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二時臨齋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供養咒 (早午):

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早上):

粥有十利  饒益行人 果報無邊  究竟常樂 (如早食飯或面,則仍念三德六味等八句)

(中午):

三德六味 供佛及僧 法界有情  普同供養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此上大眾同念出聲,皆一拜)
 

(以下默念,偈一遍,咒七遍)

早齋:

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唵 度利益娑訶

午齋: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唵 穆帝娑訶

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唵 穆力陵娑訶

(侍者出生送食,默念此偈一遍,咒七遍,三彈指,如無侍者,自送亦如此。以上未食前念,至大眾食已,僧值師居中向上站,默示結齋,維那師舉腔,大眾同念。)

二、僧跋

佛制比丘(尼),食存五觀 散心雜話,信施難消,諸師聞磬聲,各正念。

眾答:阿彌陀佛。

三、結齋:

薩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胝南 怛侄他 唵 折隸主隸准提娑婆訶

所謂佈施者 必獲其利益 若為樂故施 後必得安樂 

(供佛)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先結齋後受食時,「飯食已訖」改為「供佛已訖」如有施主,默念下偈)

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

(結齋已,仍念六字佛號,回堂,繞念三匝,歸位迴向,偈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頂禮三拜而散)

 

附: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癡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僅供參考,以所在叢林為準)


上篇:地藏菩薩聖誕祝聖儀

下篇:普賢菩薩聖誕祝聖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往生淨土懺願儀

往生淨土懺願儀 (沙門遵式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淨...

晚課蒙山施食儀

蒙山施食儀軌(念誦前應備淨水淨飯等) 一、華嚴經偈...

【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麗藏本)

(麗藏本)...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

勸發菩提心集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 ...

勅修百丈清規

勅修百丈清規 禮部尚書臣胡濙等謹 題為重刊清規事禮科...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拾遺序 宋雲間沙門靈鑑述 宋天竺法師...

文殊師利發願經

文殊師利發願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身口意清...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

佛說瞻婆比丘經

佛說瞻婆比丘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

證契大乘經

證契大乘經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經) 唐天...

【註音版】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佛制比丘六物圖

佛制比丘六物圖 大宋元豐三年夏首餘杭沙門元照於天宮...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雲頂山一壑沙門 濟能 纂輯 白雲峰...

佛說罵意經

佛說罵意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說罵意。十方蟲...

佛說佛大僧大經

佛說佛大僧大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在王捨國。國有富...

【佛教詞典】單心三時辨犯輕重

子題:三時俱重、三時俱輕、三時、方便時、根本時、成...

【佛教詞典】食後漱口

(儀式)釋氏要覽上曰:百一羯磨,佛言:不可禮有染苾...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觀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執著而起的妄心;認...

人生短暫,行善不能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在平日的生活中盡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如何做一個佛弟子

問: 如何做一個佛弟子?佛弟子應該如何行善? 慧律法...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深陷感情深淵

表姑今年四十來歲了,先後經歷了三段婚姻。現在婚姻又...

臨命終時教以念佛,即見化佛接引往生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夢參老和尚略說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說求上師、求灌頂,受這個灌頂、那個灌頂...

聖嚴法師《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每一個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剛剛懂事的兒童也不例外...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一代高僧夢參老和尚於五台山安詳示寂

當代佛門耆宿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時30分...

一千斤的鹽

一粒種子看起來雖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發芽、成長...

【視頻】《佛說吉祥經》演甫居士唱誦

《佛說吉祥經》演甫居士唱誦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