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網經古跡記卷下(本)
青丘太賢集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法門品第十
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經。爾時盧舍那佛至自性清淨 已下十一頌半第二勸信。信為入法之本。戒為住法之原。所以說偈更令信戒。然菩薩戒略有三門。一受得門。二護持門。三犯失門。初受得者。六道眾生但解師語。要須先發大菩提心。謂誓定取無上菩提窮未來際利樂有情。如瑜伽雲。菩提心者決定希求以為行相故。無上菩提一切有情義利為境。發此心已有二種受。一者一分受隨其受者意樂所堪。或受一戒或多皆得成戒名為菩薩。不同聲聞必總受持若其一分不名比丘。謂令現身得阿羅漢。圓滿軌則建立學處。十戒具戒各必總受。若凡若聖受學一軌。即由此義簡擇人器。除有遮難及餘趣也。菩薩不爾。隨分戒故。謂凡必無現身成佛。要經無數大劫修故。從但解語乃至金剛。隨其位力漸漸修滿。如成山海塵渧為初。既大菩提無德不攝。欲成彼聚何善非因。即由此義不擇趣生。但解師語發心皆得。雖但解語唯受一戒。猶勝二乘一切功德。羅漢功德但為自身。於有情界無有恩分。菩薩一戒為度一切。無一眾生不荷恩故。二者全分受。謂三聚戒。攝律儀者斷一切惡。惡謂一切應斷捨法。從初發心斷殺生等。三賢十聖伏斷二障。乃至佛捨生死法故。攝善戒者修一切善。善謂一切應修證法。從初發心隨分所學。三賢十聖各十勝行。乃至佛證二轉依故。饒益有情者度一切眾生。從初發心隨分教化。窮未來際度一切故。非諸凡夫即能一切三聚頓誓。漸修滿故。如是無礙所發願行於諸願行最無上。故隨所生處心其中王。然無畢竟堪為其果。唯除無上正等菩提。第二護持者略有十門。一隨心門。隨其宿習心樂住故。猶如世間隨其本色雖一薀水緣碧等異。故先固一漸具餘行。如本業雲。若受一戒名一分菩薩。乃至具受名具分菩薩故。然佛所制應漸遍學。由此第二有遍學門。如瑜伽說。聲聞自利尚護他心。況諸菩薩利他為先。故應遍護諸譏嫌戒。然智論雲。新行菩薩不能一世一時遍行五度。如護三衣不能施等。由此第三有隨性門。相違學處現在前時。唯護性戒縱遮戒故。如攝大乘菩薩性罪不現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然瑜伽雲。若有勝利性罪現行。由此第四有隱密門。如攝大乘行十惡故。就中瑜伽但開七非。然其第三但非性罪。於無屬女許欲行故。攝大乘論通開邪行。以言十惡見利行故。如殺生等隨一攝故。然莊嚴雲。由利群生意起貪不得罪。瞋則與彼違。恆欲損他故。由此第五有順勝門。愛順大悲故罪為劣。瞋彼相違。罪為重故。如瑜伽雲。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乃至廣說。又智論雲。菩薩不惱眾生為戒。不同聲聞求現涅槃。淫欲雖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菩薩不求現世涅槃。往返生死具資糧故。然瑜伽雲。若欲斷彼生起意樂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起瞋蓋等。無所違犯。由此第六有意樂門。由意樂力惡無犯故。如十住論。慳心不解不能施時。謝今未熟後當施故。然經亦說。護戒之心如惜浮囊及草系者。由此第七有怖畏門。見微遮罪如性罪故。然涅槃雲。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由此第八有成勝門。作善有勝且放止故。然莊嚴雲。雖恆處地獄。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由此第九有護障門。雖有作善護小乘故。如大般若云。若菩薩設殑伽沙劫受妙五欲。於菩薩戒猶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解雲。雖貪所污。大心不盡。無無餘犯。故名無犯。然文殊問經云。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薩波羅夷罪。由此第十有究竟門。若取法相非究竟故。如大般若。應以不護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第三犯失者。謂菩薩戒無無餘犯。如有一分受。有一分持故。不同聲聞犯一重時。便破一切失比丘性。如本業經。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心謂期心。若不放捨無盡戒願。無有盡犯。無邊戒故。由此轉生。戒亦恆隨運運增長乃至成佛。猶如河水日夜不停運運遷流自到大海。唯除故捨大菩提心。彼既心盡戒亦盡故。然犯重戒略有二種。一破二污。若以上品煩惱纏犯。隨所犯支失戒律儀。若中下纏唯污不失。如瑜伽雲。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淨戒律儀。不同聲聞一犯即捨。又上纏犯雖失淨戒。經說即懺亦得重受。不同聲聞如斬頭者現身不能復入僧數。廣引教理如宗要釋。且止傍論釋頌二門。謂初六頌傳誦本師門。釋迦傳誦本師序故。後五頌半末主顯揚門。釋迦自演戒宗要故。初亦有二種。初五頌顯主尊勝門。後之一頌讚戒功能門。初亦有二。初二頌半現身本末門。後二頌半說法本末門。
經。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
述曰。現身本末門略有四重。此初他受用身。傳說。此身應第二地。戒波羅蜜此經宗故。非自受用。華嚴等說彼無邊故。方者正也。千葉台總成二地菩薩淨土。此中台上是身所居。千葉即是所化部落。如仁王雲。信忍菩薩百佛千佛萬佛國中化現百身千身萬身。十地經云。二地菩薩入千世界見千佛故。於此台上別有佛座。此千葉台有說是座。非也。上卷別說盧舍那佛坐百萬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故。既說我住蓮華藏世界海。其台周匝有千葉。一葉一世界。我化為千釋迦。復有百億須彌。明知是土。有難。彼土豈狹彌陀圓光。經說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故。此難不然。佛光不定。釋迦亦照無量剎故。或既言如。但比廣大。未必量同。如眼喻海。故知百萬蓮華為座。何故諸佛蓮華為座。表佛雖在世如不著水故。
經。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
述曰。第二淨土化身。傳說。此身應地前機。有說。唯四善根方生淨土。理未必然。淨土經說餘亦生故。淨穢同處隨業異見。猶如四識等事心異。如說鶖子所見山河螺髻梵王反寶土故。
經。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
述曰。第三穢土化身。言一國者一須彌界。以世界別南洲現故。瑜伽論雲一大千有百俱胝界。雜集雲一俱胝量當於百億。何故此中唯言百億。億有多種。瑜伽且依十萬為億。此經千萬故不相違。此依麁相且說一類須彌世界。據實樹形人形倒及側等。各隨其類遍滿諸方。異類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出過思議之表。然皆攝在蓮華台藏世界海中。並盧舍那轉法輪處。
經。各坐菩提樹至盧舍那本身。
述曰。第四舉淨穢土。機根頓熟一時重化。攝末歸本。如上卷雲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故。
經。千百億釋迦至十重四十八。
述曰。第二說法本末。盧舍那身雖非凡境。加力見聞接眾而至。既貫三際之則。非隨時宜所制。故說我誦不言說也。味中之上名為甘露。故喻樂中最極涅槃。戒則出苦證樂之門。故言聽誦甘露門開也。或說戒經名之為門。所詮之戒名為甘露。教能開理出三界門。對機而顯是為開也。凡心易竭。勝影難留。故歸本處誦本師戒。此中本師謂即本身。或可戒法名為本師。佛所師故。
經。戒如明日月至由是成正覺。
述曰。此即第二讚戒威力門也。戒破罪闇猶如日月。莊嚴行者如瓔珞珠。如遺教雲。慚愧之衣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或說。性戒明如日月。遮戒莊嚴如瓔珞珠。破性罪闇嚴性戒故。萬行之始以戒為本。萬行之終菩提為果。是故三際皆由戒成佛。三聚如應成三德故。如瑜伽雲。如是所集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攝。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經。是盧舍那誦至轉授諸眾生。
述曰。自下末主顯揚門。此有四門。一展轉開化門。二所成戒相門。三能受有情門。四開許廣說門。此即初也。謂上六頌本師誦出。如我傳誦汝亦應爾。戒手相接佛種即不斷也。
經。諦聽我正誦至戒品已具足。
述曰。第二門也。世尊所制一切禁戒上乘下乘皆從此出。故言佛法中戒藏也。簡定道戒故言波羅提木叉。梵雲波羅提。此雲別也。若具應言毘木叉。此雲別解脫。別出非故名別解脫。又遺教雲。戒是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謂由此戒我當成佛。猶如釋迦由戒已成。便不起餘不同分心。爾時名為戒品具足。善思分限名為戒故。如本業雲。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其心若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此中心者大乘心也。非諸退乘及未發心之所能得。
經。一切有心者至真是諸佛子。
述曰。第三門也。應者容也。有障無性不成戒故。此戒最勝。何易聲聞。誰言易得。難發心故。無上菩提無德不攝。發心所修無善不因。故有心者得發大心。所有願行皆成因性。即入諸佛位者。佛位有二。一發心滿位。二行果滿位。今入初故。初發之願無不周圓。與佛無異。言同大覺。如契經云發心畢竟二無別故。已得此位真是佛子。從佛法生紹佛位故。頌曰。方便父信種。般若母禪胎。慈悲為養母。佛子紹位生。廣說此義如攝大乘。
經。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其第四門如文可解。
經。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一切佛大乘戒。
述曰。自下第三結戒序中有二。初經家序。後世尊序。此即初也。言爾時者。從天宮來應現時也。釋迦此雲能。牟尼即寂也。菩提樹者在摩伽陀國。於此樹下有金剛台。此下證覺名菩提樹。何故初頓結者。三乘萬行從此生故。三際決定不待犯故。不同聲聞隨時漸制。如文殊問經及涅槃經云。先預製戒。世間生疑故。如補衣隨破隨補。今菩薩戒則不如是。故初成佛初結此戒。依十地論。成道初七日自受法樂。第二七日方起言說。今雲初結應第二七。孝謂養育。順即恭敬。知恩報恩即是孝道。恩有二種。一滋長生身恩。謂即父母。二長養法身恩。即師僧等。以財法二如應敬養。此中師僧三寶至道如次助伴所依所緣。所以別舉。孝名戒亦名制止者。孝為百行之本。先王要道。戒為萬善之基。諸佛本原。善從此生。孝名為戒。惡從此滅亦名制止。所以孝戒名異義同。言即口放等者。放光招眾。放無量光而招有緣。表無礙門照導長夜。言大戒者大乘戒也。是以此中無聲聞眾。
經。佛告諸菩薩至非無因故。
述曰。自下佛序如次序成師法弟子三輪相也。師有二種。一本謂佛。二末菩薩。故言我誦汝等亦誦。半月誦者。雖師隱沒依法住故。增即易退減即難進。為不退戒進修定慧。是故半月不增不減。如遺教雲。波羅提木叉是汝等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言發心者十信位也。行實有退。非三賢之正位。十發趣者十住也。三賢初故。十長養者十行也。長養聖胎故。十金剛者十迴向也。攝五力故。本業下卷皆地前故。戒能破暗。以光為瑞。常所誦持從口而出。故說有緣非無因也。
經。光光非青黃至應讀誦善學。
述曰。此第二法也。此中光光謂諸戒也。從喻瑞相而得名故。戒雖名色而非顯形。以依善思分限立故。無質礙故非色。無緣慮故非心。不離緣故非有。不即緣故非無。以非有故非因果法。以非無故諸佛本原。佛本原故菩薩根本。以與因果作根本故。由此時眾亦為根本。是以佛子初受後持誦文學義。
經。佛子諦聽至第一清淨者。
述曰。此即第三所被弟子。言比丘者。先受聲聞。有說。迴心受戒時轉成菩薩戒。非也。彼依餘乘種子立故。但前小戒有助大力。菩薩乘心別種子生。於彼所熏別起無表。十八梵者色界眾也。謂三靜慮各有三天。第四有九故。無想初後許有心故。善戒經云。要先發菩提心方得受菩薩戒。如何淨居亦得受戒。有說。十八言總意別。如一比丘名六群。有說。除無想淨居別有十八梵。如本業經。下三靜慮各有四天。第四六故。有說。據實亦有成佛。然唯識論總成色界有迴心。已傍述未建立迴向菩提聲聞教。雲若依般若不發大心即五淨居無迴心者。不謂了義亦無迴心。於中且依受不共戒。許黃門等亦受得戒。若遍學行別受七眾當知遮難同聲聞受。有問。若黃門等亦受得戒。何故經云。若言不受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得菩薩戒。無有是處。譬如重樓不由初級得第二級。無有是處。彼自解雲。必由律儀得後不共二菩薩戒故作是說。未必菩薩先發小心。皆名第一清淨者。如論超勝諸羅漢故。何故爾者。如般若言。二乘善根猶如螢火。唯照自身。大乘善根猶如日光。導一切故。
經。佛告諸佛子至我亦如是誦。
述曰。第二正說分。此有二。初重後輕。初中有三。總標故別誦故結成故。總中有二。舉數制持故示相勸學故。此初也。瑜伽立四。如宗要釋。若善生經依在家眾唯說前六。以麁顯故。依善戒經。出家菩薩立有八重。即此十中初四後四。以共不共根本重故。此經本業總立十重。以通攝故。頌曰。四身三語意亦三。由貪瞋癡四二一。三語由三得究竟。淫瞋邪見亦非情。十中四以身業為體。智論十三雲酒及前三俱身戒故。第四六七語業為罪。餘三語隨相為第六七故。然有業道非他勝處。謂染歌等綺語所攝。此一一重各容貪瞋癡為方便。盜淫酤慳由貪究竟。殺瞋由瞋。邪見由癡。餘三由三。於他名利由嫉讚毀。瞋究竟故。淫瞋邪見或從非情。淫尸未壞是非情類故。餘唯情邊方結重罪。雖盜非情主邊結故。復次頌曰。皆自於他造。他於他亦然。自於自有五。他於自唯淫。自於他邊一切應造。他向於他亦容具十。謂教他人向他造故。自於自造。傳說有五。殺淫慳瞋及以邪見。謂舍利他自死為罪。律雲。弱背自淫面門。善生經云自施不成施。自慳即成慳。於自發憤謗理性等皆自犯故。他於自造淫有餘無。被賊所污順生愛染亦為犯故。頗有犯罪自亦不作不教他作。有。謂隨喜。頗有不發身語意業得犯戒罪。有。謂不作所應作等。此等問答廣如宗要持犯門說。已辨傍義。應釋本文。如是十重受而不誦。即迷持犯失菩薩行。既非菩薩。寧佛種子。我已果滿猶如是誦。況新學者。此中意也。
經。一切菩薩至敬心奉持。
述曰。第二示相勸持門也。涅槃經云。聲聞戒中佛知時宜。說輕為重說重為輕。大智論雲。毘尼皆為世俗攝意。不論實相。為護佛法故。不觀後世罪多少。又後世罪重戒中便輕。如道人殺牛羊等。讚歎女人戒中重後世罪輕。乃至廣說。菩薩不爾。實重說重理輕說輕。法性常然貫三際故。是謂菩薩別解脫相。欲取大果宜敬心持。如遺教雲。若勤精進事無難者。譬如小水常流穿石。無為空死後必有悔。譬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快意殺生戒第一
經。若佛子若自殺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第二別誦。此初十戒。各二門說。一顯制意。二釋經文。初制意者。世間所畏死苦為窮。損他之中無過奪命。如智論雲。設滿世界寶無有直身命。是則菩薩濟物為心。而施極怖便失其性。如瑜伽雲。若問菩薩以何為體。應正答雲大悲為體。由此最初制斯戒也。猶如聲聞出苦為先。初制欲貪最為重戒。第二釋文者。經有四門。一違犯相門。二違犯性門。三境界事門。四結成罪門。初者如經若自殺至咒殺。此即違犯差別相故。違犯性者。如經殺業至殺緣故。謂具五支必成犯故。此中殺業即究竟也。殺法方便。殺因意樂及煩惱也。殺緣事也。依此有說。不成業道不入犯重。如瑜伽說。菩薩若見欲作重罪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獄。如其不斷彼罪。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於彼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此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此闕煩惱故無違犯。意樂善故生多功德。今解。不然。不成業道亦成犯故。如諸有命皆犯重處。雖想顛倒而犯重故。況隨分戒隨位制別。如文殊問經說此戒雲。若受出世間菩薩戒而不起慈悲心。是菩薩波羅夷罪。於諸犯處論除三人。謂心狂亂重苦無戒。傳說。亦應除無憶念及有勝利。轉生不能憶。雖作無犯故。諸有勝利處一切無犯故。言境界事門者。如經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故。聲聞戒中唯取殺人。今不簡趣故言乃至。彼隨事重。今約理制。如涅槃經。佛告阿闍世王言。大王汝王宮中常勅屠羊。心初無懼。云何於父獨生懼心。雖復人獸尊卑差別。寶命重死二俱無異。若中彼壽盡剎那殺如何得罪。文殊問經說得同罪。以加彼苦緣具足故。廣如彼說。違教之罪輕重雖同。隨心境等業有輕重。如論廣說。問自品煩惱勢力應等。何故善生雲貪殺生輕瞋次癡重。答麁細雖等。所違有異。違於出離大乘正理。如其次第貪等為重。經約相通且癡為重。結成罪門者如經是菩薩至波羅夷罪。以對正行翻結罪故。常住慈悲心者。下緣群生傷愍心也。有情法爾種性系屬。屬我之類由我沒故。孝順心者。上緣勝品慚愧心也。以諸菩薩為度於我無量劫受大苦行故。菩薩應起如是二心。而快恣心殺生犯重。律雲。聲聞人作人想得波羅夷。非人人想但偷蘭遮。菩薩不爾。但於有命故意殺生皆波羅夷。波羅夷者此雲他勝處。善自惡他。惡法所勝。戒是持犯所依名處。此文略意。謂彼彼相差別。犯中以五緣犯。翻正得罪。餘諸戒文准此應釋。此中諸戒依主為名。
劫盜人物戒第二
經。若佛子自盜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此中第一制意者。施攝六度廣濟群生。盜正壞檀二利俱喪。世間丑謂盜也。如應障道廣招苦故。寧應捨身以避斯咎。何以少財自辱二世。故損依報次正報制。第二釋文。於中亦四。初門者如經自盜至方便盜。故讚歎隨喜略而不論。理應有故。其第二門如前應知。此世間門。若出世戒文殊問經云。若於他物心起盜想犯波羅夷。境界事門者。如經乃至鬼神至不得盜。此中攝重故言乃至。然有主物略有五種。一三寶物。二屬人物。三畜生物。四鬼神物。五劫賊物。其有主言攝前後也。僧祇律雲。知事人互用三寶物佛言波羅夷。寶梁經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於佛法物無有主故。復無可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用。營事比丘和僧得用。若用僧物修治佛塔。僧若不和勸俗修理。若依此文。前僧祇律約僧不和皆言犯重。互用尚爾。況盜心取。若爾何故涅槃經云。盜佛物者若知不知犯偷蘭遮。以佛於物無我所故無惱害故。漢地傳說。約無守護經說偷蘭。若有守護互用尚重。況盜何輕。故善生經望護人結重。然涅槃經說小乘戒。菩薩不爾。但有主物皆犯重故。凡三寶物難可掌之。制聽持犯難可委故。如大集言。佛聽二人。一阿羅漢二須陀洹。又有二人。一持戒識知。二畏罪慚愧。然菩薩戒亦用佛物。如瑜伽說。菩薩先於所畜資具。為作淨故以淨意樂捨與十方諸佛菩薩。見來求者不稱道理言此他物耎言發遣。若當正理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小物於諸眾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淨施物。施來求者令所願滿。由此等教和上云。軌則雖如小乘律說。然如殺生有利應行。諸佛出現皆為興法。興法之意皆為眾生。興法利生何所不用。除有染心及無勝利。但小乘戒不得互用。雖佛即法違施意故。然四分雲。供養佛塔食治塔人得食。五分雲。若白衣入寺僧不與食便起嫌心。佛言應與。又僧祇雲。若損者益者應與。十誦供給王大臣賊。小乘狹小猶見損益。何況大乘不可一定。問十誦雲。偷佛舍利淨心供養。自作念言。於彼亦師於我亦師。如是意者不犯。若盜賣者犯罪。何故盜法律中結重。法亦師故。答佛得遙申敬。法對方生解。然菩薩戒知彼不用。淨心盜學理應無犯。知障彼善。盜佛亦重。問瑜伽俱舍雲劫奪僧物破僧同類。何故大集盜僧物者罪過五逆。方等經云四重五逆我亦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答所望各別。破僧暫時。且現前僧。盜和合財普障三世常住僧道。非親障聖故名同類。言劫賊物者。物已屬彼。律不許奪。如律雲。賊奪賊物。五分雲。有比丘為賊所剝。爭得衣物。然疑問佛。佛言不犯。菩薩不然。如瑜伽雲。菩薩見有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慈逼惱。起憐愍心廢增上位。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率堵波物執為己有。利樂意樂隨力逼奪。勿令受用受長夜苦。所奪財寶各還其本。乃至廣說。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如五分雲爭衣比丘。若菩薩戒由慳財罪。若護彼罪生多功德。如是所說但有主物於無義利盜心取。乃至一草犯波羅夷。若於己物或無主物或於有主。迷謂無主。或雖有主不作盜心。不成盜故若於己物謂他而盜。或無主物謂有主物。傳說。約心結重方便。彼物實非犯重境故。若於有主迷謂無主後知不還。或於人物謂非人物。或求餘物餘人物替。傳說皆重。是犯境故。云何名為無主。物耶。如他棄等。善見論雲。子作惡事。父母趁出。後父母死。其物無主。婆娑等雲。二國中間伏藏等也。若爾百姓取山林等應盜王物。不爾。國王擬養彼故。聲聞法中五錢方重。今欲簡異言一針草。言菩薩下第四門也。孝順慈悲名為佛性。菩薩由此異二乘故。生福者利益故。生樂者安樂故。而盜人物生彼煩惱故違利益。奪命緣故亦違安樂。如智論十三頌曰。一切諸眾生。衣食以自活。若劫若奪取。則為劫奪命。
無慈行欲戒第三
經。若佛子自淫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生死牢獄淫為枷鎖。深縛有情難出離故。如智論雲。淫欲者雖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瑜伽論雲。諸愛之中欲愛為最。若能治彼。餘自然伏。如制強力劣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種過。苦而似樂故。少味多災故。不淨似淨故。初者頌曰。不忍煩惱病。行淫似樂生。猶如抓疥病。於苦樂想生。如抓疥者以苦為樂。欲所生樂應知亦然。已離欲者見欲為苦。如無疥者疥樂為苦。然諸欲塵其性虛偽能誑眾生恆生燒害。如世尊言。欲如枯骨。乃至亦如樹端爛菓。如齒骨故令無飽期。如段肉故無定屬主。如草炬故憂火恆燒。如火坑故增長渴愛。如蟒毒故賢聖遠避。如夢見故速趣壞滅。如借嚴具故但託眾緣。如熟菓故危所依地。如是應觀苦而似樂。云何諸欲少味多災。頌曰。猶如羅剎女。如怨詐示親。誑心生惡業。招苦障涅槃。如羅剎女交已致食。亦如怨士詐親加害。五欲怨賊亦復如此。燒亂迷心害於慧命。招無量苦障涅槃樂。如菩薩藏經第十雲。習近欲時無惡不造。受彼果時無苦不受。愛河慾海漂溺無岸。死生之波長流莫絕。一切怨害皆從欲生。愚人所貪如蛾投火。五百登空失通而落。一角仙人被女人捉。是以律雲。可畏之甚無過女人。寧以男根內毒蛇口。蛇害一肉身。女害法身故。又龍樹說。巧察人意女人為智。不觀餘得失。但以欲為親。清風猶可捉。女心難得定。終無厭期感生無窮。生死長夜會離之悲六趣無己。是謂諸欲少味多災。云何欲塵不淨似淨。頌曰。肉身雖不淨。似淨誑愚夫。樂穢而無厭。似豬樂淤泥。此身不淨累骨所成。血肉便穢薄皮所持。八萬戶蟲一戶九億。種種臭穢九孔流漏。不淨似淨。謂皮上分白膏熱血交所重映。誑心媚眼種種燒害。然諸愚夫曾無厭背。似豬竟日不離淤泥。所以今制。隨應莫犯。第二釋文中。違犯相門者。如經自淫至不得故淫。聲聞法中自淫方重。今菩薩戒教他亦重。如小乘教自行方業道。大乘教中媒他亦業道。通制二眾言一切女人。據實在家唯制邪行。非但障道。招惡趣故。云何邪行。如瑜伽雲。女不應行。設所應行。非支非時非處非量。若不應理一切男及不男。母等名為所不應行。除產門外皆名非支。若穢下時。胎圓滿時。飲兒乳時。受齊戒時。或有病時。謂有病不宜淫。是名非時。若諸尊重所集會處。或靈廟中。或大眾前。或堅鞭地高下不安。此等非處。若過五返名為非量。不依世禮名為非理。在家除此於自分行。雖非自婦若無所屬。在家見利亦得行淫。如菩薩地雲。在家菩薩見有母邑現無系屬習淫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彼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種善捨惡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不爾。護聲聞故。言違犯性門者。如經淫因淫業淫法淫緣。且依麁相制初業故。若就出世。涅槃經云。雖不交女。壁外遙聞女瓔珞聲。心生愛著成欲破戒。優婆塞戒經云。菩薩想女人身上瓔珞等皆波羅夷。當知此皆依地上制。如文殊問經云。菩薩出世戒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女相。是菩薩波羅夷故。境界事門者。如經乃至畜生女至及非道行淫。女三男二正是境也。以行餘處不犯重故。言諸天者。魔女等反身為人淫比丘等。言非道者。法藏師云。除其產門餘二處也。義寂師云。除三重處餘支分等。若准律文。於道道想。於道非道想。及疑皆成重。若與境合入如毛頭。即成究竟。若為怨逼開與境合。禁其受樂。今菩薩戒雖不樂欲。煩惱所制生樂無犯。言結成罪門者。如經而菩薩至波羅夷罪。對正結罪故。淨法與人者。菩薩應以離欲法門施與眾生度生死苦。
故心妄語戒第四
經。若佛子自妄語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智論十五雲。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他。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如世尊言。妄語覆心道水不入。又實語人其心端直易得出離。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瑜伽雲。所犯學處重修行支。謂離妄語。妄語翻此。既障善法顛墜惡趣。後生人間常被誹謗。過失重故。次身業制。第二釋文中。初犯相門者。如經自妄語至方便妄語。言方便者。假託餘事令他異解。次犯性門者。如經妄語因至妄語緣。此中問答如大論記。境界事門者。如經乃至不見言見至身心妄語。為簡聲聞唯大妄語故言乃至。或見聞等四言說中攝餘三故。身妄語者。無語動身。心妄語者。謂想倒等。如於不見而起見想誑言不見。雖稱於事。以覆所知此即名為以心妄語。又如文殊問經出世間戒品言。若起妄語心犯波羅夷。結成罪門者。如經而菩薩至波羅夷罪。菩薩應常自行正語亦勸他人令生正語。為簡妄語故言正語。為簡覆想故言正見。而反自起妄語之時。眾生隨說故生邪語。他謂為實故言邪見。隨此心語有所作故言生邪業。若為救脫多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妄語。瑜伽論雲。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不爾妄語犯他勝處。
酤酒生罪戒第五
經。若佛子自酤酒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耽酒放逸後必有悔。失自正念違本心故。作不應作言不應言。無惡不造。制勿施人。此不共戒。或對五戒故。今第五制酤酒戒。餘如前說。具緣成犯中。欲樂者。以酒與人求利心也。酒已屬彼即為究竟。事中言是酒起罪因緣者。唯除破僧餘惡並起。
談他過失戒第六
經。若佛子口自說至是菩薩波羅夷。
述曰。初制意者。說佛法過必壞他信失壞菩薩興法利生。況復能招廣大苦果。是故制為他勝處法。如正法念處經云。入拔舌地獄耕其舌等。大智論雲。勝意比丘持戒清淨。聞喜根比丘無戒說偈淫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便生誹謗陷入地獄。又不思議光菩薩經云。饒財菩薩說賢天菩薩過故。九十一劫常墮淫女腹中生。生已棄之。為狐狠所食。乃至廣說。第二釋文。違犯相者。如經口自說至教人說罪過。今此戒中初門兼攝境界事門。此中初二受菩薩戒。後二聲聞。俱是內眾。人天師故。若實有犯。說過何失。猶有堪作福田義故。如本業經云。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又十輪雲。佔匐花雖萎猶勝諸餘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說出家人過。若破戒若持戒若有戒若無戒若有過若無過說者。過出萬億佛身血。解雲。出血不能障道。說僧過時壞多人信生彼煩惱。障聖道故。是故菩薩樂求彼德不樂求失。求失之者麟角聖上有失可取。求德之者斷善者身有德可錄。如涅槃雲。若彼眾生無善可讚。當念佛性而讚歎之。世間無有凡而無失。談人之短。短在己身。如大集經新發菩薩十六行中雲。不說己德而起高心。不說他失而起嫌心。諸法無行經頌云。若見破戒人。不說其過惡。應當念彼人。久久亦得道。結成罪者。如經而菩薩至波羅夷罪。言常生悲心者。如菩薩地雲。憐愍惡人勝於正行。又云。若憎犯戒行不饒益。是名菩薩相似功德。故說悲心教化惡輩。問下輕戒雲說七逆十重。如何此重彼為輕耶。答彼向同法說故罪輕。此向異道說故過重。或說彼無事不能被罪過。此說有實犯故制為重罪。
自讚毀他戒第七
經。若佛子口自讚毀他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且孔丘雲。吾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戒亦爾。雖言讚毀義通一切。菩薩普為饒益有情。正發無上菩提大願。誓處生死受無量苦。反施惡他失壞大乘。所以偏制為根本重。第二釋文中。違犯相者。如經口自讚毀他。必有讚毀方重罪故。別讚別毀別得兩輕。猶如別時別取四錢。餘四句等如宗要記。違犯性者。如經毀他因至毀他緣故。次前及此隨相離間麁綺語攝。是即隨應究竟應知。妄語雖通前已制故。略無第三境界事門。然瑜伽雲。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是即多分以貪究竟。若無所得但由嫉妬。以瞋究竟。第四門者。如經而菩薩至波羅夷罪。菩薩本願利他為心。引好推惡失壞大乘。若人無道毀菩薩時。如何引惡好事向他。謂作是念。彼行此事堅固我戒。我若不忍惡在己身。
慳生毀辱戒第八
經。若佛子自慳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菩薩本願為有情界留生死身。既菩薩身屬於眾生。況乎財物非自所有。故慳施障。破萬行甚深。居意地廣毀六度。是故偏制為根本重。多求廣施菩薩所宜。貪不深違故為輕罪。釋文中。言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菩薩地雲。見有勝利而來乞者。方應施與。欲以財攝易化導故。若無利益。設有安樂不應施與。何以故。若施彼時。雖暫令彼於菩薩所心生歡喜。而後令彼廣作種種不饒益事。謂因施故。令彼多行憍逸惡行身壞已後墮惡趣故。此中諸句如七十五。略攝頌曰。設他財法利。不應自法衰。若自但衰物。他財法盛為。言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者。七十四雲。若貧乏者於自僕從。若中財者即於彼所及貧苦所。若大財者即於彼所。亦於其餘來求者所。各善分佈而行佈施。今此經文且依第三也。如龍樹雲。菩薩身心應如藥樹一切雖取根莖枝葉而不分別由我得益。若爾多財但彼有益一切施耶。不爾。頌曰。父母及師長。未許自無能。此亦於一切。一向不應為。菩薩地雲。身命乃至毒刀酒等但有義利一切施與。父母師長定不應施。何以故。以有恩者常生頂戴任屠賣故。言未許者亦有二種。一他所有。謂如論說。不應侵奪父母妻子奴婢等物持用佈施。行有罪福。菩薩相似功德攝故。二自所有。謂如論說。若不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施來求者。雖復曉喻令生樂欲。而不施與怨家惡者。不以妻子形容耎弱族姓男女施來求者令作奴婢。此意為顯此亦眾生平等所愍。不應為彼樂令此生苦故。若爾云何須達拏太子強逼男女施婆羅門。彼亦曉喻。謂如彼雲。兩兒白言。我宿何罪是國王種而作奴婢今乞懺悔。太子語言。天下恩愛皆當別離。一切無常。何可保守。我得無上平等道時。自當度汝。問若已曉喻何不肯去。如彼經云。婆羅門打血出流地。太子淚下其地即沸。答彼非不肯作奴婢。唯待阿孃欲面別。如說母來不見我。當如牛母失犢子啼哭竟日向東西。言自無能者。若見由施退菩提行。則不應施。為顯此義。鶖子十解示退之跡。非分慧施反生退故。如十住論雲。出家之人若行財施則妨餘善。必多事故。故於出家稱讚法施。於在家者稱讚財施。由此決定毘尼經云。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應行四施。一紙二墨三筆四法。得忍菩薩應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頭目皮骨。然大集雲。新發意菩薩於身命財常作捨想者。欲令漸薰至堪捨故。如十住論。乞極惜物時當自勸喻。心猶貪惜者。應辭謝乞者言。我今是新學。善根未成就。心未得自在。願後當相與。言有求法者。一句威力能出苦輪。是故法施勝於財施。如瑜伽七十一金光明經第二廣說。然菩薩地雲。不求勝智不應施與。廣說法施如彼應知。言而反罵辱者。此句通上慳財法也。慳財反罵便墮餓鬼。慳法招狂長夜障道。瑜伽論雲。現有資財有來求者。懷嫌恨心壞恚惱心不施染犯。若怠放逸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無可施物。若求不宜物。若調伏彼。若彼王所匪宜。若護僧制。問以何義故大集經云於身命財常作捨想。頌曰。為身求財集惡行。當歸死滅不知恩。財隨命捨惡業隨。受彼果時無共受。
瞋不受謝戒第九
經。若佛子自瞋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眾生不喜見無過瞋恚也。故唯不善必招苦果。菩薩誓捨二乘涅槃。但以憐愍有情界故。瞋障大悲為根本重。如世尊說。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論釋此中所說密意。謂諸菩薩愛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諸菩薩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諸菩薩所不應作。作不應作可得成犯。解雲。貪實亦犯故云密意。非謂犯瞋實破一切。勿菩薩有無餘犯故。但舉麁顯相示深無餘義。上品邪見遍謗一切。爾時如何殘有餘戒。爾時唯犯一波羅夷。然必引生不同分心。第二釋文。犯相犯性如前應知。言而菩薩至常生悲心者。勸他令生無瞋善根。自亦應常生大悲心。謂對惡人便作三念。一念彼人。心性本淨。醉無明酒著煩惱鬼。不獲己有此所作耳。二念本願。我為眾生誓證菩提。生死大苦尚不生畏。況此小苦應不忍受。三念彼恩。必由惱害乃成忍行。彼即成滿我菩提因。何乃背恩反生瞋害。言以惡口罵辱至猶瞋不解者。如其次第語身意業。雖具三業。今取意罪。以所等起顯瞋重故。此意地罪決定時結。由此決定不受悔故。雖非眾生不來懺謝。瞋不應諫猶成重罪。有說。據實唯有情邊。以輕況重言非眾生。百法何攝。即忿為體。如瑜伽雲。長養如是種類忿纏。不唯發起麁言便息。由瞋蔽故加以手打懷忿意樂。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名他勝處。
譭謗三寶戒第十
經。若佛子自謗三寶至是菩薩波羅夷罪。
述曰。初制意者。佛法僧寶出邪之大津入正之要門。順之者必證常樂。背之者常沉苦海。邪見違逆罪莫大焉。行相幽勐斷諸善故。是故亦立為根本重。釋文者准前應知。言如三百鉾刺心者。如瑜伽七十九雲。菩薩當言。以何為苦。眾生損惱即為自苦。若爾當言以何為樂。眾生饒益即為自樂。乃至廣說。眾生損惱無過謗法。是以菩薩如鉾刺心。習不慈心他苦為樂。習慈心者他益為樂。樂既如此。苦亦然故。言況口自謗者。瑜伽論雲。謗菩薩藏愛樂建立像似正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此通增益損減邪見。此邪見纏若決定時。雖未斷善必起不同分心。故菩薩戒無斷善捨。邪見有二。若全分謗一切因果。設不謗餘而謗大乘。一向犯重。若至上纏亦失淨戒。已上所說皆世俗門。若勝義門即三輪淨。如宗要說。
經。善學諸人者至當廣明。
述曰。此即第三結成門也。此有三文。勸不毀犯故。示犯失壞故。誡學指廣故。初者如經善學諸人者至犯十戒。言善學者。簡外道諸不善學及以二乘不究竟學。如八十雲。又彼聲聞雖到究竟。而不為彼諸天人等供養讚歎如住新業修菩薩行。此云不應一一犯微塵許者。雖過輕微積成大故。如經頌曰。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或復愚人犯小罪。重故微塵許亦不應犯。如有頌曰。愚者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沉水。為缽鐵大亦能浮。即智論雲。智慧心虛如缽能浮也。問知而故作世間所責。非如狂夫所作無怪。智愚作罪亦復應然。如何智輕愚者為重。答此難不爾。自作自受非他制故。謂如狂夫觸刀被害。智者雖觸避刃無損。又如闇室知柱觸輕。不知有柱打著即重。愚智作罪道理亦然。十住論中。智所作罪如投鹽池。如彼頌曰。斗鹽投大池。其味無有異。若投小器水。醎苦不可飲。第二犯失壞者。如經若有犯者至一一犯。此中若犯不得現身發菩提心者。若犯十重入七遮者。更不能受菩薩戒故。所餘不爾。瑜伽本業許重受故。問犯重失戒何故本業經云。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乃至廣說。答此有多釋。元曉師云。若於三乘教發心即有失。若聞一乘教永無退失故。然新教宗難可依定。義寂師云。功能雖失。種體常留。瑜伽本業如次說異。此亦難解。聲聞戒種亦常留故。今解如宗要。言亦失國王位等。顯因亡故失果利也。當墮惡趣失壞世間及二乘果。何況大乘三賢十聖三身妙果。言佛性者謂法身也。以體性故。言常住者通餘二身。如次自性無間相續常故。不聞父母三寶名者。謂顯世間及出世間無能救也。餘文可解。
梵網經古跡記下本(終)
梵網經古跡記卷下末
經。佛告諸菩薩至四十八輕今當說。
述曰。此下別誦輕戒。此中有三。初結前生後。次次第誦出。後結勸奉行。此初也。此諸輕戒隨其意樂。有犯無犯是染非染耎中上品。應當了知。如菩薩地。就中染犯。謂惡意樂。不爾。設有煩惱相應名不染犯。隨心境等三品差別。如六十八言。由六差別所犯成重。一教制為重。二事重。三數犯。四煩惱勐。五智力劣。六不速悔。如此諸戒一一皆具三聚戒義。隨要開合諸教不定。
不敬師長戒第一
經。若佛子欲受國王位至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述曰。自下別誦。初十有四門。初二護自心念門。於憍逸處制輕慢故。於放逸處斷酒過故。次三護他心行門。次三仰修佛法門。後二救護眾生門。受王等位。先受戒者。傳說有二。有說。菩薩雖曾有戒。爾時更受。為調心故。表等緣具雖引無表。前戒類故說非新得。如對法說。已依涅槃先起善根者不復新起。豈彼後時不熏生種。此亦應爾。若曾無戒。何名佛子。犯何輕罪。有說。別解脫戒軌則之法如比丘戒無再受法。設雖重受唯增舊戒。由此菩薩入初地已捨有漏戒受無滿戒。為欲長養成佛德故。先有戒故。見道不得。不同聲聞先無戒故見道得戒。故瑜伽雲重受不新得。不同餘法重熏種子。彼非作法制軌則故。雖未受戒佛子無失。已發無上菩提願故。犯輕罪者。結生憍慢。不必重受方無犯耶。若曾調心。應無用故。言上座者。眾中上首。和上者即親教師。授戒和上也。阿闍梨者即軌範師。授戒羯磨威儀教受受業等師也。同學同見同行如次同師同宗同乘者也。言七寶者。所重。猶可施。何況所餘輕。此中意也。言若不爾者。恭敬供養不如法也。瑜伽論雲。慢心嫌心恚心染犯。懈怠忘念是犯非染。無違犯者。或病或狂或睡。或自說法或與他語或自聽法。或欲將護說法者心。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為調伏或護僧制。皆無違犯。
飲酒戒第二
經。若佛子故飲酒至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述曰。酒者迷亂起罪之本。昔是伏龍之勢。而今不禁蝦蟆。乃至四逆從此而生。唯除破僧。故今制也。言過失無量者。醉生過失方犯罪故。如俱舍雲。治病限量無性罪相。故知遮罪。持律者雲。性罪。鄔波離雲。吾如何供養病者。世尊言。除性罪皆可供給。然有染病。釋種須酒。世尊無許彼飲酒故。又經生聖者亦無犯故。諸對法師言。非性罪。然為病者總開遮戒。後於異時遮飲酒者。為防用此犯性罪故。又一切聖不飲酒者。以諸聖者具慚愧故。飲令失正念故。乃至小分亦不飲者。以如毒藥量不定故。言五百世無手者。以極增上恶心過故。非善心等。若善心施。瑜伽論許施度攝故。如十住雲。在家菩薩施酒無罪。應生是念。施度之法悉滿人願。後當方便教化離酒故。言不得教至況自飲酒者。先以過器況自飲已。此即第二以教他飲況自飲也。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總結違犯。然文殊問經云。不得飲酒。若合藥醫師所說多藥相和少酒多藥得用。不得服油及塗身等。若有因緣得用。得用乳酪生蘇醍醐。我先噉乳糜為風澹冷故。未曾有經制五戒雲。若有飲酒悅心生善。飲不犯戒。廣如彼說。況菩薩戒有利無犯。如維摩詰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食肉戒第三
經。若佛子故食肉至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理應捨自身肉而救物命。而反食他必至於殺。故今制也。文殊問經制菩薩言。若為己殺不得噉。若肉如林木已自腐爛。欲食得食。若欲噉肉三說此咒。
多咥他(此雲如是)阿[烈-列+(木*奈)]摩阿[烈-列+(木*奈)]摩(此雲無我無我)阿視婆多阿視婆多(此雲無壽命無壽命)那舍那捨(此雲失失)陀呵陀呵(此雲燒燒)婆弗婆弗(此雲破破)僧柯慓多弭(此雲有為)莎呵(此雲除殺生)
文殊白言。若得食肉者。寫龜經大雲經指鬘經楞伽經等諸經何故悉斷。佛告文殊。以眾生無慈悲力懷殺害意。為此因緣故斷食肉。文殊師利有眾生樂糞掃衣。我說糞掃衣如是。乞食亦爾。為教化彼我說頭陀如是。文殊若眾生有殺害心故我說斷肉。若能不懷害心。大慈悲心為教化一切眾生故。無有罪過。言斷大慈悲性種子者。由食至殺故。言見而捨去者。鷹逐之鴿於鶖子影未解其惶。況乎在食之位。言食肉得無量罪者。如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因緣經中廣顯食之失。彼仙人即是彌勒。當成佛時制食肉犯重。具如彼說。
食五辛戒第四
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至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述曰。五辛雖草。臭穢難親賢良所避。所以制之。法藏師云。今此五中大蒜家蒜也。有人說。韮蔥是胡蔥。蘭蔥是家蔥。上三是人間常食。革蔥。爾雅雲山蔥也。莖細葉大。應為茖字。革者非也。北地有江南無。其興渠。有說芸台。然未見文。有說。江南葉似野蒜。根莖似韮。北地所無。又釋。阿魏藥梵語名興渠。傳說如是。如是五辛除自重病及有利益餘不得食。如文殊問經云。不得噉蒜。若有因緣得噉。若合藥治病得用。又華嚴雲。我身中有八萬戶蟲(正法念經雲一戶九億)。我身安樂彼亦安樂。我身饑苦彼亦饑苦。是故菩薩有所服食。皆為諸蠱欲令安樂。不貪其味。
不舉教懺戒第五
經。若佛子見一切眾生至令悔過者犯輕垢罪。
述曰。如瑜伽說。菩薩憐愍淨戒有情。不如犯戒於苦因轉。若由嫌恨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染違犯。維摩經云。眾生煩惱病即為菩薩病。是即菩薩不救苦因違利樂深。故今制也。此八戒等皆通聲聞菩薩戒也。瑜伽論雲攝律儀戒七眾戒故。涅槃經云為無上道受八戒故。言毀禁者。比丘大戒及以菩薩攝律儀戒。七逆如下。八難者。有說八無暇也。謂三惡趣北洲長壽天生盲生聾世智辨聰佛前佛後。彼無修道故名無暇亦名為難。彼是報障。雖非舉懺。然彼因中說果名也。此中十惡招惡趣難。世善生北洲。邪定感長壽。謗法生盲聾。邪智得聰辨。不敬三寶佛前後生。有說。十三難中除五逆罪。以彼五入七逆中故。雖舉大數取污尼等。傳說如此。言犯輕垢罪者。除無五德或反生過。彼雖不舉。無違犯故。瑜伽論雲。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鬪訟亂眾。知彼勐利慚愧還淨。而不呵責治罰驅擯。皆無違犯。
住不請法戒第六
經。若佛子見大乘法師至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述曰。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能生智證涅槃故。遺教雲。智慧者度生死海牢船。無明闇夜明燈。一切病者良藥。伐煩惱樹利斧。是故汝等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菩薩理應滅身尚求。而反輕慢違犯乃深。故今制也。言僧坊者製出家也。舍宅在家也。城邑國王等也。日日三時者。晨旦齋時非時藥等。日食三兩金者。所重之寶亦勿惜之。何者。施非聖財得聖財故。二財差別廣如瑜伽。常請法師三時說法者。若彼法師慧行勝己。日初中後應請說法。以請說故語業善。三時禮故身業善。不生瞋等意業善。言為法滅身請法者。如求半偈魂沉雪山。其事非一。有病等難彼劣我勝。不請無違。
不能遊學戒第七
經。若佛子見一切處至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述曰。萬行一門。所謂得意。得意而行無非是。故新學菩薩觸事無知理。應遊學以成聖行。如契經言。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所以然者。如七十九雲。無上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以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法皆起邪行。是故菩薩輕身重法。何者。頌曰。慧於諸善行。如船檝所持。百千盲失路。由一眼得存。問若爾。何故華嚴頌曰。譬如貧窮人。日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答彼但為遮聞為究竟。不遮多聞聖慧本故。如瑜伽頌言。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言毘尼者。此雲調伏。能止三業惡熾然故。聽受諮問者。瑜伽三十雲。始修業者為證義利。先應四處安住正念然後請問。何等四處。略攝頌曰。不嫉無憍慢。非為顯自能。安立自他善。爾乃請法師。菩薩地雲。慢心嫌心恚心不往聽受。是染違犯。懶惰不染。無違犯者。有病無力。若知倒說。及彼所說數已所聞。若護說者心。若勤修餘善。
背正向邪戒第八
經。若佛子心背至經律者犯輕垢罪。
述曰。涅槃經云。菩薩怖二乘道。如惜命者怖畏捨身。棄大向小逆菩薩道。故須制也。問心背大乘失戒。何輕。答此謗別教。非總背故。即菩薩地若不誹謗仰推如來。雖無信解。而無違犯也。言常住經律者。常住所詮。經律能詮。又三世佛同說同行無改易故。若其二乘謗法空等名為邪見。
不瞻病苦戒第九
經。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至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大悲拔苦為義。病而無救難莫過斯焉。是以不救制之為罪。以其看病即施命故。言供養如佛無異者。佛為可敬之極。病是可愍之至。敬悲雖異邊際義同。故無異也。八福田者。有人言。一造曠野美井。二水路橋樑。三平治嶮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厄難。八設無遮會(法藏師云。未見聖教)。今解。一佛二聖人三和上四闍梨五眾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以何知然。即下文雲八福田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故。言犯輕垢罪者。瑜伽論雲。若嫌恚心是染違犯。若由懈怠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傳請他。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能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修勝善令無間缺。若自知鈍難修定慧。若先許餘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等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畜殺生具戒第十
經。若佛子不得畜至畜刀杖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應聚利有情物。而畜殺具深違愍濟。故須制也。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者。以彼還受自宿業果因果法爾。不應瞋故。若瞋自害。無所益故。言犯輕垢罪者。若護正法即無違犯。涅槃經中在家護法聽持伏故。
經。如是十戒至六品中當廣明 自下十戒分為二門。初四護自善門。後六護攝他門。如文可解。
通國使命戒第一
經。佛言佛子不得為利養至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理應和諸違諍。而通國使命相殺害違菩薩道。故今制也。若為調伏止長相殺入國。理應無犯。興者起也。師者眾也。
惱他販賣戒第二
經。若佛子故販賣至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述曰。販賣有情他別為樂。市易棺材必求人死。下賤活命無過此焉。無罪命緣世間多有。故制菩薩犯即為罪。言六畜者。周禮雲。牛馬犬羊豕雞為六。理實通於一切畜生。況教人作者。以利他為最故舉自況他。除下賤業餘正販賣。制道開俗。如優婆塞戒經云。在家人得財應作四分。一分供養父母妻子。二分如法販賣。餘一分藏積。
無根謗毀戒第三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述曰。輕拒賢善即是無愧。一切惡法從此而生。紹隆佛種之所不宜。故須制也。無利益心故言恶心。離三根故亦言無事。此無根謗不能陷沒。故於利他制為輕罪。其聲聞戒無根謗重。謗實為輕。於彼自行通輕重故。俗雲。士為知己者用。其知己者良人也。施我之善其師也。護身財者王之教也。蒙覆養者親之恩也。言六親者。父母伯叔兄弟為六。知恩報恩菩薩本行。死尚不辭。而生反害。如說。世尊為雁王時。將五百雁向南飛之。爾時雁王墮獵師網。時有一雁悲鳴吐血徘徊不去。爾時獵師彎弓欲射。不避弓矢目不暫捨。即鼓兩翅來投雁王。五百群雁徘徊虛空亦復不去。爾時獵師見此一雁即生慚愧。尋時放捨。其一雁者即阿難是。阿闍世王雖放醉象。心生顧戀不離世尊。五百羅漢登空如本。既重其恩至人所讚。菩薩若背制之為罪。
放火損生戒第四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述曰。無擇殺生無過放火。雉尚潤翅救燒之難。菩薩放火逆道之甚。所以制之。若欲放火害命損物。別得殺盜。瑜伽說燒是盜之重。此中山等多分無主。但無慈悲言以恶心。定有主物略標有六。一他室宅。二城邑。三僧坊。四田木。五鬼神物。六官物。
法化違宗戒第五
經。若佛子自佛弟子至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應以大法化生。如維摩經。入講論處導以大乘。以小障大逆菩薩道。所以制之。問若爾。何故瑜伽論雲。若有求法先問種姓。若彼黠慧說其根性。即隨所應授彼乘法。若彼不知自種姓者。應為歷說三乘之法。隨其種姓聞之發心。然後如應說其乘法。答今制恶心不違彼論。准妄語業。雖不信犯。今此文中眾略有四。一入正法。二未入正法。三同氣連枝。四同乘親厚。所授有三。一者教法。即教大乘經律也。二者理法。謂教義理也。三者行法。謂發心等。依教生解。依解發行。其次第也。此中發菩提心十信也。十發心者十住也。長養心者十行也。金剛心者十迴向也。不說十地自證解故。或有經本無長養心。應知少也。言橫教者。如大集雲。勸學小乘是魔業也。況乎外道邪論。犯罪應知。
貪財惜法戒第六
經。若佛子應以好心至說者犯輕垢罪。
述曰。先應自學後必教他。貪財惜法即斷佛種違菩薩道。故今制也。此中意言。先說苦行誡心令固。然後為說真實正法。應答不答者。謂不說也。然但為利不由慳法。所以輕攝。如瑜伽說。現有財法。慳財法而不施他勝處故。謗三寶說者。如文取義。如涅槃經。若說眾生定有佛性定無佛性。皆為謗佛法僧寶也。犯輕垢罪者。瑜伽雲。他來求法。嫌心恚心嫉妬不施。是染違犯。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外道伺過。或病或狂。或欲調伏。或於此法未善通利。或復見彼不敬不愧惡威儀來。或知彼鈍反生邪見。或復知彼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依勢惡求戒第七
經。若佛子自為飲食至無孝順心犯輕垢罪述曰。非但惱他自亦勞倦。深障二利。所以制之。如遺教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行少欲者心即坦然。無所憂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恆乏短故。知足之人雖貧而富。常安樂故。言惡求多求者。為簡非染有義利求。如瑜伽雲。若諸菩薩如佛戒經。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令不造作。不應等學。何以故。彼修自利。於利他中少事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等邊。應求百千衣缽等物畜種種寶。
虛偽作師戒第八
經。若佛子學誦戒至授戒者犯輕垢罪。
述曰。日日誦持明解為師。懈怠不明此戒所制。言即為自欺誑亦欺他人者。自作後法大衰損故言自欺誑。授虛妄教無利勤苦言亦欺他。菩薩地雲。詐現威儀菩薩相似功德攝故。此雖妄語。詐作師義犯輕垢罪。
鬪諍兩頭戒第九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述曰。理應讚美菩薩行人。能令此彼和合生善。而反鬪遘兩頭逆道。故制斯戒。見持戒比丘者。此是所鬪賢良之眾。手捉香爐等是行道威儀也。言而鬪遘兩頭等者。謂遘兩頭令鬪諍故。遘者遇也。謗欺此彼眾惡起也。菩薩地雲。若見惡友之所攝受行離間語。反生功德。
不救存亡戒第十
經。若佛子以慈心至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述曰。經文二意。初放生以救死難。後齋講以資亡靈。皆我父母者。起普親觀。如世尊雲。我不能見一切有情長夜不曾為汝父母故。言亦殺我故身者。四大五常無曾不稟。皆是舊我二親之孫。無不與我分受氣故。如俗間有語。丈夫意氣寸心之中自有風雲。烈士交遊四海之內皆為兄弟。言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者。此於萬物作同體想。大地無曾不捨身處故。火風存為身。散即歸本故。常行放生。及以方便除能所殺現當苦也。死亡之日講戒經者。良由此戒有二德故。一能遮惡故不墮三途。二諸善本故見佛生天。戒中之戒謂菩薩戒。廣度眾生。以理本故。是故偏說菩薩戒經。
經。如是十戒至明一一戒相。
自下十戒成六和敬。謂十如次三一四二攝彼業見利戒同故。初三各攝三業同故成六和敬。
不忍違犯戒第一
經。佛言佛子以瞋報瞋至報者犯輕垢罪。
述曰。以怨報怨即違忍行。若失忍行可謂退乘。故今制也。言以瞋報瞋等者。如長壽王經云。以怨報怨怨終不滅。以德報怨怨乃盡耳。是故菩薩不瞋為勇。言若殺父母至不順孝道者。問俗禮之中君父之怨不報非孝。何故今言於害王親報之違孝。答孝有二種。世間之孝以怨報怨。如草滅火。勝義之孝以慈報怨。如水滅火。既信六道皆我父母。豈為一親更害一親。彼殺今親後墮地獄。但可悲愍。更無可報。故以慈心平等解怨速令斷絕。孝中之孝。言而出家菩薩無慈報讎者。出家有二。一心出家。二身出家。故通二眾不忍為非。如戒經云。忍辱第一道。佛說無為最。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
慢人輕法戒第二
經。若佛子初始出家至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述曰。昔人求法投身火坑。欲聞半偈懸命雪山。王身亦為羅剎之床。天衣復作野干之座。天頂雖尊戴畜生足。良由重法為先者乎。是故輕慢制之為罪。此中有智及大解者世俗事。
輕蔑新學戒第三
經。若佛子佛滅度後至不好答問者犯輕垢罪述曰。菩薩理應讚勵新學。而蔑不攝製之為罪。如瓔珞經云。若化一人令發心受菩薩戒者。勝造大千界滿中佛塔。言佛前懺悔者。謂懺悔時憶念斯義。略攝頌曰。佛誓度群生。我入一生數。遍知助我善。一切罪滅除。自受羯磨如菩薩地四十一說。若千里內等者。若爾自受功德劣耶。不爾。雖無現緣。心勐利故。如五十三雲。自受從他若等心受亦如是持。福德無別。問五十三雲。若復有人作如是思。我處居家難可活命。要當出家方易存濟。如諸苾芻所修梵行。我亦如是。乃至命終當修梵行。如是出家戒不名意樂損害。雖非純淨。非不說名出家受具。既爾亦可不求菩提亦有受得菩薩淨戒。答聲聞之行身語為先。雖心不純梵行容成。菩薩不爾。存意地故。或說。彼文顯此心雜。非說都無涅槃意樂。
怖勝順劣戒第四
經。若佛子有佛經律至若故作者犯輕垢罪述曰。難遇大乘。如經廣說。言菩薩者大乘學也。抱己無知隨惡友轉。為防此失故制斯戒。言有佛經律大乘法者教法也。簡外道故言佛經律。異二乘故言大乘法。言正見者行法。正性者理法。法身者果法。言而捨七寶者。大法可珍。從喻為名。如捨七寶反取瓦礫也。或有經本不捨七寶。即世珍也。此中增減名為邪見。小乘論等名阿毘曇。言書記者世間飾文。瑜伽雲。宣似正法及預世間文章明數。即菩薩相似功德故。是斷佛種障道因緣者。退大進餘名斷佛性。重邪闕正名障道因緣。如契經云。大乘法流行名佛種子不斷。法華經云。學小乘者不應共住。如瑜伽雲。於菩薩藏未精研究。專學聲聞及外論等。是染違犯。若上聰敏速受不忘。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即無違犯。又云。若說菩薩何用受持聲聞藏法。是染違犯。尚學外道。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乘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
為主失儀戒第五
若佛子佛滅度後至用三寶物犯輕垢罪。
述曰。說法主者即說法者。為行法主者守經藏等。僧坊主者綱維知事。教化主者化俗護法。坐禪主者教授止觀。行來主者領眾遊方。汎為他主仁義為尊。師子拔脇救獼猴子。鹿苑鹿王代孕就死。即其事也。如自己有者謂有二義。一勿如己有任意用也。二勿應用處如己悋惜。今此戒中不守護邊得輕垢罪。約所損物犯波羅夷。
領賓違式戒第六
經。若佛子先在僧房中至非釋種姓犯輕垢罪述曰。預在佛種法利應同。而不平用故制為罪。夏坐安居處者。北並洲疏雲。昔來經論或名坐夏。或名坐臘或名夏臘。皆由不善方言也。今依大唐三藏譯。雲雨安居。謂雨時安居故。然西方立時不同。或立四時。謂從正月十六日室四月十五日為春時。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夏時。如此秋冬並各三月。至正月十五日總為一歲。或總一年分為三時。謂即佛法依此為定。謂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以為熱際。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立為雨際。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即為寒際。雨際蟲多令人譏謗。故制安居。然初安居即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良以雨時將畢。恐至寒時不濟。故開一月為償勞月。若後安居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即無償勞。三月雨時盡故。今此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實為疎謬。既非夏時。言雨安居。言客僧有利養分者。信施該十方。佛制僧次故。言得無量罪者。以盜十方現前僧物。利縱微小。僧無邊故。
受他別請戒第七
經。若佛子一切至自己用者犯輕垢罪。
述曰。以損施主無限之福亦失眾僧平等之利故須制也。言一切不得受者。為簡聲聞若非頭陀許受別請。言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者。若次第受理屬十方僧及八福田故。言即取十方僧物入己者。既受他施。非第二重。八福田者如文佛等。前已說也。若爾何故菩薩地雲。他來延請嫌恚不受。是染違犯。乃至廣說。有說。彼亦次第請。有說。欲說法等別有所化。不關僧次得受別請。如此不受如論所制。以後為勝。前說供養說法者故。
自別請僧戒第八
經。若佛子有出家菩薩至別請僧者犯輕垢罪述曰。二眾菩薩正所制也。一切檀越兼所制也。言即得十方賢聖僧者。於一味僧廣心供故。如飲海水即飲諸河。言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者。問以廣心故得福如此。亦可無擇逢一定殺得殺一切有情界罪。答不爾。諸佛本願遍許受故。然無普願害一遍餘。不爾彼受苦應無盡期故。言犯輕垢罪者。除有希望別道德也。
邪命養身戒第九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無慈心犯輕垢罪。
述曰。販賣男女色者。以開淫肆而求利也。此販賣邊犯輕垢罪。自手作食者。即是惡觸壞生等罪。反作世間之所嫌也。此一不制在家菩薩。佔相男女者。佔婚嫁宜又相手文等。解夢吉凶者可解。是男女者占卜胎也。咒者咒咀。術即眩惑。工巧為匠也。蛇毒者。如五月五日毒蛇合毒藥。又以毒藥避蛇等也。生金銀者。造假金銀以誑惑人。蟲毒者使鬼等也。
詐親害生戒第十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犯戒者犯輕垢罪。
述曰。此謗三寶第十重攝。詐覓利邊並得此罪。媒嫁令淫第三重攝。然就媒邊結此罪耳。其殺生等隨應亦爾。不敬齋邊制為輕罪。言六齋者。黑白各三。謂第八日十四十五。此日鬼神得勢傷人。為令免害故須制也。年三長齋者。提謂經云。正月本齋十五日。五月本齋十五日。九月本齋十五日。三齋因緣如經廣說。
經。如是十戒至制戒品中廣解 自下九戒。開正施故。遮橫取故。避邪緣故。趣正乘故。發願求故。立誓厭故。離難故。無亂故。利樂故。所為應知。
不救尊厄戒第一
經。佛言佛子至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既以護法度生為心。不贖不救違敬違慈。故不贖救制為罪也。父母形像者。法藏師云。己父母形像為他所賣。或佛即名父母。
橫取他財戒第二
經。若佛子不得至養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地雲。物主迷物賤價而賣。菩薩教悟如價賈之。然此偽器少與多取違犯乃深。故今制也。今為護財畜刀杖。故與前愛殺而畜者別。此是在家雖許販賣。但不得以偽秤斗也。此自身官破他成功領非功物。異前憑他。既取他與非盜戒攝。養貓狸等覓財具也。
虛作無義戒第三
經。若佛子以恶心至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述曰。菩薩為道應惜寸陰。虛度時節制為罪也。貝者螺也。涅槃雲。吹貝知時也。角亦所吹。西方樂器。波羅塞戲者。法藏師云。是西國兵戲法。謂兩人各執二十餘小玉。乘象或馬。於局道所爭得要道以為勝也。彈碁者。以指彈碁子。得遠為勝。世說彈碁始自魏宮。六博者雙六。投壺者。投杖於壺中。八道行成(此無譯者)。抓鏡者。法藏師云。承聞西方術師以藥塗爪甲。咒之即於中見吉凶等事。此等卜筮皆妖術也。又用芝草作術。或咒楊枝。或咒缽盂。或人髑髏併用作筮卜知吉凶。
退菩提心戒第四
經。若佛子護持禁戒至外道心者犯輕垢罪述曰。大菩提心萬行之本。菩薩淨戒三德之原。故制堅持不應暫失。言行住坐臥者。勸勢相接。如華嚴頌言。譬如人攢火。未出數休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言猶如金剛者。意堅固不可壞也。如帶持浮囊者。見微小罪生大怖畏。微有缺漏易沉流故。如涅槃雲。菩薩護戒如護浮囊。譬如有人帶持浮囊欲度大海。路逢羅剎乞索浮囊不可分與。生死大海護戒浮囊。煩惱鬼索不可小缺。畏沒死故。廣說如彼。如草系比丘者。既生怖已終無犯也。如莊嚴論說。有諸比丘。為賊所剝裸形伏地。以連根草縛之。經宿不轉。國王因獵見草中裸形。謂是外道。傍人答雲。是佛弟子。何以得知。其右膞全黑。是偏袒之相。王即以偈問雲。看時似無病。肥壯有多力。如何為草系。日夜不轉側。爾時比丘以偈答曰。此草甚危脆。斷時豈有難。但為佛世尊。金剛戒所制。王發信心解放。與衣將至宮中。為造新衣種種供養。況菩薩戒。言若起一念二乘等心輕垢罪者。退乘本故。如大般若戒品雲。若菩薩設殑伽沙劫受妙五欲。於菩薩戒猶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
不發願戒第五
經。若佛子常應發至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述曰。邪正是非莫不由願。或有小善招無量果。或有多善感狹小果。引行趣果願為最要。今此文意應發大願孝順二恩。一覆育生身恩。即父母也。二長養法身恩。即師眾也。孝順為因大願為緣所願成就。此中意也。願有四種。得好師等者親近善士願。常教我等者聽聞正法願。使我開解者如理作意願。如法修行者法隨法行願。如是四願盡攝諸善。是故上言發一切願。
不生自要戒第六
經。若佛子發十大願至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述曰。雖發大願。若不要心。串習中惡難可棄之。傾貝酌海潤羽灑林獲珠感帝之至莫不由於誓願。是故制立要契之戒。云何名為十大願耶。謂發菩提心經云。初始發心大悲為首。皆發轉勝十大正願。一願曾今所有善根施與眾生共我佛道。二願由此善不生無佛國。三願生已常不離佛如影隨身。四願如應為我說法成菩薩五通。五願由此即達二諦得正法智。六願得智為眾生說恆令開解。七願佛力遍生十方奉佛聽法廣攝眾生。八願聞已隨轉法輪聽我名者發菩提心。九願令發菩提心已常隨利樂荷正法擔。十願荷已雖行正法心無所行。是名十大願。總誓此願。如真法界無所不至。如眾生界終無盡期。發此願已立十三誓。此中初十二護戒誓願。後一證果誓願。初中前七護戒律儀。後五護根律儀。二種律儀如瑜伽說。此中寧以此身投火坑等。人間火等害一肉身。犯戒之罪害法身。故挍量應知。
故入難處戒第七
經。若佛子常應二時至入者犯輕垢罪。
述曰。身心道器。不敢毀傷。逐靜遊行亦避嶮難也。言頭陀者。新音杜多。此雲抖擻。抖擻煩惱生死染故。如善意天子經云。頭陀者抖擻貪瞋癡三界六入等。依瑜伽等。或十二或十三。謂依食四。依衣有三。敷具有六。依食四者。一常期乞食。隨往還家隨得受故。二次第乞食。巡家乞故。三但一坐食。四先止後食。瑜伽論雲。初二對治美食貪。後二對治多食貪。若依乞食無差別性。十二杜多。若開十三。大智論雲。受請食者若得起慢。不得懊惱。受僧食者隨眾事多心散妨道。受常乞食。尚求一食多有所妨。況小食等。故一坐食。有雖一食極飽妨道。故節量食。謂隨所食三分留一。即身輕安易消無患。衣中有三者。一但持三衣。二但持毳衣。三持糞掃衣。如次對治多衣耎觸上妙三貪。大智論雲。衣輒蓋身。不多不少。少欲知足。故受三衣。好衣難覓亦招賊難。故受納衣等法。敷具六者。一住阿練若。除誼雜貪。近遠去一拘盧舍。西域記雲。名一牛吼。謂大牛吼聲可聞也。大智論雲。雖出居家。還屬師徒心復嬈亂。故受練若。二樹下坐。瑜伽論雲。除屋宇貪。三露地坐。智論雲。除好樹貪。月光遍照空中明淨。心易入空三昧故。四塚間坐。除淫泆貪。易得離欲故。五常期端坐。除倚臥貪。智論雲。身四威儀中坐為第一。食易消化。離沉掉故。六處如常坐。除敷具貪。一敷設後終不數數。翻修理故。瑜伽論雲。由食等貪不順梵行。如未彈毛不任作氈。今此杜多淨修令純。有所堪任。不增不減。智論雲。佛法唯以智慧為本。不以苦為先。是法皆助道。諸佛常讚歎。言二時頭陀者。春秋二時宜皆遊方。冬夏坐禪者。以極寒熱宜攝跡故。七十三雲。菩薩雖行十二杜多。不貴阿練若等法。解雲。以順聲聞少事行故。此中楊枝口香除熱故晨嚼之。楊枝有德如阿含說。澡豆落垢去膩洗身。三衣者。三世諸佛福田之相。大悲經說。若佛子於我滅後有戒無戒但有被著如來三衣。從慈氏佛終至樓至佛皆得涅槃無有遺餘。瓶持水器。缽欲乞食。梵雲缽多羅。此雲應量器。大者即容斗半。小即可受五舛。律製鐵瓦。餘不得畜。坐具護衣之觸。錫杖止毒蟲獸。香爐感佛。漉水救生。手巾拭手。刀子割甲。火燧求火。鑷子拔莿。繩床安身。經律生解。尊像起信。是故道具必須具也。十八種物者。義寂師云。除楊枝澡豆取三衣等。別開經律佛菩薩故。然唐國說。三衣為三。經律為一。佛菩薩為一。故十八。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者。道具已足。離多事故。如大集雲。初業菩薩常樂寂靜不樂多事。於多事人莫起嫌心。若優婆塞戒經云。優婆塞應畜僧伽梨衣缽錫杖。此何所用。和上云。菩薩亦有心出家故。如無垢稱經讚維摩詰云不離三衣缽等。餘文可解。於難處中有其二文。一制初入。如經若頭陀時莫入難處。所謂國難等一切難處中也。二制住中。如經悉不得入一切難處故。言頭陀乃至夏坐安居。自下如次牒前結犯。是諸難處亦不得入者。牒初制也。此諸難處況行頭陀者。牒後制也。見難處已下舉違結罪。
坐無次第戒第八
經。若佛子應如法至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述曰。佛法中者戒為上首。不同世間年歲為尊。尊卑若亂即無軌則。故今制也。不問老少等者。法藏師云。有釋。令四眾雜合通坐。非也。此文意者通舉別制。實隨自宗各依次坐。義寂師云。諸師釋不同。一雲。但受菩薩戒為次第。一雲。百歲比丘未受菩薩戒。坐於十歲菩薩已下。若受即依舊夏數坐。戒亦反成菩薩戒故。如此在家奴主亦爾。尊卑異故。如比丘後受在百歲尼上。一雲。不問聲聞菩薩差別。但先受戒即在前坐。如智論說。文殊彌勒入聲聞眾次第坐故。在家亦應先受聲聞五戒為上。雖主後受。於奴為上。類不雜故。猶如僧尼尊卑不雜。問若爾出家貴勝為上。答如已放奴受戒為次。此中不問老少即不同律雲。沙彌生年為次。若生年等受戒為次。和上云。據實菩薩雖是在家。坐於聲聞大僧之上。如阿闍世王經云。文殊雲。迦葉坐上。以耆年故。迦葉讓言。我等在後。菩薩尊故。舍利弗雲。我等亦尊。已發無上心故。迦葉雲。菩薩年尊。久發心故。故文殊所將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葉等五百聲聞在後而坐。雖然若彼聲聞不和。即依次坐。如智論雲。釋迦法中無別菩薩僧。是故文殊彌勒等入聲聞眾次第而坐。此明現身出家為初。爾時現相餘眾許故。若依文殊實戒次第。已經三大劫。不應雜坐故。亦非遍學入聲聞眾。若受聲聞如富樓那。是聲聞眾非菩薩故。總而言之。若純聲聞不受菩薩戒依次第坐。後受菩薩戒聲聞夏雖多。依菩薩戒次第而坐。設先所受成菩薩戒。後轉乘時方反成故。菩薩乘中女人先受於男為上。但不雜坐。王臣奴主若就俗坐如其尊卑。若就法坐悉受為次。由此經云一切不問先者先坐。問菩薩幾眾。答智論四眾。謂彼論意等受三聚。出家在家男女別故。若遍學者如聲聞也。
不行利樂戒第九
經。若佛子常應教化至若不爾者犯輕垢罪述曰。福慧二善如二翼輪。隨闕一種勝果難成。是以教化立行道處即福行也。講經生解即智行也。修福生慧名利。法力救難名樂。如其次第文相可解。疾病下即救難也。言行來治生者。南人經營產業為治生。治生不利亦講大乘也。救罪報中。報者三時報罪也。救獄難中。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頸名枷。在腰名鎖。皆由業報致斯罪網。多疾病者。性多病等。前天行等。故有差別。何以皆制講大乘者。大乘利生以為本故。
經。如是九戒至梵壇品中當說 言梵壇者此翻默擯。不受調伏故以治也。自下九戒初五以戒攝受。後四以悲教化。初五如次。攝器故。簡非故。外護故。內護故。恭敬故。後四如次。唱導故。說化故。遮惡故。護正故。所為應知。
攝化漏失戒第一
經。佛言佛子與人受戒至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述曰。有堪受器。不擇而捨則成攝化漏失之過。所以制之。身所著衣皆使壞色者。別製出家。袈裟此云不正色。謂青等五成不正色故名壞色。雖言青等非正青等。如文殊問經。文殊白言。有幾色衣。佛告文殊。不太赤色。不太黃。不太黑。不太白。清淨如法三法服。及以餘衣皆如是色。若自染若令他染。如法擣成隨時浣濯常使清潔。如是臣具得用青黃雜色。言一切染衣已下制餘衣色。與俗服有異者。樣亦須別。所以然者。如遺教雲。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妙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言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者。有說。未懺七逆猶罪現存。故言現身不得戒。若依教懺罪滅應得。如集法悅經辦誦陀羅尼滅五逆罪。有說。不然。無文懺已得受破故。言若具七遮者。以一一罪具緣成故。非謂要具七數方爾。破法輪僧時不破羯磨僧。然謗羯磨法。是故唯言破羯磨不言僧也。唯破羯磨僧不為遮難。唯取破輪立為一逆。善生經云。殺發菩提心眾生。不得受菩薩戒。此中何攝。謂即和上闍梨類也。彼先入故。言不向國王禮拜等者。謂國王等有戒無戒一切不如出家功德。是即出家若禮在家。在家即得無量罪故。
惡求弟子戒第二
經。若佛子教化人至與人受戒者犯輕垢罪述曰。應教請二師者。和上是得戒之本。阿闍梨耶得戒因緣故。普賢觀經請三師者。生殷重故。喻伽唯請一師者。一人能作多事義故。善戒經云。師有二種。一是不可見。謂諸佛菩薩。二是可見。謂授戒師。又云。若不於佛菩薩受者不名菩薩戒。當知通說相對所師。問七遮者障此戒故。若善戒經約具德故。問十種事具方得受。謂先受聲聞戒等。問優婆塞戒經說。受優婆塞戒有十五遮難。何故通俗唯問七遮。答彼依近事性故不相違。言教懺者。如涅槃經云。世間有兩種健人。一欲不作惡。二作已能悔。是則誰人無過。改莫大焉。如瑜伽雲。懺在至心。如世尊言。於所犯罪由意樂故我說能出。非治罰故。謂慚愧藥殺罪毒也。依善戒經。菩薩覆罪重於本罪。但覆僧殘即波羅夷。此等隨品。若聲聞覆但突吉羅。言三世千佛者。法藏師云。過去莊嚴劫華光佛等一千佛。現在賢劫俱留孫等一千佛。未來星宿劫日光佛等一千佛。此隨顯說。理通一切。言若無好相雖懺無益者。此約上纏犯失者說。非中下纏。如瑜伽雲。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若諸菩薩以上品纏犯他勝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若中品纏應對三人或過此數陳所犯悔。若下品纏犯他勝處及餘違犯(輕罪名餘)。應對一人。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今此中言雖懺無益者。藏師及寂師云。上纏失戒。若得好相。舊戒還生。更不須受。若不得相。舊戒已失。故言現身不得戒。既非七遮更受。故言而得增受戒。言不同七遮者結。顯犯重及輕垢罪不同七遮永不得受。言一一好解者。如瑜伽雲。唯從有德。如彼廣說。經許夫婦互為師者。亦有德故。言若不解大乘等。不了教法也。言不解第一義諦。不了理法也。習種姓等行果法也。習種姓即十發趣。初熏習故。長養性即十長養性。漸增長故。不可壞性十迴向也。已堅固故。道種姓順抉擇分。引聖道故。雖迴向攝。別說如常。由此仁王十迴向位皆名道種。正法性者即聖種姓。通攝佛地。已了真性名正法性。言十禪支。總束十八為十支也。喜樂定等隨地雖別。名義同故。何等為十。謂尋伺喜樂定內等淨捨念正知及以捨受。雖知內等淨即捨念正智。總別異故別立為數。傳說如此。言惡求等者。非法求利故曰惡求。耽無厭足故名為貪。矯現異儀故名為詐。網冐他人言之欺也。此戒何異第十八戒。彼制懈怠而不明瞭。此制貪利惡求弟子。
非處說戒第三
經。若佛子不得至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述曰。瑜伽四十雲。於謗大乘及無信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淨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藏之所隨逐。有此大過故今制也。此中未受戒者遮不發心。如瑜伽四十雲。欲授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言外道者。求正法過。言惡人者。聞已謗也。大邪見者。總撥內外。恐增彼惡故不為說。如善戒經云。不應向彼不信者說。乃至不向謗大乘者說。何以故。若不信者以是因緣墮地獄故。除國王者。佛法付屬兩人。一佛弟子以為內護。二諸國王以為外護。故為說之。又王有力。當依戒律儀策勵行人。故須知也。言不受佛戒名為畜生者。此身雖人。無生因故得當果名。
故違聖禁戒第四
經。若佛子信心出家至毀正戒者犯輕垢罪述曰。心尚不應竊懷犯戒。何況菩薩亦行毀犯。若重若輕故違教邊得此罪也。言不受一切檀越供養者。非但自增罪。於他損福故。不得飲國王水者。出家避役而非福田。於其國王無恩分故無所用故言大賊。有罪同畜生。無善同木頭也。
不重經律戒第五
經。若佛子常應一心至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述曰。此中以難況易。如文可解。各隨其力以寶供養。此中意也。瑜伽中邊等所說書寫等十種法行此中應具。此當瑜伽供養三寶第一輕戒。善生經云。若作衣服缽器。先奉上佛父母師長。先一受用然後自服。若上佛者當以香華贖之。
不化有情戒第六
經。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至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述曰。一切聖道他音為本。雖有其性無教不成。故制教化。下劣有情設無領解。聲入毛孔遠作菩提之因緣故。此中文相可解。然瑜伽雲。教化眾生善巧方便略有六種。一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謂勸有情捨微少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團。施鄙穢田乃至蠢動傍生之類。迴求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二能令有情小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以要言之。若依邪法為說正法。又於世間作福受樂因緣。隨喜勸他亦爾。又緣十方受苦有情願自代受。又以意樂禮佛法僧。乃至命終時無虛度。又於過現一切違犯。以淨意樂想對諸佛。至誠發露誨往修來。如是數數小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廣說如彼。三憎背聖教除具恚惱。四處中有情令其趣入。五已入令熟。六已熟解脫。辨次前四復有六種方便善巧。一者隨順會通方便善巧。謂順行彼欲後以法化。又於深教會通而說。二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謂見有情有所求來。即要契言汝若修善隨汝欲施。又救有苦亦如是等。三異分意樂方便善巧。謂要契已若彼不行如要契事。但為利益示現憤責而不施彼。權時棄捨終歸安處。四逼迫所生方便善巧。謂或家主或作國王得增上力。強逼令修善。五施恩報恩方便善巧。謂於有情隨力少多施作恩惠。或濟厄難。彼欲報恩。菩薩爾時勸令修善以受報恩。告言莫以世財相酬。六究竟清淨方便善巧。謂到究竟從都支天八相成道。如是方便應當學之。
說法乖儀戒第七
經。若佛子常行教化至不如法說者犯輕垢罪述曰。敬人重法勝善方生。不爾便生翻彼惡法。此中貴人多慢故偏舉之。言聽者下坐等。生渴仰故。如攝論雲。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受彼善說相似故。又涅槃雲。有知法者。若老若少如第二天奉事帝釋。
非法立制戒第八
經。若佛子皆以信心至作破法者犯輕垢罪述曰。若於惡人不令出家。不須造像而市賣等。理應無犯。餘皆結犯。
自破內法戒第九
經。若佛子以好心至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述曰。說是非而破唯在內家。非外道等之所能也。如蓮華面經云。佛告阿難。譬如師子命終。若空若地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食師子身肉。唯師子自生諸蟲自食師子蟲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比丘破我三大阿僧祇劫積行勤苦所集佛法。
經。如是九戒至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述曰。輕戒三門。自下第三結勸奉行門。
經。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七行品中說。
述曰。始終卷初分為三段。此即第三流通分也。此文意言。此一釋迦行作意時。其餘釋迦亦爾。應知。從摩醯首羅等者。說十世界海等。處如卷初說。言心藏等者。傳說。心藏即三賢也。地藏者十聖之地。戒藏即十重四十八輕戒也。無量行願藏者即上三賢十聖所有行願也。因謂三劫。果即四智。佛性常住清淨法界也。自下總結如文可解。
經。明人忍慧強至疾得成佛道。
梵網經古跡記卷下(末終)
上篇:菩薩戒本疏
下篇:金剛般若論會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