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性論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性論卷第四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辯相分第四中無變異品第九

復次無變異義應知。離有六義。合則成三。離有六種者。一無前後際變異。二無染淨異。三無生異。四無轉異。五無依住異。六無滅異。言無前後際變異者。如佛為海智菩薩說。解節經偈言。

 客塵相應故  有自性德故
 如前後亦爾  是無變異相

復次釋不淨位中。有九種客塵。非所染污故不淨。淨位中。常樂我淨四德。及如來恆沙功德。恆相應故。故說如來性前後無變異。若略說一切煩惱客塵。凡有九種。一者隨眠貪慾煩惱。二隨眠瞋。三隨眠癡。四貪瞋癡等極重上心惑。五無明住地。六見諦所滅。七修習所滅。八不淨地。九淨地惑。若煩惱在世間離欲眾生相續中。為不動業增長家因。能生色無色界。為出世無分別智所滅。是名隨眠欲瞋癡等三毒。

釋曰。言煩惱在者有二。一有體說在。二無體。約因在故說在。言體在者。即見諦。隨眠未得治道故言在。約因在者。即思惟隨眠。已得治道故。以思惟用見諦為因。思惟雖滅。由有見諦。為思惟因故言因在。思惟必由見諦而生。若除思惟因。有根本見諦惑在。後更能生思惟之惑故。言思惟因在。不動業增長家因者。一思惟能成業。二見諦能得果。何以故。斷思惟盡。業不成故。斷見諦盡。不感果故。故說不動業。為增長家因。能生色無色界故。為出世無分別智所滅者。有二種滅。一者性滅。二治道滅。一性滅者有二。謂念念滅。及相違滅。相違滅又有二種。一等類相違。如貪違瞋等。二不等類相違。如正思惟違欲瞋等。是名性滅。二治道滅者。有二種。一通二別。通道者。謂觀真如。滅三界煩惱。二別道者。如不淨觀等。能滅貪瞋等煩惱。如苦諦觀。滅苦諦惑。不滅集諦惑故。名隨眠欲瞋癡等。四三毒極重上心惑者。有諸煩惱在欲行眾生相續中。為罪福兩行增長家因。但生欲界修不淨觀等所破。是名貪瞋癡極重上心煩惱。五無明住地惑者。在阿羅漢相續中。為無流業生家因。能生意所生身。為如來菩提所破。是名無明住地惑故。阿羅漢約安立諦觀能破諸煩惱。此無明住地。非安立諦觀所能破故。猶在羅漢相續中。為無流業生家因。無流業生家因者。流有三義。一者流入三界生死。二者退失。如失欲界流往色界。或失色界流下欲界。則隨生死不定一處故名為流。三者流脫功德善根失戒定慧。譬如破塘水則不住。無此三流故名無流。業者作意為義。此意業能生四種生死。如來菩提破者。如來菩提非安立諦觀。是名如來菩提。因此道故。能滅此惑故。名無明住地。六見諦所滅惑者。有二種學人。一凡夫。二聖人。此惑在學道凡夫相續中。無始已來未曾見理。因初出世聖道所破名為見諦。

釋曰。學道凡夫相續中者。若小乘則從煖頂忍世法。此四是學道凡夫位。見諦隨眠其未能滅故言在中。無始時節未見者。從無始以來迄至此道所未曾見安立聖諦故言未曾得見。初出世聖道所破者。始自苦法忍初念之道。能破煩惱名為見諦。自此後去並屬思惟。平等觀者。有利有鈍。若利根人。於一念中則等觀四諦。八十八惑一時俱斷。皆名見諦。若鈍根人。於次第觀者。則初念觀苦。不見餘三諦。但斷苦下四諦。名為見諦。餘未斷者。皆屬思惟。是名見諦所滅惑。若大乘則十信等諸位。聖人者。初地以上。七修道所滅惑者。在學道聖人相續中。昔已曾見出世聖道所破。是名由修道所滅惑。八不淨地。惑者。在未究竟行菩薩相續中。對障菩薩七地為無相無功用道所破對障故。

釋曰。七地者即前七地已還故無相無功用道者。即八地以上無相者。即真如境。無功用者。即自然昇進道。是名不淨地惑。九淨地惑者。在究竟行菩薩相續中。能障八地以上三地。譬金剛定慧所破。言究竟者。八地以上見境皆周。無更別境所未見者故名究竟。但方便由有淺深故。諸地為別故。分別煩惱有此九種。約此煩惱立眾生有四種。一凡夫。二羅漢。三有學。四菩薩。此四種眾生。依無流界。由四煩惱故不淨。第一眾生由四煩惱故不淨。第二眾生由一煩惱故不淨。第三眾生由兩煩惱故不淨。第四眾生由兩煩惱故不淨。第一凡夫由四惑者。前三是隨眠貪瞋癡等。後一即上心煩惱。由此四故不淨。二由一惑者。即羅漢由無明住地故不淨。三由二惑者。謂見諦思惟。即有學聖凡夫學道。凡夫由見諦煩惱故不淨。有學聖人由思惟煩惱故不淨。是名由二惑。四由二惑者。謂淨不淨。即是從初地已上至七地菩薩。由不淨地惑故不淨。若從八地已上三地。由淨地惑故不淨。是名由二惑故言不淨。

復次為現此九種煩惱故。立九譬者。一為顯貪慾煩惱故。立蓮花化佛譬。譬如蓮花初開之時。甚可愛樂。後時萎悴。人厭惡之。貪慾亦爾。初依塵成。後依塵壞。故以華譬貪。而華壞時。化佛出世。如貪覆法身。二為瞋煩惱故以蜂為譬者。如蜂若為他所觸。放毒螫人。瞋亦如是。若心起瞋。即能自害。復能害他。而有甘蜜。即譬法身。為瞋所覆故。三為無明惑故。立穀中粳糧譬。譬如白米。為糠所覆。不得受用。法身亦爾。為無明[穀-禾+卵]所隱覆故不得現。四為上心三種煩惱。立金墮不淨譬。譬如淨潔金寶為糞所塗。違逆人心。離欲之人亦復如是。為上心煩惱違逆其意。故說此譬。法身本淨為上心惑所覆故言不淨。五為顯無明住地故。立貧女寶藏譬。譬如貧女宅中地下有金寶藏。為地覆故。受貧窮苦。二乘亦爾。為無明所覆不見佛果故。受四種生死之苦。六為顯見諦惑。立菴羅樹子譬。譬如菴羅子生芽之時。必破其皮。然後得出。皮譬見諦。芽譬法身。見諦亦爾。初見真理。即破此惑。法身顯現故。七為顯思惟惑故。立弊帛裹金寶譬。譬如敗衣不堪服用。身見真實先來已破。聖道對治數數習故。思惟煩惱無復勢力。譬彼敗衣金如法身。為思惑所障。八為顯不淨地惑。立貧女懷王子譬。譬如轉輪王子在貧女腹中。胎不能污。七地以還。煩惱亦爾。雖名煩惱。而有三德。一者無染濁智慧慈悲所含養故。二者無過失以不損自他故。三者無量功德能成熟佛法及眾生故。若長煩惱即成凡夫不能成熟佛法。若斷煩惱。即成二乘不能成熟眾生。九為顯淨地惑故。立摸中金像譬。譬如鑄金像未開摸時像已成熟。水等諸物不能破唯斧等乃能破故。八地以上惑亦如是。唯金剛心能破究竟故。因三種自性為顯心清淨界。名如來藏。故說九種如蓮花等譬。三種自性者。一者法身。二如如。三佛性。合此九譬為三。初三譬法身。次一譬如如。後五譬佛性。云何如此明。諸佛法身有二種。一正得。二正說。言正得法身者。最清淨法界。是無分別智境。諸佛當體。是自所得法。二正說法身者。為得此法身清淨法界正流從如所化眾生識生。名為正說法身。正說法身又有二種。一深妙。二麁淺。為安立此二道理。一深妙者。為安大乘道理。二麁淺。為二乘人說此道理。復次第一義諦為安立菩薩甚深法藏。約真俗二諦。安立二乘十二部等種種法藏。

釋曰。一正得法身者。體是真如。世間無物可為譬者。故還取花中佛像為譬。二正說深妙法身者。以真如一味故。故取蜂家蜜為譬。三麁淺正說法身者。以顯真俗種種義味故。故取糠中米為譬。由此三譬顯諸佛正得法身正說法身。是三法身遍滿攝藏一切眾生界無餘故。故經說無一眾生出如來法身外者。如無一色出虛空外者故。次金墮不淨一譬。譬如如者如如有三義故。取金為譬。一者性無變異。二者功德無窮。三者清淨無二。自性亦如。無變異故。功德亦如。無增減故。清淨亦如。無染污故。故曰如如是真如。如在一切邪定聚及一闡提諸眾生中本無差別。若至客塵滅後說名如來藏。故說一切眾生為如來藏。能藏如來不得顯現。為顯此清淨無二故。佛說此經。文殊師利諸佛已出離於我取根本。由此自性清淨。應一切眾生清淨。是自性清淨與眾生清淨無有二故。為顯此如故說金寶譬。後五譬佛性者。佛性有二種。一者住自性性。二者引出性。諸佛三身。因此二性故得成就。為顯住自性故。說地中寶藏譬。此住自性佛性者。有六種德故如寶藏。一者最難得。佛性亦爾。於無數時節。起正勤心。因福德智慧滿足莊嚴。方始顯現故。譬如意寶藏。由勝因乃感。二者清淨無垢。由佛性與煩惱不相染故。是故譬如意寶。不為不淨所污。三者威神無窮。明六神通等功德圓滿故。如意寶亦爾。隨意能辦故說寶藏譬。四者能莊嚴一切世間功德善根。於一切處相稱可故。如意寶亦爾。能為世間種種莊嚴具。五者最勝。於一切法中無與等故。亦如如意寶。物中最勝故。說寶藏為譬。六者八種世法中無有變異。為十種常住因故。真寶亦爾。雖燒打磨不能改其自性故。取寶藏以譬住自性佛性。二者引出佛性。從初發意。至金剛心。此中佛性名為引出。言引出者。凡有五位。一能出闡提位。二能出外道位。三出聲聞位。四出獨覺位。五出菩薩無明住地位。此法身能破煩惱[穀-禾+卵]。其體顯現故。第六說菴羅樹芽為譬。如彼樹芽。能破皮肉。得出生為大樹王故。說引出佛性。如菴羅樹芽能生大樹王故。為約此兩因故。佛說三身果。一者因住自性佛性故說法身。法身有四種功德。是故第七說敗帛裹真金譬。四功德者。一自性有。如金本有。非所造作。二清淨。如金本淨塵垢不能染污。三為一切功德所依處。如金能感種種貴物故。四平等所得。謂一切眾生並同應得。如金無的主眾人共有。隨其功力修者即得。故說法身猶如真金。二者因引出佛性故說應身。應身有四種功德。是故第八說如貧賤女人有轉輪王胎。四功德者。一依止。依止者。三十七道品。是所依止。二者正生。謂欲得應得。即是未知欲知根。三者正住。謂正得。即是知根。四正受用。即知已根。合此四義。名為應身。如胎中轉輪王子。亦有四義。一以宿業為依止。二未得王位欲得如初生。三正得王位如住。四得已不失如受用。是故應身以胎中轉輪王為譬。三者因引出佛性。復出化身。化身者。有三事。一有相。如水中月。以影相為體故。二由功力。以宿願所作故。三有始有終故。第九立摸中佛像為譬。

釋曰。三義者。一有相貌。譬如月影。但似而不真實。化身亦爾。非實體故。二由人工造作者。譬化身宿願所起。三明有始有終者。譬化身隨緣變化故能有始有終。復次以三義故。顯此三身。初甚深義。顯於法身。甚深者。體微細故。故此法身具足五相五種功德。五相者。一者無為相。離生老等四相過失故。二者無一異相。真與俗諦不一不異。復有二種。一約法辯。二就人論。約法辯不一不異者。為真通故。不可言異。以俗別故。不得言一。如螺白色。螺之與色不一不二。若言異者。見取螺白色時。不應得於螺解。若言一者。不應有香味觸異。但應是色。二約人論真俗不一不異者。若真與俗一。凡人見俗則應通真。若通真者。應是聖人。以不見真故。故知不一。若言異者。聖人見俗不應通真。若不通真。即是凡夫。以聖人見故。不得為異。是故不一不異。三離二邊相者。有六種中道故。能出離六種二邊。何者為六。一者執可滅滅。二者執可畏畏。三者執可執執。四者執正與邪。五者執有作無作。六者執不生同生一。執可滅與滅者。有人謂言。一切諸法畢竟可滅。是名一邊。畢竟滅盡。是名為空。復是一邊。因此二邊偏執。而生怖畏。為離此二邊偏執故。佛說諸法不有故。非可滅。不無故非不滅。非滅非不滅。是名中道。故佛立虛空譬。所以寶頂經云。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椎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汝等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云何。此空為可除不。迦葉言。不可世尊。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並是說空方便。若畏此空。云何不畏一切諸法。若惜諸法。云何不惜此空。問曰。此經為顯何義。答曰。為示一切諸法本性非有故說法空非關法滅。然後得空。故於空性不應生怖。是名離可滅滅。二邊顯非能滅所滅中道二執可畏畏。二邊者。以分別性所起色等六塵執為實苦。是為一邊生怖畏心。復為一邊此是因依他性執分別性於中計有實苦。而生怖畏。為離此二邊偏執欲顯中道故。佛以畫師為譬。迦葉。譬如畫師作羅剎像。像甚可畏。畫師見像。自生怖畏。覆面不敢看。失心顛狂。迦葉。如是凡夫由自所作色等諸塵。流轉生死。於如是法不能通達如實道理。此譬為顯何義。為明色等諸塵非是實有但以妄想分別所作。如彼畫師自分別作羅剎惡像。見還生怖。是人亦爾。自於空中。而生怖畏。

釋曰。初一譬約聲聞小乘說。此第二譬約大乘說。云何如此以小乘人。於真如中不數習故。故生怖畏。大乘人能數數習空故不生畏。如師子子。聞師子吼。不生怖畏。若不了分別。依他二性執為實有。故被染污。三可執執二邊者。分別可執與能執以為實有。為離此二邊故。經中佛以幻師為譬。迦葉。譬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虎等還食幻師。迦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顯現唯空故。實無所有。虛無真實。云何能得離此二邊由依意識生唯識智。唯識智者。即無塵體智。是唯識智若成。則能還滅自本意識。何以故。以塵無體故。意識不生。意識不生故。唯識自滅故。意識如幻師。唯識智如幻虎。以意識能生唯識故。唯識觀成。還能滅於意識。何以故。由塵等無故。意識不生。譬如幻虎還食幻師。如提婆法師說偈言。

 意識三有本  諸塵是其因
 若見塵無體  有種自然滅

四邪正二邊者。正者通達位中真實觀行分別為正。未通達前分別為邪。為離此二邊故。以兩木生火為譬如經中說。迦葉。譬如二木相揩即能生火。火生之時。還自燒木。如是正相真實觀行。與邪相治生聖智根。智根若成還除邪正二分別故。譬如火生還燒兩木。兩木若盡。火亦無依。邪正不二故言中道。五有作無作二邊者。有作者。有人執言。欲修智慧。必先作意。然後事成。無作者。有人執言。智慧無事無能。何以故。由解惑相對由解生故。惑自然滅。非解能除故。說智慧無事無能。為離此二。是故立於油燈為譬。如經迦葉。譬如燃燈。燈光既起。黑暗即滅。而彼燈光雖不作意。言能滅暗。暗由我滅。而必因於光起。暗方得滅。是故燈光雖不作意。不無事能。智慧亦爾。不作是意我能滅惑。而亦非不由智慧生。惑便除滅。故知智慧不無事能。若說作意。我能滅惑。是名增益。即有作邊。若說智慧起時。無明自滅。不由智慧。是名損減。即無作邊。為離此二邊故。說智慧生不作意。作不作意。非作故不增。非不作故不減。是名中道。六不生同生。二邊者。一不生執者。譬如凡夫相續中。煩惱恆起。未曾生道。由惑礙故。未來亦爾。故知永不解脫。即是一邊。二同生者。明諸惑於無始長時本有。若對治道與惑同時起者。可能滅惑。若道始生。此道力弱。不能滅惑。故知永不解脫。為離此二邊。是故佛說第二燈譬。迦葉。如嶮暗山岩及廟堂房舍。無數千年暗在其中。未曾有人燃燈照了。設有人能於中燃燈得成以不。答言。得成。迦葉。此中諸暗得作念言。我住此已久。我今不去是暗能作此意以不。不可世尊。何以故。燈光既成不得不去。迦葉。如是煩惱及業。從無數劫來。在眾生相續中。若能生一念正思惟者。則久劫煩惱悉皆自滅。迦葉。是燈光者。即譬聖無分別智。黑暗者。即譬眾生煩惱業。由此燈譬。破道不生執。何以故。以道依因緣生故。若因緣未合。道不得生。因緣具者。道即得生。由如燃燈後方暗滅。暗滅譬者。破同生執。以暗分羸弱故可滅。是無顛倒境界故。以白淨最強有真實境無顛倒故。是名離六種二邊。顯六種中道。四離障相者。障有三種。一煩惱障。能離此障。得慧解脫阿羅漢。二禪定障。由離此障故得俱解脫阿羅漢。及獨覺等。三一切智障。是菩薩道所破。離此障故。得成正覺。如來法身在三位中。雖有三障。非所染污。五法身界清淨相者。凡有四譬譬各四義。初四義者。法身不改如金。如如清淨如水。第一義諦無相如空。大般涅槃顯了如覺。二四義者。神通轉變如金。慈悲潤澤如水。自性不捨眾生如空。般若解淨如覺。三四義者。因本清淨無染如金。勝道洗浣如水。解脫無累如空。果體顯現如覺。四四義者。樂性利益如金。淨體清潔如水。常德無壞如空。我義無著如覺。

問曰此五相各顯何義。答曰。初無為相者為顯種類義。何以故。如來法身以無為為種類相故。二無別異者。為顯相義。明如來相者應知。不一不二為相故。三離二邊相者。為顯足趺義。足者即菩薩一切聖道。趺者聖道所依止處。捨離二邊。能依中道之理。得至法身故。四離一切障相者。為顯法身功德無諸染污智障永度故。五清淨法身相者。顯法身果無垢澄寂故。復次五相次第義應知。初無為相者。顯常住。二無別異相者。顯真實義。三離二邊相者。顯對治義。四離一切障相者。顯解脫義五法界清淨者。顯自性清淨義。如是相生亦得從前向後。從後向前故。復次五義次第者。一自性故說無為。二無分別故。說不一不二。三聖智境界故。說離二邊。四自性清淨故。說離一切障。五究竟成就故。說法界清淨。是名五相。復次五德者。一不可量。二不可數。三不可思。四無與等。二究竟清淨。一不可量者。有四義。一由時節久故不可量。二功用大故不可量。三無餘不足故不可量。四無中間故不可量。如佛問舍利弗。汝能如量通達如來功德不。舍利弗言。不能世尊。又問。汝云何得信如來功德。舍利弗言。我今依聲聞能觀見如來戒等功德。無處不生希有。譬如有人行天園。路見寶莊嚴樹生希有心。我今亦爾。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外。見彼諸人出入。無不可憐。作如是計。此城中人。皆應可憐。我亦如是。依聲聞故。能觀如來戒等功德。無非希有。以信知故。二不可數者。是不可量功德。為一為多。其數無窮。過恆沙數。如馬先行經中說偈。

 若人有千頭  頭頭有百口
 口口百言舌  舌舌百言聲
 十力等一分  窮劫說不盡

三不可思者。非覺觀境界故。四無與等者。不與聲聞獨覺菩薩三乘等共得故。五究竟清淨者。無明住地永滅無餘故。是名法身五德。復次應身者。勢用廣大故。此身本有三德。一大般若。二大禪定。三大慈悲。大般若者。無分別聖智是其體相。大禪定者。無作意是其體相。已離出入意故。大慈悲者。能拔能救。是其體相。如眾生意令得圓滿故須此三。一為法樂。二為六通。三為拔濟。是故大悲為拔三惡道苦。安置人天大定。能顯六通。令生信樂。般若為受法樂。能成熟解脫。是名應身。復次化身者。大悲為本。禪定為變現。般若能令有五種能。一令生厭怖。二令入聖道。三令捨昔執。四令信樂大法。五令受大菩提記。此三大法在因地中。熏修如如。安立本願。由此本願。至道後時。隨於三身。能作利益眾生之事。是故出現五濁世中。事有十四。一現本生事。二現生兜率天。三從天下處中陰。四入胎。五出胎。六學技能。七童子遊戲。八出家。九苦行。十詣菩提樹。十一破魔軍。十二成佛。十三轉法輪。十四般涅槃。此十四事。現五濁世。至眾生盡。此十四事為五因緣。一為說無常苦無我空涅槃寂靜。由此正說音聲。能令眾生於三有中而生怖畏。二生怖畏已。令入二乘聖道。三入聖道已。生究竟涅槃心。為破如此增上慢心故。說大乘法花等真實法教。令諸眾生捨本所執。攝取慈悲般若方便。四攝已。於無上乘中而成熟之。五成熟已。授其無上菩提道記。是名化身事。復次依此三身隨一。一身各有一德。法身微細故。甚深是其德。應身威神具足故。廣大是其德。化身能濟度凡夫等諸眾生故。和善是其德。復次此三身者。恆能生起世間利益等事故說常住。常住者。依十種因緣。十者。一因緣無邊。二眾生界無邊。三大悲無邊。四如意足無邊。五無分別智無邊。六恆在禪定無散。七安樂清涼。八行於世間八法不染。九甘露寂靜遠離死魔。十本性法然無生無滅。一因緣無邊故常者。無量劫來。捨身命財。為攝正法。正法既無邊際無窮無盡。還以無窮之因感無窮果。果即三身故得是常。二眾生無邊故常者。初發心時。結四弘誓。起十無盡大願。若眾生不可盡。我願無盡。眾生若盡。我願乃盡。眾生既其無盡。是故化身常在世間。教導眾生無有窮盡。三大悲無邊故常者。若諸菩薩分有大悲。尚能恆救眾生。心無齊限。久住生死。不入涅槃。何況如來眾德圓滿。常在大悲。救拔恆恩。豈有邊際。是故言常。四四如意無邊故常者。世間有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壽四十小劫。何況如來為大神足師而當不能住壽自在億百千劫廣化眾生。是故名常五無分別慧無邊故常者。遠離生死涅槃二執。一向與第一義諦相應。不動不出故知是常。六恆在禪定故常者。世間有人得禪定者。尚能不為水火燼溺刀箭所傷。何況如來。常在禪定。而應可壞。是故名常。七安樂清涼故常者。安樂即是金剛心。能除無明住地最後念無常苦。以無苦故。故名安樂。佛果顯成故名清涼。是解脫道故名為常。八行於世間八法不染故常者。佛身雖復在於道前。生死相應而不為彼煩惱所染無妄想緣。故是常住。九甘露寂靜遠離死魔故常者。甘露令人長仙不死。金剛之心。能除無明最後念惑故。得佛果常樂。常樂故寂靜。寂靜故遠離死魔。離死魔故是常住法。十性無生滅故是常者。法身非本無今有。本有今無。雖行三世。非三世法。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過三世法。是故名常。

問曰。佛說大乘諸經。一向皆言顯諸法空如雲夢幻。煩惱能障故以雲為譬。一切諸業不真實故。以夢為譬。一切五陰果報煩惱業所起故。故以幻為譬。前說此經。顯於此義。云何更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答曰。已如初說五種功德。除五過失。明有佛性。是故言有。復次此九種譬為顯佛性有五義應知。五義者。一真實有。二依方便則可得見。三得見已功德無窮。四無初不應相應[穀-禾+卵]。

釋曰。無初者。謂煩惱業報並皆無始。故言無初。不應者。由此三故違逆法身。故言不應。相應者。由依法身得起此三。故說相應。[穀-禾+卵]者。此三能藏法身。故名為[穀-禾+卵]。五無初相應善性為法者。

釋曰。無初者。以性得般若大悲禪定法身並本有故。故言無初體用未曾相離。故言相應。是名無初。相應善性為法者。法身自性無改。由般若故性有威德。由禪定故性能潤滑。由大悲故。故稱善性為法。如是九譬。釋無前後際變異義竟。二無染淨變異者。法身不為生死陰界入等所污故言無染。非智數所作故言無淨。三無生變異者。法身無生故非起成。非起成故。非是始有。不論變異。四無老變異者。法身無動轉故。無所改異故言無老。五無依住變異者。若法有依有住。即有變異。法身不由他故。無依無所的在故言無住。六無滅變異者。法身常住。不可破壞故。言無滅變異。是名無變異。六種別義究竟。復次合六為三者。一前後寂靜。謂無前後際異。二無流即無染淨異。三無為謂無四相生住滅等故。無有變異。是故一切妄想諸法有三變異。一果報盡故變異。二對治所破故變異。三剎那念念滅故變異。法身不爾。離三過失故一前後寂靜故。無果報盡變異。二無流故。無對治破變異三非有為法故。無念念壞變異故。名無變異。

佛性論辯相分第四中無差別品第十

復次無差別義應知。無差別者。此如來性已至極清淨位。若略說。是無流界中。約如來性有四義。因此四義故立四名。約於四人。顯以四德。四義者。一者一切佛法前後不相離。二者一切處皆如。三者非妄想倒法。四者本性寂靜。

釋曰。一切佛法前後不相離者。如勝鬘經說。世尊。如來藏不空過恆沙數等不相離不捨智不可思惟諸佛功德故。知如來藏由如來功德故不空。不空者。即明佛具足一切功德故。此性一切處皆如者一切諸法無自性故。如無上依經說。一切眾生有陰界入。勝負種類內外所現。無始時節相續流轉。法然所得至明妙善。以是義故。故知一切處皆如。非妄想顛倒法者。如解節經中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如來性者。是真實諦。若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然。非虛妄法。由此經故。知無妄想倒法名真實諦。本性寂靜者。如文殊師利遍行經說。佛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本性。自般涅槃不生不滅。以是義故。故知本來自性寂靜。復次立四名者。一由佛法不相離故。說名法身。二由性一切處如。故名如來。三由無虛妄顛倒故。名真實諦。四由本來寂靜故。名般涅槃。是四義四名。於如來性。無有差別故。說無差別相。復次約四人者。一者非身見眾生境界。由此真性是邪執對治故。為身見人。說名法身。

問曰。云何對此人以真如名法身。

答曰。是諸凡夫色等諸陰無有此性。強橫執有我及有我所。由此人法二執染污其心。身見滅處是甘露界。不能信樂。何能通達如來法界。若見此界身見執滅雖復身見已除未除此界恆爾。是故此界乃名真身。凡夫所執既非真實故。不俱在不得名身。為對如是身見凡夫立名為身。二者對顛倒人。說名如來。顛倒人者。謂二乘人。如來常住應修應行而翻倒修無常想等。何以故。此修依於虛妄境起。故名倒修。樂我淨等亦復如是。由倒行故。一切二乘不能進修得與如來道果相稱。是故常等真如非其境界。此真如者。不如無常等。世間對治故。此真如非如中有如無非如。亦如二乘如者。是非如中如。無非如中非如。云何如此二乘之人。約虛妄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此虛妄觀唯因中有。果地則無。是故此如或成或壞。因中則成。果地則壞。菩薩如者離於虛妄。約真性以觀真故。如此如於因果中二處無異故。唯成不壞。是故二乘人如逐其定滅去而不來。菩薩如者。因果恆有。去來不異。捨因到果。故稱如去。從果出用。故曰如來。是故如來非二乘境界。故對二乘立如來名。三者對散動心人說名真諦。真如者。是無增減法。散動心人者。始行大乘菩薩。迷如來藏有二種人。一者唯信。滅除諸法。名之為空。一切諸法。未分析時。是名為有。若分析竟。乃名為空。二者謂有實法。名之為空。我今應修應得。此二人者迷如來藏。前則執無故迷。後人執有故迷。如來藏者。道理何相。如偈說言。

 無一法可損  無一法可增
 應見實如實  見實得解脫
 由客塵故空  與法界相離
 無上法不空  與法界相隨

如來性者。自清淨故。能染客塵者。自性空故。故言無一法可損。真如者。與清淨因不相離。過恆沙數等不捨智不可思惟。諸佛功德恆相應故。故言無一法可增。若法無因此無法觀真如空。以餘法有故。觀如不空。故言真如。亦空不空。何以故。以離增減二邊故。無一法可損故是空。無一法可增故非空。若作是觀名真實觀。故得遠離增減二邊為始行菩薩。不能得見此藏理故。為對此人說真實諦。從初地至十地是其境界觀於此理。行十地行。是故非關始行境界。四者對十地菩薩。說名涅槃。唯佛一人能得涅槃。餘諸菩薩不能至故。如勝鬘經說。世尊。由得涅槃故。世尊。成就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得一切無量不可思惟究竟清淨諸佛功德。是故涅槃四種功德無差別相。復次四功德者。一一切功德。二無量功德。三不可思惟功德。四究竟清淨功德。由得涅槃故成如來。是故如來與於涅槃。無有差別。何以故。若離佛者。無得涅槃。若離涅槃。無得佛故。

釋曰。功德者。初一切功德。即是第八不動地位。無分別。無穿漏。無中間。自然成。菩薩聖道恆相應故。諸佛如來無流界中一切功德皆得成就。二無量功德者。是第九善慧地位。無數禪定陀羅尼門海。能攝無量功德智所依止故。無量功德皆得成就。三不可思惟功德。是第十法雲地位。一切如來秘密法藏證見明瞭智慧所依故。故不可思惟皆得成就。四究竟清淨者。一切惑及習氣一切智障已滅盡故。由滅盡智障故究竟清淨。功德圓滿。成就涅槃。與此四功德相攝不相離故。唯佛得涅槃。餘人未得。是故如來性於此四義四名四人四德無有差別。故言無差別德。以是因緣。此自性等十相。為顯三義。一顯本有不可思議竟界。二顯依道理修修行可得。三顯得已能令無量功德圓滿究竟。故造斯論。

佛性論卷第四


上篇:大乘成業論

下篇:究竟一乘寶性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一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

掌中論

掌中論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論曰。...

轉識論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

三無性論

三無性論卷上(出無相論) 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 論...

佛說五無返復經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說老母經

佛說老母經 僧祐錄雲闕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佛教詞典】根律儀略義

【根律儀略義】 p0923   瑜伽二十三卷五頁云:如是應...

【佛教詞典】波剌斯國

波剌斯,梵名 Pārasya。又作波剌私國、波斯國、波囉悉...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

宏海法師:雲水見聞—五台山

參拜大螺頂 阿彌陀佛! 各位,我們已經成功的拜上來了...

這樣共修是否不符合淨念相繼

問: 共修念佛分男眾念,四音後停下來後接下來女眾念...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每個月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還同時告訴我們,修十齋日,這是對沒有時間修行的人...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 第一個,你最...

老子論幸福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

培養自己的柔軟心

所謂的「柔軟心」,是指把自我減低、減少、減輕,不在...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

念經雖不能了其義,但也能得無量的福報

諸佛示現在人間八相成道,都要講經說法,留下諸多的經...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旃檀居士念誦

《禮佛大懺悔文》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

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