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緣不好要怎麼辦

2012/03/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緣不好者往往有一個毛病,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看人總是斜眼睛;回答問話時往往顯出不耐煩的神情;即使在求教於別人時,也愛擺出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架勢,好像在考人家。這些表現,雖然並非完全是有意識的,卻必然會引起同事的反感。

心胸狹窄,妒忌心重,是人緣不好的重要因素。能力比他強的,他不服氣;受領導器重的,他不順眼;別人相互關係密切,他則悻悻然,甚至連誰講了一句精妙的俏皮話,他也會若有所失。這就無形之中在他與別人之間構築了一道厚厚的、無形的牆。

心胸狹窄和妒忌心重是一對孿生子,都是不良的心理品質特徵。其產生的原因,與主體的自我認識和社會認識失調有關。他們既缺乏自知之明,又容不得他人。因為心理總得不到平衡,所以勢必在語言行為中表現出來。

另外,疑心病太重,也是人緣不好者的一大弱點。如有的人快40歲還沒找到對像,別人只要一談到戀愛問題,他就懷疑人家有意影射他;看到幾個人在竊竊私語,便懷疑在議論他;甚至別人無意中瞟了他一眼,他就受不了。凡此種種,使自己終日處於惶惶然之中,使別人對他避之唯恐不及。產生疑心病的原因,主要是心理成熟度低,缺乏安全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對外界的防衛上面。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沒有信任,當然也不可能與別人溝通感情,就連正常的信息溝通也受到了嚴重阻礙。人緣不好者不妨對照一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情況。學一點社會心理學,對處理好人際關係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帶來愉快的情緒,有益於工作、生活。

當然,我們提倡的是符合社會道德、體現人與人之間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至於那種為人圓滑、善於投人所好,甚至不擇手段以阿諛奉承、挑撥離間來獲得「人緣」的做法,自然不可倣傚,相反應加以警惕。

時下,因競爭所帶來的生活壓力日趨嚴重,如果不曉知「三界唯心」的道理,堅持用佛法來校正自己的身語意,時時刻刻不忘恭敬一切聖賢、慈悲一切眾生,那麼就會順著競爭的魔力助緣,引爆習氣中傲慢、忌妒、疑嗔的力量,進而完全遮蓋住本具的悲心與智慧,而造出種種不善的言行來,結果自身必然落入無助的淒涼果報中。故呈此文,希望當你我處在無助境地時,能夠心意開結,微笑牽手,共行菩薩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為什麼用恭敬心對待人,他們反而覺得我好欺負

問: 請問法師,為什麼我用恭敬心對待一些人,他們反而...

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

訓練自己傾聽的工夫

溝通是一種修行,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

撲滅心頭燃燒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對強於自己、超過自己的人心懷忌妒,是對...

為人處事要講究方法

佛陀說法,講究應機,提倡隨機施教。 比如,對小孩,...

【推薦】男女間交往須知

現代男女在交往異性朋友,乃至於隨著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如何對治瞋恚、怒氣?有的人就說,去買東西,大買特買...

感受是跟你的業力有關係

諸位要知道一個事情,當你看到某一個人,你起快樂的感...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趨向解脫的功德

前面的安樂道講到苦樂的問題,這一塊我們全部講完了。...

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的境界

初地菩薩住於歡喜 初地菩薩有七個徵象:(一)能堪忍受,...

至心信樂應如何理解

問: 至心信樂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我們講十八願...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位土財主,雖然非常...

福報越大越危險,還是要欣求極樂

沒福報容易個性偏激 布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問: 如何出愛慾海,斷生死流? 大安法師答: 我們要...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

當今邪師的十九種典型表現

依止善知識乃修行之必須,但行者不能盲目隨便依止。若...

佛法點滴之生活篇

我們每天要吃飯,就不能像世間人那樣,我們在這個上面...

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慈雲懺主說:極樂世界有十種樂: (1)無不常值佛苦,...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

【佛教詞典】如來制戒為法久住

子題:五滓、五濁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大集雲,十方...

【佛教詞典】五種修無常想行

【五種修無常想行】 p0282 瑜伽八十六卷一頁云:於諸行...

【視頻】慧律法師《佛遺教經》

慧律法師《佛遺教經》

【視頻】慧律法師《遇到大逆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慧律法師《遇到大逆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