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戒羯磨文釋

蕅益大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薩戒羯磨文釋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譯

明菩薩弟子 智旭 釋

此文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之戒品。凡受菩薩戒者。最宜知之。故奘師譯出別行也。按地論百卷。共為五分。一本地分。二。攝抉擇分。三攝釋分。四攝異門分。五攝事分。就初本地分中。分為十七地。一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就第十五菩薩地中。複分四持。就初持中。分十八品。第十戒品。菩薩戒本經。及羯磨文。咸出其中。言菩薩者。梵語具雲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謂能發起大智大悲。智則上求佛道。悲則下化有情。又設無大悲。則不成佛道。設無大智則難度有情。悲智雙行。悲智不二。故名為菩薩也。戒有三聚。一攝律儀戒。無惡不止。二攝善法戒。無善不行。三饒益有情戒。亦名攝眾生戒。無生不度。梵語羯磨。或翻作法。或翻辦事。或翻為業。以義求之。即是白眾作法。辦如法之事業也。文分為三。受戒羯磨第一。懺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別第三。

受戒羯磨第一又分為二。初明從師受。二明像前受。

初中有四。初啟白請證。二正授戒法。三總結畢儀。四揀擇非器。

初中二。初求許。二正白。

初又二。初求。二許。

今初。

若諸菩薩。欲學菩薩三聚淨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偏袒右肩。膝輪著地。合掌恭敬。如是請言。大德憶念。我如是名。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惟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既作如是無倒請已。偏袒右肩。恭敬禮拜。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通諸菩薩眾。現前專念彼諸功德。生殷淨心。

菩提心寶。人所固有。發心求戒。便得名為菩薩。既為菩薩。須學三聚淨戒。欲學此戒。理應秉受。蓋只此重輕諸戒。既能止惡。便具眾善。既能自攝。便能攝生。故即名為三聚淨戒。此戒不論在家出家。但要先發弘願以為其本。然後堪受。若不發弘願者。縱令求受。不得戒也。既發願求受。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審者。求之精詳。訪者。求之周切。蓋不審。則恐歸非其師。不訪。則恐失於良導。言同法者。即是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必欲上求下化者也。若非同法。豈堪作師。又雖已發大願。更須有智。則自知法用。有力。則能加被人。於語表義能授能開。則依義不依語。故能應根而與。隨機而答。具足如斯勝功德者。方可為師。既得師已。乃須三業專請。先禮雙足。表於至敬。偏袒跪膝。表於至謙。合掌。表於心無二向。此皆身業清淨。恭敬二字。即意善清淨。如是請言等。即口業清淨。請辭須三說者。二則不切。四則太煩。故但三說。名為處中。三業皆淨。如法而請。乃名為無倒請。既請之後。又復敬禮供養諸佛菩薩。念彼功德。生於殷重清淨心者。以此菩薩戒法。乃遍用法界諸佛菩薩為師為證。一受之後。十方諸佛。皆是我師。大地菩薩。皆同我學。生如是心。方名殷重。方名清淨也。大地。即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具如華嚴等經廣明。

二許。

若諸菩薩。欲授(此)菩薩(以)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應)以(智)智觀察(彼人)自所意樂。(必須)堪能思(量決)擇受菩薩戒。非惟(以)他(人相)勸(故受)非為(欲)勝他(故受)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乃)以受戒(之)法。如(其所)應(而)正授(之)。

弟子求師。既須審訪。師攝弟子。亦須詳慎也。摩怛理迦。此雲本母。善釋諸法相義。有似於阿毗曇。本母能生妙慧。妙慧因論而生。故展轉皆名慧論。菩薩學處。指重輕諸戒。犯處。指諸戒中犯有染污不染污等。夫以彼來求受。尚須如此觀察。則其慎重可知。今有輒勸人受者。胡不稍思之耶。

二正白為三。初求受者白。二授法者白。三明其獲益。

初中又三。初白儀。二白辭。三白後淨心。今初。

其受戒菩薩。復於彼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謙下恭敬。膝輪據地。對佛像前。合掌請言。

二白辭。

惟願大德哀愍。授我菩薩淨戒。

前是師前私請。今復像前正請也。私請須三說者。師未聽許。應鄭重故。正請惟一說者。師已聽許。不煩瀆故。

三白後淨心。

如是請已。專念一境。長養淨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大功德藏。即隨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

一境。即現前受戒事境。淨心。即求戒之心也。攝眾生戒。是解脫德。名無盡大功德藏。攝善法戒。是般若德。名無量大功德藏。攝律儀戒。是法身德。名無上大功德藏。又一聚即三聚故無盡。三聚即一聚故無量。最尊最貴。不可思議故無上。

二授法者白又二。初審問。二啟白。

今初。

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自此已後。應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汝等今者。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

無亂心者。正慧觀察。與菩提心相應。乃能以心印心。不惟口讀文言而已。是中共有三番問答。初須直下承當菩薩之名。不生退屈。二須真實發菩提願。不惟虛名。三須真實能受能學三聚淨戒。不惟空願也。前二問答止一遍者。意決定故。第三問答須三遍者。貴詳審故。

二啟白。

如是受已。能受菩薩不起於座。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是白言。仰啟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今於此中。現有某名菩薩。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惟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此某名受戒菩薩。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能受菩薩不起於座。謂仍前胡跪。以聽授者之啟白也。此之三白。正是授戒羯磨。初羯磨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業力。悉皆震動。二羯磨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雲如蓋。覆受者頂。三羯磨竟。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從受者頂門。流入身心。充滿正報。盡未來際。永為佛種。

三明其獲益。

如是受戒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觀是菩薩法爾之相。生起憶念故。正智見轉。由正智見如實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在於)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如是名為受菩薩戒啟白請證。

現前一念心性。本自豎窮橫遍。今能稱性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則與一切諸佛菩薩心精通吻。故羯磨一畢。法爾能令諸佛菩薩悉知悉見乃至眷念憐愍加被。使其倍增進也。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若此。奈何群迷不發心耶。初啟白請證竟。

二正授戒法四。初明戒相。二明犯相。三簡異小乘。四結嘆功勝。

初又三。初標征。二別釋。三結成。

今初。

若諸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

他勝處法者。智慧為自。煩惱為他。佛法為自。魔力為他。發心受菩薩戒。本欲摧伏魔軍。破煩惱賊。今犯此戒。反被煩惱所勝。亦為魔力所勝也。然梵網具明十重。今只列後四者。凡有三義。一者殺盜淫妄。名為根本戒法。無論在家出家沙彌比丘。欲受此菩薩戒者。必已先受五戒十戒。及具戒等。何勞更宣。今但申明上弘下化。增上律儀而已。二者根本戒法。七眾設犯。不通懺悔。縱令大乘許其懺悔。須見好相。今此四戒。若軟中品纏犯。止須懺除。上品纏犯。猶容重受。故不可以根本四戒。相濫同也。三者菩薩之行。或順或逆。方便甚多。故殺盜淫妄。容有開遮。惟此四戒。隨於一一方所。一一趣中。悉不得犯。故獨明之。

二別釋即為四。第一讚毀他戒。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瞋毀尚輕。貪讚乃重。讚毀合行。令人疏他親己。豈菩薩之心哉。

第二慳惜財法戒。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愍。而修慧舍。此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財法二施。菩薩正務。現有資財。揀非無財。貧苦無怙。揀非不應求者。此而不施。無慧甚矣。為菩提故勤行佈施。不住於相。名為慧舍也。正求法者。揀非不求。雖現有法。揀非無法。此而不舍。安用知法耶。

第三瞋不受悔戒。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惟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況可捶打損惱。況可懺猶不受乎。既已隔絕眾生。菩提願力安在。

第四說相似法戒。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真實正法。決與一印三印相應。像似正法。則似是而非。決與愛見二網相應。說此像似之法。即名謗菩薩藏。蓋不必排撥毀呰而後為謗法也。舊已流通。重為舉揚名宣說。闡擴輔翼。令使增廣名開示。自創新談。別陳宗旨名建立。自信解者。即是邪師。隨他轉者。即邪弟子。邪正不辨。則弘法者盡皆謗法者耳。可不悲夫。

三結成。

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

名為菩薩他勝處者。正顯不與小乘共也。若殺盜淫妄。則大小乘共。名為根本戒矣。初明戒相竟。

二明犯相二。初出過。二簡別。

今初。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四種。況犯一切。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隨犯四種。言四中隨犯其一也。況犯一切。言具犯四種也。現法。即現在一生。廣大菩提資糧。即六度萬行等。意樂清淨。即菩薩淨心地也。

二簡別。

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舍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舍。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

纏即十纏。一瞋。二覆。三睡。四眠。五掉。六悔。七嫉。八慳。九無慚。十無愧。各有下中上品。軟即下品也。下品中品十纏犯戒。不名失戒。上品纏犯。便為失戒舍即失也。數數現行以下。重釋上品纏犯之相。二明犯相竟。

三簡異小乘二。初明不失。二明失已容受。

今初。

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舍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處法。即便棄舍別解脫戒。

苾芻。即比丘。梵音楚夏耳。比丘戒法。專藉外緣。故易失。菩薩戒法。繇菩提心所感。故難失也。又比丘他勝處法。是淫盜殺妄。故一犯永失。菩薩他勝處法。是毀慳瞋謗。故偶犯仍未失也。別解脫者。梵名波羅提木叉。

二明失已容受。

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舍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由此毀犯。謂上品纏犯也。縱令失戒。猶許更受。故不同小乘也。然復應知以上品纏。犯此毀慳瞋謗四戒。但失菩薩戒。不失比丘戒。故設懺悔。仍任更受。若犯殺盜淫妄四戒。則既失比丘戒。並失菩薩戒。不任更受。雖依梵網懺悔。得見好相。止許作菩薩優婆塞。或作菩薩沙彌。終不得作菩薩比丘矣。三簡異小乘竟。

四結嘆功勝二。初明勝。二例明。

今初。

如是菩薩所受淨戒。於餘一切所受淨戒最勝最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善心意樂之所發起。普能除滅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

餘一切所受淨戒。指八戒五戒十戒具戒等。以此種種淨戒。無不從菩薩淨戒海中流出。無不還歸菩薩淨戒海中。故惟此戒為最勝最上。乃總嘆也。大功德藏之所隨逐。嘆其所獲勝益。第一意樂之所發起。嘆其因地勝心。普能除滅一切惡行。嘆其滅罪勝力。

二例明。

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計分算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

一切別解脫律儀。亦指八戒乃至具戒言之。鄔波尼殺曇。此翻近少。謂微塵是色之近少分也。大文二正授戒法竟。

三總結畢儀。

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

此總結啟白請證。及正授戒法之後。應各運心普供養也。

四揀擇非器二。初不從受。二不為說。

今初。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諸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慳貪者。慳貪蔽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眠。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嬉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愨-心+牛]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摩怛迦者。不應從受。

此明菩薩法師應須揀擇根器。不可妄順人求而使其輒受也。蓋此菩薩淨戒。乃是諸聰慧者之所求受。今彼既無淨信。乃至誹謗經論。何堪受此戒耶。文中略列二十二類。一無淨信。所謂不能趣入。不善思惟。二有慳貪。三慳貪增上戒蔽。四有大欲。五無喜足。六毀淨戒。謂隨於所受八戒五戒十戒具戒既有毀犯。未經懺悔得好相者。皆為遮障。七不恭敬學處。八有慢緩。既於八戒至具戒等尚不不恭慢緩。何堪受此增上大戒。九有忿恨。十多不忍。十一不堪耐他違犯。十二懶惰而不勇猛。十三懈怠而不精進。十四多分有所耽著。十五睡眠倚臥。十六樂合徒眾。十七樂於嬉談。十八散亂。不能善心一緣。十九闇昧。二十愚癡。二十一極劣心。二十二誹謗經論。如此諸人。決定不能被弘誓鎧。趣向菩提。故皆不應從受也。[愨-心+牛]。音遘。取牛乳頃。明其至暫。素怛纜。即修多羅。此雲契經。摩怛迦。即摩怛理進。解現上文。梵網不許揀擇種姓。今文特令揀擇根器。影略互成。不可不知。

二不為說。

又諸菩薩。於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而於譭謗菩薩藏者無信有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淨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藏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永棄舍。終不免離。

菩薩說法。貴在觀機。若見有情。於此淨戒能生信樂。則應宣示開悟。令其發起受戒之心。故梵網有不化眾生之戒。然大須隨時思察。豈容率爾妄宣。反令眾生墮罪業耶。當知彼經此論。亦互成也。已上大科初明從師受竟。

二明像前受。

若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淨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補特伽羅。此翻有情。具足功德。謂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等也。審訪不得。方許像前自受。若遇明師而不從受。非癡即慢矣。梵網制令求見好相。此中但貴發菩提心。今人設欲自誓受戒。大須自斟酌也。仰啟十方等。即是三羯磨文。所餘一切如前應知。謂法爾相現。及四重法等。已上受戒羯磨第一竟。

懺罪羯磨第二又分為二。初誡令勿犯。二設犯應懺。

今初。

若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淨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應違犯。

或初師前。或於像前。皆名從他正受。善清淨求學意樂。約攝律儀戒言之。菩提意樂。約攝善法戒言之。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約攝眾生戒言之。從初受已。即應專一精純。恆時護持。護持此戒。不令違犯。即便具足三聚功德也。

二設犯應懺又二。初總誡疾除。二別示二懺。

今初。

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淨。

有犯不悔。則日夜增長罪惡。故應疾疾除之。欲除其罪而不能如法。罪亦不除。故先誡令如法也。譬如淨衣。偶觸污穢。速以灰水洗浣。乃可還淨。不用灰水。臭氣不滅。停待時日。臭氣亦難除矣。

二別示二懺又二。初對首懺。二自誓懺。

初又二。初明所對之人。二明懺法差別。

今初。

如是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於語表業能覺能授。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露懺悔。

一切違犯。通指此中四重。及戒本中四十一輕而言之也。比丘戒法。局在僧輪。故詳列五篇七聚。名為秘法。菩薩戒法。通於七眾。故一切違犯。均名惡作。但有可悔不可悔若輕若重之殊耳。受戒必須大乘法師。懺悔不拘小乘大乘者。以小乘比丘。亦是住持僧寶。堪為菩薩滅罪故也。

二明懺法差別又三。初懺上品纏犯。二懺中品纏犯。三懺下品纏犯。及餘違犯。

今初。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

如上他勝處法。即指毀慳瞋謗四戒而言之也。故雖失戒。猶許更受。若犯殺盜淫妄。則需求見好相矣。

二懺中品纏犯。

若中品纏。違犯如是他勝處法。應對於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應如發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柰耶法。如前稱事。犯惡作罪。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

餘如苾芻等者。應言。長老一心念。我某甲。犯某甲罪。今從長老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長老憶念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如是三說。彼應語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答言。爾。又若對三有情懺悔者。彼犯罪人。既至三有情邊說罪事已。於此三有情中。隨一受懺悔者。應先問餘二有情言。若長老聽我受某甲菩薩懺者。我當受。二人應答言。可爾。然後受其懺悔。若對過三人數懺悔。即是對僧。應往僧中偏袒。脫屣。禮僧足。胡跪合掌。如是白。大德僧聽。我某甲。犯某甲罪。今從僧乞懺悔。如是三說。是中隨一受懺者應作白言。大德僧聽。此某甲菩薩。犯某甲罪。今從僧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受某甲菩薩懺。白如是。白已。犯罪者方陳懺辭。乃至。語言自責汝心。應生厭離。犯罪者答言爾。

三懺下品纏犯。及餘違犯。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犯。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當知如前。

餘違犯。即戒本經中四十一輕。亦名眾多犯。亦名輕垢罪也。初對首懺竟。

二自誓懺。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淨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如是於犯還出還淨。

隨順補特伽羅。謂隨順小乘大乘正法。於語表業能覺能授者也。不應向未受戒人懺悔。亦不應向有違犯人懺悔。故設無清淨大小乘人。但可自誓而已。自誓誠切。則罪還出而戒還淨矣。已上懺罪羯磨第二竟。

得舍差別第三又分為二。初明舍戒差別。二明得戒差別。

今初。

略由二緣。舍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舍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

舍戒。即失戒也。先發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乃得受戒。今既棄舍此願。則戒亦隨失。此一緣也。上品纏犯他勝處法。此二緣也。然或重發大願。如法悔除。仍可重受。

次明得戒差別又二。初明盡未來永得。一釋轉生重受疑。

今初。

若諸菩薩。雖復轉身遍十方界。在在生處。不舍菩薩淨戒律儀。由是菩薩不舍無上菩提大願。亦不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

八關戒法。局在一日一夜。五戒十戒具戒。局在盡壽。惟此菩薩戒法。一得永得。直至盡未來時。若無退心犯重二緣。終不舍失也。

二釋轉生重受疑。

若諸菩薩。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為欲覺悟菩薩戒念。雖數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無作戒體。一髮之後。永為佛種。縱令轉生忘失。然既無退心犯重二緣。當知戒體仍在。雖數數重受。但令覺悟而已。豈名新受新得哉。

菩薩戒羯磨文釋(終)


上篇:梵網經合註

下篇: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疏部目錄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受菩薩戒儀

受菩薩戒儀 南嶽沙門釋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智舍...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 後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

僧羯磨

僧羯磨卷上並序(出《四分律》) 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 原...

羯磨儀式

序 羯磨者。乃如來金口親宣之法也。所謂僧法。對首。...

天台菩薩戒疏

天台菩薩戒疏上 天台沙門明曠刪補(草書滅法傳者須真)...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

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序 京兆崇義寺沙門道宣集...

華嚴經問答

華嚴經問答上卷 沙門法藏撰 問。三乘事理。普法事理雲...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經序 唐釋法琳撰 《寶星經》梵本三千餘偈。如來初...

勸修淨土切要

重刻淨土切要序 今夫苦樂縱橫。一靈萬變。升沉往返。...

十二緣生祥瑞經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註音版】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彙集 早覺 (經律...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金剛法界宮

(術語)胎藏界大日如來依住之宮殿也。大日經一曰:薄...

【佛教詞典】首陀

(術語)Śūdra,又作首陀羅,新作戍陀羅、戍達羅、戍...

極樂世界萬修萬人去

一切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

海神請法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有五百位商人,為即將展開的航行尋...

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問: 阿彌陀佛,師父,我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說話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輕言:...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懺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號就容易昏沉,對不對?他不念佛還不會...

大安法師:怎樣才算真用心念

問: 怎樣才算真用心念?標準方法怎麼樣?有雜念就算...

只要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

如何運用十善業在生活中

問: 如何運用十善業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師答: 十善...

忍無可忍需再忍

現實生活中我們快要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是自己覺得忍無...

聖嚴法師《心懷大悲,世界大慈》

在中國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親被稱為慈...

【視頻】《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觀音菩薩普門品》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普門頌(音樂唱誦版)

普門頌(音樂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