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五

姚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非問分道品第十之一

有人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種種因種種門種種道種種向道。今當集諸道門。有一支道二支道三支道四支道五支道六支道七支道八支道九支道十支道十一支道。云何一支道。身念處。是名一支道。云何二支道。定慧。是名二支道。云何三支道。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空定無想定。無願定是名三支道。云何四支道。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四向道四修定四斷。是名四支道。云何五支道。五根五力五解脫入五出界五觀定五生解脫法。是名五支道。云何六支道。六念六向六出界六明分法六悅因法六無喜正覺。是名六支道。云何七支道。七覺七想七定因緣法。是名七支道。云何八支道。八聖道八解脫八勝入。是名八支道。云何九支道。九滅九次第定九想。是名九支道。云何十支道。十想十直法十一切入。是名十支道。云何十一支道。十一解脫入。是名十一支道。

何謂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謂念至身依身以身始觀。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思惟身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身苦惱癰箭味患依緣壞法不定不滿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思惟身滅。知滅解滅受滅。即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是身住樂。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去來屈伸應正智行。執持衣缽。如法飲食。病瘦醫藥除疲極睡眠。及大小便利於行住坐臥覺悟說法默然。應正智行。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出息長知出息長。入息長知入息長。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如旋師旋師弟子繩長知長繩短知短。如是比丘。出息長知長。入息長知長。出息短知短。入息短知短。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此身中有爪齒髮毛薄皮厚皮肉筋脈脾腎心肺大小穢處涕唾膿血脂肪腦膜淚汗骨髓。如淨眼人。於一門倉。觀見諸穀。胡麻米豆小豆豍豆大麥小麥。如是比丘。觀此身中。從頂至足。皆是不淨。此身中但有爪齒乃至骨髓。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觀四大。此身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如屠牛師屠師弟子屠牛為四分若坐若立觀此四分。如是比丘。觀此身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觀此諸大。各各相違。有此諸大依於外大飲食長養羸劣不堅念念磨滅暫住不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觀此身依食住依食長養。緣食住無食不住。如火依薪得然無薪則滅。如是比丘觀此身依食住依食長養。緣食住無食不住。如世尊說。

 觀身所集苦  一切皆緣食
 若能除滅食  則無是諸苦
 如是知過患  食是成就苦
 比丘滅食已  決定得涅槃

如是人念憶念實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如竹葦盡空俱空。如是比丘觀身盡空俱空。以念遍知解行。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觀身是癰瘡。身中有九瘡津漏門。所出津漏。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眼出眵淚膿血津漏。耳出耵[月*寧]膿血津漏。鼻出涕痰膿血津漏。口出涕唾膿血津漏。二處出便利膿血津漏。如人癰瘡乾痂久住。如是九瘡津漏門所出。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比丘如是觀身是癰瘡。此身九入九瘡九津九漏。眼耳鼻口一一處所出津漏皆是不淨津漏。是胎始膜。是腐敗。是臭穢。是可惡津漏。眼出眵淚膿血津漏。耳出耵[月*寧]膿血津漏。鼻出涕痰膿血津漏。口出涕唾膿血津漏。二處出便利膿血津漏。如摩訶迦葉所說。四大身是衰耗相違津漏。眾病所居處。眾苦所依處。愛護身者。如愛護死尸。壽命短促。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觀三根集業。貪根集業。恚根集業。癡根集業。若貪作業貪共貪緒貪集貪因貪緣身口意是非聖業。是有漏業。是集業非滅垢業。瞋恚愚癡。亦復如是。若成就此業。父母具足有漏心向陰欲受生。彼陰滅處母胎生初識有色共彼識四大所造色。謂色由意生受想思觸謂名如是名色共生共起。彼不從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不從父母出。不從業出。亦非餘處出。因眾緣和合。因集因業因父母出。如春後月無有云霧。日中時有人持火珠。以乾牛糞坋上。便有火生有光出。如是觀火。不從東方乃至牛糞中出。如是眾緣和合有火生光出。比丘如是觀名色。不從東方。乃至不從業出。眾緣和合因集因父母生。便有色名。七日時。是胎始膜。復七日如雲。復七日初肉。復七日始堅。乃至四十九日。身肢節具足。帝釋問世尊。諸佛不以色為我。云何身有覺。云何水中生骨。復云何能住胎。問已有答。世尊為決疑。一切行生滅。世尊。如實知一切行生滅。帝釋諦聽。我今當說。初有胎始膜。因胎始膜。便有如雲。因如雲便有初肉。因初肉便有始堅。因始堅便有支節諸入爪髮。因母飲食便住。帝釋復問。

 眾生不知何法  眾生不覺何法
 眾生何法染貪  眾生何法繫縛

世尊答。

 眾生不知生法  眾生不覺滅法
 眾生身法染貪  眾生愛法繫縛
 帝釋宜實諦聽  知因法則能離
 慧者能度死流  度已終不復還

若母懷妊。或九月。或十月。身重自愛護。若九月若十月愛護重身已。便生子。生已母以血養。聖法中。以母乳為血。後便能食能食已。諸根增長。諸根增長已諸根具足。後則衰變。骨節離解。皮緩面皺。氣力微弱。齒落髮白。身體僂曲。拄杖羸劣。氣息轉少。不耐苦痛。壯時已過。血肉漸消。多諸苦患。死命迫促。如尸婆羅所說。

 人命去不還  日夜常衰損
 如魚處熱水  生苦死復逼

以如是方便。知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如是慧者。正觀不放逸。勤念正慧寂靜行。若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得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假名為人。眼耳鼻舌身意非人。離眼耳鼻舌身意亦非人。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人。如捨有梁椽牆壁假名為捨。梁椽牆壁非捨。離梁椽牆壁亦非捨。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捨。比丘如是思惟。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假名為人。眼耳鼻舌身意非人。離眼耳鼻舌身意亦非人。比丘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為人。如像經所說。比丘緣木緣竹緣繩索緣泥圍繞虛空。假名為捨。比丘如是緣骨緣筋緣血肉緣皮膚圍繞虛空。假名為我。以如是方便。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所我皆無有我。如是正慧見。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己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緣有眼。假名為我。無眼亦不假名為我。眼非我離眼。若是我眼。應當有異。以眼非我故。眼無有異。若無眼亦不假名為我。以眼非我離眼亦非我。以是故。緣眼假名為我。無眼亦不假名為我。耳鼻舌身。心緣心假名為我。無心亦不假名為我。心非我離心非我心。若是我心。應當有異。以心非我故。心無有異。若無心亦不假名為我。以心非我離心亦非我。以是故。緣心假名為我。無心亦不假名為我。如世尊說。若說眼為我者非也。眼有生滅。若生滅者。我亦應生滅。則有此負。是故非也。若說眼為我者此事不然。耳鼻舌身心亦復如是。如是方便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所我。皆無有我。如是正慧見。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見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此見共欲共瞋恚共愚癡共取共忍住共苦共虛妄共眾惱共燋熱。不解射。不離欲。不滅。不寂靜。不正覺。不得沙門果。不得涅槃。若此見成就。於生老病死苦本。則聚集和合。若見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此見不共瞋恚。不共愚癡。不共取。不共忍住。不共苦。不共虛妄。不共眾惱。不共燋熱。解射離欲滅。寂靜正覺。得沙門果得涅槃。若此見成就。於生老病死苦本。則不聚集和合。如世尊說。諸比丘。有人如是見緣有我有我所緣有我所有。我言有我有我所。若實若有。盡不可得。諸比丘此非純愚法也。世尊是也。諸比丘。如愚者計有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有是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若計有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若愚者計有我。若我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有是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計有我。若當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諸比丘。若愚者依止。若依常見。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有也。諸比丘。若依止。若依常見。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當定住也。世尊無也。以是故。諸比丘若一切色。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卑勝遠近。如是一切色。我非我所有。我所非我有。我所我。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受想行識觀亦如是。復次比丘。若作是見。我樂世樂當樂常不異不異物不變法常定住。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若作是見。我斷滅。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若作是見。我能見聞覺知思惟分別。但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聖人若如是見如是聞。有我有我所。終無驚恐。復次如世尊說。色非我。若色是我。色不應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非有。受想行識非我。我非識。若識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識非我故。識受苦患。識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世間種種苦。此苦何因何緒何集何生何尊上。如是思惟世間種種苦陰。因陰緒陰集陰生陰尊上緣陰。有喪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屬苦。有衰耗眾病苦。有諸不適意觸。若手拳觸。鞭杖觸。瓦石觸。刀杖觸。寒熱觸。飢渴觸。風日觸。蚊虻觸。有國王大臣。枷鎖系閉縺縛。肉斷骨出如貝騎利木刀。以石錘腳。五車磔裂。以繩拘結。火鬘燒身。身為火爆。以刀削身。以鉤鉤肉。剝皮蜜塗。令蟲唼食。草裹火燒。扇車吹身令破。鐵鍱纏身。斷手足耳鼻。驅上標頭。以箭射殺。最後斬殺。有如是等苦。如世尊說。

 無有如慾火  無有如恚毒
 無有如癡網  無有如陰苦
 如實知此已  涅槃第一樂

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身多苦多失多惱多悲多眾苦。觀身生正生起正起出正出成就具足生種種病。若因熱生病。因陰生病。因風生病。因自力生病。因他惱生病。因時變生病。因諸大相違生病。因食不消生病。因業報生病。因集生病。眼病耳鼻舌身病。頭痛肩痛。牙齒咽項。腦痛蛇肌。氣逆呼呷咽塞謦欬嘔吐下利絞痛熱病腹痛。瘡癬疥瘙皮膚[病-丙+習][病-丙+習]如蟲行。侵淫瘡癩瘡癰瘡白癩枯燥瘨狂病痔病赤腫病。外為種種蟲噉蚤虱壁虱蚊虻蟆子。內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蟲。如世尊說。色生住出生病居苦出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出生病居苦出老死。復次如世尊說。三苦。行苦。苦苦。變苦。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何因何住何非因何非住。如是思惟。因腳骨住膞骨。因膞骨住髀骨。因髀骨住臗骨。因臗骨住嵴骨。因嵴骨住肋骨。因手骨住臂骨。因臂骨住肩骨。因肩骨住項骨。因項骨住頭骨。因髓住骨因骨住筋。因筋住肉。因肉住血。因血住皮。因皮住薄皮。因薄皮住毛。如因空住風因風住水因水住地因地住諸作業及種子聚落。眾生聚落。藥草叢林。比丘如是思惟。因腳骨住膞骨。因膞骨乃至頭骨。因髓住骨。因骨乃至住毛。若無腳骨膞骨不住。無膞骨髀骨不住。無髀骨臗骨不住。無臗骨嵴骨不住。無嵴骨肋骨不住。無手骨臂骨不住。無臂骨肩骨不住。無肩骨項骨不住。無項骨頭骨不住。無髓骨不住。無骨筋不住。無筋肉不住。無肉血不住。無血皮不住。無皮薄皮不住。無薄皮毛不住。如無虛空風不住。如無風水不住。若無水地不住。如無地諸作業及種子疇類眾生聚落藥草叢林不住。比丘如是思惟。若無腳骨膞骨不住。無膞骨乃至頭骨不住。無髓骨不住。無骨乃至毛不住。以骨盛髓筋纏骨肉覆筋血塗肉皮裹血薄皮膜厚皮毛衣薄皮。如世尊說。若法生滅。因行住行。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此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何因何假。何非因何非假。如是思惟。因身有假身業。無身無假身業。因口有假口業。無口無假口業。因意有假意業。無意無假意業。若身作業。若口說業。業觸身去來屈伸迴轉身教。集聲音句言語口教。若因意作業。無意無作業。如巧匠巧匠弟子。刻作木人。動作機關。能令去來坐臥。如是若身作業。若口說業。業觸身去來屈伸迴轉身教。集聲音句言語口教。若因意作業。無意無作業。如世尊說。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車轢於轍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  如影隨形

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離法滅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若最後行。未知而滅。若無間行滅已。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無間緣。若因行彼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因緣。若思惟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緣緣。若依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依緣。若報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報緣。若行起識續餘道生。彼行緣行識。名起緣。若相應行識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異緣。若增上趣彼識增上續餘道生。彼行緣彼識。名增上緣。此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最後識滅已。初識即生。無有中間。如影移日。續日移影。續影與日。無有中間。如是最後識滅。初識續餘道生。後識滅已。即生初識。無有中間。如此最後識。若最後識相應法。不至初識。若初識初識相應法。不至後識。如眼識滅已生耳識。耳識滅已生眼識。眼識相應法。不至耳識。耳識相應法。不至眼識。如是後識後識相應法。不至初識。初識初識相應法。不至後識。若後識滅已即生初識。謂此時過。謂此滅後生。謂此終彼始。非命是身。非身是命。非命異身。非身異命。非命非斷。非生非住。非有變。非無因。非天所作。非此作此受。非異作異受。知有去來。知有生死。知有業相續。知有說法。知有緣。無有從此至彼者。無有從彼至此者。但行相續生。以業緣故。如世尊說。我所空。我於我所。不應疑我我所。不應說於一切法不應疑。是故當知。此法無常有為緣生盡法變法滅法離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所我皆無有我。是謂正慧觀。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依貪妄想斷。斷已內心正住正止獨處定。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見嬰兒。心愚癡無識。眠臥穢處。如是思惟。我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是有生法。有生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年老衰熟。發白齒落皮緩面皺身體僂曲柱杖羸步氣息不調。如是思惟。我身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是有老法。有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身患苦有。眠臥穢處。羸劣無力。動止須人。如是思惟。我身亦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有病。有病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見男子女人身壞時過。若是親屬若非親屬。棄其死尸。如草糞土。如是思惟。我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我身亦壞法。有死過患。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膖脹青瘀。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棄在塚間。一日至三日。若烏鳥虎狼。為若干諸獸所食噉。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相連青赤爛壞膿血不淨臭穢可惡。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相連血肉所覆筋脈未斷。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相連血肉已離筋脈未斷。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已壞未離本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已壞遠離本處腳髀膊臗嵴脇肋手足肩臂項髑髏各自異處。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骨節久故色白如貝色青如鴿朽敗碎壞。觀自身如是法如是相。未離是法。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見死尸在火聚上。一切發毛。皮膚血肉。筋脈骨髓。一切發毛。乃至骨髓漸漸消盡。觀此身法。不至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住。此身法本無而生已有還滅。如實人念憶念。是名身念處。念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身念處一支向涅槃道。何謂身念。身發起生。是名身念。思惟身生。是名身念。身境界生。是名身念。依身生。是名身念。身份別生。是名身念處。何謂定慧二支向涅槃道。何謂定。心住正住。是名定。何謂慧。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親近多修學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苦患癰箭著味。依緣壞法。不定不滿。變滅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解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純苦聚集。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若一切有為法。一處有為法。思惟滅知滅解滅受滅。即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苦聚集滅。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身行住坐臥樂。如實知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乃至若見死尸在火聚上。亦如上說。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欲染。如實知內有欲染。若內無慾染。如實知內無慾染。如欲染未生。如實知未生。如欲染生。如實知生。如欲染生已斷。如實知斷。如欲染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內有瞋恚睡眠掉悔疑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內眼識色無慾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無慾染瞋恚。如未生眼識色慾染瞋恚。如實知未生。如未生眼識色慾染瞋恚生。如實知生。如生眼識色慾染瞋恚已斷。如實知斷。如眼識色慾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亦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念正覺。如實知內有念正覺。內無念正覺。如實知內無念正覺。如念正覺未生。如實知未生。如念正覺未生生。如實知生。如念正覺已生具足修。如實知具足修。擇法正覺精進正覺除正覺定正覺捨正覺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如實知漏漏集。漏滅漏滅道。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復次比丘。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定。如實人若智分別。是名慧。如是定。如是慧。是名定慧。定慧親近多修學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是名定慧二支向涅槃道。何謂定。煩惱未斷者。欲染斷正斷寂靜。瞋恚愚癡煩惱障礙覆蓋諸縛惡行滅正滅寂靜。如秋時多起塵土雲霧即時雨墮滅塵土雲霧。滅正滅寂靜。如是定如煩惱未斷者。欲染斷正滅寂靜。瞋恚愚癡障礙覆蓋諸縛惡行滅正滅寂靜是名定。何謂慧。如實人若智分別。色如實分別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如明眼人。上高山頂。若觀東方。如實分別。若南西北方。如實分別。如是慧。如實分別色受想行識。是名慧。

◎云何有覺有觀定。若定覺觀。相應覺觀。共生共住共滅。是名有覺有觀定。復次有覺有觀定。若定覺觀得正得緣得。是名有覺有觀定。復次有覺有觀定。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有覺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五支正得緣得覺觀喜樂一心。是名初禪有覺有觀定。復次比丘。若得有覺有觀定。有喜共味定。比丘觀喜麁心有悲無喜樂勝寂靜。比丘觀喜麁已。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覺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受教法相方便專心思惟觸親近多修學。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已。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寂靜。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覺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復次比丘。若得有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此比丘觀無喜樂麁心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勝。此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覺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有覺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覺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有覺有觀定。云何無覺有觀定。若定離覺。觀相應不共覺生不共住不共滅。觀共生共住共滅。是名無覺有觀定。復次無覺有觀定。若定不得覺不正得不緣得。觀得正得緣得。是名無覺有觀定。復次無覺有觀定。若比丘。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此比丘觀覺麁。無覺有觀定寂靜勝。此比丘觀覺麁已覺寂靜。覺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觀喜樂一心。是名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用意。若思惟若觸得有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此比丘彼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已。覺寂靜正寂靜滅沒除。覺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四支正得緣得觀喜樂一心。是名禪間無覺有觀定。何謂禪間。是初禪二禪間。從初禪趣二禪時。復次比丘。得無覺有觀有喜共味定。比丘觀喜麁喜心。猶有悲無喜。樂寂靜勝。比丘觀喜麁已。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喜寂靜正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有觀有喜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心向寂靜已。尊上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喜寂靜滅沒除已。故有觀無喜樂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無喜樂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復次比丘。得無覺有觀無喜共味定。比丘觀無喜樂麁。無喜樂心。猶有作不苦不樂捨寂靜時。比丘觀無喜樂麁已。無喜樂寂靜寂靜正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二支正得緣得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如比丘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專心。若思惟。若觸。得無覺有觀無喜樂共味定。如比丘。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行乃至觸親近多修學已。心向寂靜。尊上寂靜。傾向寂靜。傾向寂靜已。無喜樂寂靜正寂靜滅沒除。滅沒除已。故有觀不苦不樂捨一心。若入此定者。得三支正得緣得觀不苦不樂捨一心。是名非禪。非禪間無覺有觀定。是名無覺有觀定。何謂無覺無觀定。若定離覺觀覺觀不共生不共住不共滅。是名無覺無觀定。復次無覺無觀定。若定於覺觀不得不正得不緣得。是名無覺無觀定。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五

 

上篇:舍利弗阿毗曇論

下篇: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阿毗曇心論

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勝造 晉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

佛說大乘日子王所問經

佛說大乘日子王所問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

大明度經

大明度經卷第一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行品第一 聞如...

宏智禪師廣錄

天童覺和尚語錄序 餘頑愚拙疎無所可用。獨於世味澹薄...

諸法無行經

諸法無行經卷上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木槵經

佛說木槵經...

【註音版】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五蓋品第一 聞...

二時臨齋儀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

【佛教詞典】一切經

(術語)佛教聖典之總名。或曰大藏經。省曰藏經。隋書...

【佛教詞典】五大明王

簡稱五大尊,即: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

「專修」與「雜修」如何區分

嚴格地說,中國人是雜修的佛教。例如:為了求現生的健...

你有沒有黃忠昌這種往生的決心

深圳那個黃忠昌,三十六歲。淨某法師和他說:你只要拼...

比丘與毒蛇

佛陀在世時,有一段時間住在竹蘭園精舍,比丘們則散居...

105歲「佛門泰斗」談養生與修心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絕...

盡責、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你是什麼宗教信仰,...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有這樣的姿態才叫學佛

到佛門裡來,第一個破的就是這個我,就是為破這個我來...

中陰身應跟哪種顏色的光走呢

問: 弟子看有些書上說,人死後因為業力的牽引仍然會在...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內少閑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們這個世間...

美國人的50個觀點看素食

1.倘若人們能改吃素食,美國所使用的石油數量,將會...

學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誠長老說,學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說的...

【視頻】《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視頻】《心經》般禪梵唱妙音組

《心經》般禪梵唱妙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