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太子和休經

僧祐錄雲失譯今附西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太子和休經一卷

僧祐錄雲失譯今附西晉錄

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中,與菩薩萬人俱,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諸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梵釋及人民、鬼神、龍,無央數共坐。

阿闍世王太子,名為和休,與長者子五百人,各持金花繖蓋,從羅閱國出行,與太子相隨俱到佛所,各持繖蓋上佛已,各叉手頭面著地為佛作禮,卻住佛前。太子叉手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端正?何因緣不入女人腹中,而生蓮花中?何因緣知前世宿命?願佛加大恩,當為我分別說之。」

佛告太子:「菩薩忍辱不瞋怒者,後世生為人端正。菩薩不淫妷、不與女人交通者,後世生不入女人腹中,便於蓮華中化生。菩薩憙持經戒教人,後世生便自知宿命無央數世之事。」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有三十二相?何因緣有八十種好?何因緣人民見佛身形,視之無厭極?」

佛告太子:「本為菩薩時,好佈施與人。在所求索,欲得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車馬、奴婢妻子、肌肉頭目,皆不逆人,無所貪惜,用是故得三十二相。菩薩慈心哀念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如視赤子,慾念度脫,用是故得八十種好。菩薩見怨家如視父母,其心適等無有異,用是故,人民見佛身形,視之無厭極。」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知深經智慧?何因緣知三昧安隱?何因緣佛所語皆使人聞者皆歡喜耶?」

佛告太子:「菩薩憙書經諷誦學說,用是故,知深經智慧。菩薩常好定意心安,用是故,得三昧安隱。菩薩所語皆至誠不欺怠人,用是故,所語誠信,人聞者皆歡喜。」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皆淨潔?何因緣魔不能得其便?何因緣眾人不敢誹謗佛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佛告太子:「菩薩憙侍佛、憙經道、憙比丘僧,用是故,得淨潔。菩薩晝夜經行精進,用是故,魔不能得其便。菩薩所語皆至誠不欺,用是故,人民不敢誹謗佛經道,不敢誹謗比丘僧。」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得壽命長?何因緣得無病?何因緣家中皆和順相重,不令他人別離?」佛告太子:「菩薩慈心不殺生,用是故,後生得壽命長。菩薩不持刀杖恐怖人,用是,故後世生得無病。菩薩見人有鬪變,憙行救解令和合,用是故,後世生人不別離。」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易得財物,富有不難?何因緣不亡財物,人不劫盜?何因緣得尊者豪貴耶?」

佛告太子:「菩薩智黠、不愚癡,用是故,得大富不難。菩薩憙佈施,不貪惜餘者、不亡財物,見人富樂得錢財不嫉妬,用是故,得為尊者。菩薩不殺,不自貢高,用是故,得為豪貴。」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得天眼洞視?何因緣天耳徹聽?何因緣得知世間生死所趣善惡耶?」

佛告太子:「菩薩憙於佛寺中然燈,用是故,得天眼洞視。菩薩憙持倡伎樂佛寺中,用是故,天耳徹聽。菩薩入三昧得禪,用是故,知世間生死所趣善惡。」

太子白佛言:「何因緣菩薩得飛行四神足念?何因緣菩薩得念前世無央數劫之事?何因緣菩薩得佛便絕命?」

佛告太子:「菩薩佈施,持車馬象及與騾驢駱駝、履屣與人,用是故,得飛行四神足。菩薩憙念諸佛三昧神足,從學憙教人,用是故,得念前世無央數劫之事。菩薩得佛意無所著,用是故,便般泥洹絕命。」

太子白佛言:「菩薩何因緣預治佛國?何因緣預知後世得比丘僧?何因緣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告太子:「菩薩常多願,用是故,預治佛國。菩薩佈施與人民,憙教人行六波羅蜜經,用是故,後得比丘僧。菩薩持七寶物作繖蓋上佛及佛寺,用是故,得光明遍照十方。」

佛為太子分別說是事,太子甚大歡喜,及五百長者子皆大歡喜。

太子白佛言:「我後世佛所說,我悉受行皆當具足?」

佛大笑,口中五色光出悉照十方。彌勒菩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何因緣五色光出悉照十方耶?」

佛告彌勒菩薩:「聽我說之。太子和休及五百長者子,前世供養百億佛,皆行菩薩道。乃前世提和竭羅佛時,是五百人,皆我弟子所教,後世悉當得共會,供養六億佛。卻後一劫,劫名為摩訶波羅蜜,共會一劫中,五百人前後皆同一字,名為若那頸頭陀那。後作佛時,其國土當如阿彌陀佛國,國中菩薩往來飛行者、變化者,皆如阿彌陀佛國中諸菩薩。人聞是經,皆當生阿彌陀佛國作菩薩,如文殊師利菩薩、三摩提缽菩薩,後世作佛者當如阿彌陀佛。」

說經已,太子和休及五百長者子,諸菩薩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梵人民、鬼神龍,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太子和休經


上篇:佛說太子刷護經

下篇: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一名大迦葉品) 晉代譯失三藏名 聞如...

父子合集經

父子合集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註音版】悲華經

悲華經...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序 宋沙門遵式述 山門教卷自唐季多流外國...

羅雲忍辱經

羅雲忍辱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

【註音版】阿彌陀佛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父子合集經

父子合集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

佛說譬喻經

佛說譬喻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

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註音版】華嚴經梵行品

華嚴經梵行品...

【佛教詞典】海藏寺

位於甘肅武威縣城西北二公里處。創建於晉代,經歷代重...

【佛教詞典】轉業報依解脫

凡夫所受報得,皆是業報,業報謂業果也。由過去之業因...

丑陋也好、美也好,都是假的

如鏡中見其面像,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鏡中見其面像,就...

弘一大師《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義 三皈者,皈依於佛法...

白晝舉燭

古時候有一位梵志,通達多種經典,很有學識,是位頗具...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

居士的正淫範圍及其意義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謂除產門所有餘分,馬鳴阿闍...

人心旁鶩不定,應從三毒中解脫出來

僧珈邏仕達是舍衛城的一位長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兒子...

勝鬘夫人的故事

勝鬘夫人,出自佛教經典《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生

問: 單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

一世精勤,功超累劫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於佛法中,...

眾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區別

張居士學歷很高事業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國的佛教界很...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慾望得到滿足與失落的不...

【視頻】《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佛說佈施經》楮訾讀誦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聆志居士讀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