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

大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厭舍品第三

爾時,智光長者承佛威神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從佛聞是報恩甚深妙法,心懷踴躍得未曾有,如飢渴人遇甘露食。我今樂欲酬報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進希證菩提。佛大慈悲,於一時中在毘舍離城,為無垢稱說甚深法:『汝無垢稱!以清淨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汝今在家有大福德,眾寶瓔珞無不充足,男女眷屬安隱快樂,成就正見不謗三寶,以孝養心恭敬尊親,起大慈悲給施孤獨,乃至螻蟻尚不加害,忍辱為衣慈悲為室,尊敬有德心無憍慢,憐愍一切猶如赤子,不貪財利常修喜舍,供養三寶心無厭足,為法舍身而無悋惜。如是白衣雖不出家,已具無量無邊功德。汝於來世萬行圓滿,超過三界證大菩提,汝所修心即真沙門亦婆羅門,是真比丘是真出家。如是之人,此則名為在家出家。』世尊或有一時於迦蘭陀竹林精舍,為其惡性六群比丘說教誡法,而告之言:『汝等比丘!諦聽諦聽!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渡生死河戒為船筏。若人出家不護禁戒,貪著世樂毀佛戒寶,或失正見入邪見林,引無量人墮大深坑。如是比丘不名出家,非是沙門非婆羅門,形似沙門心常在家,如是沙門無遠離行。遠離之行有其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若人出家身處空閑,不染欲境名身遠離。若有出家修清淨心,不染欲境名心遠離。身雖出家,心貪慾境,如是之人不名遠離。若淨信男及淨信女,身居聚落髮無上心,以大慈悲饒益一切,如是修行名真遠離。』於是六群惡性比丘,聞是法音得柔順忍。

「然今我等雖信佛說,各各懷疑意未決定。善哉,世尊!能斷世間一切疑者、於一切法得自在者、真實語者、無二語者、是知道者、是開道者,惟願如來!為我等輩及未來世一切有情,舍於方便說真實法,永離疑悔,令入佛道。今此會中有二菩薩,一者出家,二者在家,是二菩薩,善能利樂一切有情而無休息,如我惟忖,出家菩薩不及在家修菩薩行。所以者何?昔有金輪轉輪聖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厭離世間無常苦空,舍輪王位如棄洟唾,清淨出家入於佛道。是時後宮夫人婇女八萬四千,見王出家各懷戀慕,拊心號慟生大逼惱,起愛別離如地獄苦。金輪聖王初受位時,所感寶女及王千子大臣眷屬,共傷離別舍位出家,號泣之聲滿四天下。此諸眷屬各作是言:『我王福智無量無邊,如何見棄舍我出家?哀哉苦哉世界空虛,從今已去無依無怙。』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歸佛法僧發菩提心,舍離父母出家入道,父母憐愍恩念情深,離別悲哀感動天地,如涸轍魚宛轉於地,愛別離苦亦復如是,如彼輪王眷屬之心。出家菩薩饒益眾生,云何嬈害父母妻子,令無量人受大苦惱?以是因緣出家菩薩,無慈無悲不利眾生,是故非如在家菩薩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利益一切。」

爾時,佛告智光長者:「善哉,善哉!汝大慈悲勸請我說出家在家二種勝劣。汝今所問,出家菩薩不如在家。是義不然。所以者何?出家菩薩勝於在家,無量無邊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慧力,微細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積聚其中不知滿足,猶如大海容受一切大小河水未曾滿足。善男子!香山之南雪山之北有阿耨池,四大龍王各居一角,東南龍王白象頭,西南龍王大牛頭,西北龍王師子頭,東北龍王大馬頭,各從四角湧出大河:一殑伽河,其水所至白象隨出;二信渡河,其水所至水牛隨出;三薄芻河,其水所至師子隨出;四私陀河,其水所至大馬隨出。如是大河,一一各有五百中河,中河各有無量小河,是大中小一切眾水皆入大海,然此大海未曾滿足。世間眾生所有一切居處舍宅,亦復如是,聚諸珍寶從四方來,悉入宅中未曾滿足,多求積聚造種種罪,無常忽至棄舍故宅,是時宅主隨業受報,經無量劫終無所歸。善男子!所為宅者即五蘊身,其宅主者是汝本識。誰有智者樂有為宅?唯有菩提安樂寶宮,離老病死憂悲苦惱。若有利根淨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屬令入無為甘露宅者,須歸三寶出家學道。」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勝在家,  算分喻分莫能比。
 在家逼迫如牢獄,  欲求解脫甚為難,
 出家閑曠若虛空,  自在無為離繫著。
 諦觀在家多過失,  造諸罪業無有邊,
 營生貪求恆不足,  猶如大海難可滿。
 阿耨達池龍王等,  四角湧出四大河,
 大中小河所有水,  晝夜流注無暫歇,
 然彼大海未甞滿。  所貪舍宅亦如是,
 在家多起諸惡業,  未甞洗懺令滅除,
 空知愛念危脆身,  不覺命隨朝露盡。
 焰魔使者相催逼,  妻子屋宅無所隨,
 幽冥黑闇長夜中,  獨往死門隨業受。
 諸佛出現起悲愍,  欲令眾生厭世間,
 汝今已獲難得身,  當勤精進勿放逸。
 在家屋宅深可厭,  空寂寶舍難思議,
 永離病苦及憂惱,  諸有智者善觀察。
 當來淨信善男女,  欲度父母及眷屬,
 令入無為甘露城,  願求出家修妙道,
 漸漸修行成正覺,  當轉無上大法輪。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世舍宅,猶如石火深生厭患。何以故?譬如微火能燒一切諸草木等,世間舍宅亦復如是,貪心求覓馳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於一切時追求無厭;若無所得,心生熱惱日夜追求。是故世間一切舍宅,能生無量煩惱之火,為起貪心恆無知足。世間財寶猶如草木,貪慾之心如世舍宅,以是因緣,一切諸佛說於三界名為火宅。善男子!出家菩薩能作是觀,厭離世間,名真出家。」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世宅,  猶如人間微少火,
 一切草木漸能燒,  世宅當知亦如是。
 眾生所有眾財寶,  更互追求常不足,
 求不得苦恆在心,  老病死火無時滅,
 以是因緣諸世尊,  說於三界為火宅。
 若欲超過三界苦,  應修梵行作沙門,
 三昧神通得現前,  自利利他悉圓滿。

「復次,善男子!愛樂出家當觀舍宅,如彼深山石窟之中有大寶藏。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奴婢僕從象馬無數。其父於後忽遭重病,名醫良藥不能救療。長者自知將死不久,即命其子而告之言:『凡我所有一切財寶付囑於汝,勤加守護勿令漏失。』既付囑已即便命終。

「時長者子不順其命,恣行放逸既損家業,財物散失、僮僕逃逝而無所依。時彼老母心懷憂惱,遂得重病即便終歿。其子貧窮無所恃怙,遂投山谷拾薪採菓貨鬻自給。彼時遇雪入石窟中權自憩息,然此窟中是昔國王藏七寶所,無能知者,經數百千年逈絕人跡。時彼貧人業因緣故,偶入窟中見無量金,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因而分割若干分金造立舍宅,若干分金為娶妻財,如是奴婢、如是象馬,隨心所欲皆如其意。作是計時,有諸群賊為趁走鹿到於窟前,見此貧人以金分配,遂舍其鹿殺人取金。愚癡凡夫亦復如是,深著世樂不樂出離,深山石窟如世舍宅,伏藏金寶猶如善根,琰魔使者即是群賊,隨業受報墮三惡道,不聞父母三寶名字喪失善根,以是因緣,應當厭離,發於無上大菩提心,出家修道希成妙覺。」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愛樂在家諸菩薩,  觀於舍宅如寶藏。
 譬如長者有一子,  其家大富饒財寶,
 奴婢僕從及象馬,  一切所須無不豐。
 於後長者身有病,  舉世良醫皆拱手,
 臨終告命諸親族,  付囑家財與其子,
 教誨令存孝養心,  當勤享祀無斷絕。
 是時其子違父命,  廣縱愚癡多放逸,
 老母懷憂疾病身,  又因惡子尋喪逝。
 眷屬乖離無所託,  拾薪貨鬻以為常,
 往彼山中遇風雪,  入於石窟而暫息。
 窟中往昔藏妙寶,  已經久遠無人知,
 樵人得遇真金藏,  心懷踴躍生希有。
 尋時分配真金寶,  隨意所欲悉用之,
 或以造舍或妻財,  奴婢象馬並車乘。
 校計未來無能舍,  群賊因鹿到其前,
 是彼怨家會遇時,  遂殺貧人取金去。
 愚癡眾生亦如是,  石窟猶如世間宅,
 伏藏真金比善根,  琰魔鬼使如劫賊,
 以是因緣諸佛子,  早趣出家修善品。
 應觀身命類浮泡,  勤修戒忍波羅蜜,
 當詣七寶菩提樹,  金剛座上證如如,
 常住不滅難思議,  轉正法輪化群品。

「復次,善男子!世間所有一切舍宅,猶如雜毒甘味飲食。譬如長者唯有一子,聰慧利根達迦樓羅祕密觀門,能辯毒藥善巧方便,父母恩憐愛念無比。時長者子為有事緣,往至鄽肆未及歸家。爾時,父母與諸親族,歡喜宴樂具設甘饍。時有怨家,密以毒藥致飲食中,無人覺知。是時父母不知食中有雜毒藥,遂令長幼服雜毒食;其子後來父母歡喜,所留飲食賜與其子。是時其子未須飲食,念迦樓羅祕密觀門,便知食中有雜毒藥。其子雖知父母服毒,而不為說悞服毒藥。所以者何?若覺服毒更加悶亂,毒氣速發必令人死。即設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飲食,暫往市中,郤來當食。何以故?我先買得無價寶珠,留在櫃中而忘封閉。』於是父母聞說寶珠,生歡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馳走詣醫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藥。既得此藥,疾走還家,乳酥粆糖三味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藥已,白父母言:『唯願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藥。所以者何?父母向來悞服毒藥,我所暫出本為父母及諸人等,求得如是不死妙藥。』於是父母及眾人等,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服妙藥吐諸毒氣,便得不死更延壽命。出家菩薩亦復如是,過去父母沉淪生死,現在父母不能出離,未來生死難可斷盡,現在煩惱難可伏除,以是因緣,為度父母及諸眾生,激發同體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善男子!是名舍宅如雜毒藥入甘美食。」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世間所有諸舍宅,  說名雜毒甘美食。
 譬如長者有一子,  聰明利智復多才,
 善迦樓羅祕密門,  能辯毒藥巧方便。
 子有事緣往[廠@(邱-丘+墨)]肆,  暫時貨易未還家,
 父母宴樂會諸親,  百味珍羞皆具足。
 有一惡人持毒藥,  密來致之於飲食。
 其子是時不在家,  父母為兒留一分,
 舉家悞服雜毒藥。  子念觀門知有毒,
 即便奔馳到醫所,  求得伽陀不死藥。
 三味和煎藥已成,  遂白諸親速令服,
 如是所服如甘露,  差諸雜毒皆安樂。
 一切信心善男子,  出家修道亦如是,
 為濟父母及眾生,  所服煩惱諸毒藥,
 狂心顛倒造諸罪,  永沉生死憂悲海。
 割愛辭親入佛道,  得近調御大醫王,
 所修無漏阿伽陀,  還生父母三界宅,
 令服法藥斷三障,  當證無上菩提果。
 盡未來際常不滅,  能度眾生作歸依,
 畢竟處於大涅槃,  及佛菩提圓鏡智。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常觀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風不能暫住。何以故?善男子!在家之心恆起妄想,執著外境不能了真,無明昏醉顛倒觸境,亦常不住,惡覺易起善心難生。由妄想緣起諸煩惱,因眾煩惱造善惡業,依善惡業感五趣果,如是如是生死不斷。唯有正見不顛倒心,作諸善業,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長無漏法爾種子,能起無漏三昧神通。如是如是證聖相續,若伏妄想修習正觀,一切煩惱永盡無餘。」

爾時,智光長者白佛言:「世尊!修習正觀有無量門,修何等觀能伏妄想?」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善男子!應當修習無相正觀。無相觀者,能伏妄想,唯觀實性不見十相。一切諸法體本空寂,無見無知是名正觀。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觀察,長時修習無相無為,妄想勐風,寂然不動,聖智現觀,證理圓成。善男子!是名賢聖,是名菩薩,是名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一切菩薩為伏妄想永不起故,為報四恩成就四德,出家修學息妄想心,經無量劫成就佛道。」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  猶如暴風不暫住,
 亦如妄執水中月,  分別計度以為實。
 水中本來月影無,  淨水為緣見本月,
 諸法緣生皆是假,  凡愚妄計以為我。
 即此從緣法非真,  妄想分別計為有,
 若能斷除於二執,  當證無上大菩提。
 凡情妄想如黑風,  吹生死林念念起,
 四顛倒鬼常隨逐,  令造五種無間因,
 三不善根現為纏,  生死輪迴鎮相續。
 若人聞經深信解,  正見能除顛倒心,
 菩提種子念念生,  大智神通三昧起。
 若能修習深妙觀,  惑業苦果無由起,
 唯觀實相真性如,  能所俱亡離諸見。
 男女性相本來空,  妄執隨緣生二相,
 如來永斷妄想因,  真性本無男女相。
 菩提妙果證皆同,  妄計凡夫生異相,
 三十二相本非相,  了相非相為實相。
 若人出家修梵行,  攝心寂靜處空閑,
 是為菩薩真淨心,  不久當證菩提果。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日夜恆觀世間舍宅,一切皆是煩惱生處。何以故?如有一人造八舍宅,以諸寶物而自莊嚴。造此宅已而作是念:『今此舍宅是我所有不屬他人,唯我舍宅最為吉祥,他人舍宅所不能及。』如是執著能生煩惱,由煩惱故我我所執而為根本,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更相競起充滿宅中。所以者何?在家凡夫深著五欲,妻子眷屬奴婢僕使悉皆具足,以是因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怨憎合會,恩愛別離,貧窮諸衰,求不得苦,如是眾苦,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世世相續恆不斷絕。如是眾苦非無所因,大小煩惱而為根本;一切財寶追求而得,若無先因不可追求,假使追求亦無所獲。善男子!以是義故,一切煩惱追求為本,若滅追求,無量煩惱悉皆斷盡。然今是身眾苦所依,諸有智者當生厭離,如過去世迦葉如來,為諸禽獸而說偈言:

「『是身為苦本,  餘苦為枝葉,
  若能斷苦本,  眾苦悉皆除。
  汝等先世業,  造罪心不悔,
  感得不可愛,  雜類受苦身。
  若起殷重心,  一念求懺悔,
  如火焚山澤,  眾罪皆銷滅。
  是身苦不淨,  無我及無常,
  汝等咸應當,  深生厭離心。』

「爾時,無量諸禽獸等,聞此偈已,於一念心至誠懺悔,便舍惡道生第四天,奉覲一生補處菩薩,聞不退法,究竟涅槃。善男子!以是因緣,今此苦身猶如舍宅,一切煩惱即為宅主。是故淨信善男子等,發菩提心出家入道,必得解脫一切眾苦,皆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恆觀察,  舍宅所生諸煩惱。
 如有一人造舍宅,  種種珍寶以嚴飾,
 自念壯麗無能比,  不屬他人唯我有,
 工巧所修最殊妙,  世間舍宅無能及。
 如是分別生執著,  以我我所為根本,
 八萬四千諸煩惱,  充滿舍宅以為災。
 世間一切諸男女,  六親眷屬皆圓滿,
 以是因緣生眾苦,  所謂生老及病死,
 憂悲苦惱常隨逐,  如影隨形不暫離。
 諸苦所因貪慾生,  若斷追求盡諸苦,
 是身能為諸苦本,  勤修厭離趣菩提。
 三界身心如舍宅,  煩惱宅主居其中,
 汝等應發菩提心,  舍離凡夫出三界。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常觀在家,猶如大國有一長者,其家豪富財寶無量,於多劫中父子因緣相襲不斷,修諸善行名稱遠聞。是大長者所有財寶皆分為四:一分財寶,常求息利以贍家業;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如是四分曾無斷絕,父子相承為世家業。後有一子愚癡弊惡,深著五欲恣行放逸,違父母教不依四業,起諸舍宅七層樓觀,倍於常制眾寶嚴飾,瑠璃為地,寶窓交映,龍首魚形無不具足,微妙音樂晝夜不絕,受五欲樂如忉利天,鬼神憎嫌,人天遠離。於是隣家忽然火起,勐焰熾盛隨風蔓延,焚燒庫藏及諸樓台。時長者子,見是勐火起大瞋心,速命妻子奴婢眷屬,入於重舍閉樓閣門,以愚癡故一時俱死。在家凡夫亦復如是,世間愚人如長者子,諸佛如來猶如長者,不順佛教造作惡業,墮三惡道受大苦惱。以是因緣,出家菩薩當觀在家,如長者子不順父母,為火所燒妻子俱死。善男子等!應生厭離人天世樂,修清淨行當證菩提。」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  猶如長者生愚子。
 其家富有諸財寶,  久遠相承無闕乏,
 先世家業傳子孫,  一切資產為四分。
 常修勝行無過惡,  名稱遍滿諸國土,
 金銀珍寶數無邊,  出入息利遍他國,
 慈悲喜舍心無倦,  惠施孤貧常不絕。
 長者最後生一子,  愚癡不孝無智慧,
 年齒已邁筋力衰,  家財內外皆付子。
 子違父命行放逸,  四業不紹墮於家,
 造立七層珍寶樓,  用紺瑠璃作窓牖,
 歌吹管絃曾不歇,  常以不善師於心,
 受五欲樂如天宮,  一切龍神皆遠離。
 隣家欻然災火起,  勐焰隨風難可禁,
 庫藏珍財及妻子,  層樓舍宅悉焚燒,
 積惡招殃遂滅身,  妻子眷屬同殞歿。
 三世諸佛如長者,  一切凡夫是愚子,
 不修正道起邪心,  命終墮在諸惡趣,
 長劫獨受焚燒苦,  如是展轉無盡期。
 在家佛子汝當知,  不貪世樂勤修證,
 厭世出家修梵行,  山林寂靜離諸緣,
 為報四恩修勝德,  當於三界為法王。
 盡未來際度眾生,  作不請友常說法,
 永截愛流超彼岸,  住於清淨涅槃城。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夢。譬如長者有一童女,年始十五,端正殊妙。爾時,父母處三層樓,將其愛女受諸歡樂,於夜分中母女同宿,在一寶床而共安寢。於是童女夢見,父母娉與夫家經歷多年,遂生一子端正殊妙,有聰慧相日漸恩養,能自行步處在高樓,因危墮落未至於地,見有餓虎接而食之。是時童女倍復驚怖,舉聲號哭,遂便夢覺。爾時,父母問其女言:『以何因緣忽然驚怖?』時女羞恥不肯說之。其母慇懃竊問其故。時,女為母密說如上所夢之事。善男子!世間生死有為舍宅,長處輪迴未得真覺,爾所分位恆處夢中,生老病死三界舍宅。如彼童女處於夢中,虛妄分別亦復如是。琰魔鬼使忽然而至,如彼餓虎於虛空中接彼嬰孩而噉食之。一切眾生念念無常老病死苦,亦復如是。誰有智者愛樂此身?以是因緣,觀於生死長夜夢中,發菩提心厭離世間,當得如來常住妙果。」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佛子至求無上道,  當觀舍宅如夢中。
 譬如富貴大長者,  有一童女妙端嚴,
 隨其父母上高樓,  觀視游從甚歡樂。
 女向樓中作是夢,  分明夢見適他人,
 後於夫家誕一子,  其母愛念心憐愍。
 子上樓台耽喜樂,  因危墜墮於虎口,
 遂乃失聲從夢覺,  方知夢想本非真。
 無明闇障如長夜,  未成正覺如夢中,
 生死世間常不實,  妄想分別亦如是,
 唯有四智大圓明,  破闇稱為真妙覺。
 無常念念如餓虎,  有為虛假難久停,
 宿鳥平旦各分飛。  命盡別離亦如是,
 往來住業受諸報,  父母恩情不相識。
 哀哉凡夫生死身,  輪轉三塗長受苦,
 若知善惡隨業感,  應當懺悔令消滅。
 一切人天妙樂果,  慚愧正見為所因,
 應發堅固菩提心,  被精進甲勤修學。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舍宅,如牝馬口海出於勐焰吞納四瀆,百川眾流無不燒盡。譬如往昔羅陀國中,有一菩薩名妙得彼岸,然是菩薩有慈悲心常懷饒益。有諸商人入海採寶,將是菩薩同載船舶,皆達寶洲度於嶮難,而無所礙到於彼岸。後時菩薩年漸衰老,已經百歲,起坐扶策力不能前。有一商主詣菩薩所禮拜供養,白菩薩言:『我欲入海求諸珍寶,永離貧窮得大富貴。今請菩薩與我同往。』爾時,菩薩告商主言:『我今衰老,筋力微弱不能入海。』商主復言:『惟願大士!不舍慈悲哀受我請,於我舶中但自安坐,是我所願。』爾時,菩薩受商人請,乘大泊船入於大海,向東南隅詣其寶所。時遇北風漂墮南海,勐風迅疾晝夜不停經於七日,見大海水變為金色猶如鎔金。爾時,眾商白菩薩言:『以何因緣水變金色有如是相?』菩薩告言:『汝等當知,我今已入黃金大海,無量無邊紫磨真金充滿大海,金寶交映有如是相。超過正路墮此海中,各自勤求設諸方便還歸北方。』復經數日,見大海水變為白色猶如珂雪,菩薩告言:『汝等當知,我今已入真珠大海,白玉真珠充滿海中,珠映水色有如是相。汝當盡力設諸方便還歸北方。』復經數日,大海之水變為青色如青瑠璃,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青玻[王*(黍-禾+利)]海,無量無邊青玻[王*(黍-禾+利)]寶,充滿大海,玻[王*(黍-禾+利)]之色交映如是。』復經數日,大海之水變為紅色猶如血現,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紅玻[王*(黍-禾+利)]海,無量無邊紅玻[王*(黍-禾+利)]寶充滿大海,實色紅赤交映如是。』復經數日,水變黑色猶如墨汁,遙聞勐火爆裂之聲,猶如大火燒乾竹林,熾然熢[火*孛]甚可怖畏,如是相貌曾未見聞。又見大火起於南方,猶如攢峯高逾百丈,焰勢飛空或合或散,光流掣電,如是之相未曾見聞。『我等身命實難可保。』於是菩薩告眾人言:『汝等今者,甚可怖畏。何以故?我等已入牝馬口海,諸四大海及四天下大小眾流,入北口海皆被燒盡。所以者何?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自然天火能燒海水。若是天火不燒海水,一日夜中一切陸地變成大海,所有眾生悉皆漂沒。然今我等遇大黑風,漂流如是牝馬口海,我今眾人餘命無幾。』爾時,船舶有千餘人,同時發聲悲號啼哭,或自拔髮,或自投身,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為求珍寶,入於大海遇此險難,哀哉苦哉!以何方便得免是難?』時千人等至誠歸命,或稱悲母,或稱慈父,或稱梵天,或稱摩醯首羅天王,或稱大力那羅延天,或有歸命得岸菩薩,敬禮大士而作是言:『唯願菩薩濟我等輩。』爾時,菩薩為是眾人離諸恐怖,而說偈言:

「『世間最上大丈夫,  雖入死門不生畏。
  汝若憂悲失智慧,  應當一心設方便,
  若得善巧方便門,  離諸八難超彼岸。
  是故安心勿憂懼,  應當懇念大慈尊。』

「於是菩薩說此偈已,燒眾名香禮拜供養十方諸佛,發是願言:『南無十方諸佛,南無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四向四果一切賢聖,有天眼者、有天耳者、知佗心者、眾自在者,我為眾生運大悲心,棄舍身命濟諸苦難。然今我身有一善根,受持如來不妄語戒,無量生中未曾缺犯。若我一生有妄語者,今此惡風轉加增盛;如是戒德非虛妄者,願以此善迴施一切,我與眾生當成佛道。若實不虛,願此惡風應時休息,如意便風隨念而至,然諸眾生即是我身,眾生與我等無差別。』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眾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爾時,菩薩告商人言:『如是珍寶難逢難遇,汝等先世廣行檀施,得值如是眾妙珍寶,昔修施時心有悋惜,以是因緣遇是惡風。汝諸商人所得珍寶,須知限量無使多取,以縱貪心後招大難。汝等當知,眾寶之中命寶為最,若存其命是無價寶。』時商人等蒙菩薩教,生知足心不敢多取。爾時,眾人得免災難獲大珍寶,遠離貧窮到於彼岸。

「諸善男子!出家菩薩亦復如是,親近諸佛善友知識,如彼商人得遇菩薩,永離生死到於彼岸,猶如商主獲大富貴。世間所有有為舍宅,如牝馬口海能燒眾流。出家菩薩亦復如是,審諦觀察在家過失。汝善男子不染世間諸五欲樂,厭離三界生死苦難,得入清涼安樂大城。」

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舍宅,  如牝馬海燒眾流。
 譬如往昔羅陀國,  有一菩薩名得岸,
 具大福智巧方便,  無緣慈悲攝有情,
 得是菩薩乘泊船,  商人獲寶超彼岸。
 然是大士年衰老,  不樂利佗好禪寂。
 有一商主請菩薩,  欲入大海求珍寶,
『唯願大士受我請,  令我富饒無闕乏。』
 於是菩薩運大悲,  即便受請乘泊船。
 時張大帆遇順風,  直往東南詣寶所,
 忽遇暴風吹泊船,  漂墮南海迷所往。
 經過七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黃金色,
 紫磨黃金滿海中,  寶映光現真金色。
 復經數日大海水,  變為白色如珂雪,
 真珠珍寶滿海中,  所以海水成白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變作紺青如瑠璃,
 青玻[王*(黍-禾+利)]珠滿大海,  所以水作紺青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紅赤色,
 紅玻[王*(黍-禾+利)]珠滿海中,  故變水色同於彼。
 復經數日大海水,  變為黑色如墨汁,
 如是天火所焚燒,  海水盡皆如墨色。
 此海名為牝馬口,  吞納四海及眾流,
 一切船舶若經過,  有人到此多皆死。
 天火熾盛如山積,  爆裂之聲如雷震,
 眾人遙見心驚怖,  號叫搥胸白大師。
 於是菩薩起慈悲,  不惜身命垂救護,
 暴風尋止順風起,  渡於險難至寶所,
 各獲珍琦達彼岸,  永離貧窮受安樂。
 出家菩薩亦如是,  親近諸佛如商主,
 永離火宅趣真覺,  猶如商人歸本處。
 世間所有諸宅舍,  如彼牝馬大口海;
 出家常厭於在家,  不染世間離五欲。
 樂住空閑心不動,  善達甚深真妙理,
 或處人間聚落中,  如蜂採華無所損。
 四威儀中恆利物,  不貪世樂及名聞,
 口中常出柔軟音,  麤鄙惡言斷相續,
 知恩報恩修善業,  自佗俱得入真常。」

爾時,智光及諸長者一萬人俱,異口同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如是。世尊所說微妙第一,善巧方便饒益有情。如佛所說我今悉知,世間宅舍猶如牢獄,一切惡法從舍宅生,出家之人實有無量無邊勝利。由是我等深樂出家,現在當來恆受法樂。」

爾時,世尊告諸長者:「善哉,善哉!汝等發心樂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

時諸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諸梵行,願我速出生死苦海,願我速入常樂寶宮,願我廣度一切眾生,願我疾證於無生智。」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及文殊師利:「如是長者付囑汝等,勸令出家受持淨戒。」

時九千人於彌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於文殊前,出家修道受佛禁戒。如是人等既得出家,成就法忍入於如來祕密境界,不復退轉。無量萬人發菩提心至不退位,無數人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四

 

上篇: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下篇:菩薩本生鬘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莊嚴論經

大莊嚴論經卷第一 馬鳴菩薩造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

雜寶藏經

雜寶藏經卷第一(有九緣)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佛說菩薩本行經

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佛說德光太子經

佛說德光太子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法演禪師語錄

法演禪師語錄卷上 舒州白雲山海會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語...

大樓炭經

大樓炭經卷第一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閻浮利品第一...

天請問經

天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咒目經

佛說咒目經...

菩薩十住行道經

菩薩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曇昧摩提菩薩持...

入定不定印經

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 蓋聞: 大乘奧典,光秘賾於...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一卷 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如是我聞...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

【佛教詞典】棲神

(雜語)棲息精神而不移於他也。維摩經序曰:尋玩玆典...

【佛教詞典】寶台

謂以珍寶嚴飾之台。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載,觀世音菩薩...

蕅益大師:觀四念處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是否每天應多念佛號來調伏煩惱

問: 師父慈悲,在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個裡面,他好像...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

佛自酬恩孝養父母,何況凡夫而不孝養

一言孝養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緣而生。云何藉緣。...

父子戲法

以前,大陸鄉下地方每逢過年或農閑時期,農民們都會藉...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

前 言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在東林祖庭,我們...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

堅持良知,不說假話

人常常為自身的利益,不惜說假話,欺騙別人,有時候甚...

曹溪寶林禪堂十方常住清規

惟我六祖大師說法曹溪。天下衲子歸之。祖設安居。以容...

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

有僧人問夾山善會禪師: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為...

付出善良總會有回報的

每當我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那活潑可愛,栩栩如生,趣味...

順境安適,般若無緣

每天晚上要給自己一個總結:今天我的言語行為、我的心...

【視頻】《諸德福田經》聆志居士念誦

《諸德福田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僧伽吒經》善音居士讀誦

《僧伽吒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