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明度經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明度經卷第一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行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王捨國其雞山,與大比丘眾不可計,弟子善業第一;及大眾菩薩無央數,敬首為上首。是時十五齋日月滿,佛請賢者善業:「此眾菩薩集會,樂汝說菩薩大士明度無極。欲行大道,當由此始(師云:請之以法,不以飲食也)。」

於是秋露子念:「此賢者說明度道,自己力所?乘佛聖恩乎?」

善業知其意而答曰:「敢佛弟子所說,皆乘如來大士之作。所以者何?從佛說法,故有法學賢者子、賢者女,得法意以為證(法學,學法也,解空、不願、無想、寂定,謂之得法意。漏盡結解得道,謂之證。由言證已,當還本無矣)。其為證者,所說、所誨、所言,一切如法無諍(所說者,解說經義也。所誨者,教誨人也。言者,廣陳法言也)。所以者何?如來說法,為斯樂者。族姓子傅相教,如經意,無所諍(如,如人本也。來,所由來也。人本空無,泥曰同躰也。佛得三法,空三界,願想滅矣。《安般》曰:還為何等?還五陰知見滅處,故曰如來矣。佛說淨法,但為樂斯本無寂法,法施也)。」

善業言:「如世尊教,樂說菩薩明度無極,欲行大道當由此始。夫體道為菩薩是空虛也,斯道為菩薩亦空虛也(師云:菩薩心履踐大道,欲為體道,心為道俱無形,故言空虛也。斯道者,謂空、不願、無想也)。何等法貌為菩薩者?不見佛法有法,為菩薩也(於佛經法,不見五陰、六衰、十二緣起有,菩薩也)。吾於斯道,無見無得。其如菩薩不可見,明度無極亦不可見。彼不可見,何有菩薩當說明度無極?若如是說,菩薩意志不移不捨、不驚不怛,不以恐受、不疲不息,不惡難此微妙明度,與之相應而以發行,則是可謂隨教者也(不移,不退轉也。不捨,不廢大志也。驚怪,怛熱也。不驚怪,必深法心中,不滿熱嫌其為苦也,必歡喜受此法,不以恐迫,故受此法強學之也以。不為疲,不以為勞也。不息者,不懈也)。又菩薩大士行明度無極,當學受此。如受此者,不當念:『是我知道意。』所以者何?是意非意,淨意光明。」

賢者秋露子曰:「云何有是意而意非意?」

善業曰:「若非意者,為有為無(師云:當學知是非意,以知非意無復想捨,即為意淨。光明者,無復塵冥矣也)?彼可得耶(彼,彼意也。可得意處不乎)?」

曰:「不可也(言不可者,不可言無,亦不可得處也)。」

善業曰:「如非意,有與無不可得,不可得不可明,其合此相應者,豈有是意意非意哉?」

曰:「如是者,何謂非意?」

善業曰:「謂其無為(有為者,謂生死之心,陰自起念捨。一念一至,無不為己。非意者,無復有此生死想,故曰無也),無雜念也(雜念者,想且在經,且在五陰,意不一定,謂之雜念也。已如空定,不起五陰,為無雜念也)。」

秋露子曰:「善哉,善哉!佛稱賢者說山澤行實為第一。菩薩受此無上正真之道(善業意解微妙,常善於山澤空淨之行,故為佛所稱),不退轉(菩薩受此意不轉,謂菩薩得住第七地也),觀而不休,明度無極當以知此(觀而不休,謂惟此經,意不疲倦也)。欲學弟子地,當聞是經擇取奉持(弟子趣欲空、不願、無想,得泥洹已,不望知佛權道大悲也);欲學緣一覺地(緣一覺者,望欲得佛慈悲不著,不密於善權也)、若學佛地,當聞是經(學佛地者,弘慈普濟,不中道取證矣)擇取奉持。所以者何?是明度道說法甚廣,是為菩薩大士所學(善權十力無畏佛法度人,欲一切知言,是經廣大,在三學者自擇取也)。」

善業白佛言:「吾以為菩薩者,其不可見,名亦不可得(師云:菩薩與名皆空,當以何為之說明度經也),又所匡政,皆不可見、不可得者,當何為菩薩說法(欲以道匡政天下著欲之徒,使其無為邪見之行也)?如是,世尊!所疑有著,吾與物也斯不可得(一切所疑,謂有吾身與萬物也),貲貨費耗皆非有得(吾與萬物皆非已有,難可常保也),但以名為菩薩。至於佛,亦名也。然不住不住(佛與菩薩在世間但名耳,其法意非住也,不住者以權著也),所以者何?名不可得。是故名者,非住非不住(名者猶水中月像也)。若為菩薩說深明度意,不移不捨、不疲不息、不有惡難,不驚不怛、不以恐受,以體解而性入(性與道俱,如合符契也),是為住不退轉,應於無處,當以知此。又妙世尊(師云:妙者,此經義甚深妙也)!菩薩修行明度無極,不以色住(不倚此色身住也),於痛想行不以識住(不以名身住也)。所以者何?若止於色,為造色行(是為甫始主作生無身業也),止痛想行,為造識(斯又甫欲與造邪識之行,始眾生矣),非為應受(非如法受也)。明度無極不造行,為應受(識不造色行,是為應受明度矣)。受此,其不具足明度無極,終不得一切知(於斯經中有邪想行如毛髮,謂之不具,終不得作佛也)。」

秋露子曰:「菩薩何行而受明度?」

善業曰:「以不取色(取,著也,不著於色也),不取痛想行識。所以者何?色無彼受,痛想行識無有彼受。若此色無彼受為非色,痛想行識無有彼受為非識。明度之道無有彼受。所以者何?吾受如取影無所得,是為明度無極之行也,是名曰菩薩大士諸法無受之定(我於世間所受如夢如影,影為無所得也)。場廣趣大而無有量,一切弟子、諸緣一覺所不能持也(教順之場極廣,所趣之道極大,四等弘普,週遍無極,畢央濟眾苦痛,難忍甘心,進擢志大,不權弟子若佛所不能究竟,曰不能持矣)。又一切知亦無彼受(師云:一切知,佛也,唯佛得無不知)。所以者何?無想見故。若想見者,終不得此。為若異學先泥之信,不得一切知。彼先泥信解道,學度入慧,亦不取色,不取痛想行識,不從色見慧——不內色見慧、不外色見慧、不內外色見慧、不以異色見慧——於痛想行如上說不從識,不以內外異識見慧。如是究暢,從信解得道地,法意作量以為脫便,無受無獲(無受,不復受五盛陰想。無獲,無復罪福。故言無所獲矣),已受解,得度滅(已受解者,謂八正道及正解正智,為意已受,無復思想,為已得應義也),明度不為智想。如是,世尊!雖菩薩於是道不取色痛想行識,亦不中道滅度,而具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佛十八不絕之法也(菩薩得明度意見空,甫修佛事,以其力、無畏、十八法,成相好,嚴佛剎,不違本願,欲度十方,不中道滅度也)。又菩薩大士行明度無極,當以觀此何等是智慧?何所為明度?何以明諸法無所從得(師云:不從內色外色內外痛想行見惠,是為無所從得也)?是故謂之明度無極。如是觀省察思惟,不驚不怛、不移不疲,如是菩薩為不中休,明度無極以知此。」

秋露子曰:「何故菩薩知己休止?為如於色休色本性,於痛想行休識本性,明度無極休識本性(色之本性,著復著、起復起,五陰悉爾。菩薩於五陰休其本性,不著起也),明度無極休智本性?」

善業曰:「如是,賢者!其於色也,休色自然(菩薩學明度,本心欲分別知望得惠,當休是欲知望之想,無所復起也),於痛想行休識自然,明度無極休識自然。明度無極休智自然,行此道者於智休止,智之自然者休矣(於五陰中皆休,其自起不復起矣)。相休止,相之自然者休矣。」

秋露子曰:「善哉,善哉!其學此者,必出一切智(行此道者,休其欲之心,即知心自起者皆休止也)。」

善業曰:「然菩薩學此,出一切知。所以者何?其於諸法無出無生。如是學故,逮得佛坐(學如此者,必從生死之出,成佛一切知矣)。又妙賢者,菩薩履行明度無極,若行色為想行——若行色佔為想行,若行色不佔為想行,若行色興為想行,若行色敗為想行,若行色滅為想行,若行色思為想行,若行色空為想行,若行色非身為想行——痛想行識如上說,皆為想行。若識有是吾當行欲得,行設有是如是行,如是惟為惟行(師云:說色如此,痛想行識亦如色說也)。此道為是菩薩大士,為行得想之行,無善權方便,以為休於明度無極(此上章皆為三界生死,不合明度大智之道也)。」

秋露子曰:「菩薩何行為無想無得行,有善權方便而不休於明度無極?」

答曰:「不行色——不行色佔,不行色興,不行色敗,不行色滅,不行色想,不行色空,不行色非——身痛想行識如上說,不有是(師云:不以有識知有此想也)吾當得行是行。不有是此行,惟為行此道。如是行菩薩大士,為無想無得行,為有善權方便而不休於明度無極(不以識知有此相應於明度無極也。右此章所說無想無得之行也)。又菩薩大士行明度無極,於此不近,為不行不近行(師云:菩薩於此五陰,念無所依近,為不行者,謂無所行也)。不行不近(菩薩意,不近行亦不行不近,以為真)亦不行(亦不行如此也),斯不否行,斯不近行,斯不近不行,斯亦不近於行,不行於不近,於不行不否行於不近(如此上謂意上事,亦不離此上意矣)。」

秋露子曰:「何故不近?」

善業曰:「如諸法無所近、無從度,是名菩薩大士(不著行亦不斷,行者為生死,斷為泥洹,能護此兩意,是名為特曉明度善權也)。一切諸法無度之定(如十二因緣皆空,如無想可近者,不著不縛,故無得道也),場曠趍大而無有量,一切弟子,諸緣一覺所不能持。行斯定者,疾得無上正真之道,為無不覺,乘佛聖旨。」

善業曰:「是菩薩大士受拜於往昔如來至真等正佛者,乃行斯定。彼受無見,無見為定,其於定者不知吾受之(師云:菩薩於定不作思想也)、吾已定、吾依定也。彼於是中一切不明(不以意分明之也)。」

秋露子曰:「云何菩薩為昔如來所說拜當得佛者?彼能見定,是定者乎(彼謂以得拜家,寧能自見意定,為以定耶)?」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如彼族姓子(學此經人為善男子是也)行明度無極者,為非不想。所以者何?無所明故(無所別知故也)。是以定者,非想(非想,非五陰想也)非不想(有三十七品三活想,無世俗想也)。」

佛言:「善哉,善哉!善業!說山澤行為第一辯,菩薩大士當以學此,如此為學明度無極(辯智之決者,問來即答,事皆明真矣)。」

秋露子曰:「佛以如此學,學智慧道者,是為學何法?」

佛言:「如此學者,是菩薩為無所法學。何以故?是法不有知明,如凡愚人專著者也(師雲,知之明之即為專著也)。」

曰:「當何用明知此法(為學者問:欲得佛者何用明知此)?」佛言:「當如不明。無所明知,明之謂也(無所明定是為定也),凡愚人以專著者欲明,故為不明。由不明,礙兩際(不出生死、不解清淨,是為兩際也),不知不見不明諦法(諦,四諦矣,意著二際,不知欲苦,不見習證,不明有盡,不達淨道,故曰不明也),而欲於法(不獲無想定故想,欲想得之。了本曰:行福福識生,夫欲於道而不獲定者,世世受福,得佛之望耶),從法思欲,專著名色。以專著故,而不知此無所用聰明之法,已不知見亦不思惟,不觀不省,故墮愚數,便無有信不解不用,是故謂之凡愚專著(從法,法,心法也,痛想行識謂之名,地水火風謂之色。從欲之徒,專著五陰,心馳三界,佪流生死,不能拔邪穢之根。《法句》曰:心為法本,禍福由心行,殃殃罪罪識生,五陰所弊,故不睹無念法也。無念法也,無所由聰明之法者,獲無想之定,善惡不同,十二因緣滅諸根都寂,厭生死,神還休。《人本純真經》曰:心入泥洹,從本寂又寂。不解四非常,守意志著空,斯空想天之類矣。由還生死,受苦無數。《慧印經》曰:如令泥洹為常住法,大哀四等還為蠕動。謂其不能空空、入泥洹處本寂者也)。」

秋露子曰:「計如此學菩薩大士,不學一切智(不起想求眾智矣)。」

佛言:「然!如此學,不學一切智。如是曉了,乃為學一切智(曉了者,謂不著不斷、不起不滅耶),能出一切法(謂十二部經法)。」

善業白言:「如世尊言:『是為幻人學一切智。』已學一切智乃出諸法,如直言之,當云何?」

佛言:「吾因是以問汝,所安便說(師言:所安便說,如言旦說汝所知也)。」

對曰:「甚善。」

佛言:「云何,幻與色異乎?」

「不也,世尊!」

「幻與痛想行識,為有異乎?」

「不也,世尊(云何知想在此經者,及行同此法者,意處是經者,盛陰已滅者,持生死五陰成菩薩道者,皆云何也)!色猶幻,痛想行識猶為幻。」

「云何,善業!明是中想知立行五陰而為菩薩?」

對曰:「菩薩學如幻人,是中持如幻者即五陰。所以者何?如佛說識如幻(善業說往者所聞佛語,引以喻義也)。若此識,六根亦然。何者?意幻為三界耳。如三界,即六根、即五陰。」

秋露子言:「菩薩聞是,得無懈怠?」

佛言:「設為惡友所制,必持懈怠;若得善友,終不懈也(若識如幻者,六根亦復如幻,意所幻化,令有三界耳)。」

善業白佛:「何以知菩薩惡友?」

佛言:「其不慕樂明度無極,欲棄捨若形相愚佔文飾,違此深智(師云:愚者已想,取文飾佔者想取也)更說經道,當知是為菩薩惡友(善人好明度而違退之,更為說異道經,是為惡友也)。」

曰:「何是善友?」

佛言:「未起明度無極者,即勸使學,教誨之令入斯道,為現邪行說邪之害,是邪行,是邪害,使遠離此,當知是為菩薩大士弘誓之鎧善友者也(弘誓者,菩薩自誓,忍世眾苦,必於得佛,極濟眾生,滅十二因緣,還乎本無。鎧者,德其行高,見罪常由,壯士以鎧障身全命,勢成勝敵終始無畏。菩薩內淨視明,以八直之行與邪意戰,破壞五賊,高願取佛,不能沮,遂成世尊,故曰法鎧也)。」

又問:「呼道人為菩薩,其句義為奈何?」

佛言:「所謂菩薩者,一切諸法學無罣礙,已學無礙能出諸法,故謂菩薩。」

「大士者,其義云何?」

佛言:「大士者,能聚大眾為之閤家,是故為大士也(菩薩能於三界為大尊貴,若金輪王合聚大眾,化之以德,身棄國位為沙門,導之以大道,示眾欲惡,故曰大士)。」

秋露子曰:「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於見身、見性、見命、見人、見丈夫見,有見、無見,斷滅見、常在為,斷大見。何者?為說上(師云:六十二見為一見潤耳)法,度諸見潤,是故為大士(法,佛法。以佛法度六十二見及欲癡之四潤,故曰度也)。」

善業曰:「夫大士者,如一切知意,無齊同志於弟子、緣一覺(如佛意不與弟子各佛齊同也),在彼無著。所以者何?悉知意,質直無漏(在彼者,在生死也),無受無滅(無受者,不受五陰也。無滅者,不捨生死求滅之想也),以悉知意大照菩薩,是故為大士(能持明度教照菩薩也)。」

秋露子曰問:「何故菩薩大士亦彼悉知而意不著?」

善業曰:「以無意故,於彼悉知而無所著。」

賢者滿慈子言:「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揖人昇於大乘而有弘誓之鎧,是為大士(師云:能以經法揖天人,使昇佛大乘之道也)。」

善業白佛:「何謂弘誓之鎧?」

佛言:「菩薩束已自誓:『吾當滅度無央數人,已度無量無數人民皆得泥洹,知其無法得滅度也。』所以者何?意法如是。譬如幻師與幻弟子,於四衢道化作人眾,以為化人而斬其首。汝知云何,彼有所殺?有死者乎?」

「不也,世尊!」

「如是,善業!度無數人,為無有人得滅度也。菩薩聞是,不驚不怛,不以恐受,不移不捨不疲而無慘悴,是為有弘誓鎧,能昇大乘,當以知此。」

滿慈子曰:「吾省佛言,如我所得,當知是義為無帶甲。所以者何?如佛告善業:『無造佛一切法,無作成諸法者,亦無造眾生者,如是義者無弘誓鎧。』」

善業曰:「無所束帶,菩薩大士為無弘誓。所以者何?色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故。」

秋露子曰:「何如為色痛想行識,而云不著不縛不解?」

善業曰:「色如幻人故,不著不縛不解。痛想行識為如幻人,不著不縛不解。無有之色,不著不縛不解。無有之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五陰如是,諸法亦然。是故菩薩所為誓者,無有誓也(師雲,一切人自然,無有作者,是為生死亦空,道法亦空。如空者,無有從生死中來得佛者,佛空法空故,無有出滅諸法者,一切人本空故,亦無有造作眾生者也)。」

善業問:「焉知菩薩正昇大乘(師云:大乘,大道也)?何謂大乘?何乘發住(乘發何住)?孰建大乘?斯乘何出?」

佛言:「大乘之為乘者,為無量乘,為眾生之無量也(菩薩法意廣大,興載無量也)。所以者何?人種無量,菩薩為之生大悲意,以斯大乘,住奏三界聖一切知,乃建大乘。乘無從出。所以者何?有生有出則為二法。若不起不致,於諸法不得者,是為無所生、無從出。」

善業曰:「大哉斯乘,為天人質諒,王諸世間,出上善業。乘與空等,弘裕若空,苞容眾生無有量數(上善者,普明也),恆以虛閑濟人無極,而為遍宣,故為大乘。不見其反亦不見出(佛常以虛心,閑暇無事群生來者,不逆其志,大士亦當學斯矣)。如此乘者,不從始得,不從終得,亦不中得(不從初知意得,亦不從中間及終意得也),於三塗等,故為大乘。」

佛言:「如是,善業!以能行此乘故,謂之菩薩大士(過去當來現在意等耳)。」

秋露子曰:「佛請賢者說明度無極,而道大乘者,有檀知耶(師云:佛本請卿令說明度無極耳:而及說大乘事:宜及知此耶:秋露子為不知家問,宜知是也)?」

善業白佛:「吾說明度無極,得無過乎?」

佛言:「不也,適得其中。」

善業言:「菩薩大士,不於始近、不於終近亦不中近(不始意近道,不終不近也,無去來今三塗想矣),色無際道無際、痛想行識道俱無際,是故菩薩無近無得、無知無明(色所以無邊無極者,色之性本空故)。色,菩薩不知不明不致不得,痛想行識亦如是(色與菩薩於是無有,知想小,無有明也。了想不解,意在其中,無可得大智,與明同義,與得亦同義),都一切,於一切(都一切,謂菩薩心也。於一切。謂生死治法與道法也)無知無明、無致無得,當為何菩薩說明度無極?尚不見菩薩,何用見明度無極?菩薩者但名耳,猶我為我,無可專著。我者空虛,不可審明。我不可明,道何可知?如是諸法無有專著。何等為色?色無生牢固。何等為痛想行識?識無生無牢固。諸法無生無有牢固,彼無專固者,不是法不非,了本無主,當為說是處無知亦無異處,可得菩薩行道也(生死亦無處所也)。如是,世尊!其聞是言,不驚不怛,不捨不疲,不有慘悴。如此知行,是菩薩為能惟明度無極。所以者何?行此經時,以如是法孰觀斯道,是時為不近色。不近色者,不見滅也。所以者何?於自然色而不起為非色,若色費耗亦非色,來無興衰我者。此為無二事。如為之色是我,即由是為我色,是為造計。痛想行識如法觀時,為不近識,於自然識而不起為非識,若識費耗亦非識,來亦無興衰我者,此為無二事。如謂之識是我,即由是為我識,彼為造計者(師云:觀明度為不起色,故言不近也)。」

秋露子曰:「吾省是語,於義菩薩為無所起。若無起者,何故菩薩行艱難行,為眾生更苦無量?」

善業曰:「吾不樂菩薩艱難行。而大士者無艱難想,以行道也。所以者何?行艱難苦想者,不能為無量人民建大利也(師云:此弟子行疲,厭生死,莫能導利一切人,使得泥洹也),是以當為安隱易行之想(當為安隱,不當為苦勞艱難想也),為眾生建若母想、父想、昆弟想、姊妹想、子想、女想,當生是想行菩薩道,於一切人為己親想,以是想將導之(行菩薩道者,一切如視五親也。但欲安隱導利。非有癡貪戀之想)。見眾生為若己(當念一切若己身),都一切於身,不明是外內(菩薩都一切持心,於一切天下不分別,親者為內,疎者為外矣也),為生法想,斯一切為吾子。菩薩當度此無量苦性,不有怒意(法想者,善權大悲也)。若被形截,心無欝毒,終不為苦想也。如賢者言:『菩薩無起。』以其無起,故為菩薩。」

秋露子曰:「云何菩薩而無起者,於道人法?於一切知?一切知法亦持無起(一切知法,佛諸經法也)?」

善業曰:「然!於佛法都無所起。」

問曰:「在佛法而無起者,其於凡人及凡人法,亦將無起?」答曰:「然!於凡人法亦無所起。」

秋露子曰:「如是菩薩於道人法,從一切智至凡人法皆無起者,是為不近不起得一切智耶(凡人法者,謂生死法也。皆無起者,想寂然也。近,持將也。起,生者念也)?」

善業曰:「不起之法,無慾得要也。不起之念,亦非有法(不起之法,無有望欲得之想也)可擇取也。有得佛者,我以為諍(無有二法當捨法。善業曰:諸法皆空,無作無得。今言此取是也。有生死、有得佛者,斯謂以法意諍)。」

曰:「是如何,當從未生法擇已生法乎(擇,取道也)?生死法至?生法至乎(生死之法至道乎?當生有法至道乎?問辭也)?」

答曰:「云何生法不生而不生法生耶(善業欲解其難,故先詰之言:生死之法不起耶,泥洹之法復生)?」

秋露子曰:「不生法者,不起法也。樂不起法之語耶?樂起語也。如賢者樂必不起之不要。」

善業曰:「如是,當樂不起不要。賢者所樂,吾亦樂說。」

秋露子曰:「如善業為法都講,最不可及。所以者何?在所問,如應答。法意不搖,其言皆妙。」

答曰:「是法意也。佛諸弟子所問應答,意不搖者,於一切所猗故也(善業於此清淨法中為都講,秋露子於無比法中為都講)。」

秋露子曰:「善哉,善哉!是為上辯。何謂菩薩諸法無猗?」

答曰:「是明度無極,即為菩薩諸法無猗(意常清淨,不在生死諸猗也)。」

曰:「不一切乘是經,唯諸法無猗耶?」

曰:「悉乘明度無極,故為諸法無所猗(問言:不復諷誦承事行此,此但當守一,不猗生死而已耶)。菩薩於是無方石山處(菩薩所行時雖坐方石,不念此石安好可長坐也。昔比丘披拘連樹下四十歲不知樹名者,用無猗意在樹也),而以默取諸法之要。如無取焉,是為行諸法而無猗行也(默者定也,以定意學諸要,如無去就之想也)。若為菩薩說是奧知,不疑不望而能深解,是謂知行者已為不休如是念矣(不疑不疑,深法也。不望不於道行之淨而污其意,有所希望也。不休其意,於道無彈指之間廢息耳)。」

秋露子曰:「若不休此行,為休是念。若休是念,為不休此。如其念行而不休者,是謂常行等、念等也(師云:休,止也。等,平等也。若精進於此行者,以為止生死念,若止五陰,斯為精進行法是也。大士之行,道與生死等,生死與道等,其法俱空,故曰等也。等行者,不捨眾生疾取本淨也。忍生死苦而以大道導利之,令佛道不絕也)。已念等、行等者,則一切人必常有紹此行而得為開士者(紹,續也)。如是,眾生亦將不休此念此行(眾生亦得此法意也)。所以者何?人不當廢是念也(人不當休廢道念也)。」

善業曰:「善哉,善哉!賢者勸助,為說是致要語。如賢者言,行等、念等助一切人不廢此行。夫眾生自然,念亦自然,當以知此。眾生恢廓,念恢廓,當以知此。眾生之不正覺,而念不正覺,行亦不正覺,當以知此。如是行念,吾樂菩薩思惟念此行(眾生靈空恢廓,廣大無邊,故可導利昇此大道。一切人不能正覺,當以正覺開寤之也)。」

明度經卷第一

 

上篇:道行般若經

下篇:摩訶般若鈔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 ...

佛說德護長者經

佛說德護長者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佛說演道俗業經

佛說演道俗業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

大乘顯識經

大乘顯識經卷上 中天竺國沙門地婆訶羅奉 詔譯 如是我...

禪要經

禪要經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訶欲品第一 行者求道欲修定...

【註音版】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佛說如來興顯經

佛說如來興顯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佛教詞典】四恩

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

【佛教詞典】莊嚴經論

【莊嚴經論】 又名《大莊嚴經論》,為瑜伽十支論之一,...

沒有人可以傷害你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你說...

各宗要略——禪宗

源流 佛教分顯密和教宗之別。宗指禪學,禪宗是以心傳心...

人都在為什麼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華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過一座天橋,...

敲碎堅硬的殼

厚朴,落葉喬木,因葉大而濃蔭,因花大而美麗,因藥用...

自我意識太強的人,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

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很難的。因為你...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我們這一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想要...

要懂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中國古詩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

印光大師《放生十大功德》

(一)無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人...

只剩一具尸首,你還想她嗎

一個人的一口氣沒有斷,很像一個樣子。等到無常鬼一到...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禮好佛後,便信步到花園散步,碰巧看...

十劫的善根才換來今生往生的資糧

唐代有一位懷玉禪師,他就是念《阿彌陀經》念了30萬遍...

奶奶虔誠祈求觀音菩薩找回被拐孫子

《觀音菩薩普門品》大家都看過了,普門品裡稱觀音菩薩...

【視頻】《顯無邊佛土功德經》風柯月渚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風柯月渚

【視頻】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