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性論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性論卷第三

天親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辯相分第四中總攝品第五

復次總攝義應知。攝有二種。一者由因。二者由果。由因攝者。是如來性清淨。有四種因。三種法與三譬。相似故取海為喻。三法者。一法身清淨因。二佛智德生因。三佛恩德因。法身清淨因者。修習信樂大乘。應知。佛智德生因者。修習般若及禪定。應知。恩德因者。修習菩薩大悲。應知。修習信樂大乘者。與器相似。此中有無量定慧。大寶所遍滿故。故說與器相似。修習般若禪定與寶相似者。般若無分別故。禪定不可思惟。功德所依止故。般若如淨寶。禪定如如意寶。修習菩薩大悲如清淨水。於一切世間眾生。潤滑一味故。譬如大海唯一醎味。菩薩大悲潤諸眾生亦復如是。故此三法於因地中。為所依能依。故說總攝。名如來法海。是名因攝。次由果攝者。明如來法身有三種法與三譬。相似故能總攝三譬。相似者。如日有三。一體。二光。三明。此與三身相似故。三法者。一神通。二流滅。三顯淨。一神通者。譬日有明能除障自境界無明之暗。以為事用故。與日明相似。二流滅者。謂盡無生智能燒除業煩惱。令無餘以為事用故。與日光相似。所言滅者。即是真智正能除惑故。與滅名盡者。即惑無時名為解脫故與盡稱。三顯淨者。謂盡無生境名轉依。極清淨故。無垢故。澄靜故。與日輪相似。清淨者。解脫障滅故。無垢者。一切智障滅故。澄靜者。客塵所不能染。以本性清淨故。轉依者。勝聲聞獨覺菩薩三人所依止法故。又有四種相。應知。一者為生依。二滅依。三善熟思量果。四法界清淨相。一生依者。佛無分別道相續依止。若不緣此法。無分別道即不得生。以依緣此故。名此法為道生依。二滅依者。一切諸惑及習氣究竟滅不生。無所依止故。若不依此轉依法究竟滅惑者。則聲聞獨覺與佛滅惑不異。由不同故。故知。此法為究竟滅惑依止。三善熟思量果者。善正通達。長時恭敬。無間無餘等修習所知真如。是轉依果。若在道中。轉依為因。若在道後。即名為果。若轉依非是善熟思量果者。則諸佛自性應更熟思量。更滅更淨。而不然者。故知轉依為善熟思量之果。四法界清淨相者。一切妄想於中滅盡故。此法界過思量過言說所顯現故。故以法界清淨為相。此即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詮詺。方是得無所得真如理故。復次如來轉依有八種法攝持。應知。八法者。一不可思量。二無二。三無分別。四清淨。五照了因。六對治。七離欲。八離欲因。此八合有二意。一離欲。是滅諦。二離欲因。即是道諦。前不可思量等三句屬滅諦攝。次清淨等三句屬道諦攝。初離欲有三句。一者云何不可思量。於有無等四句。覺觀思量。不能通達故。一切眾生言語名句味等。不能詮辯故。唯聖人無分別智所證知故。故名不可思量。二無二者。如經中說。舍利弗。諸佛法身無二法。無分別法。所言二者。煩惱及業。是名為二。如來法身無此二法。故名無二。三無分別。分別者。煩惱業家習不正思惟。由不正思惟故起二。由通達自性故滅二。是二及分別。不應不行。不應者。上心煩惱不相應共行。不行者。隨眠煩惱不共隨行。即不應不行。此二處故。故說如來法身苦滅究竟永無生起。云何如此。非為除滅一法故名為滅。以本來不生故名為滅。如無上依經中說。阿難。於無生無滅法中。心意及識。決定不生故。

釋曰。心者即六識心。意者阿陀那識。識者阿梨耶識。於此三中。不得生故。此中若無三識。則無分別。分別既無。亦無不正思惟等。既無三識。則不得起無明。是以如來法身離不正思惟故。則不起無明。若不起無明。十二有分不為生緣故名不生。又勝鬘經說。是苦滅者。非滅壞法。名為苦滅。壞者破三界見諦。得有餘涅槃。滅者除四種生死思惟煩惱。得無餘涅槃故言滅。壞由苦滅名。無始時節。非作非生。無滅離盡。常住恆寂。湛然自性清淨解脫。一切煩惱[穀-禾+卵]功德。過恆沙數。相攝非相離。不捨離智不可思惟。與如來法相應。如來法身諸佛所說。是如來法身說名離欲。二離欲因者。為得此法身見諦道修道所攝。由境界故說無分別智。有三義。與日相似。無流清淨故。與日輪相似。能照了一切境界故。與日明相似。能對治一切真見暗障故。與日光相似。

釋曰。真見暗障者。謂具足想。煩惱難。業難。果報難。具足想者。以隨眠煩惱為因。五塵欲為緣。不正思惟為俱起因。具此三故。名為具足想。是暗障如實不見不知。離欲法身一界故。即得生起。如此應見應知。如來法身離欲。云何見知。謂如實思量不見想。及不見境。境者名分別性。想名依他。不見分別依他二性故。名為真實見知一界。又想者人。境者法。不見此人法想境故名二空。如是一切諸法。如來悉見悉知。由平等平等已通達如真實故。境智等無增減是名平等觀。此觀能除真實見暗障。是如來法身至得家因。見修二道所攝故。以是義故。此離欲因。不離二修。而得成就。二修者。一如理修。二如量修。故世間所知。唯有二種。一人二法。若能通達此二空者。則為永得應如實際。是故名為如理。如量際者。窮源達性。究法界源故名為際。如理修者。不壞人法。何以故。如此人法本來妙極寂靜為性故。無增無減。離有離無。寂靜相者。自性清淨諸惑本來無生。見此二空名寂靜相。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惑本無生淨心不執名為滅諦是心有自性清淨。及有煩惱惑障。如此兩法。無流界中。善心恶心獨自行故。於一念中。兩心不相應故。此兩法難可通達。如勝鬘經說。世尊。善心念念滅不住。諸惑不能染恶心念念滅。諸惑亦不染。世尊。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無觸法。而能得染心。如此而知名如理智。如量智者。究竟窮知一切境名如量智。若見一切眾生乖如境智。則成生死若扶從境智。則得涅槃。一切如來法。以是義故。名為如量。至初地菩薩得此二智。以通達遍滿法界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又此兩智是自證智見。由自得解不從他得。但自得證知。不令他知故。名自證知見。又此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淨。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觀無量無邊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又此二智有二義。如理智為因。如量智為果。言如理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如量為果者。由此理故。知於如來真俗等法具足成就。又如理智者。是清淨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淨因者。由如理。智三惑滅盡。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故。前不可思量無二無分別等。三名為離欲。以清淨照了對治等。三名離欲因。是名如來轉依攝持八種功德。

復次轉依法身有七種名。應知。一沉沒。沉沒取陰故。二寂靜。諸行無生故。三棄捨。棄捨諸餘伴故。四過度。出二苦故。五拔除。拔除本識故。六濟度。濟度五怖畏故。七斷。斷於六道果報故。

釋曰。言沉沒取陰者。取名貪愛有四種一欲取。二見取。三戒取。四我語取。取有二義。一受取。二受資糧。受取者。如因受生愛。受資糧者。為貪此受故。取四種資糧。四資糧者。即四取也。一欲取者。貪慾界六塵。二見取者。於欲界中。唯除戒取與常見二種。所餘四見。名之為見。貪愛此見。名為見取。三戒取者。於三界中。取世間邪正二道。為離苦得樂。是名為戒。貪著此戒故名為取。四我語取。我語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為我語。貪著內法名我語取。色無色界定緣內法成故名我語。貪著此定。名之為取。此四取前二屬斷見。但執現在。謂無未來。後二屬常見。執有未來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後二是出家人執。又前二在家出家鬪諍因。後二為在家出家修行因。又前二欲取為所成。見取為能成。後二我語為能成。戒取為所成。復次陰者。有眾多義。如別釋。今略明有二義。一能生取凡夫五陰能為取因緣故。二從取生。即此五陰。是取家果故。故言取陰。而言沉沒者。於法身中。因果俱無故稱沉沒。取為對治故沉。陰為報盡稱沒。故說法身約取陰永無。是名沉沒。二寂靜諸行者。一切有為法名行。與四相相應故。四相者。一生二異。三住四滅。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後際與滅相相應。約中與異住相相應。行役不息故名為行。如來法身則不如是。約前無生。約後無滅。中無病老。湛然常住。無生故說寂。無滅故說靜。約前不更生。離意生身故。約後不更死。已過不可思惟退墮故。約前後際不被損污。過無明住地煩惱病故。三棄捨諸餘。諸餘者。二乘人有三種餘。一煩惱餘。謂無明住地。二業餘。即無漏業。三果報餘。謂意生身。一煩惱餘應滅。二道餘應修。三虛妄餘應除。如來已離虛妄。說名無餘。二乘未離故名為餘。如來轉依法身。已度四種生死故。一切煩惱虛妄已滅盡故。一切道已修故。棄生死捨道諦故。此二無四德故。唯法身獨住四德圓滿故。是名棄捨諸餘。四過度二苦者。苦違逆為義。逆有二。一違聖人意。是聖人怨。能惱聖故。二聖意違逆。以聖能除之故。二苦者。一凡夫苦樂二受。二聖人行苦即捨受。又二者。一身苦。二心苦。又二者。一名苦。二色苦。又二者。一二乘界內苦。二菩薩界外苦。故法身地中無二乘麁苦。故名為過。無菩薩四種生死細苦。故名為度。是名過度二苦。五拔除阿梨耶。阿梨耶者。依隱為義。是生死本。能生四種末故。四末者。煩惱有二。業一。果報一。初煩惱本二者。一者一切諸見。以無明為本。無相解脫門為治道。二者離諸見外一切煩惱。以貪愛為本。無願解脫為對治道。次業本一者。以凡夫性為本。凡夫性者。即是身見故。次果報本一者。一切生死果報。依阿梨耶識為本故。以未離此識果報不斷。於法身中。由兩道故。二世滅盡故說拔除。言兩道者。一無分別智。能除拔現在虛妄。能清淨法身。即名盡智。二無分別後智。能令未來虛妄永不得起。圓滿法身。即無生智。拔者清淨。滅現在惑。除者圓滿。斷未來惑。故名拔除。六濟五怖畏。五怖畏者。一自責畏。二畏他責。三畏治罰。四畏惡道。五畏眾集。一自責畏者。如人作諸罪惡。晝夜怖畏。二他責畏者。既自作惡。恆恐他及冥中天神見之。而懷怖畏。三治罰畏者。身所作惡恆懼王治。四惡道畏者。既有罪自隨畏生惡道。五眾集畏者。三業不淨。兼知解不深。恆怖畏德眾。若人已證見法身。則離此五畏故。說法身為濟五怖畏。七斷六道果報者。道義眾多。略說二種。一行處故名為道。五陰為所行處。三世為能行。又以生老病死四苦所游處故名為道。二者六種同異故名為道。如人同人異於五道餘亦如是。是同異類。云何名道。有二。一眾生所輪轉處。二業所行處故。以此二義立名為道。如來法身無復此道。若有餘涅槃業盡。眾生輪轉果未盡。無餘涅槃因果二種俱盡。故名斷滅六道。若有處說如來法身。當知與此七名相應。是說名竟。復次說法身相者。諸苦靜息。是法身相。為靜苦緣故。復次說法身味。味者有二。一不退墮故名為味。二安樂故名為味。眾生在生死中。乃至夢中並未曾見。若修正行人。求見此法。得見之時。即得不退安樂故。以安樂為味。復次說法身事。事者以無相為事。五陰相於中盡無餘故。又以無戲論為事。戲論有三。一貪愛二我慢。三諸見。是三戲論如來滅之已盡故。以無戲論為事。戲論者。有三義。一能違礙實理。二名虛誑世間。三障隔解脫。初違正境。次違正行。後違正得。合此三義。名為戲論。又戲論有九種。一通計我。二的計是我。三計我應生。四計我不更生。五計我有色應生。六計我無色應生。七計我有想應生。八計我無想應生。九計我非想非非想應生。一通計我者。於五陰中。通執有我。而不能分別即離。但漫執故。二是我者。於現世五陰中。隨取一陰為我。而言是者。是的別義。定是二處。一定在現世有。二定在一陰上執。故名為是。三計我應生者。一切諸見不出有無二種。由有見故。所以執常。於無見中。復有二種。一邪見者。謂一切無因無果。並撥三世故。二斷見者。謂唯有現在。不信未來故。四計我不更生者。此計因斷見起。五計我有色應生者。於欲色二界中。以色為我。此執則因常見故起。六計我無色應生者。於無色界中。計受心法為我。觀色壞滅。此三法不滅。因常見故起。七計我有想應生者。於三界中。除無想及非想天。所餘諸處。並計有想為我。因常見起。八計我無想應生者。計無想天及草木等為我。以同無想心故由因常見起。九計我非想非非想應生者。此計有頂處為我。以觀想為繫縛。計涅槃為坑塹。若不除想。無由解脫。有繫縛故。若併除想復恐失我墮涅槃塹。何以故。想與於我不得相離故。不得棄及與不棄。為繫縛故。欲除於想故名非想。恐失我故。不敢併除故。名非非想。由此散亂心。不得涅槃故。說此等名為戲論。若能觀證法身。一切戲論並不復生。外曰。於法身中。何用立此相等諸義。如汝所立。法身應決定是無。不可執故。若物非六識所得。決定是無。如兔角。兔角者。非六識所得。定是無故。法身亦爾。是故法身決定是無。何用諸義。答曰。汝言非六識所見故法身無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由方便能證涅槃故。想稱正行是名方便。由此方便。是故法身可知可見。譬如由他心通故。則能得見出世聖心。

釋曰。他心通者。有三種因緣所得兩是方便。一是正道方便。二者一因天耳。二由天眼。因天耳故。聞覺觀聲。由此聲故。得知他心。依天眼能見他肉心孔中有水水相。若黑則知癡。生黃則知貪。赤則知瞋。青白則知善。見縹色時知是無記。因於耳目方便故。比知他心。次正道者。若欲得他心通。須緣自心。先修觀行。不用現在心觀現世心自體不得一時見故。以現在心能觀過去心。何以故。可追緣故。從遠至近。次第向後。初則觀無量念。如是漸漸至一剎那。乃至滅一剎那。於自心觀中而得自在。然後取前人心作自境界。以修觀行。初入觀時。須作願心。起要期意。先須假想觀前人身身相具足。如是遣析除皮肉骨三相都盡。唯餘心在。細細修習。緣前人心。隨其利鈍。遠近奢促。自能徹見。如彼所緣。我皆能見種種諸心故。如他聖心。雖過六根境。亦能得見。如來法身亦復如是。雖非六識所見由方便正行。所以能見。故知是有。不得同無。復次更有別義知法身不無。何以故。若法身無者。則諸正行皆應空失。以正見為先行。攝戒定慧等善法故。所修正行不空無果。由此正行能得果故。故知法身非無。若汝說法身定無。而正行能令至五陰入等滅盡故。當知正行不無果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涅槃不有故。若五陰等無是涅槃者。則去來二世陰等並無應是涅槃。而此二世陰等無處。既非涅槃故知不取。陰無之處名為涅槃。又若汝取此為涅槃者。狂醉等人應有涅槃。而其無者。故知陰等無處非涅槃也。又若汝言現世五陰無為涅槃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無是無故。若法現在。則非是無。更互相違故。若法已滅。則非現在。若現在則不滅。以有無不得並故。復次依現在陰。修聖道時。不應得涅槃故。八聖道者。依現在五陰得成。是時現世五陰實有未無。此中永無得涅槃義。云何如此。汝立計言。現世五陰無處名為涅槃。依現五陰。修八聖道。得於涅槃。是故汝執現世五陰無名涅槃者。是義不然。若汝言是時煩惱非現在故。無過失者。是亦不然。若汝言修八聖道時。五陰現在者。則諸煩惱非是現世。是時煩惱不得生故。由八聖道得證得見。是故現世得涅槃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煩惱先非現世故。修道則無用。修聖道時。是諸煩惱未除滅故。汝見非相應。便言非現世。若隨逆流。初修行時。煩惱已不相應。此不相應。則非現世。此即是汝所計涅槃。若汝執此是涅槃者。聖道未起時。已應滅惑。已得涅槃故。後修聖道。則無複用。是八聖道能滅諸惑。及得涅槃者。是義不可。故知煩惱滅處不名涅槃。若汝說由聖言故。欲等滅盡名為涅槃。如吉祥經偈說。

 滅盡及離欲  無死墮微妙
 若人見此經  成佛得寂滅
 無法與此等  若證則無憂
 是真妙法寶  由是義吉祥

若汝言欲等諸惑非現世非有是盡。由此三義名滅諦者。是義不然。何以故。第四果同此義故。佛經中說。何者名阿羅漢果。以三界惑盡名羅漢果。但以欲等滅為果。此果實不如此正以出世果報四陰戒等五身為羅漢果但由此惑滅羅漢果得成故。於果中說此因名。涅槃亦爾。由涅槃故諸惑得滅。是故因中說於果名。是故汝說由八聖道能得涅槃道不空者。是義不然。復次法身住時短促。有為法相。非功用得。是三過失。於汝義則壞。若汝所說欲等惑滅。說名法身。汝所立義中。則有三失。一是住時短促。短促者。諸法念念不住。是名滅盡。以滅盡故。不得暫住。汝云何立此滅盡義。為法身耶。以短促時故。失法身常義。二有為法相過失者。若此滅盡是法身。法身則是有為法相。法身若是有為相者。無有是處。三有非功用過失者。此一切諸法依因緣滅則是自性。何以故。滅為本故。若滅非功用得。法身亦不因功用而得。既無功而得者。睡眠狂醉等亦應皆得涅槃。以此三失故。汝義不成。復次若滅盡為涅槃者。則與有為諸法相應。以滅有同動苦二法故。夫有為法皆為欲等惑火所燃。故恆散動不住。則為生老死等所壞。是故恆苦。如佛說言。比丘。生老死等。是有為法。故一切有為。恆燃恆苦。是死者。即是滅盡。此滅盡即有為。若是有為。故知。汝立法身。不得是常。既非常者。汝義寧立何以故。則汝義計最靜為動。最樂為苦。是故不然。若汝說從此一滅永無復生為涅槃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不離前諸過失故。汝言永滅者。生與死滅不異故。是義不可。若汝說永滅為涅槃者。道亦應成涅槃。何以故。無有一滅永不復生。無有此法。我今隨汝意說我願有此滅。若有此滅。終不能離前諸失故。又道滅後煩惱亦復不生。若謂永滅是涅槃者。是道用滅應是涅槃。又若汝說能滅為涅槃者。無別涅槃以為能滅。唯以道用正為能滅。故知。道體應能為滅。若汝說煩惱不生為涅槃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不免二種失故。若煩惱不生。即與滅盡同體如前死滅等五難過失故。是不生者。為在道前。為在道後。若在道前。未修道時。已應得之。修道無用。若在道後。則屬未來。過三世義。則不成立。又汝立無生。其義云何。為是有惑故無生。為是無惑故無生。若煩惱有則無無生。何以故。有無二法不得一時同處故。譬如一人行時不住住時不行。以二法相違行住不得俱故。故知。煩惱在時。則不得立。以無生故。若無煩惱。立無生者。是時煩惱既無約。誰而辯無生耶。譬如人說石女之女不能生兒。復次汝立煩惱無生者。為是物有。為非物有。是物有者。如四大等。有實法。有假名。此等是有物。非物有者。如空花兔角等。了自無故。故言非物有。若言是有物者。則由四緣所成。四緣所成故。無生義則不立。以是義故。有為無為則無差別。若汝說是物有。不為四緣成者。即同邪見外道所執自性隣虛我時方等故。若非有物是涅槃者。但有名字。便如人說兔角尖利。若爾即同前破。則修道無用。外曰。若不取無生為涅槃者。云何佛說無生滅盡為涅槃耶。答曰。道依涅槃能使煩惱未來不生現在者。滅因中說果故。名涅槃為無生滅盡。外曰。何故果說因名。而不直取果體自名。答曰。極微細故。一切法中無有能細涅槃之者。是故若得此法。一切欲等諸惑滅。不更生故。假此麁名。顯以細理。理相可知。故此經中作此說也。問曰。云何知此涅槃極微細耶。答曰。大仙不樂說法故。無分別聖智所知故。大師觀涅槃。極微細故。觀眾生根性。不相稱故。是故佛心迴向寂靜。入於涅槃。不欲說法。故經言。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故。無分別聖智所知者。如摩健持經說。世尊。若涅槃是有。我今自有聰明利智。云何不見。佛言。涅槃實有。汝今未得無分別聖智故不得見。以微細故。非聞慧所得。以真實故。非思慧所得。思慧雙能通達真俗諦故。不得周於妙理無思之界。以甚深故。非世間修慧所得。修慧但得淺理。未能通達甚深之理。以此微細非言語能說故。借麁名顯於妙理。由無分別聖智所見故。故言微細得成。外曰。若涅槃是修道所得者。與未能修道之人不得相應。既不相應。是故不共。若不共則是無常。答曰。若從此向前是無。向後是有者。可說無常。無此義故。前際無有故說無生。若汝說未修道時不能得故。無無生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非道所生故。此法必須因道得至非道能生。是故未修時不得言無。是故無生義立。無後際故。是故無滅中際。無業煩惱等故無變異。以無生異滅等三失故說常住。不同外道以無因故一名常住也。正義者不取因為常住法。如涅槃不由因故有。汝謂隣虛等亦不由因故有。無如是義。何以故。涅槃離有離無。四謗不及。以不由因故得是常。汝計隣虛既有有故不得無因是有因即無常故。若汝說涅槃無三失故常住隣虛等亦無三失故。常住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證義相不成就故。涅槃常住不與隣虛同相異相。隣虛等是有分別故。無有證義。得成涅槃。是無分別故。涅槃常住。隣虛等常住則不得立。復次隣虛等亦不成就。何以故。以獨聚不成故獨者義不成。以四大不相離故。若聚者亦不成就。以相麁故。並非隣虛塵故。若離涅槃。無有一法。是常住故。以涅槃實有常住依方便得解脫故。修道不空過故。故有涅槃前際等無故。故知。常住過色等相故。故說非色不離清涼等色相故。故說非非色大功用。無分別智所得故。故說真有因出世大精進所成就道佛所得故。故知實有。如經中說。比丘。是法實有。不生不起。不作無為。故知涅槃實常住。此法是如來轉依。是故名總攝竟。亦云相應。

佛性論辯相分第四中分別品第六

復次分別相義應知。分別者。是如來性。明一切法。如如清淨。是其通相。如般若等經中所說。一切法者。即三性法。如如者。俗如即真如。真如即俗如。真俗二如。無別異故。清淨者。有二種。一者因中如如。未得無垢果地如如。無復垢穢故。二者因果俱淨。因中是無染清淨。至果無垢清淨故。如此等義。是佛性通相。為顯此義故。佛說般若波羅蜜等諸經。是佛性中。分別眾生。自有三種。一者不證見佛性。名為凡夫。二者能證見佛性。名為聖人。三者證至此理究竟清淨。說名如來。復次約此佛性。眾生事用有三。一者顛倒為事。二者無顛倒為事。三者無顛倒無散亂有別法為正事。顛倒者。一切凡夫。無倒者。一切有學聖人。無倒散者。道後法身。有別法為正事者。是應化二身。為度眾生。皆由大悲本願力故。言顛倒者。一切凡夫有三倒。謂想見心。即皮肉心等三煩惱故。二無顛倒者。無惑無行二種倒故。即一切菩薩有學聖人。惑倒者。違逆真如故。起一切煩惱。名為惑倒。行倒者。二乘人應修常等四德。翻四顛倒。行菩提道。而今不修。但修無常苦等。為解脫因故名行倒。此明是無小乘偏修之行。離此兩倒故。說大乘有學聖人三無倒散有別法為正事者。是滅除禪定解脫一切智等三障故。法界澄淨澄故。靜寂淨故。無垢不捨正事大悲本願恆化眾生名為如來。故約此性分別眾生。是名分別相。

佛性論辯相分第四中階位品第七

復次階位相義應知。階位義者。於種種法門中。若有分別廣說無流法界不出六種。一自性。二因。三果。四事。五總攝。六分別。為顯無流界自體故。先說自性。依止此性故。起信樂等四種勝因。由此因故。得常住等四德之果。由佛性故。起厭惡生死樂求涅槃事用得成。由此自性故。得離欲。得離欲因名為總攝。約佛性故。故得分別三種眾生。如來所說八萬四千法門。為六種所攝。次第在三位中。三位者。一不淨位。謂眾生界。二者淨位。謂菩薩地。三者最清淨位。即是佛地。故無上依經說。阿難。是如來法界。無量無邊諸煩惱[穀-禾+卵]之所隱蔽。隨生死流。漂沒六道。無始輪轉。我說名眾生界。阿難。是眾生界。於生死苦而起厭離。除六塵欲。依八萬四千法門諸波羅蜜所攝。修菩提道。我說名菩薩。阿難。是眾生界。已得出離諸煩惱[穀-禾+卵]。過一切苦。洗除垢穢。究竟法然清淨澄潔。為諸眾生之所願見。微妙上地。一切智地。一切無礙。入此中住。至無比能。已得法王大自在力。我說名如來。

佛性論辯相分第四中遍滿品第八

復次遍滿相應知。遍滿者。凡夫聖人。及諸如來。無分別性。次第三位中。一顛倒虛妄。二無倒聖道。三四德究竟清淨。此三處平等通達相。並隨道理遍滿故。譬如土銀金等器中虛空遍滿平等無差別。如來法界遍滿三位中亦復如是。是故從位次第說此遍滿。如無上依經說。阿難。是如來界。於三位中一切處等。悉無罣礙。本來寂靜。譬如虛空一切色種不能覆不能塞。若土銀金器虛空處等。悉無罣礙。是名遍滿。

佛性論卷第三


上篇:大乘成業論

下篇:究竟一乘寶性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一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

掌中論

掌中論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論曰。...

轉識論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

三無性論

三無性論卷上(出無相論) 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 論...

佛說五無返復經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說老母經

佛說老母經 僧祐錄雲闕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佛教詞典】根律儀略義

【根律儀略義】 p0923   瑜伽二十三卷五頁云:如是應...

【佛教詞典】波剌斯國

波剌斯,梵名 Pārasya。又作波剌私國、波斯國、波囉悉...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

宏海法師:雲水見聞—五台山

參拜大螺頂 阿彌陀佛! 各位,我們已經成功的拜上來了...

這樣共修是否不符合淨念相繼

問: 共修念佛分男眾念,四音後停下來後接下來女眾念...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每個月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還同時告訴我們,修十齋日,這是對沒有時間修行的人...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 第一個,你最...

老子論幸福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

培養自己的柔軟心

所謂的「柔軟心」,是指把自我減低、減少、減輕,不在...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

念經雖不能了其義,但也能得無量的福報

諸佛示現在人間八相成道,都要講經說法,留下諸多的經...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旃檀居士念誦

《禮佛大懺悔文》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

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