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胡吉藏撰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此下三品,第二、廣明持經功德獎勸流通。三品即為三章:初、〈隨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德;第二、〈法師品〉明五種法師,即是中品功德;第三、〈常不輕品〉明持《法華》得六根清淨乃至成佛,謂上品功德。約位分者,初、隨喜人從發心至十信位。第二、六根清淨,三十心位。故《法華論》云「得六根清淨者,凡夫人以經力故得根勝用、未入初地」,而經文雲「未得無漏」,故知是地前人。第三、〈常不輕品〉寄跡而言從內凡以上乃至得佛。此之三品則攝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賢聖皆從《法華經》生,故嘆經勝用勸物宣持也。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前〈法師品〉明二世弟子聞經隨喜,上雖言即與授記,未廣說其功德;今欲說之,故有此品來也。二者、若依品次相生,聞上分別功德欣然相傳,故有〈隨喜品〉。三者、上品末說「如來滅後若聞此經不生毀呰起隨喜心」,當知是為深信解相;今欲說其功德,故有此品來也。四者、欲舉劣顯勝嘆其功德勸物宣持。但默念隨喜福已無邊,況復書持讀誦等耶?五者、上品明受持供養此經功德無量,復有人不能書持更謂不得功德,是故今明若不能書持,但起隨喜心福亦無邊。又流通此經命初辨〈隨喜品〉者,此經明二權二實,與昔說相違,執教之徒逆耳違心不能信受,是故今明隨喜功德無邊,即是勸信解。

問:

何人聞經不生隨喜?

答:

〈見塔品〉中已出六人,今明四種:一者、學小乘人保執昔教,聞二權二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二者、執此經猶是無常因果猶未究竟,若聞一乘之因辨有佛性、一乘之果常住不滅,亦逆耳違心不生信受,故不生隨喜。三者、執覆相常人聞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究竟無餘了義之說,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四者、有所得人保權執實,若聞非權非實、無依無得謂是斷見,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故隨喜者難得,所以功德多也。

問:

云何名隨喜相耶?

答:

二段經各有體用,乘權乘實體用者,不三不一、言斷意忘謂乘體;昔為物說三、今破三說一謂乘用也。身權身實中體用者,法身非常無常,命不長不短,亦言斷意忘,謂佛身體也。昔無常今常,昔短今長,謂身用也。隨順二權二實體用而生歡喜,故有隨喜相也。

問:

隨喜有幾種?

答:

略有二種:一、隨喜法;二、隨喜人。隨喜法者,若順此經而生歡喜,即是金剛般若,信心不逆故名隨喜。二、隨前人所作而生歡喜,如見受持此經乃至解說而生歡喜,故名隨喜人。

問:

能隨喜心與所隨喜事,優劣云何?

答:

有四句:一者、俱無優劣,所隨喜是無所得,能隨喜亦無所得。二者、能所俱劣,所隨喜是有所得,能隨喜亦是有所得。三者、所隨喜勝、能隨喜劣,如凡夫隨喜聖人所作善根。四者、能隨喜勝、所隨喜劣,如聖人隨喜凡夫所作善根。

問:

《大品經》明有所得隨喜迴向是雜毒食,雜毒食者初食雖美後則害身,有所得隨喜初感人天之報,後必受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今明何等隨喜耶?

答:

佛意明隨喜《法華》,《法華》是無所得法,即是波若,故前格量中舉五度除於波若,故知作無所得隨喜。又若作有所得隨喜者,有所得還感世間果報,云何能勝後財、法二施耶?

問:

有能隨喜心、有所隨喜事,云何成無所得耶?

答:

既稱能所,即是因緣。故能不自能,能名所能,所不自所,所名能所,如此能所無有自性,即是寂滅。故《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是寂滅性」,言寂滅者蓋是能所宛然未嘗能所,故稱寂滅。寂滅宛然而不失能所,能所宛然而寂滅,即是方便實慧;寂滅宛然而能所即是實慧方便。故《大品》云「菩薩隨喜欲不墮想心見三顛倒者,當用波若方便力」也。

問:

四等中喜、禪支中喜、七覺中喜、五受中喜,與今何異?

答:

四等喜是慶他得樂,禪支中喜是自慶有所除得,五受中喜此通垢淨自他,七覺中喜但是無漏,與今並異也。

問:

但作無得隨喜亦作有得隨喜耶?

答:

始行菩薩未堪習無得觀,但作有得隨喜,猶勝逆耳之人也。

品為二:初問,次答。問有長行與偈。彌勒發問者,隨喜、迴向是菩薩法門,是故大士為物發問。所以的言佛滅後者,為正不值佛世眾生望岸自絕者也。

佛答亦二:初長行,次偈。長行又二:初、正明隨喜功德,答彌勒問。第二、汎明餘四種人所得功德。明隨喜人中有三:第一、通明五十人隨喜功德;第二、取最後第五十人,舉財、法二施格量;第三、舉後況初,明初者彌勝。前又開三:一、明隨喜人;「聞是經隨喜已」下,第二、明聞法隨喜;「從法會出」下,第三、次明轉教。隨喜即是自行,轉教謂化他也。「是諸人等」下,明第二人自行化他,「餘人聞已」下,明第三人自行化他,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上略出三人,今從四人已上至第五十。「阿逸多」下,第二、格量第五十人。上則明隨喜,今此辨功德,則是品題二事:一、隨喜;二、功德。又開四別:第一、許說誡聽;「若四百萬億」下,第二、正舉財法二施以問彌勒。三、彌勒奉答。四、佛格量。初、舉財施;二、舉法施。舉財施中,前明福田,次辨施主。舉六趣明四生者,《雜心》云「六趣但攝正生、不攝中陰,攝生不盡」,今欲攝生盡故說四生。天與地獄一向化生,餓鬼有胎、化生,人、畜具四也。所言六趣者開合不同,或合為一,謂分段生死;或分為二,即善惡二趣;或分為三,所謂三界;又分為五,依《正法念經》修羅有二:或鬼或畜,故無別道。依《伽陀經》修羅有鬼、畜、天,三道所攝,故無別道。依此經則為六道。《智度論》云「三種地獄:謂寒、熱、黑;三種畜:地、水、空;三種鬼:餓鬼、食不淨鬼、神鬼」。依餘經,二地獄:一、正地獄,在大海下;二、邊地獄,在餘山間。正地獄有一百三十六所也。依《正法念經》畜生有三十四億種類,具有四生四食;餓鬼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是餓鬼國,種別有三十六,始從鑊身餓鬼終至燃身餓鬼。有形無形者,六趣之與四生所攝,謂一門攝眾生,即是趣門及與生門。今以二門攝,謂有形、無形也。次三門攝,謂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次四門攝,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皆是增數法門以攝生也。「有人求福」下,次明施主。「而作是念」下,次明法施。凡有三句,前明法施意也。「即集此眾生」下,第二、正明法施。「一時皆得」下,第三、次明得益。前二是法施,今明福田也。「彌勒白佛」下,第三、彌勒奉答。「佛告」下,第四、正明格量。二施時長行廣,所以不及隨喜者,財施是世間因,法施但得二乘,隨喜超凡越聖必當作佛,故隨喜勝也。如十方螢火不及一日,大千野干不及一師子。《智度論》云「三千草樹不及一如意樹」。又罪福從乖府理生世間,二乘善根去理遠故福少,隨喜去理近是故福多。善有三品,財施是世間因為下品,法施令得二乘是名中品,隨喜作佛名為上品。「阿逸多如是」下,第三,以後況初。有人言:初人最勝後人劣者,第一前聽佛說法,次五十人聞法隨喜即是五十位,謂十地四十心,第五十人是十信初心,最初人是十地終心,故後不及初也。今明不爾,聞經勝劣前後不定,今且就一方明之。初人親聞是故福勝,後則傳聞其福則劣也。「又阿逸多」下,第二、汎明餘四人。彌勒但略問隨喜、佛廣答者,《智度論》釋〈往生品〉雲「身子略問而佛廣答者,如貧人乞少物富者多惠施也」。

問:

品具明五人功德,何故偏題「隨喜品」?

答:

隨喜是五人之初,故偏說也。又今品以別標名,下〈法師品〉從通受稱,二名相避故互舉也。

第一人取其往詣聽法,故得乘天宮等報,若就聽法邊明得報者福則無邊。此中三品人,若下品動足得乘象馬報,中品得乘七珍輿,上品乘天宮也。第二人但取分坐義邊故得三王之報,若就聽法邊福則無窮。第三人正取勸人聽《法華》義得四種報:一者、勸人聽經則是其人善友,故後還得值善友報,所以言「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也。二者、勸人聽法前人受教須臾,聞法發生智慧,後還得智慧果報,是故經云「利根智慧」。三者、以口業勸人聽微妙法生他正信正解,故得離口丑陋得端正果報。四者、勸人聽經是人善友,世世常得見佛聞法信受教誨。「何況一心」下,第四人,其福最勝報不可說也。

偈十八行,頌前五人,即為五別,但不次第。初九行頌第一;次五行頌第四。所以超頌第四者,以第四人與初人皆是廣說功德故一處頌之,餘三既是略說故一處頌之。又隨喜是為他人說法人,第四勸他聽法人並是為他,義意相成故一處頌也。次兩行頌第二;次一行頌第三。此既是行詣及分坐令坐,義類相續故相次頌之。後一行頌第五。前第一釋長行有三,今九行具頌:初一行半,頌第一;「最後人」下六行半,頌第二、舉二施格量;次一行,頌第三、舉後況初也。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法師品〉生。〈法師品〉略明二世弟子、兩世法師,〈隨喜品〉已廣說二世弟子功德,今次廣說兩世法師功德。二者、近從〈分別功德品〉末明三品人:一者下品,謂隨喜人,〈隨喜品〉已廣明其功德;今次廣說餘二品人,故有此品來也。三者、上〈隨喜品〉雜明世出世二種功德,如乘天宮及輪王坐處謂世間功德,隨喜轉教後得成佛出世功德。今品但明出世功德,以六根清淨三界所無故稱出世也。約位明者,前是十信弟子位,今是三賢師位。約人者,前品明五人,今品亦明五人,此品明弘法之師得六根清淨功德,以獎勸持經也。

品開為二:第一、總明五種法師得六千功德。第二、別釋對常精進者,一、隨緣所宜。二者、此人持經已得根淨果報故還對之。三者、欲得淨根必須精進,因名表義故對之也。「六千功德」者,菩薩行善不出三業,身三、口四、意三,合為十善,一善為首、餘九莊嚴,是則十善互相莊嚴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人讚嘆百善,法讚歎百善,合為四百善,約五種法師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此二千善又有上中下品,故成六千也。有人言:菩薩行十善,一善亦以九善莊嚴故成十善,十善便成百善,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嘆法為百,嘆人為百,合為四百。此之四百有上中下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經用勝具得三品故有千二百,餘三根持經用劣但得中下二品故有八百。有人言:就百福為論,此經云「百福相莊嚴」,〈藥王品〉百福莊嚴臂,則知六根皆具百福,一一福各十善莊嚴成一千功德,一根一千則為六千,但三根於弘經事勝功德則多,餘三既劣故少也。明五種法師為因,故得六千功德也。《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得六根淨,但懺悔有二法:初、對十方生身佛就事中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來六根所作三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佛依實相懺悔,觀六根是因緣生本來寂滅。具此二懺悔故六根清淨。

問:

作二懺悔故六根方淨,云何此經云「五種法師得六根清淨」?

答:

觀身實相懺悔即是持於此經,故不相違也。

「是善男子」下,第二,別開六根清淨。一一中各有長行與偈。「父母所生眼」者,《法華論》云「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若入初地則舍三界分段身,便不用父母所生眼也。龍樹判二忍亦爾,柔順忍中名為肉身,無生忍則是法身亦名法性生身。今經所說肉眼者是柔順忍也。

問:

眼但應見色,云何言見業因緣果報?

答:

小乘人云肉眼但見色法也。天眼通因天眼為方便,故發天眼智能知未來生死等事。《法華論》云「六根淨者於一一根中具足六用」,是故眼根亦知業行及果報也。

問:

六根云何得互用?

答:

悟六根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身,故六根無礙,所以得互用。

問:

根具功德既多少不同,云何同見三千?

答:

如燈雖大小,同照一室也。

問:

何故但見三千,不多見耶?

答:

《智度論》云「三千界外有風輪,與眼相違故不能見」。

問:

既能見三千,何故不名天眼?

答:

非修禪所得淨色來入眼中,又非生彼天報得,故不名天眼。

問:

二乘天眼見三千,與今何異?

答:

二乘但見三千國土,今依實相懺悔及持經力得此眼,見諸佛及踴出菩薩及寶塔,故與二乘異。

問:

《普賢觀》云「懺悔六根罪」,今雲「持經」,有何異耶?

答:

一乘即實相,故持經即懺悔,懺悔即持經也。

「彌樓山」者,此雲高山,又云光山。「須彌山」者,此雲安明山,亦云好高山。

次釋耳根。長行為三:初、總明五種法師為因;「得千二百耳功德」下,第二、明果;「以是清淨耳」下,第三、別嘆耳用,則是明功德也。有三句,初、總明聞聲;「象聲」下,別明聞聲;「以要言之」下,總結聞聲。言而「不壞耳根」者,欲聞即聞隨意自在,故不壞也。又持經人悟法寂滅雖聞而無所聞,故稱又壞也。

問:

耳云何勝眼得千二百耶?

答:

無眼之人不妨自行化他,生聾之人闕此二義,故耳勝眼劣。

次釋鼻根。長行亦二:初、明五種法師為因;次、明功德果。果中亦三:謂總、別、結。別中為二:初明聞三界內香及聲聞香,下聞三界外人香。初有二:初、明聞欲界香;次、聞色無色界香。欲界中有二:初、聞人中香;次、聞天香。人中三:初聞非眾生香;次聞眾生香;「及草木」下,合聞二香。欲天中亦有眾生、非眾生二香,色無色界亦有二香,尋文易知。上聲亂聞,今不亂者互顯故也。言「遙聞香」者,

問:

小乘有三說:一者、《婆沙》云「三根合中知,謂鼻、舌、身,三根離中知,謂眼、耳、意」。《雜心》云「二根離中知,意不當離合也」。《成論》云「眼但離而不合,鼻、舌、身合而不離,耳根亦合亦離,聞外聲為離,聞耳鳴聲為合,意根非離非合」,今何故言鼻遙聞耶?

答:

舊釋云:任根常用則如上三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法華論》云「一根具六用,而言鼻遙聞香者,此是知境勝用,鼻根知故」。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能遙聞香耶?蓋是菩薩無六而六、權智巧用,若六而無六即未曾用也。無六而六名實方便,六而無六為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足二慧故能爾也。《普賢觀》意亦爾,知六即實相故知六常無六,悟實相即六根故無六而常六,故六不六無礙,此是悟有無無礙。又就有中六根自無礙,能一根為六用、六根為一用。《華嚴》云「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即其證也。

問:

《毘曇》云「上界無香味」,今云何言聞梵世香?

答:

梵世有細香,小乘人力劣不能知故言無香,大士利根無塵不察故云聞梵香。

問:

《成論》言「金銀無香、金剛無味」,何偈云「地中眾伏藏聞香知所在」?

答:

有人言:論雲無者無有麁香;今言有者,有細香也。有人言:此是著體物故有香,金銀之質則無香也。例如風本無色,〈觀音品〉雲「假使黑風,隨所吹處」,故得此名,今亦爾也。今謂同上破毘曇義,小乘根鈍不知其天香,大士則知也。

「須曼那華」,此雲好意華。「闍提華香」此雲生,亦云實。「波羅羅華」,此雲重(佇龍切)。「波利質多羅波利」,此雲護。「質多羅」云種種,「[牛*句]鞞陀羅」,此雲大遊戲地地破也。「瞻卜華香」,此雲黃華樹,亦云金色華。

舌功德中得二種果:一者、得上味果,謂諸苦澁物至其舌根皆變成上味。此有二義:一、如天惡食變成上味,如餓鬼好食反成不淨。二者、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今持經人隨分有之。

問:

舌能知味,惡味未到舌皆變成上味者;耳能聞聲,聽諸惡聲何不變成好聲耶?

答:

皆互通也。耳既遍聞好惡聲,舌亦精別一切味,但互嘆耳。又餘人不能遠聞聲,今嘆持經力能遠聞;餘人不得上味,嘆持經人力能得上味。又聲不益身故不須變,味正資質體故須變也。食中具諸塵味,塵既變者堅觸亦變成軟,乃至赤色變為白飯,舉一例諸。又味正益身所以論變,餘不正益故不論變也。

「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者,此人既背惑向理故常見佛面,故如轉面向之。若背理向惑則不見佛如佛背之。

釋身根中得淨身果,類上鼻既遙聞香,身根亦遙覺觸,但今不取此義,明餘人心不淨故身根不淨,持經人心淨故在身則淨,如阿難形面如明鏡,老少色像皆現其中也。偈云「唯獨自明瞭」者,持經人獨自明瞭,餘人不持經故不見菩薩所見也。

釋意根中偏言「如來滅後」者,舉一類諸也。明意清淨具得四辨:「聞一句一偈」謂法辨。「通達無量義」謂義辨。「能演說一句一偈」謂辭辨。而言「一月四月一歲」者,一月者是十二中之初,四月是四時中之一,一歲是時終,略舉初、中、後三時也。「三千大千世界」下,第四、知機,即是樂說辨也。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所以有此品來者,凡有七義:一者,三品明三種功德,上二品明下中二功德竟,今次明上品功德。二者、此經始末明宣持之人得三世功德。〈分別功德品〉初明十二種利益,聞經悟道現世功德,從〈分別功德品〉至〈法師品〉嘆經能生未來眾生功德;今此一品嘆經能生過去世眾生功德,此皆約佛在時作此分三世,經力雖多不出利益三世。三者、近證〈法師品〉故來。上雖言持經之人得六根淨,未有其事;今引釋迦本生親自證驗。證驗者,正證佛滅後持經人得六根淨,以獎勸未來眾生令持經也。四者、上明六根淨果,今敘六根淨因。欲得根淨當如常不輕菩薩一心忍諸打罵為物弘經,必於現身得根淨也。五者、欲說眾生悉有佛性成一乘義故說此品。一切眾生但有佛性無有餘性,故唯有一乘無有餘乘。舊云:《法華經》但明善人有佛性,《涅槃經》始辨有心皆得成佛。今明此品正辨惡人有佛性義,〈方便品〉明一毫之善皆成佛道,則知一切有心並有佛性皆成佛也。

問:

此眾生是何等惡人?

答:

保執小乘拒逆大乘是謗方等人。又執小人不信大乘,於大乘無信是一闡提人,即是極惡人,有佛性義與《涅槃經》無異也。六者、自上以來明授記義猶自未盡,上但明佛授記、未明菩薩授記,則能授記人未盡;上但授善人記、未授惡人記,則所授人未盡;上但現在授記、未明佛滅後亦得授記,此則時節未盡。今欲明三種盡義故說此品。七者、上來二品餘經已廣嘆持經人之福勸物明修行,今次廣敘謗法毀人之罪,誡約未來勿造斯業,故說此品也。「常不輕」者,一切眾生常有佛性,故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大士得此觀心,故常不輕物;從人標名也。品開為二:初長行,次偈。長行為三:一者、雙標信毀二人;二、引過去雙證二事;三、雙嘆,即嘆法美人。第一雙標為二:初、明毀人得罪。「告得大勢」者,顯此菩薩知法本來常寂滅相,有正觀勢力,不為結惑所摧,令弘經人亦學之也。又即是顯常不輕得大忍力,不為打罵所摧,令持經人學其行也。「如前說」者,指〈譬喻品〉末也。「其所得功德」下,第二、明持經人得福也。

「得大勢」下,第二、引過去事雙證。就文為二:第一、明緣由;第二、正出常不輕事。緣由中又二:初、明一佛出世;次、明多佛出世。初有七句:一、明時節也。「有佛名威音王」下,第二、化主。「劫名離衰」下,第三、出劫名。「國名大城」下,第四、出國名。「其威音」下,第、五明教門。「因三菩提說六波羅蜜」者,因者由也,由令眾生得三菩提,是故如來說六度。「得大勢」下,第六、明壽命。「正法住世」下,第七、明住持。「正法像法滅盡之後」下,第二、明多佛出世。

「最初威音王」下,第二、正出常不輕事。又開二別:初、明二人行因;次、明二人得果。

行因之中凡五雙:第一、明行因時節。謂正法已滅,於像法中有信毀二人,所以偏據像法者,欲勸像法眾生持經亦得根淨。又誡像法之人勿毀人謗法也。

「增上慢比丘」下,第二雙、標二人。初、標惡人;次、標善人也。

「得大勢」下,第三雙、明二人行因。前明善人行因。此菩薩用三業破病弘經,一者身業禮拜,二口業讚歎。所以身敬者,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當來佛,今欲敬於當來佛故禮拜之。口嘆亦爾,以皆有佛性當得成佛故嘆當佛也。身口既有敬嘆必經意地,故具足三業弘《法華經》也。《律》云「比丘不禮俗人」,今雲「禮四眾」者,大小乘法異。如《涅槃》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皆應恭敬」。

問:

於時何故行敬嘆事弘一乘耶?

答:

不輕弘經凡有二種:一者、密說;二者、顯說。行於敬嘆即是密說一乘,後得根淨具智慧神通顯說一乘。所以前密後顯者,末世之時增上慢人惡強善弱不可頓說,故初但得髣髴說之。髣髴之中但明作佛,謂顯實義;未得被斥二乘,故不開方便門也。

「深敬汝等」者,顯眾生有正因佛性也。而言深敬者既有佛性,即是當佛為敬之極,故云深也。又眾生有佛性是甚深義,故言深敬。「行菩薩道」者,明緣因佛性也。雖有佛性要須修行乃得見也。「當得作佛」者本有佛性,今復行因具緣,正二因義故得成佛。然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於緣謂非佛,如長者見窮子是己兒,而窮子自謂客作非長者兒,是故現佛於緣成當也。又此中未堪說眾生本來是佛但得說當成,後顯說中方得明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即是佛也。「四眾之中」下,第二、辨惡人行因。須菩提不起他諍今生他瞋者,亦是大小乘異,宜適時而勸也。

「如此經歷多年」下,第四雙、重明二人行因,今前明善人行因。前但行善因,今次明忍惡也。「說是語時」下,明惡人行因也。「避走遠住」下,第五雙、重明行因。上明忍於口罵,今次忍身打擲也。「以其常作是語故」下,結常不輕名,即顯惡人行因義。

問:

常不輕弘經與〈法師品〉三事何異?

答:

常不輕具足三事,有慈悲心方能行於敬嘆即是入如來室;忍於打罵謂著如來衣;深敬汝等即是了知諸法常寂滅相,謂坐如來座也。經歷多年常行此事,即是以不懈怠心為四眾說法。又即是四安樂行,以知有佛性,佛性即是第一義,空謂空寂行,既行敬嘆即無憍慢,能忍打罵寧有嫉心,經歷多年忍苦弘道,則具大慈悲,故備四行也。

「是比丘臨欲終時」下,第二、明二人得果。前明善人得果,次明惡人得果。善人得果有二;善明得果,次結會古今。得八種果:一者、聞法能持果。此中雲「二十千萬億偈」者,即是首盧偈也。「即得如上眼根清淨」下,第二、得根淨果。「得是六根」下,第三、明得延壽果。是大士體法無生滅,寧有心於存亡?但欲為物弘經故示有長命耳。「於時增上慢」下,第四、惡人信伏果。「大神通力」者,謂身示現神通力;「樂說辨力」者,口業說法;「大善寂力」者,意得禪定。「又教化」下,第五、善人住道果。「命終之後」下,第六、舍身值佛果。「於諸佛法中」下,第七、得六根常淨無所畏果。今謂常不輕得八果,約位有三:初、得根淨,謂內凡三賢之果。二、得根常淨,即得初地已上得無生忍了悟一切法本來寂滅故根常淨。三、得佛地果,未得根淨之前則十信位,而弘經故此人具五十二位賢聖也。「得大勢」下,第八、明當得作佛果也。八果不出三報,初四是現報,次一是生報,後三是後報。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二、結會古今。「得大勢彼時四眾」下,第二、明惡人得果。亦開為二:初、正明得果;二、結會古今。得果中有二:一、得惡果;二、得善果。前得惡果、後得善果者,由打罵常不輕故得於惡果,後信伏隨從故得善果。

問:

經云「諸佛菩薩不為眾生作煩惱因緣」,云何禮拜讚歎生其惡因,後令其得苦果耶?

答:

有二種義:一者、增上慢四眾惡已成就必墮地獄,今禮拜讚歎為作出地獄因、得佛之緣,非是生彼惡也。所以知爾者,常不輕未禮之時已是增上慢,爾時已執小不信大是謗方等人也。二者、如世良醫治病有二:一者、與美藥,即便病差;二、與苦藥,初雖不悅後必安樂。諸佛亦爾,自有初說妙法,即便了悟;自有初為說法增其謗心墮於地獄,後因此善必得解脫,若不為說無解脫期也。

問:

〈譬喻品〉雲「謗《法華》人入阿鼻獄逕無數劫」,今何故但千劫耶?

答:

四眾若直爾起謗即如彼說,今聞不輕強為其說,雖謗毀,籍此力故受苦則輕及後得信解。

問:

不輕為是實行?為是權行?

答:

既壽量之跡,則知是權行也。

「畢是罪已」下,第二、明得善果。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當知」下,第三大段,嘆教勸修。又二:先嘆、次勸。前嘆教者,由法華力故常不輕得二種益:一者、畢其餘罪,謂滅惡力;二、得六根淨乃至成佛,謂生善力。所化四眾亦得二益:一者、由經力受苦輕微,二、得出地獄乃至不退菩提也。「是故諸菩薩」下,第二、勸修。

偈文不頌長行雙標信毀,但頌雙證及嘆教勸修,即為二別:初十五行半,頌第一、雙證;餘四行,頌第二、嘆教勸修。上雙證有二:第一、緣由;第二、正明常不輕事。今具頌之:初一行半頌第一;「是佛滅後」頌第二。長行有二:一、明行因;次、辨得果。今具頌之:前四行,頌二人行因。「其罪畢已」下十行,頌得果:初五行,頌善人得果;「時四部眾」下五行,頌惡人得果。「開示教人令住涅槃」者,恆令識諸法從本來常寂滅相,名此為法華教得涅槃也。「億億萬劫」下,第二、頌嘆教勸修。兩偈頌嘆教,以眾生種中道不二善根既少,故於其人為難聞佛亦難說也。二行頌勸修,以難聞得聞、難說已說,宜及時修行,勿生疑也。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讚歎流通門有二:一者、三品餘經正明嘆法美人;二者、明如來現神力。所以初嘆法美人、後現神力者,上既嘆法美人,諸佛道眼見現在十方未來遐劫二世眾生咸欲宣持,由此善根自致作佛,是故歡喜現大神力。二者、上雖嘆法美人以勸宣持,義猶未盡,今更現神力重嘆法美人獎勸弘經。故下文雲「諸佛神力無量無邊」,以是神力於無量劫嘆經功德猶不能盡,是故行者應須受持。三者、顯此神力從此經生,若欲得斯果報宜受持此經也。四、接上品生者,上品雖引過去證得六根清淨,而時眾取信未明,故廣現神力。五者、此經始終凡有三會:初在靈鷲山穢土一會說乘權乘實,次三變八方同國土為淨土,以明身權身實,三從神力品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同為一土令十方眾生皆聞法華,此三會處從狹至廣,徒眾亦從少至多也。

品開為二:第一、諸菩薩聞上嘆法美人發誓弘經;第二、佛見菩薩發誓弘經,心生歡喜故現大神力。諸菩薩踴出凡有二意:一、為開發壽量則善其始也;二、發誓流通令善其終也。「真淨大法」者,對二乘之偽故稱為真,累無不盡所以稱淨,德無不備,目之為大。「爾時世尊」下,第二、現神力。初長行,次偈。長行為二:初、現神力;二、嘆法勸修。現神力又二:第一、明現神力;第二、明時眾覩見得益。初文又二:第一、明於大眾前;第二、正明現大神力。所以於眾前者,欲利益大眾故,二、欲嘆佛自在神力無所畏故。第二、正明現神力中,凡現五種神力:一、現舌相,表說二權二實無有虛妄。《法華論》云「出廣長舌者,令憶念故」,即是令憶念佛所說不虛。二、放光者,顯此經能滅惑生解如光除暗顯物;又欲令彼此相見。

問:

前二處但放一光,今何故放一切毛孔光遍照十方耶?

答:

上二處為表唯有一乘及法身無二故但放一光,今欲流通此經令二世眾生皆得信持故放一切光也。次分身佛亦現二瑞者,欲顯同一法身皆是應跡故同現二瑞。又眾見多佛現於神力則信敬益深,一佛或可所言不實,十方諸佛何容欺誑?故同現舌相也。

「滿百千歲」者,神力一時未足希有,滿百千歲方是奇特。又是顯法久住故神力時長。

問:

何故攝於舌相而不收光?

答:

表說法事竟故攝舌相,欲令十方通徹彼此相見故不收光。《涅槃經》表所作已辦故收光也。

「一時謦咳俱共彈指」者,舊云:謦咳表說二權二實暢悅佛心。《法華論》云「現謦咳聲說偈令聞故,聞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彈指』者,表覺悟眾生,令修行者得覺悟故。『動地』者,亦令眾生覺悟知佛說法。又示無常相,令速修此法。又表現在十方眾生遙聞此會說《法華經》,隨喜供養,藉此善根後當成佛,是故地動」。依《法華論》意,舌相謦咳屬口業瑞,放光、彈指屬身業瑞,動地謂意業瑞;而經文次第者,初二是色瑞,次兩是聲瑞,此四是謂正果瑞,動地是依果瑞。五瑞次第者,舌為說教之主,故初現之;說教必有滅惑生解之用,並令十方通洞彼此相見,故次放光;既彼此相見故謦咳令聞,令聞為令覺悟,是故彈指。此四是現正果瑞竟,次動地現依果瑞也。

「其中眾生」,第二,十方眾生覩瑞。前二處瑞多利益此會,今現五種神力多為益十方,故明十方覩見。又開四別:初:明覩見歡喜。「即時諸天」下,第二、諸天唱告勸隨喜供養。「彼諸眾生」下,第三、明十方順從。「所散諸物」下,第四、佛重現二種神力,一成寶帳表成法身不二,即後分經;「通達無礙如一佛土」者,同顯所乘不別,謂初分經,為表十方同悟斯二。

「爾時佛告」下,第二、嘆法勸修。初嘆法,次勸修。嘆法之中略明四句:「如來一切所有之法」者,即初分經乘權乘實法也。「如來一切自在神力」者,第二、後分經身權身實、短長適化,謂自在神力也。「如來一切秘要之藏」者,此二攝義無不周故稱為要,昔所未說故名為秘。「如來一切甚深之事」者,授五乘人成佛之記為甚深事也。此四句即是次第,又攝一部義周也。又初句明一乘因果之法,次句一部所現神通,第三句因果神通昔所未說故名秘要,第四句不異前釋。「是故汝等」下,第二、獎勸也。

偈文為二:初、頌現神通意;次、頌勸修。現神通力為三:初偈,明為益現在十方眾生故現神力;次、兩偈,正頌現神力;第三、一偈,為利未來眾生故現神力。「囑累是經故」下,第二、頌獎勸,又開二別:第一、稱嘆;第二、勸持。初稱嘆凡有七門:初兩偈,頌功德無邊嘆;次一偈半,得見諸佛嘆;次兩偈,諸佛歡喜嘆;次一偈,不久得佛嘆;次一偈半,得四無礙嘆;次一偈,得經旨趣門嘆;次一偈半,滅惑生解嘆。持《法華經》人得此七種果。第二、勸持,如文。

囑累品第二十二

自上已來明稱嘆流通,今次辨付屬流通。

問:

小乘辨佛永入無餘不復化物,可須付囑;此經明法身常存有感斯應,何故明付囑耶?

答:

有三因緣:一者、時眾聞佛慇勤付囑則重法情深各欲宣持。二、付諸菩薩即令其自行化他。三者、眾生於菩薩有重緣,故令其弘法化物。

亦開二別:一者、此品正明付囑;第二、〈藥王〉已下,奉命宣通。所言「囑累」者,囑謂付囑,累謂憑累。但囑累有二:一、以法付人,謂以大乘妙法付諸菩薩。二、以人付人,以二世眾生付囑四依菩薩,如《金剛波若論》以根未熟菩薩付囑根熟菩薩。今具此二也。《智度論》云「《波若》非秘密法,付囑聲聞;《法華》是秘密法,付囑菩薩」。《論》自釋雲「《波若》未明羅漢作佛,但明菩薩作佛,其言易解,故聲聞能通,宜付囑聲聞;《法華》明阿羅漢成佛,於昔教為甚深,聲聞未解,故付囑菩薩」。

品開為三:初、佛付囑;二、菩薩受付;三、明說經事竟。三文各二。初文二者:第一、摩頂付屬。而言「現大神力」者,有人言:即是前品七種神力。今謂不爾。釋迦以數尺之手一時遍摩千世界塵數菩薩頂,神力之大亦莫其如斯也。「而作是言」者,前現大神力謂意業付囑,以手摩頂謂身業付囑,今明口業也。「難得菩提」者,嘆菩提難得,欲令物尊重法也。此經明二權二實,今總言菩提者即一正觀,正觀縱任自在故名為乘,即初分經;能長短適化名為壽量,謂後分經也。今總言菩提即攝二分。「所以者何」下,第二、釋囑累意,即是示宣通之方。宣通之方凡有三種:一者、令上學諸佛;二者、令下知根性;三者、具此二義,法無不弘、人無不益,為報佛恩。如來內有三德:一、有大慈悲常欲拔苦與樂。二、無諸慳悋不藏惜法寶,此二即是佛功德業也。「亦無所畏」者,第三句,明智慧業。內具此三德,外與眾生三種智慧。佛之智慧照有慧也,如來智慧照空慧也,自然智慧空有二種任運能知,即無功用慧也。此之三慧,攝慧義盡。此經雖明二權二實,意在攝入佛慧,故偏說之。「汝等亦應隨學」者,上明內有三德、外與三慧,今勸菩薩學之。「勿生慳悋」者,慳有五種:一、住處慳;二、家慳;三、施慳;四、稱嘆慳;五、法慳。法慳有七過:一、世世常盲;二、生生愚癡;三、常在怨家中生;四、失聖胎;五、三世佛怨;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有此重過故偏誡之。

「於未來世」下,第二、勸下知根性。凡有二句:一者、明有大心人宜授以實說;二者、若有眾生不信一乘當為說三乘教。「汝等若能」下,第三、若能上學佛二德、下知兩機,則通法利人,謂報佛恩也。

問:

文雲「若有眾生不信受者,即於如來餘深妙法中為說」,然小乘三藏非是深妙,大法即是大乘,云何別有餘深妙耶?

答:

方等有二:一者、大乘;二者、一乘。餘法即是大乘。

問:

何故信大乘不信一乘耶?

答:

有二種人信大乘不信一乘:一者、是小乘信《大品》等,以《大品》等雖是大乘,未廢小乘,故小乘信大乘自是菩薩法,信小乘是聲聞法。二者、新學菩薩亦信《大品》,雲《大品》明菩薩法,為說《大品》等,是我等所行,非二乘所行也。

問:

小乘人既不信一乘,何故信《大品》等大乘?

答:

《大品》等密令舍小、密令信大,如前〈信解品〉中密大乘有自他兩教也。亦為新學菩薩說《大品》,令密信一、密舍三也。

「時諸菩薩」下,第二,菩薩受付。亦開兩別:第一、一稱受付。「諸菩薩」下,第二、三過順旨。一一文中皆具三業受付:初、內心歡喜;二、身業恭敬;三、口業順從。「爾時釋迦」下,第三、明說經事畢。亦開二別:一、釋迦令諸佛各還所在;二、大眾欣慶。

問:

何故令分身各還本土,多寶獨稱還可如故耶?

答:

一多之疑易斷故令分身散席,常滅之惑難破故多寶獨停。「如故」者,直令閉塔,未遣還土也。次、大眾歡喜,如文。

問:

何故歡喜?

答:

從經初至〈囑累品〉明佛所乘法、能乘人究竟,故大眾歡喜。下〈藥王品〉乃明菩薩所乘法、能乘之人,故〈囑累品〉在中間也。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自下第二、諸菩薩奉命宣通,故有〈藥王品〉等來也。一者、上來說《法華經》,今說行《法華經》人所得果報,以勸宣持也。二者、《智度論》云「波若有二門:一者、說法為波若;二者、明來生往生」。諸菩薩等行波若人亦為說於《波若》,《法華》亦爾。上來說法為《法華》,今明諸菩薩德行,亦是說於《法華》,故《法華》有無量門令物悟入也。三者、《十二門論》釋大乘義,凡有二種:一者,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為大;二者,彌勒、文殊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具此二門乘義乃備。此經明一乘亦爾,一者諸佛所乘,二菩薩所乘。自從經初至〈神力品〉明佛所乘之法及能乘之人,此一章竟是故付囑。從此已後明菩薩所乘之法及能乘人,但上開所乘之法及能乘人以為二段,今合明所乘法、能乘人,開合不同者為轉勢說法故也。四者、眾生根性結緣不同,上來化與釋迦結緣眾生,斯事已竟。今化與諸菩薩結緣眾生,故品品之中皆有悟道,其證也。五者、《淨名經》云「或以諸佛而作佛事,或以菩薩而作佛事」,上來明諸佛作佛事竟,此次明菩薩作佛事。六者、明善知識凡有二種:一者、諸佛是眾生真善知識,是故普集分身及過去多寶;今次明菩薩為眾生善知識,故廣說菩薩也。如《華嚴》說經竟至流通分〈法界品〉中,廣明諸菩薩是善財真善知識,《法華》即是《華嚴》,故說《法華》竟。流通分中亦明無量菩薩宣通一乘是眾生真善知識也。

依《法華論》,合此六品以為四章:初之二品明苦行力弘經。謂藥王以身命財報恩供養,弘經利人教化眾生;妙音菩薩分形六趣弘宣一乘,謂苦行力也。第二、〈觀音〉、〈陀羅尼〉二品明護難力弘經。觀音以人護難,陀羅尼以法護難,名護難力弘經。第三、〈妙莊嚴王品〉示現功德勝力,謂淨藏、淨眼有勝功德,能令父王迴邪入正,即是眾生真善知識,謂勝功德力。第四、〈普賢品〉亦名護法力,謂普賢以大神力宣通此經令無留難,亦名護法力。四門次第者,苦行力謂報恩供養宣通此經,即上弘大法也。但受化之徒多諸留難,宜須救之,方可受道,即是下濟,故有第二門也。所以下濟者,良由有勝功德,故舉勝功德力釋成下濟;所以能上弘者必須護法,故舉護法釋成上弘。宣通之意唯此四門也。

此品四章:一、宿王華問;二、佛答;三、時眾得益;四、多寶稱嘆。問中又三:一、總問;二、偏問苦行;三、請答。文處易知。佛答為二:一、說藥王本因緣;二者、嘆教人。人謂行法之人,法謂成人之法,即是嘆人美法一雙。就初又二:一、明緣由;二、正說藥王本事。緣由中五事:一、時節。「有佛號日月」下,明化主。「其佛有八十」下,辨徒眾。「佛壽四萬」下,明壽命。「彼國無有」下,明國土。國土中前明無穢,「地平如掌」辨有淨也。「一箭道」者,二里也。「爾時彼佛」下,第二、正明藥王本事。又開四別:一、明說經。「是一切眾生」下,第二、明悟解。「得此三昧」下,第三、報恩供養。「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就第三中又開二別:第一、明現世報恩供養;第二、明轉身報恩供養,良以得恩深重,故須累世報之。初文又二:第一、明外財供養;「從三昧起」下,第二、辨內身供養。「兜樓波畢力迦」者,羅什云:「出龍神國,此土所無,故不翻也」(有人翻「畢力迦」為觸池也)。「一切眾生喜見」下,第二、明轉身供養。又開為二:初、明佛在世時供養;二、明佛滅後供養。初文二:一、明前為父說於佛所得二種恩以化父;二、明欲往佛所報恩供養。得恩中又二:初一偈半,明聞法利益恩;「說是偈已」,第二、明供養得利益恩。「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者,有人言:初是四言偈,次是五言偈,後是七言。今明不爾,此文有二數:一者、八百千萬億,蓋是此土之數,從百轉增至億;自那由他已上皆是外國數名,即從億轉增故有那由他等,不應如前釋也。而初八者總貫於百乃至阿閦婆等也,如三僧祇之類。《注經》云「蓋是外國數名,如此土姟兆之類也」。甄迦羅(《正法華》云「何作」),頻婆羅(《正法華》云「模式」),阿閦婆(《正法華》云「不動」)。「大王我今」下,第二、明供養。又開二別:一、明佛在世供養,即偈文是也。至此文以來備三業供養,前明入三昧雨華香等,謂意業供養;次從定起燒身,謂身業供養也;今說偈,明口業供養。又合此三業以為二雙:意業供養謂外財供養,燒身為內身供養,此二謂供養門也。今亦有二:一者、恭敬、二者、讚歎。此四並是報恩之事也。

「爾時一切」下,第二,明佛滅後供養。又開三別:第一、喜見發問,開涅槃之端。「爾時日月」,第二、如來滅度。「涅槃時到」者,謂安住三德為入涅槃也。「滅盡時至」者,舍應歸真也。

「爾時一切眾生」下,第三、正明供養。又開二別:初、明外財供養。「爾時一切眾生復自念言」,明內身供養。又開五別:一者、正明燒臂。「令無數」下,第二、時眾得益。「爾時諸菩薩」下,第三、時眾悲感。「於時一切」下,第四、明菩薩發誓,身返平復。「當爾之時」,第五、感諸瑞相。

「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兼勸人燒指供養。

問:

依《毘尼》結戒,燒身得偷蘭遮,燒臂得突吉羅,此菩薩將不犯罪耶?

答:

此或可在家菩薩,不預犯戒之例;設令出家適時而化,如身子與須達共載一車而不犯罪也。

問:

《地持論》有十種供養,〈藥王品〉具幾耶?

答:

十種供養者:一、身供養;二、支提;三、現前;四、不現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財物;八、勝心;九、無染;十、至處道。初二約所供養差別,於佛身供養名身供養,供養佛靈塔廟名支提供養。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瞭論》云「支提此雲淨處也」。次兩約時處分為二,隨事分三。現前供養者,面對佛身及支提供養也。不現前供養者,於不現前佛及支提廣設供養也。此約時處分二。隨事分三者餘二如前,第三亦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前供養佛及支提,及不現前供養佛及支提。此三供養得三品功德,現前供養得大功德,不現前供養得大大功德,以境界廣故,亦現前不現前供養得最大大功德也。次二能供養人分別為二,隨事分三:一、自作供養,謂自身供養佛及支提;二、他作供養,有少財不敢懈怠,教他施作供養;三、自他共供養,彼此同為也。自作供養得大功德,教他作得大大功德,自他共供養得最大大功德。次兩一對,心、事分別,以己財事而為供養,名財供養,有三:一、資具,謂衣食等;二、敬具供養,謂華香等;三、莊嚴具,謂一切寶物等。次以殊勝心供養名勝供養,勝心為三:一、專精解心善解施設種種供養;二、純淨心信佛德重而設供養;三、迴向心求佛心中而設供養。後二供養就行分別,行離過失名無染供養,無染有二:一、心無染,離一切過;二、財無染,離非法財也。供養之行順果,名至處道供養,佛果是其所至之處,供養之行能至彼處名至處道。《維摩經》名「法供養」,《地持論》名「行供養」。於此中有三:一、財供養為至處道;二、隨喜供養為至處道;三、修行供養為至處道。於佛既十,法、僧略同也。精撿藥王具足十供養也。

「若復有人」下,第二段,次明嘆教。又開二別:初、總嘆一部經;二、別嘆一品。總嘆一經又四:一、格量嘆;二、就教嘆;三、滅惡嘆;四、生善嘆。「譬如」下,第二、嘆教。凡舉十譬,始自山海、終至諸佛,自下之上,十譬不同,亦得合為五雙:初、山海;二、日月;三、天人;四、凡聖;五、佛菩薩。「此經能救」下,第三、約人就滅惡門嘆。「若人得聞」下,第四、生善嘆也。

「若有人聞」下,第二、別嘆一品。又分為四:初、總嘆得無量功德。「若有女人」下,第二、別約生報嘆。

問:

聞此品不受女人者,聞餘品亦應受耶?

答:

聞品品皆不受,但約事相似故寄此品言之。以女人多愛著己身種種嚴飾,今明菩薩舍身舍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舍女身也。

「若有人」下,第三、明得現報。「是故宿王華」下,第四,付囑,兼明聞經成佛,即是後報嘆。言「病則消滅不老不死」者,有人言:聞《法華經》要至老死,無中夭而死也。今依《智度論》云「不斷百八煩惱名之為病」,得聞經已斷此煩惱故云消滅。「不老」者,不起六十二見名為不老。「不死」者,不失智慧命故云不死。又墮二乘地名之為死,不墮二乘故云不死。又聞此經知老病死等本來寂滅,故云不老死也。「說是藥王」下,第三、明說品利益。「多寶如來」下,第四、多寶稱嘆。前雖閉塔而猶稱嘆,則不滅義彰。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時永仁乙未仲夏下旬,自南洛陽東大寺蒙三論宗學□中之宏恩,凋《義疏》第十一卷之印本。俯乞寺門基固五十六億之霞軒無頌,佛日光輝二千餘歲之風流不變而已。

      都幹緣沙門 素慶謹志

 

上篇:法華義疏

下篇:法華游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金剛般若疏

金剛般若經序 胡吉藏法師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

御製心經序 二儀久判。萬物備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序 夫涅槃無方。佛性無體。而菩薩見...

觀無量壽經義疏

觀無量壽經義疏(本) 淨影寺沙門釋慧遠撰 此經開首先知...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出曜經

出曜經序 《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譔也,...

佛說須摩提長者經

佛說須摩提長者經(一名會諸佛前亦名如來所說示現眾生...

阿彌陀佛百頌

普陀三聖禪院逸人述 昔徹悟禪師,以教義宗乘,作念佛...

須摩提女經

須摩提女經(a)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栴檀樹經

佛說栴檀樹經 失譯人名,今附漢錄 聞如是: 一時佛從...

【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教詞典】有待

(術語)謂人身為待食物衣服等之資而立者。止觀四上曰...

【佛教詞典】見流

謂見惑能使眾生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而不得出離,為四流...

財物化為灰燼,商人竟能悠然睡覺

有位商人的家裡失了火,不僅房子嚴重損壞,連財物都幾...

順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

《楞嚴經》中的十種仙道

佛說:又有一處從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覺而修習定慧的正...

為何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十萬億佛

問: 極樂世界的人何以只須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他方...

聖嚴法師《隨相而離相》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

以身濟子的母鵠

佛言:在久遠的過去,有一位菩薩,身為鵠鳥,生有三隻...

數錢

從前有一個窮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錢。心...

對治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成敗的關鍵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裡?是業力還是執著?...

拜佛的意義及其功德

禮拜的種類,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記載,禮拜有十...

云何心能得明淨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淨?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什麼是佛

佛是佛陀一詞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

出家人的缽都有哪些講究呢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

【視頻】《禪行法想經》楮訾念誦

《禪行法想經》楮訾念誦

【視頻】永嘉大師證道歌(男聲念誦)

永嘉大師證道歌(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