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門要略

天台智者大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夫人修禪學慧法門。先明方便。後明正觀。方便者凡有五種。初具五緣。一者衣食具足。二者持戒清淨。三者閑居靜處。四者息諸緣務。五者親近善知識。五緣若闕則妨安心。若無善知識則不知遮障。為此義故須具五緣也。

二呵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也。此五種能生行人欲樂之心。貪愛無足。若不呵卻則妨正業。故須呵卻。

三棄五蓋。此五蓋者。一貪慾蓋。二瞋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此五若棄捨。心則得安也。此五在心則纏覆不明。

四調五事者。一調食不飢不飽。二調眼令不節不恣。此二就定外調之。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就定內調之。調身者。令不寬不急是調身相。次調息者。令息出入綿靜細。如有如無。資神安禪。守之心易得定。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次調心者。若多覺觀浮動。須繫念在齊中。制諸亂想。若心沈惛。頭低睡熟無記者。當系鼻端。令心在緣無分散意。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調心相。次復正於坐中。若覺身息心三事不調者。即須用前法調之。三事若調禪定可獲。次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次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有散。次微微動身。次動肩脾手頭頸等。次動兩足膝等。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按兩掌令暖掩兩眼。然後開眼。待身汗燥方可隨意。若不爾者令人作病。

第五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是也。釋雲。欲者。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禪定智慧諸法門也。精進者。持戒清淨。初中後夜專精進修習無上道法[廿/匕]。念者。念世間法治生產業。一色一香無非佛法也。巧慧者。思惟世間陰界入等。一一皆入如實。令魔界即佛界。為佛事如薩陀波倫也。一心者。既知世法即是出世法。應當專修定慧二法。令與法性相應。心如金剛無能壞者。故名一心也。此上並是坐禪。約出入略示此法。夫欲發心學道。先須問路。路有通塞。法有是非。心有邪正。今且約坐禪示其相。餘則可解。塞路者。苦集為塞。道滅為通。無明十二因緣為塞。無明滅為通。六蔽為塞。六度為通。若有三塞。破之令通也。次簡邪正者。一若為利養破戒等事發心學禪者。此發泥梨心。行地獄道。二若求名聞望他稱譽而學禪者。是發謟曲心。行鬼道。三若為眷屬徒眾多檀越等。是發飛走心。行畜生道。四若為勝他妒忌者。是發丑陋心。行修羅道。五若為此生謝後恐失未來人身。兼持戒而發心學禪者。是發欲界下心。行人道。六若為求今世後世自然果報。兼修十善。是發欲界上心。行天道。七若為捍伏於他復層自舉。狼踞唐視令物歸仰者。是發魔羅心。行第六天道。八若為求今世後世禪定靜樂者。是發梵心。行色天道。九若為求世智辨聰無事不知者。為此學禪者。是發外道心。行無想行天道。十若為思惟世間生死牢獄甚可猒患。出世涅槃清淨寂滅甚可欣樂。為此發心欲速出三界者。是發無漏心。行二乘道。非心無量。略示十種非心耳。前九是世間心。是生死心。後一是出世心。是涅槃心。是聖人心。是解脫心行者。汝學修道應善識邪正。莫浪發心。二乘出世間尚簡是非。況前諸心妄謂為是。若欲與理相應者。但首作人事。莫強知他事。即是更相憎恨世世相憎。非但此生無道無果。累及後生。能閉口合掌塞耳端坐修心者。是出世聖人。若不爾者。餓鬼畜生之道難得免離也。

次明修止觀者。先約坐中修者。行人於坐中為亂想覺觀修三止。一名系緣止止者。謂繫心鼻端隔齊間等處。系緣守境。令念心不散。二名制心止止者。隨心不起。即須制之不馳散也。此二是事止耳。三體真止止者。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即須體之。知悉從緣生。從緣生之法無有自性。既知無性即不取著。以不取故妄念心息。是名為止。止心不動名為無為。無為者即諸法本源。若能安本源則一切妄想生死業行即皆空寂。即泥洹道。真法實也。略明三止竟。次作觀者。謂正觀中道諸法實相智慧也。行者於坐禪中。隨心所緣一切諸法。若善法。若惡法。若無記法等。隨所緣念念不住。雖如上體真而不止者。即當反觀所起之心從何處生。從過去生耶。現耶。未來耶。若從過去生者。過去已滅云何能生。若從現在生者。現在念念不住云何能生。若從未來生者。未來未至云何能生。三世求生畢竟不可得。當知此心但有名字。名字之法本自無生。無生故。無滅故。無滅即是中道第一義諦觀也。又撿此心為有為無。若心無者。云何有念。心若是有者。應當自有。何須緣發始有心生。當知此心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正觀也。

復次。於禪中沈惛睡熟頭低無記者。即須修觀。分別法相。對治沉病。若於坐禪中心散動越逸攀緣萬境。即須用止除亂想。一心念之。若修止時心安快樂。即應修止。又修止時能破睡散。即應修止。又修止時豁豁欲想清淨。即應修止。又修觀時心地靜樂。即宜修觀。又修觀時道心郁起。即宜修觀。又修觀時能破煩惱惡見。即宜修觀。觀若有益即常修觀。止若有益即常修止。行者善須斟酌。巧用止觀調心。令妄念不起。即是善能用心。有少道理也。

次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歷緣有六。謂行.住.坐.臥.言語.作務也。對境亦有六。謂六根對六塵也。緣與境合有十二事。初就行中修止觀者。行者欲行之時。即應思惟。我今為何事故行。若為惡事無益等事。即不應行。若為善事利益等事。即應行。行中修止觀者。即應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今推此行及諸法悉是虛妄。求實叵得。妄念不起。是名為止。復作是念。由心運身。故有去來及行中一切法。令及觀此行中之心。不見相貌來處去處。無生無滅。當知行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於行緣中修止觀既然。餘五緣例爾。次對境修止觀者。見色之時。即知如幻如化。不起貪染。心安寂然。是名為止。當及觀見色之心從何而生。為從眼根生。為從色塵生。為根塵合生。為離根塵生。若見色從眼生者。未見色時心應已生。若從色塵生者。何關我耶。若從合生者。撿此根塵為各有心。為各無心。若有心能生心者。合時應有兩心。若各無心能生心者。無有是處。若離根塵有心生。亦無有是處。當知見色之心本自無生。但有名字。名字性空。畢竟無實。是名為觀。於眼見色時修止觀既然。餘五根對五塵例爾。

次於禮佛中修一心三觀者。觀一念禮佛之心。即空即假即中。觀心即空是禮報佛。觀心即假是禮應佛。觀心即中是禮法佛。一禮即三禮。一佛即三佛。雖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圓禮。亦名不思議禮佛。又誦經旋繞歷緣對境與心動念皆例如此。用三觀也。問。一心三觀有何功用。答。即空觀破四住惑。即假觀破塵沙惑。即中觀破無明惑。一心三觀。三諦圓破五住。五住煩惱破即三身顯。四住破即報身顯。塵沙破即應身顯。無明破即法身顯。又三觀成故即三德滿。中觀成即法身滿。假觀成般若滿。空觀成即解脫滿。三德滿故名秘密藏。佛及眾生悉入其中。畢竟無所有。永寂如虛空。若然者。云何復言有一切法佛以假名字引導諸眾生。復次泥洹真法實眾生從種種門入。令粗依一理。略出此法。示初心行人。不可執此為是餘者為非。若得此意者。則千車同轍萬流咸會也。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眾生身內法身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行人常斂念。觀四大五陰空無所有。名為道。


上篇:重治毗尼事義集要

下篇:觀心誦經法記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請觀音經疏

請觀音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頂法師記 此經從人...

緇門警訓

重刊緇門警訓序 一性圓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爾輪迴...

金剛般若經疏

金剛般若經疏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略釋經題。法譬標名。...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孫繼忠集 景德四年六月十五日。...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

進大慧禪師語錄奏札 (臣)僧(蘊聞)竊以佛祖之道。雖非...

宗鏡錄(100卷)

宗鏡錄卷第一 宗鏡錄卷第二 宗鏡錄卷第三 宗鏡錄卷第...

華嚴五十要問答

鍥華嚴五十要問答序 五十要問答二冊者。華嚴第二祖雲...

【註音版】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註音版】佛說諸行有為經

佛說諸行有為經...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說犢子經

佛說犢子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龍王兄弟經

龍王兄弟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教詞典】慈航

渡人脫離苦海的意思。...

【佛教詞典】大赤華

(植物)法華所說四花之一。光宅法華義疏二曰:摩訶曼...

業障生起了該怎麼辦

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

何曾生過,又何曾死過

眾生的心是很複雜的,實際慢慢地就能體會到,不管我們...

皈依的三寶有兩種

我們在前面講到皈依的兩種內涵,這個地方講到我所皈依...

息諍論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

【佛學漫畫】人身難得

人身得來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極低,遇正法更難,如果這...

獲得真正的圓滿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時縈懷,不經意就自然浮現的字眼與期盼...

曇鸞大師的念佛說

曇鸞(476-542),是南北朝時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號...

只要執持名號,就具足了一切

阿彌陀佛叫萬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實相德能,凝聚在...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聖嚴法師《永不疲倦》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大智度論...

出世與入世

無相禪師行腳時,口渴尋水,這時看到一個青年在池塘裡...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

【視頻】經典佛曲系列-晚課

經典佛曲系列-晚課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一佛一拜)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一佛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