅槃虛空之喻。不達修性三因離合。不思生佛無差之旨。謬斆傳習無情之言。反難己宗唯心之教。專引涅槃瓦石之說。不測時部出沒之意。如福德子而無壽命。弱喪徒歸○猶迷本族。如受貴位不識祖宗。亦如死人而著瓔珞。用是福為用瓔珞為。法相徒施全迷其本。忽遇斯等應以如上諸意問之所弘之典大小乘耶。尚失小乘已如前說。

客曰。斯失者眾。聞仁所宗四教釋義可得聞耶。餘曰。此之四釋關涉五時牢籠八教。十方三世大小乘法咸攝其中。豈可率爾譚其始末。

客曰。若爾可能以四教。略判佛性無情有無心造心變具不具耶。餘曰。略示方隅斯亦可矣。何者自法華前藏通三乘俱未稟性。二乘憚教。菩薩不行。別人初心教權理實。以教權故所稟未周。故此七人可雲無情不雲有性。圓人始末知理不二。心外無境誰情無情。法華會中一切不隔。草木與地四微何殊。舉足修途皆趣寶渚。彈指合掌咸成佛因。與一許三無乖先志。豈至今日雲無情無言心造心變咸出大宗。小乘有言而無其理。然諸乘中其名雖同義亦少別。有共造依報各造正報。有共造正報各造依報。眾生迷故或謂自然梵天等造。造已或謂情與無情。故造名猶通。應雲心變。心變復通。應雲體具。以無始來心體本遍。故佛體遍由生性遍。遍有二種。一寬廣遍。二即狹遍所以造通於四。變義唯二。即具唯圓。及別後位。故藏通造六。別圓造十。此六及十括大小乘教法罄盡。由觀解異故十與六各分二別。藏見六實。通見無生。別見前後生滅。圓見事理一念具足。論生兩教似等。明具別教不詮。種具等義非此可述。故別佛性滅九方見。圓人即達九界三道。即見圓伊三德體遍。

客曰。如何能攝依正因果。餘曰一家所立不思議境於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曰念中具有因果凡聖大小依正自他。故所變處無非三千。而此三千性是中理。不當有無有無自爾。何以故。俱實相故。實相法爾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無生。故雖三千有而不有。共而不雜。離亦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

客曰。其理必然。僕深仰之。此為憑教為通依諸部。為專在一經。餘曰。斯問甚善。能使其理永永不朽。雖則通依一切大部。指的妙境出自法華。故方便品初。佛嘆十方三世諸佛所得微妙難解之法。所謂諸法實相如是相等。當知如是相等即是轉釋諸法實相。以諸法故故有相等。以實相故相等皆是。實相無相相等皆如。

客曰。云何三千。餘曰。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又依大經及以大論。立三世界故有三千。具如止觀及廣記中。故知。因果凡聖恆具三千。是故嘆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十方世界稻麻二乘如恆河沙。不退菩薩並不能知斯義少分。即指前之七種人也。是故身子三請慇勤。十方三世諸佛開顯。釋迦仰同無復異趣。大車譬此。宿世示此。壽量久本唯證於此。根敗適復獲記由此。菩薩疑除損生增道。始初發心終訖補處。豈有餘途並託於此。由前四時兼但對帶部非究竟。故推功法華。涅槃兼權意如前說。當知一乘十觀即法華三昧之正體也。普現色身之所依也。正因佛性由之果用。緣了行性由之能顯。性德緣了所開發也。涅槃真伊之所喻也。法華大車之所至也。諸大乘意准例可知。子得聞之。可謂久種勤而習之無使焦敗。願未來世諸佛會中與子相遇。

於是野客悲喜交集曰。投身莫報粉骨寧酬。唯以此義隨方轉說。以報所聞如何。餘曰。佛有誠誡自可為規。經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思方便先小後大。此乃以偏助圓方可為說。又云。當來世惡人破法墮惡道。志求佛道者廣讚一乘道。此即簡人方可為說。然末代施化復未知根。亦可如安樂行中但以大答。亦可如不輕喜根而強毒之。故首楞嚴中聞生謗者後終獲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應運大悲無惱他說。子應從容觀時進否。將獲彼意順佛本懷。若有眾生未稟教者。來至汝所先當語云。汝無始來唯有煩惱業苦而已。即此全是理性三因由未發心未曾加行。故性緣了同名正因。故云眾生皆有正性。既信己心有此性已。次示此性非內外遍虛空。同諸佛等法界。既信遍已次示遍具。既同諸佛等於法界。故此遍性具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諸佛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說土說。大小一多亦復如是。有彼性故故名有性。若世人云。眾生唯有清淨之性。加修萬行為功用體。故至果時方有大用。此乃佛有眾生之性。不名眾生有佛性也。三無差別斯言有徵。寄言說者勿負斯教。若言眾生有正因性與法身等。不與報化等者。還成眾生與眾生等。何者若除報化猶是眾生。若言等於有報化之法身。其如法身非報化外。以是言之故須悉等。今此示有是示種性。示遍是示體量。示具是示體德。既示三已。次令緣於一體三寶發四弘誓。進受菩薩清淨律儀。一一緣向理性三因。修行填誓。如向所聞種必相續。世世生處以人天身。佛會再聞而得解脫。若已稟方便教者。若聞若行若伏若斷。隨其所得點示體具。故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故法華中五章開權。一一但云是法皆為一佛乘。故眾生聞已皆得種智。散心講授者。隨宜設化。一種觀心者。從心示之。若憚教生諍競者。應當語云聞已成種不敢輕汝。汝等行道皆當作佛。故大師判教末雲。佛法不思議。唯教相難解。二乘及菩薩。尚所不能測。何況諸凡夫。而欲判此事。譬如生盲人。分別日輪相。欲判虛空界。一切諸色像。而言了達者。畢竟無是事。是故有智者。各生慚愧心。自責無明暗。舍戲論諍競。大師親證判已尚自謙喻後輩。餘今准此一家宗途。獎導於子。非師己見。子亦順教如是流行。

野客於是歡喜頂受。自爾永劫唯奉持之。所在宣弘不違尊命。歛容再拜安庠而出。忽然夢覺。問者答者。所問所答都無所得。

金剛錍(竟)


上篇:天台四教儀

下篇: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西方確指

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餘...

明佛法根本碑

明佛法根本碑 大興善寺大曼拏攞阿闍梨三藏智慧論述 佛...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並序) 南嶽沙門法照於上...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

碧岩錄序 至聖命脈。列祖大機。換骨靈方。頤神妙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佛教詞典】前念

(術語)心法相續,豎分析之,至其極處謂之一念,念之...

【佛教詞典】十如權實

(術語)五類十如中前四為權,後一為實。法華玄義二上...

擁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佈施以外,奉獻自己的能力或勞力幫助他...

如何克服節後綜合症

長假早已悄然結束,短暫的閑暇,似乎打亂了往常的生活...

臨終的人要達到正念,要有這三種力量

如果你看《彌陀要解》,你就會知道,我們臨終的人要達...

資深律師總結小三的十類悲慘下場

這些天,我將自己十年來所經辦案例中小三做了一個系統...

神奇的誦經聲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著一個比丘僧。比丘對佛法真可...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會不會是魔所現的

請看下面。第三個疑問:寧保非魔疑。就是有人問,臨命...

真正的主人翁被遺忘了

形,就是我們的業報的身體。如果我們執著這個身體為真...

地藏菩薩名號的來源

在我們佛教界裡頭,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要講...

寶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長者您喜獲麟兒!哇!真是太不可思議...

末法時期還能發輪迴度眾生的願嗎

淨土祖師講願立則道業可成發願為先。那我們該發什麼樣...

聖嚴法師:對小孩的愛與寵應如何拿捏

問: 現代人小孩生得少,甚至不生,有很多孩子是獨生...

鈍功熏修老實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後,我們該怎樣去修學淨土一法...

【視頻】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