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長老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如是等眾上首者也;復有菩薩摩訶薩十六人等,賢劫千菩薩彌勒為上首;復有他方菩薩千二百人,觀世音菩薩而為上首。

爾時,世尊於後夜分,入於三昧,其三昧名一切光。入三昧已,舉身皆放金色光明,其光大盛,照祇陀林猶若金色,迴旋宛轉照文殊房,化為七重金台,一一台上有五百化佛台中經行。時,文殊師利房前,自然化生五百七寶蓮華,圓若車輪,白銀為莖,阿茂吒馬瑙以為其台,雜色真珠以為花須,其花有光照佛精舍,從精舍出,還入文殊師利房。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跋陀波羅,此瑞現時,跋陀波羅即從房出,禮佛精舍,到阿難房,告阿難言:「汝應知時,今夜世尊現神通相,為饒益眾生,故說妙法,汝鳴揵椎。」

爾時,阿難白言:「大士!世尊今者入深禪定,未被勅旨云何集眾?」

作是語時,舍利弗至阿難所告言:「法弟!宜時集眾。」

爾時,阿難入佛精舍,為佛作禮,未舉頭頃,空中有聲告阿難言:「速集眾僧。」

阿難聞已,即大歡喜,鳴揵椎集眾,如此音聲遍舍衛國,上聞有頂,釋梵護世天王與無數天子,將天花香詣祇陀林。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此光出時,祇洹精舍變成琉璃。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入佛精舍為佛作禮,一一膝上生五蓮華,文殊佛前合指掌時,手十指端及手掌文,出十千金色蓮花以散佛上,化成七寶大蓋,懸諸幢幡,十方無量諸佛菩薩映現蓋中,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跋陀波羅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卻後久遠當般涅槃。」

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脇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以此三昧力故,於十方面——或現初生、出家、滅度、入般涅槃、現分舍利——饒益眾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嚴,佛涅槃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為五百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轉,與諸神仙作比丘像,飛騰空中至本生地,於空野澤尼拘樓陀樹下,結加趺坐,入首楞嚴三昧,三昧力故,身諸毛孔出金色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度有緣者,五百仙人,各皆見火從身毛孔出。是時,文殊師利身如紫金山,正長丈六,圓光嚴顯,面各一尋,於圓光內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薩,以為侍者。其文殊冠毘楞伽寶之所嚴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見事,皆於中現。眉間白毫右旋宛轉,流出化佛入光網中。舉身光明焰焰相次,一一焰中有五摩尼珠,一一摩尼珠各有異光,異色分明,其眾色中化佛菩薩不可具說。左手執缽,右手擎持大乘經典,現此相已光火皆滅,化琉璃像。於左臂上有十佛印,一一印中有十佛像,說佛名字了了分明。於右臂上有七佛印,一一印中有七佛像,七佛名字了了分明。身內心處有真金像,結加趺坐,正長六尺在蓮華上,四方皆現。」

佛告跋陀波羅:「是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不可具記,我今略說,為未來世盲瞑眾生,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恆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是故眾生,當勤繫念念文殊像,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像,念琉璃像者如上所說,一一觀之皆令了了;若未得見,當誦持首楞嚴,稱文殊師利名一日至七日,文殊必來至其人所。若復有人宿業障者,夢中得見,夢中見者,於現在身若求聲聞,以見文殊師利故,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若出家人見文殊師利者,已得見故,一日一夜成阿羅漢;若有深信方等經典,是法王子於禪定中,為說深法;亂心多者,於其夢中為說實義,令其堅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有人念,若欲供養修福業者,即自化身,作貧窮孤獨苦惱眾生,至行者前。若有人念文殊師利者,當行慈心,行慈心者即是得見文殊師利。是故智者當諦觀文殊師利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作是觀者,首楞嚴力故,當得疾疾見文殊師利。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佛滅度後一切眾生,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有受持讀誦文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勐火,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

說是語時,五百比丘遠塵離垢成阿羅漢,無量諸天發菩提心,願常隨從文殊師利。

爾時跋陀波羅白佛言:「世尊!是文殊舍利,誰當於上起七寶塔?」

佛告跋陀波羅:「香山有八大鬼神,自當擎去置香山中金剛山頂上,無量諸天龍神夜叉常來供養,大眾集時像恆放光,其光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跋陀波羅!此法王子得不壞身,我今語汝,汝好受持廣為一切諸眾生說。」

說是語時,跋陀波羅等諸大菩薩,舍利弗等諸大聲聞、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去。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上篇:大方廣寶篋經

下篇: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佛說造塔功德經

造塔功德經序 夫塔者,梵之稱,譯者謂之墳。或方或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佛說身毛喜豎經

佛說身毛喜豎經卷上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亦名轉女身菩薩問答經) 姚秦罽賓...

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

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 僧祐錄雲關中異經今附秦錄 聞如是...

【註音版】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失譯人名附秦錄 如是我聞: 一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數經

佛說數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緣起經

緣起經...

菩薩戒本宗要

大賢法師義記序 大薦福寺僧道峯撰 吾觀。悠悠群動。營...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佛教詞典】難思

(術語)讚歎法之詞,謂其法廣大深遠而難思議也。資持...

【佛教詞典】法泰

南朝梁、陳僧。知名於梁代,住建康(今江蘇南京)定林...

聖嚴法師《懺悔》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時首先要選擇僻靜的地方,遠離憒鬧和紛擾,在家可...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

背誦《華嚴經》口放光明

根據《續高僧傳》記載,魏武陵王東下以後,令他的弟弟...

所有的法門,以無住為本

佛陀依止不生滅心,基本上是心量廣大的;我們凡夫依止...

他是如何躲過命裡的大難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歲尚無子。有相士告訴他說十月份...

彌陀名號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這裡特別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這種差異。通途法門...

臨終面臨死亡時,會出現的兩種情況

一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兩種情況會出現:第一種情況...

聖嚴法師《本來無一物》

問: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個偈子,本來無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惜福長壽,奢侈短命

從前有兩位太學生,同年同月同日同個時辰出生,又同年...

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廣修福德,相好莊嚴

《大方便佛報恩經》說:「佛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

【視頻】《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