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昔佛在世時,摩訶迦葉於諸比丘中,最長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說法,常與其對坐,人民見之或呼為佛師。

於是迦葉乃辭佛到伊篩梨山中,一山名普能,周旋數千里,去舍衛國二萬六千里,多出七寶,甘果不訾,名香好藥栴檀三種:其一種芳香,一種治人百病,一種可用染五色。眾香雜藥不可稱數。亦有走翔鳥獸,師子、虎、狼、白象、騏驎、朱雀、鳳凰。或有清淨異學道士。時有方石平正,其色如琉璃,縱廣百二十里,奇樹蔭涼華葉五色,冬夏茂盛列生石上。迦葉前後教授二千弟子,皆清淨高行得羅漢者,常坐此石上,誦經行道。又有清淨甘香泉水,周旋四十里,其水中則有優曇華,紺色華、紅色華、紫色華。

迦葉弟子七人,同夕得夢:其一比丘,夢見其所坐方石中央分破,樹皆根拔;復一比丘夢見四十里泉水皆乾竭,華悉零落;一比丘夢見拘羅邊坐皆傾毀;一比丘夢見閻浮利地皆傾陷;一比丘夢見須彌山崩;一比丘夢見金輪王薨;一比丘夢見日月墮地,天下失明。晨起各以所夢啟迦葉。迦葉告言:「我曹前見光明,地時大動,卿等復得是夢,佛將般泥洹。」即勅諸弟子往赴俱夷那竭國。

道見一婆羅門,持文陀羅華。迦葉即問言:「卿從何來?欲何所至?那得是天華?」

答言:「我從俱夷那竭國來,時佛般泥洹已經七日。諸天往赴,悉持天華天香供養佛身,此華即是。」

迦葉聞是語,便自投於地啼泣而言:「佛今般泥洹。三界失明,將復何依恃?」便帥將諸弟子進道,未到數百里,便見四天王及梵釋諸天,皆持七寶蓋、名香好華,悉往供養佛,諸天作十二部音樂,亦有阿須輪王、諸大鬼神側塞空中,又見俱夷那竭國王,及諸隣國王,各從其群僚數百萬人。見迦葉將諸弟子到,是時國貴末羅弗王,則勅國人民皆令避道,使迦葉及諸弟子得進。

阿那律出迎相見言:「佛般泥洹已七日,耶維火不然,但待賢者到耳!」

阿難見迦葉,便自投地啼哭不自勝。有一老比丘名波或,即止阿難言:「止止!佛在時常禁製我等不得自由。佛今般泥洹,吾等得自在。莫復啼哭。」

時有天聞波或語,即舉手搏之,迦葉便前接持,天止之,謂波或言:「佛今般泥洹,一切失所恃,汝獨愚癡而反喜快。」波或聞是語意解,即得阿羅漢道。

迦葉便與諸弟子頭面著地,作禮繞棺三匝悲哀而言:「我等今日不知佛頭足所在。」佛威神則為出足,諸天人民莫不感傷。

於是摩訶迦葉乃說偈讚佛言:

「佛為三界乘,  度於生死淵,
 澹泊昇泥洹,  微妙越世間。
 佛為無量明,  照於愚癡冥,
 願為一切人,  顯耀現威靈。
 佛為大慈哀,  所度無央數,
 尊體處金棺,  清淨寂然安。
 願用優和德,  見身色相光,
 普令天及人,  興起無量福。
 佛為開現法,  眾生受潤澤,
 得止生死輪,  或者入正諦,
 已蒙如來恩,  頭面禮佛足。
 今但覩金棺,  心為悲感傷,
 佛雖就無為,  聖達靡不實。
 見後有疑諦,  出足於金棺,
 起分是生死,  佛以不復愁,
 法身慧常存,  莫呼永泥洹。」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上篇: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下篇: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涅槃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等集眾德三昧經

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一名比丘師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

佛說尊那經

佛說尊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註音版】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

【註音版】讚觀世音菩薩頌

讚觀世音菩薩頌...

佛說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說分別緣生經

佛說分別緣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註音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止觀大意

止觀大意 唐天台沙門釋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

佛說彌勒來時經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

【佛教詞典】依果

(術語)又曰依報。凡有情之果報有二種。總謂有情之心...

【佛教詞典】修造局

(雜名)禪林掌一山作事之處。見像器箋七。...

常行少欲的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尊者勤修苦行,常樂閑居寂靜,諸根淳熟,降伏諸...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們的心,被這些前塵緣影障礙了、埋沒了、迷失了,我...

把所有功德都迴向往生西方

只要是修行佛法的人,他總有修行的種種科目,這裡就列...

執著於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無」

佛教不是宿命論,它告訴人們人生是苦,是困難,是要人...

總攝十種分別心

總攝一切分別略有十種。這是辨品類這一科裡的第三科廣...

從本來面目來發動佛號,每一句佛號都是不可思議

春秋戰國時代,魯國有一口祖先留下來的古鐘,這個鐘特...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

四種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裡,出去托缽的...

淨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如果從《彌陀要解》的標準來看,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

肉食讓我們把健康拱手相送

所謂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蟲。 不論是什麼樣的肉類,在...

如何對治煩惱

問: 人們都會有煩惱,有時煩惱到不得了,該怎麼對治...

【視頻】《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大愛道比丘尼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善音居士讀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